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3-9-5 15:11:07

[语言学流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
      结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而著称。20世纪的20-30年代,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在美国盛行,这种哲学背景和印第安语的研究相结合,使美国的结构语言学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鲍厄斯(Franz Boas)和萨丕尔(Edward Sapir)。鲍厄斯1911年为《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从事人类学的语言学家对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其中特别强调了语言描写的一条原则,即对语言事实要做客观的描写,不要用其他语言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而应当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萨丕尔1921年的名著《语言论》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他们二人都强调尊重语言事实,主张记录口语作为研究素材,然后对他们的结构做客观的共时的描写。

      1924年在鲍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的创议下成立了"美国语言学会",该学会可以看成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摇篮。1925年该协会出版了会报《语言》杂志。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本世纪20年代,这一学派只具雏形,理论上还不是很成熟,直至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他们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代替实际的刺激和反应的行为,在语言的分析中着眼于可以观察到的言语素材,主张依靠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反对用非语言学的标准(特别是心理因素)来分析语言,在共时描写中完全排除了历史因素。这些论点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以后二、三十年语言学的发展中一直以该学派的理论为指南。可以说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起这一学派进入了"布龙菲尔德"时期,也有人成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1934年,派克(Pike)、柰达(Nida)、弗里斯(Fries)等人开始举办"语言学暑期学院"。他们主要继承萨丕尔的学术传统。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和"素",并且试图把他们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这一学派的后期重要成员有:哈里斯(Harris)、威尔斯(Wells)、布洛克(Bloch)、特雷格(Trager)、霍盖特(Hockett)、格里森(Gleason)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哈里斯。1951年,他出版了《结构语言学的方法》一书,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他把数理逻辑的方法运用于语言学,主张排除意义标准,把分布和替换看作结构分析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后布龙菲尔德学派"。

    总的看来,这个学派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这是这一学派的传统,因而他跟欧洲传统的语言学主要着眼于书面语,以及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历时为主的研究有明显的不同。

2、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这一学派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根据可以观察到的语言形式,不考虑语言以外的事实。由于忽视意义,这就使他们对一些同形异构的歧义现象难以解释。

3、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言语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归类。

4、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这是分布和替换的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并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的分析法,即把句子或词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

5、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单位。它是由出现于某个语素变体的一组音位所组成的语音单位(如英语名词复数的词尾-s, -z, iz是由不同的音位组成的同一个语素音位)。

6、强调验证。这一学派认为语言研究必须根据话语的素材,采用严格规定的步骤对这些素材做形式的分类,而且分析的结果必须经受验证。因此,它也被称为"操作主义"和"分类主义"。五十年代末,随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新起,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影响减弱。

大宝·韦 发表于 2003-11-15 05:02:38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American structuralists)

转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则着重结构形式的描写。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F.博厄斯和E.萨丕尔。博厄斯既是人类学家又是语言学家。他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1911)中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人类学家从事语言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其中强调: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写,不可用其他语言的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萨丕尔也是人类学家兼语言学家,他的名著《语言论》(1921)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强调尊重美洲本地人民的言语,从而作出客观的共时系统的描写。以后美国结构主义者致力于对语言结构作形式描写,其基本信条和传统都来自此二人。

      但是从整个学派的历史看来,核心人物是L.布龙菲尔德。他的《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1926)和《语言论》(1933)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从他的
著作可以看出,在历史语言学方面他接受了欧洲新语法学派的传统,但在对语言结构的共时描写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博厄斯和萨丕尔的理论和方法。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由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

      在布龙菲尔德之后,Z.S.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1951)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最为谨严的代表作。他给语言结构分析规定了两项基本任务:①把话语里的单位 (如语素)切分出来;② 把有关的单位归类。在分析时,要根据语言单位的分布特征,用替换的方法来进行鉴别,因此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分布主义”。他的工作方向是从小到大,先分析出语素,再分析语素组合的序列,最后得出语素序列组合的模式,可以说是从语素到话语。在结构分析和描述中,他采用抽象的数学方法,把语言单位转化成符号,然后按照公式进行运算。哈里斯和C.F.霍凯特等人是结构主义学派在布龙菲尔德之后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被人称为“后布龙菲尔德语言学”。

      除哈里斯等外,这一学派还有K.L.派克、E.奈达和C.C.弗里斯等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从1934年开始,每年举办暑期语言讲习班。他们主要继承萨丕尔的学说,
致力于把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例如,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emic,即语言中具有共性的成分)和“素”(-etic,即语言中具有个性的成分),并将这一区分运用于人类其他行为的分析。

      在美国结构主义发展的进程中,1924年由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创建的美国语言学会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学会1925年创刊《语言》杂志,作为美国结
构主义学派的喉舌,每年还在夏季举办语言学讲习班,为学者们提供学术活动的场所。

      总的看来,美国结构主义具有以下特点:

      ①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美洲印第安语很多都没有文字和历史的材料,这使得这一学派一开始就不得不从口语着手进行共时的形式分析。这种做法,跟欧洲学者着重书面文献的语文学和专搞历时研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都有显著的不同。

      ②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这一因素。美国结构主义在结构分析中只注意可供验证的语言形式,不考虑心理过程,也不谈社会和历史等因素。在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上,他们认为形式的对立能决定意义的不同。

      ③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结构分析的任务是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如音素、语素等)并加以归类。在切分中,主要的依据是分布。所谓分布,是某个单位或特征在话语里出现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总和,也就是它出现于其中的一切环境的总和。所谓替代,是在相同的环境里,某个单位能够用别的单位来替换。

      ④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学派重视结构的层次,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分析法。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把句子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例如,英语Poor John ran
away (可怜的约翰跑开了)首先分成 poor John和ran away两个直接成分,然后再把poor John分成poor和John,把ran away分成ran和away。如果不能再往下切分时,剩
下的成分就叫做“最终成分”。上述例句的最终成分是poor、John、 ran和away。

      ⑤建立“语素音位”。这是把语法和语音结合而成的单位,包括出现在若干语素变体里的几个音位。例如,英语 knife/nayf/(刀,单数)和 Knives/nayvz/(刀,复数)包含同一个语素的两个不同变体,一个是 /f/,一个是/v/,可以用语素音位/F/总括起来,说这个语素的语音形式是/nayF/。语素音位有助于语素的鉴别,它起了用一个概念统驭诸变的作用。

      美国结构主义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它只要研究语言本身,而不重视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的结构分析方法虽然最初是为描写缺少历史文献的美洲印第安语设计的,但已经相当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有悠久传统的语言,并取得了成果。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1968,吕叔湘的译本叫做《汉语口语语法》,1979)即是应用这一方法来描写汉语的。

      20世纪30~50年代,结构主义学派是美国语言学界的主流。50年代以后,随着N.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的抬头,并由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本身有局限性,它在美
国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尽管如此,这一学派所揭示的一些语言结构现象,所提出的利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以及把语音和语法相结合的语素音位的概念,都已被后人继承和发展。

    见结构主义语法。

    参考书目
G.C.莱普奇著,朱一桂、周嘉桂译:《结构语言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G.C. Lepschy, ASurvey of Structural Lin□uistics,Faber and Faber,
London,1970.)

D.Hymes and J.Fought,American Structuralism,inT. A. Sebeok ed., Current Trends inLinguistics,Vol.13,pp. 903~1176,Mouton,The Hague,Paris,1975.
J.T.Waterman,Perspectives in Lin□uistics,Secondedi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1970.
                  (赵世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言学流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