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舟人 发表于 2011-4-27 15:23:54

《全球华语词典》收词标准评议

夏君

    《全球华语词典》这部辞书收录了全球各华人社区的华语词语约一万条,历时5年才完成。收录各种变异词汇是该书的特点,它也清楚列明使用地区、异名词语。
    这部词典的编辑来自世界各地,东南亚地区主要以新加坡为首。因此在收词上出现了不尊重我国华语,以新加坡华语为主的收词标准。站在我国的立场,我必须指出该书的纰漏,以免误导各地读者。
    首先是我国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 ,使用地区并没有列明马来西亚,反而注明是新加坡、港澳、大陆、台湾专用词语。以下为部份词语:入伙纸、财路、拨电、充值、重考生、抽二手烟、出血、贷学金、导读、义指车库的车房、义指谋生的吃头路等等。
    其次有一大部份的词语注明是马新专用,事实上大马和新加坡的叫法并不一样,因为负责马新词语的周清海教授并不是大马人,不了解我国词语的使用情况。例如pasar malam,新加坡叫“巴刹马兰”,而我们却不那么叫,而是“夜市场”。其他的例子很多,例如:马来栈(峇拉煎)、涂改剂(涂改液)、燕菜(菜燕)、常任秘书(政府部门的总监)、敞车(开篷车)、炒贵刁(炒粿条)、炒鱿(炒鱿鱼)、车卡(车厢)、扯购(抢购)、晨跑(晨运)、出圈(出局)、出老千(出千)、计程车(德士)、触法(犯法)、亚文化(副文化)、跌破眼镜(大跌眼镜)、党督(党鞭)、明灯节(屠妖节)等等【编按:新马组成员钟天祥先生来函,一一举例说明词典所述正确】。
    有些词语解释错误,例如“大马”,该书说明“‘大马’之说,可能跟‘大马来西亚计划’有关”,我们并不知道此典故来自何处,应该是闭门造车吧!“蹈火节”的解释是兴都教徒祭祀德奥巴利女神和马利安女神并还愿的日子。可我国从来就没有这个节日。其他如擦鞋(拍马屁)、擦鞋仔、便携式、唇度、打书、代母等词语并不在我国流行,该书却注明新马泰使用。
    该书也遗漏了我国经常出现的地方词语,例如查账(应该是查账员)、评判(评判员)、长气(啰嗦、唠唠叨叨)、吃风楼(别墅)、仄水(支票佣金)、大粒人(大人物)、十千(一万)、百千(十万)等。书里列了“水喉”,却没有收录“水喉匠”,须知这个词语在我国使用得很广。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最近出版的《译名手册2》,收录了许多我国专有的食品和水果译名,希望以后该书再版时可以作为参考。
    在解释我国专有的词语时,该书的阐释误导读者。例如“马来族苏丹”,试问我国的苏丹还有其他民族担任的吗?国民型小学的注释是“国民型华文小学”的简称,其实它也包括淡米尔小学。
    在翻译外语的名称时,该书也暴露了编辑对英语理解的缺点。“锡克族”根本就是错误的,因为“锡克”(Sikh)是宗教,不是民族,信仰锡克教最多的是旁遮普族(Punjabi)。“屠妖节”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它是印度族(兴都教徒)的宗教节日,“锡克族”(应该是锡克教徒或旁遮普族)并不庆祝此节日。
    《全球华语词典》编辑部似乎并不尊重我国,因为马来西亚只有一位代表,而他却不在学术界。须知马来西亚的华语水平是大陆港台以外最高的,远超新加坡。我们有华文教育的最高机构董教总,也有规范华语的权威机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这是新加坡所没有的,但编辑部却无视这些机构的存在。
    我们也有几所大学设有中文系。此外我们的华裔人口也超越新加坡的,因此该书的收词不应该以新加坡马首是瞻,而应该考虑我国词语的使用情况。(原载2010年10月21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言路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华语词典》收词标准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