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 发表于 2011-8-25 11:54:12

几个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小问题

来源:http://huayuqiao.org/DOC9700/9702.htm

      最近看到朋友的一段“与会小记”如下:

  “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一届国际会议已于2010年10月23-25日在武汉召开, 我有幸到会聆听, 得益非浅。特此记取其中一些自己觉得精妙的见解、言谈, 与大家共享。

    马庆株会长的开幕辞以“坚持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方向”为题:把中文-汉语在课堂上的比重问题提到了国家主权、忧患意识的高度上来认识, 指出“目前独尊英语侵害了许多中国人的语言权利, 用我们的教育经费推广人家的语言, 给人家培养人才, 事实上就是为部分人移民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準备, 我国高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留美预科学校。……”; 指出“害怕汉字被拼音文字代替是没有道理的”, 如因而拒绝具有文字功能的拼写工具, 实际上“构成了对汉语的歧视, 使汉语在语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错过汉语走向世界的机遇期”; 呼吁“汉语地位的提升, 需要的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其中包括“完善拼音以帮助汉语汉字更快地走向世界, 真正成为主要国际语言之一”。

马庆株会长的开幕辞中说“毋用讳言, 语文现代化事业现在处于低潮”。更动态点儿的说法, 就是退潮。这种情况, 不免令人气馁, 也令人气愤。笔者在会期间深深体味到个中浓烈的情怀。……”

我看後有些感想:

‧ 马庆株 先生谈的是大问题。大问题是大理想。国人谈大理想谈得太多了, 是否应从小处着手, 才有实际意义。

‧ 谈“中国语文现代化”似应先有中国思维现代化。例如把元素 einsteinium 译为 “锿 ai”是现代化吗?中国化学学生认识“einsteinium”是好事,“einsteinium”是国际语言, 并非只是英语。外国来华化学留学生是否也须要学写学念“锿”?

[注:einsteinium 直译便是“爱因斯坦元素”, 符号 Es。]

‧ 写到这裡, 看到2010年第6期的《厦门大学学报》刊出郑泽芝的“字母词语与汉语文字系统”。讨论“字母词 (语)”的作者已经很多, 然而不反对“字母词 (语)”的作者也不见得在该用原名的时候就用原名。例如郑泽芝文有一句话:“1898年德国菲试堡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学家伦琴, 把所发现的电磁波命名为 X光”。其中“菲试堡”就令我费解。查了《辞海》(1989)“伦琴”条, 猜想可能就是“符兹堡”吧, 即 Würzburg 吧, 但该版《辞海》却又不收“符兹堡”。可知, 用“字母词”便能中外“通”, 不用“字母词”中外便不能“通”了!欠通啊欠通!

‧ 内地的“汉语拼音”一般只用 ɑ, ɡ, 不用 a, g, 出版社不能用、不许用 a, g。外地的“汉语拼音”一般多用 a, g。这些小问题也不能解决, 如何走向国际?

一般内地汉语词典附录的汉语拼音方案总是把 a g 印成ɑ ɡ, 以致许多人认为 ɑ ɡ 才是规範的汉语拼音, 并认为 a g 不规範, 其中包括许多汉语教师!

其实罗马字母 (拉丁字母) 有多体, 正如汉字有宋体、仿宋体、明体、楷体一样, 各体都是正确的, 但各体一般 (除非有特别原因, 例如突出某些词语) 不混杂使用。

认为 ɑ ɡ 才是规範的原因可能是:ɑ ɡ 简、容易书写; a g 繁、较难写。其实罗马字母另有书写体, 便于连写。现在内地学英语的人多了, 学生都明白这一点。还有, 使用罗马字母的国家, 他们习用的书写体各国之间都会有些微差异, 但不是原则上的差异。

然而, 有些语言学“专家”竟然也认为 a 与 ɑ 不同, 理由是国际音标的 a 与ɑ 不同。这是把 国际音标系统 跟 汉语拼音系统混为一谈的缘故。

最近也见香港《文汇报》“词语趣谈”栏以希腊字母α代 a , 确实有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几个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