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 发表于 2007-2-1 11:22:25

世界各国语言归类

来源:http://songkoro.blog.hexun.com/4390078_d.html

·英语            ·法语            ·西班牙语            ·印尼语             ·波兰语   

·越南语          ·匈牙利语      ·缅甸语             ·爱沙尼亚语          ·拉丁语   

·保加利亚语      ·蒙古语          ·塞尔维亚语       ·波斯语            ·孟加拉语

·突厥诸语言      ·日语            ·俄语             ·朝鲜语/韩国语   ·阿拉伯语

·希腊语          ·泰语            ·马来西亚语       ·希伯莱语          ·芬兰语

·捷克语          ·克罗地亚语      ·马其顿语         ·威尔士语          ·乌尔都语

·伊朗诸语言      ·白俄罗斯语      ·德语             ·意大利语          ·葡萄牙语

·荷兰语          ·乌克兰语      ·土耳其语         ·老挝语         ·阿尔巴尼亚语

·丹麦语          ·瑞典语          ·挪威语         ·冰岛语             ·梵语

·吉普赛语      ·非洲诸语言      ·印地语

--------------------------

·英语

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支。它是现代语言中最具影响的一种语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以英语未官方语言,它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成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成“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在16世纪,英语和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一样,都是各自国家的民族语言。但是,英语在当时文化影响上不如意大利语和法语,在使用范围上不如西班牙语。4个世纪以后的今天,英语在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英语科技词汇基本上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术语。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3亿,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人口约有2.5亿。此外,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的人口约有3~5亿。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

由于英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地区性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已不再把伦敦或英国上层人士的英语作为唯一的标准英语,而把它作为地区英语之一来看待。除英国英语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语。美国在18世纪建国以后,本土语仍以英国为宗。美国学者最初称它为“在美国的英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力大增,就有学者写出专著,自称为“美国语”,现在统称为“美国英语”。在四五十年前,这个术语通常被理解为美国人特有的语词和语法,从抱“纯洁主义”的英国文人看来,它不是纯正的英语。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英语”一词的概念逐渐变了,只指在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而不论其与英国英语的异同。现在英国学术界也终于承认美国英语有它的独立地位,而且,除美国英语外,还有加拿大英语、澳洲、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等,他们也都各有自己的地区性的语词和语法。其他象印度英语、东南亚英语、加勒比地区英语和和非洲某些新兴国家的英语,也都各自具有语音和词汇上的特点。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音上有相当明显的差别,拼写的差别则不是很大,在词汇方面,美国英语曾长期一英国英语为规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美国英语已反过来对英国英语产生影响,并且正在日益扩大这种影响。在文学作品上,这两种英语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在学术、科技文章方面,两国使用的是一种中性的共同文体。   


·法语

法语是法国(约5000万人口)、摩纳哥及卢森堡(各约2.5万人说法语)的官方、社会和文学语言。在比利时,讲法语的居民约500万,法语是两种并存的正式语言之一,也是文学创作的语言。在瑞士,法语只通行于西部诸州(约150万人口);此外也通行于英国的海峡群岛(约10万人口)。

西半球方面,法语是海地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学用语(约450万人,但至少有400万操夹杂土语的法文);在加拿大,英语和法语都是正式通用的语言,至少有500万人口讲法语,主要分布在魁北克省,日常生活以法语交谈。法语亦是法国属地的官方语言,如法属圭亚那、马丁尼克岛、哥德洛普和密启伦群岛,总人口约有10万。

非洲讲法语的人口至少有700万。法语在高棉是官方语言之一,在寮国和越南也相当通行,总人口至少有50万,法语成为许多国家教育体制内足以与英语相匹敌的第二外国语。在欧洲、北美和南美,甚至亚非两洲许多国家内,至少又2500万人以法语为第二外国语,而且能说写流利。

法语有大量的方言。巴黎和近郊使用的法兰西语成为宫廷通用的语言,最后发展成标准语言。法语的其它主要方言包括瓦隆语(Walloon,主要分布在比利时)、皮克第语、诺曼语、洛林语、香槟语、安茹语(Angerin)及勃艮第语。这些方言合起来称为普罗文斯方言,大抵在法国南部及临近地区使用,包括普罗文斯(隆河以东)、兰多克(隆河以西)、利穆桑(Limousin)、奥文尼及加斯科尼。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无论从人数来说,还是从把它作为主要语言的国家的数目来说,都是通行最广的一种语言。除了通行于西班牙外,它是除了巴西和圭亚那以外所有南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中美洲六个共和国以及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波多黎各的官方语言。除此之外,西班牙语还通行于巴利阿里和加那利群岛、摩洛哥的一部分和非洲的西海岸以及赤道几内亚。在美国,西班牙语广泛通行于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在新墨西哥,它和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还通行于纽约市大量的波多黎各人居住的地区。在土耳其和以色列,有1492年从西班牙驱逐出去的犹太人的后裔,它们操着一种西班牙语的变体——拉迪诺语。全世界说西班牙语的人在2.5亿以上。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支。

公元218年,罗马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拉丁语逐渐通行于该地区。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拉丁语逐渐分化,此时统治西班牙的是维西戈斯人;8世纪时,操阿拉伯语的摩尔人征服了除了最北部的整个半岛。在基督教重新在西班牙盛行起来的过程中,独立的王国卡斯蒂王国执其牛耳,到12~13世纪,卡斯蒂利亚的方言成为西班牙的最具优势的方言,现代标准西班牙语就是在卡斯蒂利亚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西班牙语也称为卡斯蒂利亚语,特别是在拉丁美洲。

西班牙语的词汇基本上来源于拉丁语,尽管许多此同其在法语和意大利语中的对应词不大相同。许多在其他罗曼语中以f开头的词,在西班牙语中则以h开头(例如:hijo—孩子,hilo—线)。摩尔人的影响,可以从al-开头的许多词中看出来:algodòn—棉花、alfombra—小地毯、almohada—枕头、alfiler—别针。

西班牙语一般根据统一的语音规则拼写;西班牙语拼写法反映了词汇的发音,这一点比许多语言都好。西班牙语采用拉丁字母,共28个:a、b、c、ch、d、e、f、g、h、i、j、k、l、ll、m、n、?、o、p、q、r、s、t、u、v、x、y、z。有些外来词和专有名词还使用w。辅音b和v发同样的音,其发音相当于英语这两个音之间的一个音(boca—嘴、voz—声音)。字母z、字母c在e和i前,其发音有如卡斯蒂利亚语中的th这个清辅音,但在西班牙南部和拉丁美洲,其发音更象s(zapato—鞋子、ciudad—城市)。字母j、字母g在e和i前,其发音有如英语的h(jardín—花园、general—将军),虽然在西班牙音比拉丁美洲音带有更多的腭音。硬腭音g,在a、o、u前面用g 来代表(gato—猫);但在e和i前面用gu来代表(seguir—跟随)。ch的组合的发音,和英语中的ch发音相同(muchacho—小孩),但当作西班牙字母表中排在c后面的单独一个字母。同样地,ll在字母表中,排在l后,西班牙语音有如英语中“million”中的i音,但美洲音有如y(calle—街道);?在字母表中排在n后,发ny音(peque?o—小);rr排在r之后,发卷舌r音(correr—跑)。h永远不发音(hombre—人)。西班牙语重音很规则:以元音、n或s结尾的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其它辅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

西班牙语属曲折型语言。经过长期演变,它的词尾曲折已大大简化。除作主语、宾语的代词及其反身形式外,拉丁语的格系统几乎完全消失。名词分阳性合阴性,但在某些结构中还可以看到中性的痕迹。复数在词尾加-s或-es。形容词在语法上与名词有协调关系,词尾变化与名词同。动词仍保留相当多的曲折,但很有规则。由于动词词尾已足以表示人称,主语往往省略。

西班牙语的发音和用法,随着国家的不同,当然会有不同,但是,地区差别不大,从不同地区来的人,语言都可以互通。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形成了若干地区方言,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某些方面具有不同于欧洲西班牙语的特点。有几个音拉美人发的与欧洲西班牙语不同,在语调方面也有一些差别。词汇方面有差别的例子如:“马铃薯”,在西班牙称为patata,在拉丁美洲称为papa。此外,拉丁美洲还使用西班牙的某些古词语,如“毯子”,在西班牙现在称为manta,而在拉丁美洲仍称为frazada。语法方面有差别的例子,如拉丁美洲国家用ustedes(您们),而不用西班牙本土的vostros(你们)。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中美洲国家用vos(古语你)而不用西班牙的tù(你),在跟动词连用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你唱”,用cantás,而不用?antas。


·印尼语

全世界约有17,000,000到30,000,000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有大约140,000,000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的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

在语言学分类中,印尼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尼语源自于苏门答腊东北部的马来语,是该语言的一个地区性变种,同标准马来语有超过80%的同源性。但是印尼文和马来文的拼写却大不相同,这是由于印尼文拼写系统由荷兰人发明的,而马来文拼写系统则是由英国人开发的。马来语和印尼语都使用拉丁字母,属于单字节文字。同西欧语言相比较,印尼语的语法非常简单。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印尼语称为巴哈萨(Bahasa,在印尼语里就是"语言"的意思)。在200,000,000印度尼西亚的人口中,有超过300种方言。某些年长的印尼人能够说一些荷兰语,在商业、游览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语。


·波兰语

波兰语属西斯拉夫语支的北分支(莱赫分支),使用者近五千万人。波兰早期通行拉丁文及捷克文,至十四世纪时才正式产生书面文字,标准语形成于十六世纪,其基础方言众说纷云。方言分为五种:大波兰方言(中心城市为波兹南)、小波兰方言(中心城市为克拉科夫)、西里西亚方言(代表城市为卡托维兹)、马佐夫舍方言(中心城市为华沙)及卡舒布方言(代表城市为格但斯克),其中卡舒布方言被许多学者视为独立语言。

波兰语使用三十二个拉丁字母,其中有九个元音字母,二十三个辅音字母,部份字母在拉丁字母上附加符号。语音共有四十四个音位,包含八个元音及三十六个辅音。重音固定落在倒数第二音节。词法里格的数目较俄语多一个呼格。动词在文学用字上尚保有过去先行式。句法构成与俄语无太大差异。


·越南语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现在,越南使用的官方语言是越南语(京话),操越南语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越南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即用声调来区别词义,跟高棉语、泰语和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历史的原因,越南语和汉语的关系甚为密切,在词汇上,越南语借用了大量的汉语词,语言学界通常把这种被借用到越语中的汉语词称为汉越词,据统计,现代越南词汇库中的汉越词占少占总词汇量的60%以上。在语法上,越南语是“主-动-宾”型结构,与汉语不同的是,越南语的定语要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后。除此之外,越南语的其他语法特点与汉语大体相同。

越南语主要有三大方言区:以河内为中心的北部方言区,以顺化为中心的中部方言区和以西贡为中心的南部方言区,其中以河内及其附近一带的方言为标准普通话。三个方言差别不大,基本可以互通。

现代越南语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被称为“国语字”,这套拼音文字从诞生到今天,仅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国语字”才获得国家正式文字的地位,除“国语字”以外,越南历史上曾经使用汉字长达两千多年。另外,还有一段时间同时使用字喃,可以说汉字--字喃--“国语字”形成了越南文字发展的脉络。


·匈牙利语

匈牙利语属于芬兰一乌戈尔语系,乌戈尔语族。匈牙利人迁居后,就从操乌戈尔语族的大家庭中单独分离出来。改这经历了千年沧桑,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变,但其母语芬兰一乌戈尔语却被较完整地继承下来。

匈牙利语的基本语调、语法和绝大多数词根都是在乌戈尔语的基础上发展起为的。乌戈语中有多种元音,长短分明,其辅音系也很发达,能够避免辅音群集和重叠。每个单词的重音固定在第一个音节上,容易掌握其规律。语调的起伏均匀,变化不大,乌戈语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运用灵活的特点。因此用匈牙利语创作的诗歌,韵律优美,简洁明快,同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诗歌一样优美动人,所以匈牙利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生动、最美妙的语言之一。

匈牙利语中没有前置词,表示从属关系由格的形式来体现。这两个明显特点反映了匈语具简明、概括力强的特点。

然而,以乌戈尔语为基础的现代匈牙利语经过10个世纪的演变,已包含了丰富的外来词汇,其数量之多,难以计算,大量的外来语汇成为匈牙利语的又一特色。

公元5世纪,马札尔游牧部落与古突厥部落有着密切的往来,古突厥语不可避免地会被马札尔人所接受。马札尔人在西迁过程中,曾在土耳其人的管辖区内生活,而土耳其人又是突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马札尔人的生活方式、军事组织与突厥人相似,还因为从马札尔人嘴里经常能听到突厥语词汇。

匈牙利语中有关畜牧方面的词汇,如:公牛、阉牛、牛犊、猪、羊、奶酪等,均来自于土耳其突厥语。马札尔人曾与波斯人做生意,结果波斯误词汇中的"集市"、"集市日"等又被吸收进来。

19世纪,马札尔人定居后学会了农耕。所有的农耕技术都是斯拉夫人传授的,于是斯拉夫语中有关黑麦、燕麦、垄沟、稻草、草垛等农业词汇又被匈文吸收。在土耳其统治下的 150年中,匈牙利进一步受到了土耳其突厥语的影响。约有800多个常用词、俗语、人名、地名渗入匈牙利语中。那时匈牙利人讲话,会不时地蹦出一些土耳其语词。从19世纪开始,匈牙利又长期受奥地利的殖民统治,奥地利统治者的民族语言日尔曼语又部分影响了匈牙利语。从此匈牙利语突厥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于一体,成为多种外来语荟萃的特殊语言载体。

19世纪后,在奥地利殖民统治时期,匈牙利民族语言受到压制。当时以考律齐·费伦茨为首,发动了一场语言革命。首先在大学里设立了匈牙利语教研室,随后匈牙利语又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在教育领域实行了语言革新后,匈牙利语摆脱了种种束缚,普遍的使用在行政及立法机构中。1836年匈牙利语重新被规定为正式的法律用语。1844年,匈牙利语的使用权被恢复,并确认其为国语,以前不准使用民族语言的耻辱一页从此便从历史的篇章上被彻底地撕掉了。

匈牙利是个小国,但方言15种之多。方言虽多,但差别不大。不像中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其方言差别之大,往往使来自本国不同地域的人相互间无法沟通,有一种身处异乡的感觉。而匈牙利人,不管来自何地,不管发音多么南腔北调,但他们交谈起来却没有障碍。在匈牙利,辨认一个人的出生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静下来同他聊上几句。论方言的差别,其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方言差别算是最大的了。

方言是以口头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口语色彩很浓。因此,不少匈牙利诗人更喜欢用方言创作诗歌。这样写的诗显得神秘、古朴、浪漫,富于民族情调。

霜叶红 发表于 2007-2-1 11:25:24

·缅甸语

缅甸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支。 缅甸语是缅甸联邦的官方语言。

缅语是一种拼音语言,共有33个辅音字母,与元音拼合后,组成音节。缅语有四个声调(也有的学者认为有三个或五个声调),分别是:高平、高降、低平和短促调。 缅语以仰光音为标准音。


·爱沙尼亚语

爱沙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stonia),面积4.52万平方公里,136.1万人(2001年1月),同比减少0.4%。其中男子占46%,女子占54%。爱沙尼亚族人93万,占67.9%;俄罗斯族人35.1万,占25.6%;乌克兰族人2.9万,占2.1%;白俄罗斯族人1.2万,占0.9%。主要语言为爱沙尼亚语、英语、俄语,其中爱沙尼亚语为官方语言。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派,少数人信仰东正教和天主教。

首都塔林(Tallinn),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991年爱恢复独立后成为首都。塔林市位于爱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该市的港口塔林港是爱最大的港口。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温 4.7℃。据塔林市政府初步统计,截止2000年3月31日,该市人口为40.4万,截止2000年1月1日,该市人口构成主要是爱沙尼亚族人-50%和俄罗斯族人-41%。塔林市分为8个区,总面积为158 . 3平方公里。


·拉丁语

古罗马的语言拉丁语,是现代罗曼语的祖先。拉丁语开始是台伯河岸的一个小村庄的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播到世界大部分地区。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国际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科学、哲学河神学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还曾是任何文科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到了本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衰落下去,重点挪到对活着的语言的研究。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语言河礼拜仪式用的语言。

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从北方不断涌来的移民把拉丁语带到意大利半岛。在以后的几百年中,罗马出现了,并居于突出地位,罗马的拉丁语成为新兴的罗马帝国的标准语。和古典拉丁语同时存在的,有一种口语方言,罗马军队把这种方言带到整个帝国。它完全取代了意大利在罗马帝国出现前就有了的语言以及高卢语和西班牙语,并且,在五世纪瓜分罗马帝国的野蛮人也乐于接受这种语言。进一步分化的结果,导致现代罗曼语诸语言的出现,它们是: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

拉丁语(或称罗马语)的字母表,是在公元前七世纪创制的,它以依特拉斯坎(Etruscan)字母为基础,依特拉斯坎字母又来源于希腊语。在原来的二十六个依特拉斯坎字母中,罗马人采用了二十一个。原来的拉丁语字母是:A、B、C(代表g和k)、D、E、F、x(希腊语的zeta)、H、I(代表i和j)、K、M、N、O、P、Q、R(虽然在一段长时间内写成P)、S、T、V(代表u、v和w)、X。后来,希腊字母x废弃不用,代之以一个新字母G。在公元前一世纪希腊被征服后,采用了当时通行的希腊字母Y和Z,把它们放在字母表的末尾。这样,新的拉丁语字母包含二十三个字母。直到中世纪才加上J(区别于I)和字母U和W(区别于V)。

拉丁语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希腊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也许反映出罗马人讲求实际的性格。罗马人更关心政府和帝国,而对猜测的想法和诗意的想象不感兴趣。但是,在古典时期的大师们的手中,拉丁语是堪舆世界上任何文学、诗歌媲美的文学、诗歌的语言。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亚语使用人数约为八百五十万人,属南斯拉夫语支的东分支。十世纪至十四世纪时保加利亚采用教会斯拉夫语为书面文字,到了十六世纪保加利亚语开始以文献型式出现,十九世纪方形成标准语。保加利亚语使用三十个昔立尔字母,其中有八个元音字母,二十一个辅音字母,及一个无音字母--软音符号。俄语的硬音符号-在保加利亚语里是属于元音字母。

保加利亚语有东西两方言。西部方言又可分出西北及西南次方言,东部又可分出北、中、南三次方言。标准语是以东部的中央次方言(巴尔干次方言)为基础所形成的。标准语共有四十四个音位,包含六个元音及三十八个辅音。

保加利亚语词法上,名词、形容词、数词和部份代词皆已无变格,动词无不定式,但有转述式及过去将来式;另外有两种已不常用的将来先行式及过去将来先行式,也保留古斯拉夫语中的过去先行式。


·蒙古语

蒙古语通行于蒙古共和国、前苏联的阿尔泰山区域和中国的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蒙古语有3种主要方言,其中的咯尔喀语(khalkha)称作标准蒙古语,是蒙古共和国官方语言,也是蒙古语的文学语言。蒙古语在13世纪时开始采用维吾尔古文字回纥字母书写,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字母,创制蒙古新字,即俗称“八思巴”蒙古文。推行了数十年,因为应用不便,1310年又重新采用回纥字母,但保留了一部分藏文字母的影响,修订改写后的蒙古文称作加利加(kalika)蒙古文。字序从上而下竖写,行序自左向右,这种文字一直持续使用了几百年,直到1941年,蒙古共和国开始采用略加修改的斯拉夫字母书写蒙古语。从外形上看,蒙古语和俄语很相似,但只要掌握蒙古语中所特有的新增的两个字母θ和ㄚ,就能够区分出蒙古语和俄语。在新蒙文的字母表中没有俄文字母?,其余32个字母和俄语字母完全相同。另增加θ和ㄚ两个元音字母,共34个字母。

中国的内蒙古及新疆的蒙古族现在所使用的蒙古文仍然是自上而下竖写的旧蒙文,它们之间的形式略有不同。蒙古语术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塞尔维亚语

塞尔维亚语昔日与克罗地亚语合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通行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黑山、波士尼亚等地,也是旧南斯拉夫的主要官方语言。现今两者已因旧南斯拉夫的解体,依所用字母的不同,而被分成两个独立语言,然而两者还是可互通的。

塞尔维亚语属南斯拉夫语支的西分支,使用三十个由武克.卡拉季奇参照昔立尔字母设计的「武克字母」,其中有五个元音及二十五个辅音。字母的设计完全配合音位数目,拼读规则例外极少。但辅音中有一个成节辅音--P。辅音已无软硬对立的情形,但尚保有清浊对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有三大方言:「什托」方言、「恰」方言及「卡伊」方言,其名称是依疑问代词「什么」的不同发音而定的。「什托」方言分布最广,本身又分为「埃」次方言、「耶」次方言及「伊」次方言。昔日标准语以波士尼亚境内的巴尼亚.卢卡附近的「耶」次方言为主,亦承认塞尔维亚贝尔格勒的「埃」次方言同为标准语的变体之一。今日塞尔维亚语已改以「埃」次方言为标准语基础。

塞尔维亚语尚有呼格,形容词则有分长尾及短尾两型式。


·波斯语

波斯语是世界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是一种公认的标准语。波斯语是构成印欧语系一个语支的伊朗诸语言之一。讲波斯语的本地人把波斯语叫做法尔西语。

古波斯语是一度从地中海延伸到印度的印度河的大波斯帝国的语言。古波斯语采用在古代世界许多地方都通用的锲形文字。公元前二世纪时,波斯人创造了他们自己的帕拉维字母表,该字母表一直使用到伊斯兰教占优势的七世纪。从那以后,波斯语就开始用阿拉伯文手写体书写,并补充了若干字母以适应一些特殊的音。

讲现代波斯语的,在伊朗有两千多万人,还有五百万人在阿富汗。有一种叫做塔吉克语的波斯语的变体,在俄罗斯联邦的塔吉克共和国通行,但是用西里尔字母书写。来源于波斯语的英语词包括:shawl(长方形或方形的批巾),pajama(睡衣),taffeta(塔夫绸),khaki(卡其布),kiosk(凉亭),divan(长沙发),lilac(丁香花属植物),jasmine(茉莉),julep(含香草的冷饮),jackal(豺,走狗),caravan(往返于沙漠等地带的商队、旅行队),bazaar(东方国家的市场、集市),cheekmate(象棋中将死对方的“王”,打败),dervish(伊斯兰教托钵僧),以及satrap(古波斯帝国的地方总督)等。


·孟加拉语

孟加拉语属印度一雅利安语东部语支,是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在孟加拉国有约1.2亿人说孟加拉语;在印度的西孟加拉省,大约有0.7亿人说孟加拉语。

同其它的印度雅利安语言一样,孟加拉语没有语法性别(grammatical gender),孟加拉语大约在11世纪开始从梵语派生演变而来,通常以梵语字母的一种变体形式书写。伟大的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就是孟加拉文学代表,他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突厥诸语言

由关系密切的诸语言组成的语族,属阿尔泰语系(另外还有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突厥诸语言的显着特点是结构一致,彼此相似,只有楚瓦什语和雅库特语有较大歧异。它们若与8世纪突厥语碑铭相比时,变化不大(这是相对于印欧诸语言的情况来说),那些碑铭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谷及苏联叶尼塞河附近发现的。根据历史地理原则,现代突厥诸语言可分类如下:1.东南语支(察合台语支或维吾尔语支),包括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裕固语(错了称撒里畏兀尔语)、撒拉语。2.西南语支(为古思语支或土库曼语支),包括土耳其语(奥斯曼土耳其语)、加告兹语、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以及伊朗境内与阿塞拜疆语相近的诸方言。3.西北语支(基普查克语支),包括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卡拉卡尔帕克语、诺盖语、库梅克语、巴什基尔语、鞑靼语、卡拉伊姆语、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4.东北语支(阿尔泰语支),包括图瓦语、哈卡斯语、阿尔泰语(卫拉特语)。5.哈拉伊语,与其它突厥语歧异很大,通行于伊朗。6.雅库特语,有时也被划入东北语支。7.楚瓦什语,因与其它突厥语差别极大(有许多古老特征),有时被看作阿尔泰诸语言的一个独立语群。某些突厥语的文学语言始于8世纪,维吾尔语文学语言盛于9~14世纪;卡拉罕语文学语言产生于11世纪。花剌子模语与察合台语分别为乌兹别克语与维吾尔语之母语。土耳其语有重要的文学传统,源于奥斯曼土耳其语,后者又导源于塞尔柱突厥人之古安纳托利亚土耳其文学语言(11~15世纪)。接突厥语的各民族一般都使用阿拉伯字母,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联境内各突厥语民族开始引进拉丁字母,1939年后拉丁字母又完全为西里尔字母所取代。土耳其在1928年后正式采用拉丁字母。现在,只有中国、伊朗以及阿拉伯国家境内的突厥语民族还用阿拉伯字母。突厥诸语言显着的特点是元音和诣。有两类元音:前元音(e、i、?、ü)和后元音(a、?、o、u)。纯正的突厥语词或者只包括前元音,或者只包括后元音。一切后缀和附加成分都必须与词中其先行音节的元音相适应。形态变化以粘着法为主,即用后缀表示语法概念,罕用独立的词。没有关系代词,但却有大量动词性静词、分词和动名词。


·日语

日本人口超过1.2亿。从语言学上来说,日本近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种语言。这就是意味着日语是世界第六大语言。然而,日语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很少有人使用。

关于日本语的起源有多种理论。许多学者认为,从句法上说,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日语在句法上与朝鲜语相似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马来-波利西亚语言的影响。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来自汉语。汉语书写在五、六世纪某个时候被介绍到日本去时,日本用从汉字改变而来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两个语音书写体对汉语书写体进行了补充。

日本现仍有许多当地方言。在诸如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影响下,以东京话为基础的标准日语已逐渐推广到整个国家,但特别的是,京都和大阪人所讲的方言继续保持繁荣,并保留着其威望。

霜叶红 发表于 2007-2-1 11:27:10

·俄语

俄语是俄罗斯人的民族语言,也是前苏联及现今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支。全球以俄语为母语的使用人数超过一亿四千万人,当做第二语言使用的则有近四千五百万人。

九世纪基督教东传入基辅罗斯时,带来了昔立尔字母,成为今日俄文字母的开端。一七零八年,彼得大帝将原有宗教界使用的字母简化为易于书写的「民用字母」,并废除一些多余的字母。一九一七年苏维埃政权又废除了四个重复的多余字母,再于一九三四年加上由十八世纪卡拉姆津创造的字母,这样现今俄文字母表包含三十三个大小写字母。其中有十个元音(元音)字母,二十一个辅音(子音)字母,及两个不发音的无音字母,用做软硬音标音符号。

俄文字母有分印刷体与书写体,印刷体用于书报刊物之印刷,一般人书写时则都用书写体,很少有用手写印刷体的情形,与英文情形有些不同。

现代俄语基本上分为两大方言区:北俄方言区和南俄方言区,在两方言区中间则产生混合的中俄方言区。标准语以中俄方言区的莫斯科语为基础,有四十二个音位,其中有六个元音(元音),三十六个辅音(子音)。辅音有清浊、软硬音位之分,元音在非重音节中有弱化现象。


·朝鲜语/韩国语

朝鲜语通行于南、北朝鲜,约有五千万人讲这种语言。此外,在中国还有一百多万人,在日本有五十万人,在苏联有三十五万人。

朝鲜语归于哪个语族,现在还不能确定,虽然它的语法结构和日语最相似。尽管朝鲜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并且几百年来,朝鲜语一直是汉字和朝鲜文字搀杂使用,但是它和汉语肯定没有亲源关系。北朝鲜在二次大战后已经不再使用汉字了,南朝鲜正在逐步用朝鲜文字来完全取代汉字。

1443年—1446年发明的朝鲜字母,是唯一真正的具有远东特点的字母。二十五个字母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辅音或元音,这和代表音节的日语字母不同,也和代表概念的汉字不同。然而,朝鲜语文字和其它多数语言的文字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音节的字母都结合成一组。如nun在朝鲜语的意思是眼睛,而mul的意思是水,合起来构成nunmul,是“眼泪”、“许多眼泪”的意思。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从阿拉伯半岛开始,穿过“肥腴月湾”(即西亚一些讲阿拉伯语的国家,这些国家所在的地区,形同新月,因此得名。)一直延长到大西洋的广阔地带,都讲这种语言。它是下列国家的官方语言:沙特阿拉伯、也门、南也门、阿曼、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把阿拉伯当作母语的有一亿一千多万人左右。此外,其他一些国家还有数百万伊斯兰教教徒也程度不同地懂得一些阿拉伯语,因为它是伊斯兰教和神圣《古兰经》的语言。一九七四年,阿拉伯语被列为联合国的第六种工作语言。

大语言来源于大帝国,阿拉伯语也不例外。与希伯来语关联密切的这种闪米特语言,它的使用范围一直到公元七世纪还局限在阿拉伯半岛内,但是当伊斯兰教在七世纪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胜利后,这种语言的使用就远远超过了它原来的疆界,几乎全部取代了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和北非从前使用的语言。随着伊斯兰教在以后几百年内取得进一步的胜利,阿拉伯语便在东部远至阿富汗、西部远至西班牙的广阔地区通行。

阿拉伯语的字母表相信是来源于一个叫做纳巴特安的古老民族,但这个字母表到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及到底是如何产生出来的,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穆罕默德早期曾经采用过两种手写体:一种叫纳斯基(Naskhi),这是书籍和通信中常用的草体;另一种叫做库菲克(Kufic),这是一种楷体文字,主要是装饰用。现在二十八字母的字母表基本上由辅音组成,元音符号由加在字母上方或下方的符号来表示。但是这些符号通常是省去的,它们只在小学课本和《古兰经》的一切版本中才会出现。同其它闪米特语言一样,阿拉伯语的书写方式也是由右至左,阿拉伯语的文字还用语其它许多语言,比如波斯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和信德语。

口头的阿拉伯语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古典阿拉伯语这种《古兰经》的语言从七世纪以来却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它是使阿拉伯语发展和规范化的强大统一力量。当来自各国受过教育的阿拉伯人碰到一起时,他们一般都用古典阿拉伯语进行交流,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海岸地区,人们讲阿拉伯语的若干方言,这些方言总称为南阿拉伯语,但是这些方言与北部的阿拉伯语之间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人们常常把南阿拉伯语看作独立的语言。


·希腊语

希腊语是西方文明第一种伟大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它是所有语言中最有效、最值得敬佩的交际工具。由于结构清楚、概念透彻清晰,加上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似乎多得无穷无尽,它就能既适合严谨的思想家的需要,又适合有才华的诗人的要求。我们只能猜测:古希腊语听起来是如何的悦耳,但是,书面语的美可能比口语毫不逊色。

操希腊语的民族在公元前二千年从巴尔干半岛迁移到希腊半岛及其邻近地区。希腊语最后分化出四种方言:依奥利亚(Aeolic)、爱奥尼亚(Ionic)、阿卡狄亚—塞普路斯(Acado-Cyprian)、多利安(Doric)。约在公元前九世纪出现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塞》,就是用爱奥尼亚方言写成的。在以后的几百年中,随着雅典城的兴起,一种叫雅典语的爱奥尼亚方言,产生了古典时期伟大的文学作品。雅典语成了希腊语的主要形式及共同语(Koine)的基础。雅典语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现代希腊的疆界。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以后,雅典语的使用范围东边远达印度;后来罗马帝国信奉雅典语为第二语言。新约圣经用共同语(Koine)写成;时至今日,东正教还在用这部圣经。

根据腓尼基语改制的希腊字母表,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出现了。这是有元音字母、也有辅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表。闪米特语族诸语言的字母表与此不同,它们只有辅音字母。希腊字母最初也象闪米特字母那样,是从右到左书写的。但后来变成从右到左和从左到右交替地书写,后来又变成从左到右,成为目前的这种样子。1952年曾解释叫做B线型的希腊早期文字,那时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遗物,但是到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这种文字大部分废弃不用了。

从第四世纪到第十五世纪,希腊语是拜占廷帝国的官方方言;以后在土耳其统治期间,希腊人仍然讲希腊语。现代希腊语约在九世纪开始成型,到十九世纪成为希腊王国的官方语言。现在操希腊语的,约有一千万人,其中包括塞普路斯岛上的五十多万人。除了通俗的共同语外,还恢复了一种纯粹的古希腊语的模仿语,作为文学用语。


·泰语

旧称暹罗语(Siamese)﹐泰国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5000万﹐有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等 4个方言区﹐曼谷话是泰语的标准语。泰语有元音21个﹐其中单元音18个﹐复合元音3个﹐元音分长短﹐可以区别词义﹔有辅音 21个﹐其中p﹑t﹑k﹑m﹑n﹑ ﹑ ﹑w﹑j可以作韵尾﹔有5个声调﹕33﹑21﹑41﹑45﹑14。泰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构词中广泛使用合成和重迭等手段。泰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相当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马来语和英语词汇。泰语词没有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词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中心词之后。状语有的在中心词之前﹐有的在后。数词﹑量词和名词组合时﹐一般是名词在前﹐数词居中﹐量词在后。

泰文属于音位文字类型。13世纪的兰甘亨碑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泰文文献。据该碑文记载﹐1283年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大帝创造了泰语文字。实际上泰文是将孟文和高棉文加以改造而成的﹐以后经过历代的改革形成现代泰文。现代泰文有辅音字母42个﹐元音字母和符号32个﹐元音字母可以在辅音字母的前后出现﹐还可以出现在辅音字母的上﹑下部位。有4个声调符号﹐标在辅音的右上方﹐第一声调不标符号﹐泰文自左而右书写﹐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马来西亚语

马来语主要应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的邻国,如泰国、新加坡、文莱、科科斯群岛等地。1945年以前,印度尼西亚列岛的许多地区也使用马来语,但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建立后,该国使用的马来语被称为印尼语。在马来西亚,大约有1千万人以马来语为母语,占总人口的一半。在泰国有1百万人,新加坡有25万人使用马来语。

马来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从14世纪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马来人阪依伊斯兰教,他们开始使用一种叫作Jawi的阿拉伯文书写体的变体。19世纪,英国人基于罗马字母设计了现在普遍使用的马来文字,而印尼文则是由荷兰人设计的。除了拼写之外,印尼文和马来文的区别不大。 马来语的语法与西欧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马来语没有词前缀和词后缀,而相应的功能则由附加单词来实现。而名词的复数形式则由简单的将该名词重复说两次来实现,比如,"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 而跟在数词后面的名词又恢复为单数形式,并且添加了一个数量单位,有些类似于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结构。马来语里有许多这样的数量单位,比如,动物(ekor - 头, tail),人(orang - 人, man),以及花、珠宝、丝线甚至鱼网的单位。"两只猫"(Two cats)在马来语是"dua ekor kuching" (two-tail-cat),两个小孩(Two children)在马来语里则是"budak dua orang"(child-two-man)。

马来语中的许多单词源自梵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中来自马来语的单词包括:orangutan(猩猩)、gingham(有条纹或方格纹的棉布)、sarong(围裙)、bamboo(竹子)、rattan(藤)、kapok(木棉)、paddy(稻谷)、amok(杀人狂)。


·希伯莱语

希伯莱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或属闪含语系闪语族),为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重新复活,渐渐取代取代阿拉伯语、犹太西班牙语和意第绪语(或称为“依地语”,犹太人使用的国际交流语),以色列建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目前(2004年)使用人口约510万。

希伯莱语共有22个字母,他们皆为辅音字母。但事实上,任何一门用口表述的语言,若没有元音,根本就不可能藉声带发出声音来,希伯莱语自然也不例外。希伯莱语的元音就包含在其辅音中。除了22个字母外,还有词尾发生形状变化的5个字母。伯莱文的行文和阿拉伯文相同,都是从右到左书写。

犹太人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发音为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后代分为两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依地文”;在中国的犹太人,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吃猪肉,逐渐和回族混淆。因为他们信仰不同,在基督教国家受到歧视,不得拥有土地,只好经商,逐渐积累商业经验,基督教徒不允许放高利贷,而犹太人的信仰不禁止,可以从事信贷活动,逐渐成为欧洲的著名商人和银行家,更为低层平民所憎恶,不时发生打击犹太人事件。终于导致在希特勒德国发生迫害、消灭整个民族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大量移居美国和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国,重新人为恢复希伯来语言,导致和当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人的矛盾斗争,使中东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芬兰语

操芬兰语的,约有五百万人。芬兰语是芬兰的国语,除此之外,操芬兰语的,在美国约有二十万人;在苏联西北部有十三万五千人;在瑞典北部有三万人。

芬兰语是欧洲少数几种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之一。象通行于芬兰湾两岸的爱沙尼亚语一样,芬兰语也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乌戈尔语族是乌拉尔语系的主要的语族。

芬兰语字母表只有二十一个字母,有十三个辅音(d,g,h,j,k,l,m,n,p,r,s,t,v)和八个元音(a,e,i,o,u,y,?,?)。每一个字母只有一个音,每一个音也只有一个字母,重音总是落在第一个音节上。芬兰语不分语法上的性,没有定冠词,也没有不定冠词。

尽管有其简单的一面,但毫无疑问,芬兰语仍是一种极为难学的语言。除了从外语借词(大部分来自日尔曼语言)以外,芬兰语中那些很长的词(通常是复合词)同其在印欧语言里的对应词毫无相似之处。例如:芬兰语中,“问题”是kysymys,“二十”是kaksikymment?。甚至芬兰语中不同国家的名称也常常难以辨认。例如:Suomi(芬兰)、Ruotsi(瑞典)、Tanska(丹麦)、Saksa(德国)、Ranska(法国)和Ven?j?(俄国)。名词的格的数目多的使人吃惊——德语有四个格,拉丁语有五个格,俄语有六个格,而芬兰语却不少于十五个格!除了大家熟悉的主格、所有格、部分格和夺格外,还有离格、向格、入格、状态格、内在格、所在格、缺格和其它几种格。


·捷克语

捷克语使用人数近一千一百万人,属西斯拉夫语支的南分支。早期捷克境内通行教会斯拉夫语、拉丁语或德语,十三世纪下半叶时开始出现真正的捷克语文献。十五世纪初胡斯发起宗教改革运动的同时,也奠定了捷克语的拼音规则,对其他使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斯拉夫语都产生重大影响。捷克语曾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官方语言,与斯洛伐克语可互通。

现今捷克语使用四十二个字母,其中有十四个元音字母,二十七个辅音字母,及一个双字母,部份字母在拉丁字母上附加符号。方言则有三大方言:中捷方言、哈纳方言及莱赫方言,以及一个摩拉维亚过渡方言区;标准语以中捷方言为基础。音位有三十五个,包含十个元音与二十五个辅音,而辅音中有三个可充做元音的成节辅音:M,L,R。重音则固定落在第一音节。词法尚保有呼格。


·克罗地亚语

克罗地亚语昔日与塞尔维亚语合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通行于克罗地亚及波士尼亚。使用以拉丁字母附加符号为基础设计的三十个「盖伊字母」,其中包含五个元音字母,二十二个辅音字母,以及三个双字母。音位与字母相对应,也是五个元音,二十五个辅音。辅音中有一个成节辅音--R。余者皆同于塞尔维亚语。

克罗地亚语除了少数用词外,大部份同于塞尔维亚语。现今标准语以「耶」次方言为基础,但有改以克罗地亚萨格列布附近的「卡伊」方言为基础的趋势。另外,波士尼亚人正进一步将所用词汇改用源自土耳其语、波斯语及阿拉伯语的词汇,准备将波士尼亚人所用的克罗地亚语变为独立语言。在达尔马提亚地区,亦有人提倡建立以「恰」方言为基准的新达尔马提亚语。这些语言分化的过程现正在进行中。


·马其顿语

马其顿语使用者约有一百五十万人,属南斯拉夫语支的东分支。早期马其顿语曾为教会斯拉夫语的基础方言,但大多数时候被视为保加利亚语的一种方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方形成标准语。马其顿参考塞尔维亚语的字母,使用三十一个昔立尔字母,其中共有五个元音字母,二十六个辅音字母。音位数目与字母相符,但一音一符的原则没有如塞尔维亚语一样彻底。

马其顿语的语法结构极接近保加利亚语,两者都没有变格,也都有后置定冠词,动词无不定式,有转述式等。方言则分为东、西、南、北四种方言。标准语以西部方言为基础而形成。


·威尔士语

威尔士语是威尔士的语言,操威尔士语的,有六十万人,不到威尔士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象通行于爱尔兰和苏格兰部分地区的盖尔语一样,威尔士语是塞尔特语族的语言。塞尔特语族,是印欧语系许多语族中的一种。塞尔特的许多部落于公元前五世纪稍后一些时候进入不列颠。几百年后,发生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他们把威尔士人赶到西部。威尔士人在那里继续保持着本民族的特点,并依然讲他们的塞尔特语。

威尔士人把他们的国家叫做Cymru,他们的语言叫做Cymraeg。威尔士语的字母表中没有j、k、q、x和z这几个字母,同时,有几个辅音的发音和英语不大相同。字母w是元音,发音有如put中的u音,因此有象gwr(人)和bwyd(粮食)这样的词。ch的发音和德语里的ch音相同(例如chwaer:姐妹)。字母f发成v音(nef:天空);f音用ff表示(ceffgl:马)。威尔士语两个特别的字母是dd和ll,前者的发音有如th的浊音(dydd:日子,天),后者的发音大约等于thl。ll总是出现在许多威尔士城市名的字头,如Llandudno(兰达诺)、Llangollen(兰戈伦)和Llanfyllin(兰维林)。威尔士市镇有世界上最别致的名字,例如Betws-y-Coed、Penrhyndeudraeth和Pent-bont-rhyd-y-beddau。

霜叶红 发表于 2007-2-1 11:33:30

·乌尔都语

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但在印度也广为通行。在巴基斯坦,它是大约五百万人的母语,但是在大概还有四千多万人能够流利地讲乌尔都语,他们把它当成第二语言。在印度,大约有三千万伊斯兰教徒讲乌尔都语,它是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之一。

乌尔都语跟印地语非常相似,它们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用波斯—阿拉伯文字母书写,而后者用梵文字母书写。乌尔都语也包含许多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来源的次,而印地语则力图保留一些较老的印度词。

乌尔都语原来是德里附近讲了几个世纪的印地语的一种方言。在十六世纪,当印度处在伊斯兰教的统治下时,波斯语、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的大批词汇通过德里的军营和市场进入这种语言,这样,一种独立的方言就形成了,它用阿拉伯语文字和一些附加字母书写。那些附加字母用来表示印度和波斯语词种某些特殊的音。后来,它渐渐获得乌尔都(Urdu,及“营房语言”的意思)这个名称,而在伊斯兰教更进一步取得优势后,它又成为印度次大陆上大部分地区的交际语。

一九四七年印、巴分治后,印地语成了印度的重要语言,而乌尔都语则是西巴的主要语言。包含这两种语言的旧名称“印度斯坦语”,从分治以来一般就废弃不用了。


·伊朗诸语言

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一支,通行于伊朗、阿富汗,也通行于伊拉克、苏联中亚地区、土耳其、印度等国的部分地区以及高加索山区。古伊朗语与梵语关密切,最早文献是〈阿维斯塔〉经文和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古波斯楔形文字铭刻。中古伊朗语(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8~10世纪)的特点是动词系统大大简化,名词的屈折变化减少,其主要代表为安息语、钵萝钵语和粟特语。现代伊朗语主要包括波斯语、库尔德语诸方言、普什图语和奥塞梯语。现在通行的伊朗诸语言语音系统较早期更为简化,原来的动词变化亦渐为助动词所代替。


·白俄罗斯语

白俄罗斯语全球共有一千多万人使用,属于东斯拉夫语支。自十四世纪起白俄罗斯语开始由古俄语分化,十六世纪以前为立陶宛大公国的官方语言,但由于长期受波兰及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文字不统一;有以拉丁字母遵循波兰语拼法的,也有用昔立尔字母依照俄语拼法的,甚致还有以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白俄罗斯语(由境内鞑靼人使用,今日尚有流传)。一九一七年后方统一使用昔立尔字母,共三十二个字母。其中有十个元音字母,二十一个辅音字母,以及一个无音字母--软音符号。

白俄罗斯语分西南方言与东北方言,标准语以西南方言的中央次方言(明斯克附近)为基础形成,共有三十九音位,包含五个元音及三十四个辅音。语法大部份与俄语相似。


·德语

德语是德国、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4种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支。分布于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也是瑞士和卢森堡的主要语言之一。此外,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德国移民区、以及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州等地也有少数人使用德语。使用人口总计约为1.1亿。

德语分为高低德语(Hochdeutsh)和低地德语(Plattdeutsch)。高低德语是共同语,它采用了低地德语的某些发音规则,低地德语听上去更象英语和荷兰语。通用的书面语以高地德语为准。各方言之间的差异很大。高低德语和低地德语的语言分界线大致从德国西北部的亚琛起,向东经过莱茵河畔的本拉特、卡塞尔、马格德堡直到奥得河畔的浮斯腾堡,这条线以南是高低德语,以北是低地德语。

从5~8世纪,在日尔曼语中发生的第二次音变(也称高地德语音变)使德语从共同日尔曼语中分化出来,逐渐发展称为独立的语言。12~16世纪,由于德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圣经》德语译本和他的其他著作的传播,书面共同语开始形成。

现代德语标准音到19世纪才形成,有5个单元音:a、e、i、o、u,3个变元音:ä、ö、ü,这8个元音都有长音和短音;有三个复合元音:ei(ai)、au、eu(äu)。元音的长短区别是德语语音的重要特征。长元音和短元音具有区别词义的功能,如Staat(国家),Stadt(城市)。长元音的拼写标志可以是元音字母重叠aa、ee、oo、ie,也可以是再元音字母后加h作为长音符号,如ah、eh、ih、oh、uh、äh、öh、üh,也可以是在元音后加个辅音字母,如Bad、gut。短元音的标志是在元音后有重叠的辅音字母或两个以上的辅音,如Bett、Bild。元音e在非重读音节和前缀中大部分弱化,在后缀中和词尾中完全弱化。辅音的特点有:有7对清浊相对的辅音。浊辅音b、d、g在词尾时起清化作用,如:lieb、Feld、Tag末尾的辅音分别发成、、。颤音既可发舌尖音,也可发小舌音。

德语的词按语法功能分为10类: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动词、连词、介词、副词、感叹词。前六类有词形变化,称为可变词类;后四类无词形变化,称为不变词类。名词有3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4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两个数(单数、复数)。在使用中,除名词本身发生某些变化外,主要依靠名词之前的冠词、代词、形容词和若干数词的变化来表示名词在句中的性、数、格。动词的变位包括人称、数、时(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语式(直陈式、命令式、虚拟式)的变化。动词不定式的词尾大多为en,少部分为eln、ern,根据起基本形态(不定式、过去式、第二分词式)变化时的词尾的不同和词干元音是否变换,可分为弱变化、强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动词。动词将来完成时在现代德语中已极少使用。

德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动词谓语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宾语或介词宾语和各种补语。在普通陈述句中,主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时,谓语动词总是居第二位。如果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由可变部分(时间助动词或情态助动词)和不可变部分(动词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词)构成,则可变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变部分居句尾,这是德语特有的谓语“框架结构”。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句中动词谓语位于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连词或关系代词—主语和句子其它成分—动词谓语。

德语的词汇量估计为30万~50万。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种:1,继承词,指从印欧语和日尔曼语时期流传下来的词语及其派生词与复合词;2,借词,指在历史上从外族语吸收并已为德语同化了的词;3,外来词,指从外族语吸收而仍然保留原有特点的词。继承词和借词的重音大部分在第一个音节上,外来词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或倒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音节上。词汇构成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派生与复合的手段,复合构成在德语构词法中最为普遍。两个以上的各种词类的词均可复合成一个新词。名词第一字母都要大写。

德语采用拉丁字母,有26个,其中元音a、o、u有变音形式ä、ö、ü。另外还有一个字母ß作为短元音之后的ss的代用形式;ß本是由手写花体小写字母s与z所组成,不算做新字母。瑞士德语已正式废除了ß,一律用ss。x和y只用于拼写外来词。20世纪30年代以前,德语一直用花体字母,以后普遍使用普通的拉丁字母。

德语对世界文化有过明显的贡献。马丁路德所译的《圣经—新约》对现代德语共同语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启发下,用北欧诸语言所译的《新约》也在本国起了语言的规范作用。19世纪德国哲学提供了启迪人的心智的概念和术语,直到今天人们谈到哲学问题仍不得不用德文原词以明本义。德国的医学和化学长期领先,这也使德语成为这些学科的研究者必须学习的语言。

German(德国的)一词,在其它语言中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在德语中是deutsch,在西班牙语中是alemán,在意大利语中是tedesco,在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是tysk。


·意大利语

许多人认为意大利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伟大的文艺复兴文化的媒介,意大利语曾对西欧其它语言起过深刻的影响。意大利语除了通行于意大利之外,还是瑞士四种官方语言之一,它还广泛通行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巴西。操意大利语的人数总共约六千万人。

意大利语是一种罗曼语。它比任何其它罗曼语都更接近于原来的拉丁语。然而,它的各种方言之间的差别很大,以至交际都成问题。意大利的标准书面语基本上是通过但丁的《神曲》和皮特拉克以及薄迦丘的作品,在十四世纪才得以形成的。由于这些杰出的作家主要是使用图斯坎尼(特别是弗罗伦萨)方言,所以现代意大利语本质上是图斯坎尼方言。从1870年以来,罗马方言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但仍然比不上弗罗伦萨标准语的声誉。

意大利语字母表基本上由二十一个字母组成——j,k,w,x和y只在外来词中出现。字母c在a、o和u前发k音,但在e和i 前发ch音(例如:carcere—监牢)。ch和cch也发k音(chiave—钥匙;bicchiere—玻璃)。g在a,o和u前发硬g音(gamba—腿),但在e和i前发j音(giorno—白天)。gg在e和i前也发j音(oggi—今天),gh在e和i前发硬g音(lunghezza—长度),gli后面跟着一个元音时,发“million”中的lli音(biglietto—票),gn发“canyon”中的ny音(ogni—每一个),gu后跟一个元音时,发gw音(guerra—战争)。z和zz一般发ts音(zio—伯叔),prezzo—价格),但有时发dz音(pranzo—正餐,mezzo—中间)。Sc在e和i前发sh音(pesce-鱼)。

意大利语的重音一般落在倒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音节上。唯一的标音符号是“、”,这个符号在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的重音落在最后的元音上时使用(città—城市),它也用来区分两个拼写法相同的单音节的词,例如:e,意思是“和”,但是è是“是”的意思。它也用来标各方面的词,例如più(更多的)和già(已经)。


·葡萄牙语

世界上有182.000.000人把葡萄牙语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是世界流行语种的第8位。葡萄牙语的使用者绝大部分居住在巴西,而只有100000000人居住在葡萄牙。葡萄牙语在世界其他地区较流行,如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澳门、佛得角、马德拉和东帝汶。其中,有8个国家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即葡萄牙、巴西、安哥拉、佛得角群岛、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

葡萄牙语是加泰罗尼亚语之后诞生的拉丁系语言的一个分支。相对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加泰罗尼亚语、罗马尼亚语等而言,葡萄牙语相对易学。虽然葡萄牙语的书写很接近于西班牙语,但相比较而言,葡萄牙语更柔和,因为它包含了一些西班牙语所不具有的鼻音。以"h"为字头的西班牙语是常见的,而葡萄牙语大多以"f"为字头。巴西的葡萄牙语比较葡萄牙的葡萄牙语相对舒缓,但是,巴西人和葡萄牙人可以毫无困难的交谈。加利西亚语在西班牙在西北部的加利扎比较流行,被认为是葡萄牙语的一种方言。

欧洲的葡萄牙语和巴西葡萄牙语没有多大区别,他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英国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对方,当某些发音、语法、句法和成语却往往不同,但彼此又或多或少地相互了解。欧洲葡萄牙语常被作为标准的葡萄牙语。

您会发现葡萄牙语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它蕴藏了许多的惊喜。它对于我们学习英语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它拥有巨大的拉丁语发端词汇量。虽然它很类似于其它拉丁系语言,但是您仍然会发现葡萄牙语所特有的魅力和色彩。   


·荷兰语

荷兰的一千三百万人操荷兰语。荷兰语也是南美洲苏里南(荷属圭亚那)和加勒比海中的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官方语言。它也通行于比利时北部,但是在哪里,该语言一般叫做弗兰芒语。

荷兰语和英语一样,是一种日耳曼语,因而属于印欧语系。它介于德语和英语之间,比任何一种语言都更接近英语。

荷兰语的字母表相信是来源于一个叫做纳巴特安的古老民族,但这个字母表到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及到底是如何产生出来的,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穆罕默德早期曾经采用过两种手写体:一种叫纳斯基(Naskhi),这是书籍和通信中常用的草体;另一种叫做库菲克(Kufic),这是一种楷体文字,主要是装饰用。现在二十八字母的字母表基本上由辅音组成,元音符号由加在字母上方或下方的符号来表示。但是这些符号通常是省去的,它们只在小学课本和《古兰经》的一切版本中才会出现。同其它闪米特语言一样,荷兰语的书写方式也是由右至左,荷兰语的文字还用语其它许多语言,比如波斯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和信德语。

因为荷兰人长期以来是一个航海民族,所以荷兰语在世界很多语言中留有痕迹。许多荷兰语航海词汇,为其它语言所采用。在现代印尼语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荷兰语的习惯说法和句型。英语中源于荷兰语的词有:deck(甲板),yacht(游艇),easel(画架),freight(船运的货物),furlough(休假),brandy(白兰地),cookie(家常小甜饼),cruller(油煎饼),waffle(蛋奶烘饼),maelstrom(大旋涡),issinglass(鱼胶)和Santa Claus(圣诞老人)。纽约市中许多地名,例如Brooklyn(布鲁克林),Flushing(弗卢胜),Harlem(哈莱姆),Saten Island(斯塔腾岛)和Browery(鲍厄里),提醒人们想起这些地方是荷兰在新阿姆斯特丹的旧殖民地。

霜叶红 发表于 2007-2-1 11:35:11

·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全球约有四千五百万人使用,属东斯拉夫语支。大约十四世纪时由古俄语分化出来,使用昔立尔字母,共包括三十二个字母,其中有九个元音字母,二十一个辅音字母,一个音组字母,以及一个无音字母--软音符号,硬音符号以撇号(’)带替。

乌克兰现分西北方言、西南方言、东南方言及喀尔巴阡方言四种,标准语以东南方言区的基辅方言为基础,共有三十八音位,其中六个元音,三十二个辅音。

乌克兰语词的分类大致同于俄语,但格比俄语多一个呼格,这是由古斯拉夫语遗留下来的。句法组合型式则为主语-谓语-宾语型。


·土耳其语

土耳其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通行于土耳其、塞普勒斯、苏联和东南欧及近东某些地区,与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以及加告兹语共同组成突厥语西南语支或乌古思语支。现代土耳其语来源于奥斯曼土耳其语以及所谓古安纳托利亚土耳其语,后者是塞尔柱突厥人于公元11世纪后期引进安纳托利亚的,逐渐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以及语法形式,书写也用阿拉伯字母。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928年后,使用拉丁字母代替了阿拉伯字母。从语法结构看,土耳其语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3~15世纪的古奥斯曼土耳其语,16~18世纪的中奥斯曼土耳其语,19~20世纪的新奥斯曼土耳其语。

土耳其语的最显著特点是元音和谐,既有颚化变体又有唇化变体。颚化和谐建立在前元音(e、i、?、ü)和后元音(a、l、o、u)相区别的基础上。通常是一个词的所有元音必须属于同一个类别(前列或后列),而且后缀的元音也要根据词根元音的类别而变化。土耳其语的形态变化有依靠增加后缀以标志语法范畴的倾向。在句法方面,英语使用代名词引导的独立子句的场合,土耳其语倾向于使用名词短语。

约占土耳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的土耳其人使用土耳其语。


·老挝语

也称寮语。老挝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50万。除分布于老挝外﹐也分布于泰国东北部和北部老挝族居住地区。此外﹐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泰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傣族﹑壮族也粗通老挝语。

老挝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元音分长短两类﹐共29个﹐其中有12个单元音﹐12个复合元音﹐5个特殊元音。辅音分高﹑中﹑低3组﹕高辅音16个﹔中辅音14个﹔低辅音19个﹐共49个。其中有26个单辅音﹐6个复合辅音﹐17个结合辅音。辅音韵尾有-k﹑-t﹑-p﹑-﹑-n﹑-m﹑-j﹑-u。有6个声调。重迭词和量词相当丰富。以词序和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基本手段﹔句子中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谓语动词之后﹐名词的修饰语在名词之后﹐数词﹑量词和名词组合时﹐顺序为名词﹑数词﹑量词﹐但数词"一"置于量词之后。

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在佛教传入之后﹐吸收了大量巴利语﹑梵语和孟-高棉语借词﹐主要用于宗教和贵族生活方面。来源于巴利语﹑梵语的词汇﹐多数属多音节词﹐仍保留其母语的构词规律。

老挝语有两种不同形体的拼音文字﹕一种较古老的称为"多坦"意(为"经文")﹐其形体和拼写均似旧傣仂文﹐现在仅见于寺庙的贝叶经﹐或在佛学院中使用﹔另一种称为"多老"意(为"老文")﹐它的形体和拼写都近似当代泰文。两者都来源于孟-高棉文的改革体﹐是当今老挝官方通用文字。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属印欧语系,使用者为西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的六百万居民中。它有两种由一些区别的方言: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与阿尔巴尼亚北部以及科索沃、前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尔巴尼亚与可能主要来源于两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亚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阿尔巴尼亚语字母由拉丁字母组成,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字母:

ë是一个中性元音

ç类似英语中的ch

x是dz

xh是dj(Hoxha发成“hodge-a”的音)

zh是je

q 是ky

阿尔巴尼亚语字母表如下:

A a B b C c Ç ç D d Dh dh E e Ë ë F f G g Gj gj H h I i J j K k L l Ll ll M m N n Nj nj O o P p Q q R r Rr rr S s Sh sh T t Th th U u V v X x Xh xh Y y Z z Zh zh

阿尔巴尼亚语使用它们的方式音译外来语,甚至来源于拉丁字母表的外来语也是这样。因此“Josh McDowell”被音译成“Xhosh Mekdauëll”。


·丹麦语

丹麦语是丹麦五百万居民的语言,也是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的官方语言。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属于丹麦。丹麦语是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的一种。

丹麦语和挪威语、瑞典语最接近。在丹麦和挪威是一个国家的几个世纪中,挪威城市中通行一种更接近于丹麦语的语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这种语言;有时候人们把这种语言叫做“丹麦—挪威语”。

丹麦语字母表和挪威语的相同,都是由二十六个英语字母组成,加上Æ、Ø和放在字母表末尾的Å。1948年以前,Å写作aa。1948年的文字改革,还废除了象德语那样名词一律大写开头的习惯。


·瑞典语

瑞典语属于日耳曼语系(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北日耳曼语支/东斯堪次支/瑞典语),和丹麦语及挪威语之间,基本上是互通的。同为日耳曼语系的英语,和瑞典语的发音也极为相似,为瑞典的主要外国语。

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贸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

公元1389年,挪威、丹麦、瑞典三国共戴君主,唯各国仍维持国家的身分,史称卡尔马(Kalmar)联盟。15世纪起,瑞典人极力抗拒丹麦吞拼的企图。1521年,瑞典国王Gustav Eriksson Vasa(古斯塔夫一世)再次建立皇权,瑞典从联盟中独立。

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1721)后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809年芬兰更从瑞典分裂出来成为俄国的大公国。

瑞典语是瑞典的官方语言,也是芬兰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母语人口870万,使用人口超过一千万。

语法:瑞典语是轻屈折语言。

一般地,名词,

性:阳性阴性通性(合称非中性),中性词;

数:有复杂的复数变化,一般地-#r;

格:属格-s,定格式祥见语法部分;

动词,

式:多陈述式,有独立的虚拟式和命令式;

时:现在时、过去时两个主时;(NB 瑞典语的将来时不是主时)

体态:条件体、完成体、被动态;(NB 瑞典语无进行态)

时态组合:详见语法部分。

位(称):完全无变化;

向:多主动向动词;

形容词,多前置有定式和不定式的变化,可有性的变化;

性:不定式,非中性原形,中性-t;定式,阳性可用-e,阴性-a,中性-a;

数:复数-a;

级:比较级,-are,最高级,-ast;多音节词,mer_, mest_ ;

比较级陈述结构: 主语 är 比较级 än 比较对象

瑞典语一般不用独立定冠词,以定格代替。

瑞典语是助词性的否定。inte置于被否动词后

语音:

单元音: a e i o u y å ä ö 每个都有长短之分。 无双元音。

辅音: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v单词重音在首。

词汇:

基于北日耳曼系统,包括少量罗曼词汇。

文字:

瑞典语采用=北欧29=字母系统,附加字母有Åå,Ää,Öö,Q,W,Z只存在于外来词中,固有词无音调号。


·挪威语

挪威语是挪威的官方语言,属于和丹麦、瑞典语关系密切的北日耳曼语系。在多数情况下,操挪威、丹麦和瑞典语的人可以较容易地互相理解。

挪威的地理和居住条件产生出无数种地方和地区方言。它们如今仍然享有巩固的地位。挪威语有两种官方书面语言形式,一种是“书面挪威语” (Bokmål),一种是“新挪威语”(Nynorsk)。“书面挪威语”是根据丹麦-挪威语言,在丹麦书面文字的基础上配合挪威东部方言的发音发展而来的。“新挪威文”则由语言学家伊瓦尔·奥森在19世纪50年代根据挪威西部各种方言编纂而成。

尽管“书面挪威语”在奥斯陆和大城市中使用得较为广泛一些,她与“新挪威语”具有平等的官方地位。使用“新挪威语”的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0至15%,主要在西部沿海地区。另外“新挪威语” 也使用在政府公文、文学作品、戏剧艺术、公共广播和教堂仪式上。

目前,以萨米语为母语的挪威人口约为数2万。萨米语是芬兰-乌戈尔语的一个分支,其渊源与挪威语同样古老。在挪威北部的卡拉约卡·卡拉谢卡、郭夫达格埃德努·卡托凯诺、翁加嘎·内斯比、泊桑格、迪特努·塔纳和盖弗特纳·卡弗约德地区,北萨米语和挪威语具有同等的官方地位。

由于以非挪威语为第一语言的移民与难民数量的增加,目前在挪威的小学中可以接触到大约110种不同母语。如今,英语是挪威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外语,其次是德语和法语。此外,约有4000名患有听力障碍的人士使用挪威手语。挪威手语分为两种,分别产生于位于奥斯陆和特隆海姆、历史最久的聋哑学校。

挪威语字母表由29个字母组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Æ, Ø, Å

字母“Å”是在1917年引入的,在这之前,使用字母“Aa”。


·冰岛语

冰岛有二十万居民说冰岛语。冰岛语是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的一种。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构成日尔曼语族的一支,日尔曼语族属于印欧语系。

冰岛语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古诺尔斯语很相似,后者是在九世纪时从挪威传到冰岛的。其它斯堪的纳维亚语言曾受到邻国语言的强烈影响;然而,因为冰岛语是岛国语言,和其它语言没有联系,所以几百年来仍然保持着原始状态的特点。因此,冰岛儿童现在阅读古诺尔斯语写的伟大史诗《埃达斯传奇集》时,毫无困难。冰岛语是其它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语的母语,它和古英语有很多共同点,这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九世纪入侵不列颠的结果。

使冰岛语保持纯洁的另一个因素是,它没有表达现代思想和发明的国际词汇。冰岛人宁可编造自己纯粹的冰岛语词,也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国际词汇。因此,“电话”在冰岛语中是sími,sími是古冰岛语词,是“线”的意思。“收音机”一词在冰岛语中是útrap(广播)。“汽车”叫bill,但也可以叫做bifreie(骑着的、移动着的东西)。“电”是rafmagn(线状无烟火药的力量)。

冰岛语和古英语的关系,也反映在字母表中,冰岛语的字母表中有古代北欧字母e(th的浊音)和刺状符p(th的清音)。它也包含有丹麦语和挪威语中的字母?。


·梵语

梵语是印度古代的文学语言和标准语言,也是印度的宗教语言。它是大约公元前两千年中期从西北带到印度来的。Sanskrit这个词的意思是“精炼的”、“完美的”或者是“精心制作的”,它最后产生出普拉克里特(Prakrit)诸语言。这些语言又产生出象下面这一些现代印度语言,如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蒂语和古吉拉特语,以及在尼泊尔通行的尼泊尔语和在斯里兰卡通行的僧加罗语。

梵语最古老的形式是以《吠陀》命名的,叫做《吠陀》梵语。后来的叫做古典梵语,用这种语言写的著作主要是涉及非宗教问题的。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梵语作为印度学术和研究的语言,继续处在兴旺时期,而且一直到十九世纪,用梵语写的文学作品亦未减少。由于英语作为政府的和科学的语言进行了竞争,再加上现代印度诸语言的影响日益增强,梵语从前所处的那种优越地位被减弱了不少;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广泛蒂学习这种语言,事实上,甚至许多印度学者还讲这种语言。

梵语是一种印欧语言,它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这件事,标志着这个非常分散的语系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当然,古代世界,甚至中世纪世界都不知道它起源于印欧语系,只是到了十八世纪才第一次注意到梵语跟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这样就开始了一些研究,结果发现了所有印欧语言的相互关系,这也为现代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奠定了基础。

梵语用一种叫“天城书”(Devanagari )的字母书写。考察它的起源也就是考察印度文字的发展过程。大部分印度语的字母表,都来源于一种叫做婆罗米(Bragmi)的古老手写体。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手写体起源于某种闪米特语言,大概是阿拉米语。婆罗米手写体的许多分支之一是叫做古普塔(Gupta)手写体,从四世纪到六世纪的大古普塔帝国一直采用该手写体。天城书字母是从古普塔手写体的变体——七世纪出现的最早的碑文——发展起来的。梵语从左至右书写,它的字母表由四十八个符号组成,其中三十四个是辅音,十四个是元音或双元音。这个字母表被看作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文字系统之一。


·吉普赛语

吉普赛语是吉普赛人的语言。吉普赛人的起源,长期以来都是猜测对象。以前有人根据英语“Gypsy|”一词的词源,断言他们是从埃及来的,现在这种说法已被否定。

语言科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吉普赛语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吉普赛人的祖先来自印度。吉普赛语和梵语以及后来的印度诸语言有许多共同点。从这一点出发,不能得出任何其它的结论。

据认为,吉普赛人约在十一世纪开始向西迁移。吉普赛语中从波斯语、亚美尼亚语和希腊语借来的词,表示出他们行走的一般路线。现在吉普赛人分布在东欧和西欧许多国家以及美国。他们的人数,据粗略的估计,在五、六百万左右。

Romany(吉普赛语)这个名称,是由吉普赛词汇rom(人)派生出来的。各种方言之间很不相同,每种方言,都受到方言所在国语言的强烈影响。英语词pal(伙伴),其词源为吉普赛语,来自吉普赛语的phral(兄弟)一词。   


·非洲诸语言

非洲是世界上语言种类最多的大陆,根据各种权威的估计,独立的语言约为800至1000多种。北非语言比较统一,虽然方言间有很大差别,但从埃及到茅利塔尼亚都是阿拉伯语居统治地位。最重要的方言分界线,是在埃及-苏丹方言诸变体与马格里布方言诸变体(利比亚往西)之间。与马格里布诸方言混杂在一起的有柏柏尔诸语言,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向东分布到埃及西部的西瓦绿洲,往西到塞内加尔-茅利塔尼亚边界,南至撒哈拉南部边缘。撒哈拉南部的非洲语言情况更为复杂。除最南端的科伊桑诸语言(布须曼语和霍屯督语)外,整个非洲南部的1/3地区都是密切相关的班图诸语言。班图语和非班图语交错分布在班图语区以北,从喀麦隆经萨伊北部,再穿过乌干达到肯亚地区。班图语的飞地北到索马里,而非班图语的飞地则到坦尚尼亚北部。

本族使用者超过100万人的非洲语言,约有30种以上。为应付语言极其复杂的情况,使相当多的共通语在不同地区得到发展。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有时也被用作共通语,其文学语言形式,由受过教育的非阿拉伯穆斯林所使用,其口语变体则为苏丹和查德的非阿拉伯居民所使用。斯瓦希里语是受阿拉伯语很多影响的一种班图语,是坦尚尼亚和肯亚的官方语言,也是通行于包括刚果东部在内的东非大部地区的共通语,另一种重要的共通语是刚果西部的林加拉语(属班图语)。法纳加洛语是一种洋泾滨祖鲁语,有许多英语和阿非利堪斯语借词,主要通行于南非矿工中。桑戈语是一种洋泾滨恩格班迪语,有许多法语借词,通行于中非共和国。此外,还有班巴拉-马尼卡语通行于马利、几内亚、象牙海岸;豪萨语通行于奈及利亚北部及其邻近地区。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还有沃洛夫语、刚果语(基刚果语)和阿姆哈拉语等。英语和法语也通用较广,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在原来的殖民地也常用作共通并享有官方地位。在非洲许多地区还通用一些地区化的欧洲语言,如洋泾滨英语、阿非利堪斯诺及各种葡萄牙混合语变体

非洲语言共同特征

虽然非洲语言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在音位和语法特征上却有广泛的共同点。音位方面:撒哈拉以南的大多数语言都有用声调区别词和语法形式的特点。南非的布须曼语支和霍屯督语支(属科伊桑语系),以及南班图诸语言(如:祖鲁语、科萨语、索托语)都有著名的吸气音,东非的桑达韦语、哈扎语、桑耶语也有吸气音。语法方面:有些非洲语言只有词根词,少数语言甚至没有谱法词缀,这些语言常被看作孤立语。也有些语言是由各种成分组合成词的,有的属粘着语,有的是屈折语。有些语言中一个单词甚至能等于英语或其它欧洲语言中的整句话。如斯瓦希里语中可以用hatutampiga一个单词表示"我们将不伤害他"这一句话。除闪含诸语言、霍屯督语、东尼罗诸语言外,在绝大多数非洲语言中没有语法"性"的区别,只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人称代词的区别。

非洲语言的分类

1.尼日-刚果诸语言,南撒哈拉非洲最大的语系,已知语言有890种,如以方言计则达数千种之多。如斯瓦希里语就有独立的方言17种,其中有15种方言有别名,而该语言的俗语形式则有4个"绰号"。这个语系从西北到东南可分为6个谱系和相关的语族:(1)西大西洋语族,有43种语言,分布在塞内加尔-几内亚地区,最主要的沃洛夫语和富拉尼语(操富拉尼诺的人数约736万)。(2)曼德语族,有26种语言,马利-几内亚地区的班巴拉语和狮子山的曼德语是居统治地位的语言(操曼丁戈语及其它语者约301万人)。(3)沃尔特语族(或称古尔语族),有79种语言,通行于上伏塔、迦纳及象牙海岸的北部地区,主要的语言是莫西语(使用人数约380万)。(4)克瓦语族,有73种语言,最重要语言是加语、约鲁巴语、伊格博语,分布于西非热带丛林地带。操约鲁巴语者约658万人,操伊格博语者约643万人,操阿肯诸语者330万人。(5)阿达马瓦-东部诸语言有112种,通行于中非共和国、喀麦隆和萨伊北部,是该语系中地区偏僻,鲜为人知的语言,最主要的是桑戈语和格巴亚语。(6)贝努挨-刚果语族有557种语言,分布在从奈及利亚到南非的广大地区,其中最大的是班图语支。主要的语言是斯克希里语、刚果语、卢旺达语(488万人),与马库阿语(346万人),科西语(347万人),祖鲁语(311万人)。尼日-刚果诸语言间的相互借词及本语族外诸语言的借词,十分明显,是常见的现象;但从布须曼-霍屯督语中借用的吸气音,则构成一种特别的现象。祖鲁语和科萨语中的吸气音尤其显著。

2.沙里-尼罗和尼罗-撒哈拉诸语言:谱系上源自共同的原始母语,过去曾叫大苏丹语系(1955),1963年起改用现名。分为两个语族:(1)尼罗-一撒哈拉语族,包括:①桑海语及其各种方言变体(如泽尔马方言),通行于马利和尼日境内的尼日河沿岸。②撒哈拉语支,包括卡努里语和特达语在内,通行者查德和苏丹及奈及利亚东北部。③马巴语支(查德诸语言)。④科马语支,通行于埃塞俄比亚-苏丹边境地区。⑤富尔语,通行于苏丹的达尔福尔省。(2)沙里-尼罗语族,包括4个语支:①库纳马语支,通行于埃塞俄比亚北部;②贝尔塔语支,通行于埃塞俄比亚-苏丹边界;③中苏丹语支,通行于乌干达西北部、苏丹南部、萨伊北部、查德和中非共和国;④异质性最大的是东苏丹语支,它包括10个分支:即a.尼罗语;b.努比亚语;c.穆尔勒-迪丁加语;d.巴雷亚语;e.梅拉里特语;f.因加萨纳语;g.达古语;h.尼扬吉亚语;i特梅因语,J.尼马语。沙里-尼罗诸语言多为声调语言,中苏丹诸语一般仅有开音节,邦戈-巴吉尔米诸语元音结尾则发半哑音或耳语音,其它语言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大多数语言的齿音、齿龈音、卷舌塞音是有区别的。语法上有名词的一致关系。东尼罗语支有"性"的区别,其它尼罗语则没有。少数沙里-尼罗语复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咱们)和排除式(我们)之分。只有努比亚语有溯源至8~11世纪的古代文字,也有远古已消亡的反映苏丹文明的麦罗埃语辅音字母文字,从殖民时代以来,肯亚、乌干达、苏丹等很多语言采用拉丁文字。

3.科伊桑诸语言,是通行于非洲南部的吸气音语言,名称来源与霍屯督人、布须曼人有关。该语系通常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语支,有纳马语、科拉语等十余种语言和方言。居住在卡拉哈里附近的布须曼人(3.5~4万人),西南非的霍屯督人(4万人)和仰格达马人(5.3万非科伊桑人)都使用科伊桑语。科伊桑语谱系分类的假说根据以下几方面而得出:(1)有吸气音音位的共同特征;(2)广泛通用的词根构词的共同模式,与辅音分布的特殊模式相结合;(3)某些互有关联的小品词可能出现于不止一个语支中;(4)有些互有关联的词(音义组合)可能出现于两个语支中,三个语支都有的词罕见。除正统的科伊桑语外,还有两种吸气音语言,即桑达韦语和哈察语,通行于坦尚尼亚一些部落中。


·印地语

印地语是印度共和国最广为通用的一种语言,主要通行于这个国家中北部的两个邦——北方邦和中央邦。讲印地语的,有一亿八千万之多,这一事实使这种语言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语言之一,但是能够懂得该语言的人还是只占印度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当一九四七年印度获得独立时,印地语便被选作民族共同语,但是由于它没能赢得讲其它语言的人的承认,因此只好与英语分享官方语言的地位。

在世界其它许多地区里,也零零星星有讲印地语的人。新近独立的国家,如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太平洋上的斐济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居民讲印地语。

同印度北部的大多数语言一样,印地语是由梵语派生出来的。印地语和作为巴基斯坦官方语言的乌尔都语实际上是同一种语言,虽然前者用梵文字母书写,而后者用波斯—阿拉伯文手写体书写。纯粹印地语的大部分词汇来源于梵语,而乌尔都语却有许多从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来源的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基础都是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它是一种口语,曾经在印度许多地方作为交际语言使用,长达四个世纪以上。

印地语最初是在新德里地区通行的印度斯坦语的变体,它在殖民地时期开始发展成为民族共同语,那时英国人着手在政府官员中把它变成标准语。后来,印地语曾经用来进行文学创作,从那时起,它就变成创作某些优秀的散文和诗歌的工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各国语言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