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00:29:48

《见证·影像志》2007年12月----2008年01月看点: 剧变沧桑

剧变沧桑
视频专区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05642_1198658338849.jpg

剧变沧桑1899年圣诞节这一天,上海圣约翰书院里,学生正在演出外语课本中的英语剧,这次演出被认为是中国人在本土演出话剧的开始。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种被成为新剧的表演形式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他中国学校的舞台上。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55480601_1198655480601_r.jpg 第1集 舞台西洋风1899年圣诞节这一天,上海圣约翰书院里,学生正在演出外语课本中的英语剧,这次演出被认为是中国人在本土演出话剧的开始。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40609170_1198640609170_r.jpg 第2集 跳板的力量上个世纪初,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李叔同在学习西洋绘画的同时,接触了从西方传入日本的话剧,并组织了话剧团体“春柳社”。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39571638_1198639571638_r.jpg 第3集 喧哗与骚动1907年,民主革命已经开始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刚刚兴起的新剧在此时也成为了传播时事、鼓吹革命的手段。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38865719_1198638865719_r.jpg 第4集 世说新语1918年11月23日,北京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以北京话为标准口语。在话剧舞台上,国语成为了标准语言。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57971070_1198557971070_r.jpg 第5集 娜拉风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被作为宣传“妇女解放”的教材,搬上了中国的话剧舞台。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52253448_1198552253448_r.jpg 第6集 左翼浪潮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国际左翼思潮浸染的部分中国话剧从业者开始向着无产阶级戏剧方向努力。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51218405_1198551218405_r.jpg 第7集 鱼龙百戏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一个借鉴欧洲旅行剧团的形式发起成立的中国旅行剧团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7366091_1198547366091_r.jpg 第8集 烽火连台(上)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的成立让话剧从剧院走向街头,从都市走到农村。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6810618_1198546810618_r.jpg 第9集 烽火连台(下)抗战爆发后,以宣传抗日为目的活报剧开始在国统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迅速盛行起来。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5584985_1198545584985_r.jpg 第10集 大幕重启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民间话剧团体经过改编由政府统一管辖,许多文化人士、话剧从业者都成为了国家工作人员。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3183032_1198543183032_r.jpg 第11集 于无声处1978年初秋,一出名为《于无声处》的话剧在上海上演,尽管事先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但演出却异常成功,在上海几乎家喻户晓。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2499395_1198542499395_r.jpg 第12集 天幕下的探索与时代的瞬息变幻一样,九十年代的中国话剧与时代的变换一样,明显地呈现出各种思潮的嬗变,进入了一个在探索中调整的阶段。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00:32:03

第1集 舞台西洋风   

[内容速览]1899年圣诞节这一天,上海圣约翰书院里,学生正在演出外语课本中的英语剧,这次演出被认为是中国人在本土演出话剧的开始。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51715765_1198651715765_r.jpg黑奴吁天录  一百年前,一个名叫"春柳社"的中国留学生团体,在日本东京上演了两出戏剧,一出名为《茶花女》,另一出名为《黑奴吁天录》,这两出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戏曲,在借鉴西方戏剧和日本新派剧的基础上,演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后来被称为话剧。
  1907年因此被定为中国话剧元年,然而,比这个时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伴随着侵略者的枪炮声,话剧这种由西方戏剧艺术演变而来的舶来品,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51759484_1198651759484_r.jpg兰心大剧院  1866年,开埠23年的上海已经初显繁荣,这一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里,英国人修建了一座剧院,取名兰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建成后不久,一个名叫A.D.C的英国业余剧团开始在这里上演西方戏剧,他们每年要公演3到4次,每次3天,全是夜场,由于兰心大剧院由外国人经营,观众自然都是各国租界里的侨民,而且全部用英语演出,所以几乎与中国社会隔绝。
  顾文勋(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戏剧研究所 副教授):在兰心剧院演戏基本上也是他们自我娱乐,演给自己侨民看的,所以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可能基本上没有怎么看。但是也有少数的,当时上海的一些知识分子,看过他们的演出。
  郭富民(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外国)侨民的这个演剧在很长时间对中国的社会没有影响,或者几乎没有影响,也没有引起民众的注意。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国家在近代,很长时间人觉得演戏是很低贱的,觉得是比方说外国人要是他们弄个剧团在这里演剧,他不觉得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所以整个社会也不注意它。
  当时一个名叫徐半梅的中国人看过A.D.C剧团的演出,而他后来也成为中国早期话剧的活动家,他在《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感叹到:"假使当时有部分人能对这个剧团加以注意,以它作参考品,那说不定中国的话剧,可以早十年产生"。
  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祭祀大典上的歌舞表演,常见的种类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和木偶戏,戏剧在西方一直非常盛行,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凄美委婉,惊世骇俗,几乎让欧洲人对戏剧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状态。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51892174_1198651892174_r.jpg西方戏剧  到了19世纪,易卜生、萧伯纳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则让整个西方舞台为之一震,在欧洲,上至王宫贵族,下到底层民众,都把戏剧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来欣赏和追捧。
  工业革命爆发后,欧洲人几乎把所有最好的科技发明,都用在了戏剧的舞台上。

  1846年,巴黎的剧院率先使用弧光灯代替原来的灰光灯和瓦斯灯,1876年,白炽灯的发明,则让舞台完全依靠电灯的照明,使舞台上的演员成为了瞩目的中心,并促进了用三维布景代替透视图绘背景,带来了各种异乎寻常的舞台效果。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12:37:16

第2集 跳板的力量   

[内容速览]上个世纪初,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李叔同在学习西洋绘画的同时,接触了从西方传入日本的话剧,并组织了话剧团体“春柳社”。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40048294_1198640048294_r.jpg
玛格丽特    1907年2月11日,日本东京,最高温度12摄氏度,这一天,位于骏河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礼堂里异常热闹,一个由留日中国学生组成的团体"春柳社",正在此地上演一出名为《茶花女》的话剧,当时称为新派剧,剧场门口的海报上显眼地写着:主演李息霜、曾孝谷。
    新派剧《茶花女》改编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讲述的是法国巴黎一个名叫玛格丽特的高级妓女和一个叫阿尔芒的男青年之间的爱情故事,因为世俗的偏见,这对有情人最终未能成为眷属,玛格丽特也因为肺病离开了人世。春柳社选取了《茶花女》的第三幕,用中文进行演出,从表演到舞台布景,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戏剧。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40059294_1198640059294_r.jpg
李叔同与同事
  演出吸引了2000多人前来观看,其中大部分是中国留学生,也有少量的日本人和美国人。在半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人们最大的关注点是剧中由李息霜扮演的女主角玛格丽特,由于表演投入,情节感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李息霜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李叔同,11年后,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当了和尚,大多数人记住的是他的法号"弘一"。
    这一天的演出是李叔同等留日学生发起的,目的是为了给上一年国内遭受长江水灾的省份募捐。留日学生自办的艺术团体"春柳社"承担了这次赈灾义演的任务,当时观看了这场演出的欧阳予倩回忆说:"这第一次中国人正式演的话剧,虽不能说好,但比国内以往的素人演剧,总能够说像样的了。因为既有了良好的舞台装置,而剧中人对白、表情、动作等等,绝对没有京剧气味,创造了一种新的中国戏剧"。(欧阳予倩 《话剧创始期回忆录》)
    黄爱华:因为欧阳予倩他从小接受的是中国的戏曲教育,而且他非常喜欢戏曲,小时候会把自己他的弟弟妹妹他们带起来,扮演起来,在家里化妆,把他妈妈的家里的东西拿出来,脸上打起来,然后自己演戏,这是他很喜欢的。而且他在国内所接触的都是这种戏曲演法。那么到了日本第一次看到我们的留学生原来演这样的戏,他觉得很惊奇,所以他说,戏剧原来是这个样子。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20071226/images/1198640108335_1198640108335_r.jpg    欧阳予倩    这一年是欧阳予倩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第三年。(欧阳予倩,中国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原名立袁,号南杰。)
    中国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一些清政府的官员开始认识到,日本的崛起,得利于当年被派往欧美留学的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近代政治家,前首相)、山县有朋(1838~1922,日本近代政治家,第一届首相)等人,于是在战争结束后,便发出了派遣有志青年留学日本的呼吁,主张仿效日本,变法维新。甲午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留日学生,共13名。从这第一批官费留日学生开始,各省地方政府也陆续派学生赴日本留学,此外还有许多人自费留日。

  1905年,清政府取消了科举制度,出国留学更是成为一部分读书人的重要出路,当时的交通条件,从中国的上海乘船到日本,水上航程为一天一夜,往返一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一时期,根据清政府学部的统计,留日学生已达到 13000多人,形成中国留学史上的第一次留日高潮。这一年,25岁的天津人李叔同,离开中国,来到日本留学。就在李叔同到达日本的两个月前,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发起了革命团体同盟会。
    陈星(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它学习西方的经验非常成功,无论是科技上,还是文化上,还是教育上,都有非常长足的进步,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一代知识分子他能够,他想到就是说用最经济的方法,能够最快的速度,能够把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达到,他就选择了到日本留学这个途径,也就是说借用日本这个跳板能够遥望西方的一些文化。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12:46:49

第3集 喧哗与骚动

[内容速览]1907年,民主革命已经开始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刚刚兴起的新剧在此时也成为了传播时事、鼓吹革命的手段。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39188665_1198639188665_r.jpg永锡堂  1907年11月,上海开始了阴冷而潮湿的冬季,上海南市方斜路浙绍会馆的永锡堂里不时地传出依稀的锣鼓声,新剧演员王钟声(1874~1911,名熙普,浙江上虞人,中国早期话剧创始人之一),正组织春阳社在这里上演新剧《黑奴吁天录》,这是该剧在国内的第一次演出。几个月前,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首次公演《黑奴吁天录》。
  这个月其中的三天,永锡堂的门口和舞台边,都贴满红底白字的广告,广告上"主演钟声先生"的字样十分醒目,另外还有一个演员署名任文毅,他便是不久后新剧团体进化团的组织者任天知。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39225105_1198639225105_r.jpg王钟声  这一年,商人家庭出生的王钟声,在中国话剧先行者日本春柳社的活动中看到了这种新式戏剧的商业价值,便和任天知在国内组织成立了新剧团体春阳社,这也是为借春柳社之名气而取的名字,王钟声在上海组织新剧演出的同时,又与任天知共同创办通鉴戏剧学校,全力提倡新剧,这是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新剧这个名称也很快流行开来。这一年是王钟声从德国学习法律回国后的第二年,春阳社公演的《黑奴吁天录》在上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王晓华(《百年演绎变迁史》作者):当时那个话剧按照现在的话说还不成个形,演员上场,还要念上场白,就像京剧一样,中间呢因为它没有音乐,它用锣鼓来代替,在台上还唱皮黄,就是西皮二黄都唱。
  王钟声等人的演出虽然未脱旧戏程式,但因为全新的舞台形式和人物造型,使前去观看的旧戏艺人惊叹不已。欧阳予倩称这次演出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演出进行到最后一天,上海南市官督商办铁路局找到了王钟声,请他借演戏之名,进行反对英国侵犯中国铁路权的宣传,并筹措筑路款项。此前的10月20日,清政府电令江浙铁路公司接受英国150万英镑的借款,修筑苏杭甬铁路,消息一经传出,江浙一带的绅士和民众群起反对,指出苏杭甬铁路借款会导致内地人心瓦解,一个月后,江浙两省爆发了保路运动。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39263375_1198639263375_r.jpg当时的股票  王钟声在《黑奴吁天录》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时,登台发表演说,鼓动观众购买筑路股票,有不少人当场购买。
  就在江浙两省爆发保路运动的同时,光复会成员,安徽安庆巡警学堂会办、陆军学校监督徐锡麟等人发动了起义,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当天晚上,起义就被清军镇压,徐锡麟被处死,安庆起义失败。8天后,曾相约徐锡麟一同起事的秋瑾,也在浙江绍兴轩亭口就义。尽管不断有人在牺牲,但到了1907年,民主革命已经开始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潮流,刚刚兴起的新剧在此时也成为了传播时事、鼓吹革命的手段。
  袁国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当时社会上的任何一个重大新闻,第二天就可能拿到新剧舞台上来,秋瑾和徐锡麟这个事情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不仅我们说它是早期话剧,改良戏曲里边有也多种以秋瑾和徐锡麟为题材的戏剧,也在改良戏曲上演过。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12:47:45

第4集 世说新语   
CCTV.com2007年12月26日 11:15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1918年11月23日,北京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注音字母",以北京话为标准口语。在话剧舞台上,国语成为了标准语言。

  1909年,宣统元年,天津城的白河边上依旧货船交织,繁杂喧闹,白河周围租界林立,德国租界内的八国联军纪念碑显得有些刺眼,这一年,天津的市民在谈论两个人,一是打败了英国大力士的天津人霍元甲,二是敢在学校里上演文明新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

  10月17日,位于天津城南的南开学校里十分热闹,因为这一天是学校5周年校庆纪念日,校长张伯苓正带领几名学生演出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新剧《用非所学》,剧中讲述的是一位在国外学习工程学的留学生贾有志,抱着工程救国的远大理想学成归国,希望实现自己的报国大志,但是却空有幻想,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因此,在几番高谈阔论之后,他便被功名利禄所诱惑,最终倒在封建官僚体制的脚下。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6/images/1198638376164_1198638376164_r.jpg张伯苓  这一次演出前,张伯苓刚刚从欧美考察教育后回国,在西方的学校里,戏剧被作为"形象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用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这让张伯苓深受启发,回国后,他马上编写了剧本《用非所学》,想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学校中进行一次全新的尝试,演出中,时年33岁的张伯苓饰演主人公贾有志,全剧对白均使用白话。在南开学校里上演新式戏剧并无先例,学生们都感到新鲜和好奇,但张伯苓的这一行为,却遭到了保守派文人的非议。
  崔国良(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因为中国呀三教九流,就是演员和娼妓并列,因为被人看不起的,但是呢,作为一个中学校长自己就上台演戏了,显然有失自己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在社会那种气氛的情况下,那显然是不成体统的。
  梁吉生(天津南开大学教授):所以当时的谣言是蜚短流长,大家议论纷纷,有的甚至骂他,但是张伯苓办教育有坚定的信心,他认为话剧是对于教育有好处的。对培养学生有好处的,因此他一笑置之。继续在南开推广话剧。

  这一天的演出在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三十年后,有南开当时的学生曾回忆说:"三十年前,有此佳作,实属空前。而全剧寓意,至今价值仍不稍减,校长诚可谓我国话剧第一人"。(引自《南开校友》,第4卷,第3期)

  1898年,22岁的张伯苓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结识了刚刚辞去清朝翰林院编修一职的天津教育家严范孙,并开始在严家的私塾任教,教授英文、数学等西学课程,这在读惯了四书五经的传统私塾里无疑是件新鲜事。此后的几年中,张伯苓和严范孙一直在筹划着创办一所新式学堂,并准备到各国考察教育。

  1904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各自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爆发了战争,东北成为了日俄双方的战场。
  这一年三月,正逢慈禧太后70岁生日,上海《中国白话报》的主笔林白水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对联白话通俗,字字辛辣。此时,梁启超认为文言为祸国之本,推崇白话,提倡新学,并积极推行新剧,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三个剧本。
  郭富民 (《插图中国话剧史》作者):梁启超是一个完全的戏剧外行,但是他作为当时有名的仁人志士,要救亡图存的这种旗手类这样的人物,他会出来去写剧本,来倡导剧本。就是想拿它作为工具,拿它作为开启民智的工具。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12:48:37

第5集 娜拉风暴   
CCTV.com2007年12月25日 11:15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被作为宣传“妇女解放”的教材,搬上了中国的话剧舞台。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52393664_1198552393664_r.jpg    玩偶之家    1914年,农历甲寅年春,上海黄浦江南侧的老城墙已经陆续拆除,在老城墙的废墟上建成的民国路渐渐热闹起来,4月的一天,看惯了旧戏的上海人在路过南京东路时发现,已经荒废萧条的谋得利小剧场外挂出了春柳剧场的新招牌,剧场的告示上,原日本春柳社成员欧阳予倩、陆镜若的名字赫然在目,准备上演的剧目中有挪威名剧《玩偶之家》,这是《玩偶之家》在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公演。
    这个月,陆镜若带领十几位新剧会的成员一起住进了元昌里一所便宜的出租房里,演员们没有固定收入,好酒成性的欧阳予倩为保护嗓子,更为省钱,不再沾酒,但新剧社的成员却都异常高兴,因为这是他们回国后组织新剧同志会,从事新剧活动以来,第一次拥有固定的演出场所。
    《玩偶之家》开演的这一天,春柳剧场的500多个座位和包厢里坐满了因仰慕"春柳"大名而来的看客,尽管当时的中国人还并不熟悉《玩偶之家》这部戏剧的作者,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主要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小爱友夫》)。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52424595_1198552424595_r.jpg    易卜生    何成洲(易卜生研究学会专家):易卜生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一般被称作是现代戏剧之父。他一生创作了26个剧本。十几个剧本都是非常有名气的,比如说《培尔金特》、《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石琴娥(北欧文学研究专家):易卜生是一个非常受争议,争论的一个人物。他创造了一个我们现在叫做的社会问题剧。就是文学、戏剧应该提出问题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就是跟社会紧紧相结合。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57504215_1198557504215_r.jpg    欧洲戏院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创作的第二部社会问题剧,1879年剧本创作完成后,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首演,剧中女主人公"娜拉"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之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和自己在家中的不平等地位,在庄严的声称"我是一个人"之后,离家出走。娜拉离家出走时的摔门声震动了整个欧洲,成为了西方戏剧舞台上的经典形象之一。
    石琴娥: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一个女的为了争取自我解放、个性解放而离开家的,所以这显然是对资产阶级社会,也是一个像手榴弹那样的,一个信号枪那样的,也是一个爆炸性的一个剧情吧。
    然而,这种爆炸性的剧情在1914年的中国却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舞台上关于"女子离家出走"的剧情吓退了很多现场的观众。就在春柳剧场上演《玩偶之家》的一个月前,刚刚解散国会的袁世凯以维护伦理纲常之名义向全国妇女颁布了《褒扬条例》,条例中规定:凡是男人不到50岁而死,女人为丈夫守节达6年以上的,凡是丈夫死后女人也不想活、陪丈夫一同去死的节妇烈女,都要给予扬名表彰。
    因为观众稀少,春柳剧场不得不停止了《玩偶之家》的演出,曲高和寡的春柳剧场坚持了不到一年,便宣布倒闭,年仅30岁的新剧同志会组织者陆镜若也在这一年病重去世,欧阳予倩只得去戏园子唱起了京戏,不久和梅兰芳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旦角,被人们称为"南欧北梅"。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12:55:00

第6集 左翼浪潮   
CCTV.com2007年12月25日 11:10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国际左翼思潮浸染的部分中国话剧从业者开始向着无产阶级戏剧方向努力。

 1925年1月14日,湖南长沙县,天刚一放亮,就开始下起蒙蒙的细雨,27岁的剧作家田汉,在这一天的日记中,用"轻风细雨"来描述他起床后看到的天气,随后他又在日记中写道:"天虽示了我许多不详的前兆,但昧于命运的我,并不觉得。"
  4年前,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 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和他的表妹易漱瑜在东京结婚,随后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回到中国,不久,妻子生下了田汉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叫"海男"。
  田申(田汉与易漱瑜之子):我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我的上海就是在1923年的1月份出生的,1月份出生的。所以我(妈妈)在海上怀的孕,在上海就出生,所以这个名字叫做海男。
  因为生产,易漱瑜患上了产后遗留的妇科病。回国后的田汉,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月薪100银圆。1923年,田汉和妻子易漱瑜创办了《南国》半月刊,由上海泰东书局代售,他希望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创刊号上刊登了田汉的剧本《乡愁》。
  这一年的8月下旬,易漱瑜旧病复发,希望回到湖南老家,田汉依照妻子的心愿,搭船行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她送回到湖南长沙东乡花果园村的外祖父家中。但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妻子的病越来越重。1925年的1月14日这天,已临近旧历的年关,正在长沙办事的田汉收到了妻子病危的消息。
  田申(田汉与易漱瑜之子):他就马上买了一些药,带了她挺喜欢吃的东西,我妈妈很爱吃雪里蕻,买了一个雪里蕻带回家里去。结果回到家里一看,我妈妈病得是瘦骨嶙峋,(我妈妈)就跟他讲,寿昌,你呀再别走了,不要到省城去,你就陪着我,我死也要死在你的怀里头。我的妈妈就跟他讲,你抱抱我吧,你抱抱我。他就把她抱在怀里面,她说我可是要走了,要走了。
  易漱渝去世几个月后,田汉与三弟田洪回到上海。这时的上海,因为顾正红之死,爆发了五卅运动。1925年5月14日,上海内外棉第七厂的日本资方与工人发生冲突,工人代表顾正红被枪杀。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五卅运动。六年后 田汉为纪念五卅运动,创作了话剧《顾正红之死》。
  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已有产业工人52万人,其中工业工人为36%,交通运输业工人为23%,手工业工人为41%,在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下,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在遭到北洋政府镇压后,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转入了低潮。此时的孙中山为了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开始向国外寻求帮助。刚刚成立几个月的苏联,答应了孙中山的请求。这一年的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在上海联合发表《联合宣言》,孙中山决定联俄。随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民党内部开始出现了大批共产党员。工人、革命、无产阶级等名词开始大量出现在报刊杂志上。
  董健(《田汉传》作者):在这个情况下,当时上海的文化界一个总的倾向就是向左转,因为当时从世界范围内,就是左翼文学,左翼戏剧,广泛的发展,影响很大。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种关注下层人民、反对贫富悬殊,要求自由和变革的,进步思潮开始在社会上迅速流传。这种思潮被称为左翼思潮。很快,以中华书局编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黎锦晖为代表,专门提出了工人演剧的观点。

柴禾妞 发表于 2008-1-3 12:57:10

第7集 鱼龙百戏   
CCTV.com2007年12月25日 10:53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一个借鉴欧洲旅行剧团的形式发起成立的中国旅行剧团在卡尔登大戏院演出。


http://www.cctv.com/modulecolumn/tools/visualedit/temp/124/1198549672713_1198549672713_r.jpg唐槐秋    1925年12月5日,上海出现了有气象记录历史以来的最低气温,零下5.1摄氏度。几天后,一个27岁的中国年轻男子乘坐"保罗列加"号邮轮,经过35天的海上漂泊,从法国抵达上海黄埔江码头。
  这位男子名叫唐槐秋(1898~1954,湖南湘乡人,话剧演员、导演,中国旅行剧团负责人),刚从法国巴黎华尔曼航空学校学成回来,准备到广东国民政府拟办的航空处上任。
  这一年,上海《东方杂志》发表了由21岁的剧作家洪深创作的,中国第一个电影剧本《申屠氏》,因为当时电影是比话剧等而下之的东西,所以复旦大学的学生刘光炎说"洪先生拿他的艺术卖淫了。"此时,比洪深大5岁的话剧演员欧阳予倩正在上海天蟾大舞台上演京戏《贵妃醉酒》。
    唐槐秋到达上海后,住在一个叫孟津的旅社,当天晚上,闲逛之中到了天蟾大舞台,门口欧阳予倩的牌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唐槐秋14年前在日本结识了湖南同乡欧阳予倩,当时的欧阳予倩已经在春柳社开始演出新剧。回到旅社,唐槐秋叫茶房给欧阳予倩送去一张字条,戏园散场后,欧阳予倩按照字条找到了旅社,老友重逢,十分高兴。第二天,欧阳予倩邀请唐槐秋到蒲柏路吉益里的家中吃饭,这一天欧阳家宴的座上客还有丧妻不到一年的田汉。吃完这顿饭后,曾经在法国留学时看过话剧的唐槐秋放弃了从政的想法,准备在上海与田汉、欧阳予倩一起搞话剧。
    洪忠煌(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三个人志同道合,特别是田汉跟唐槐秋之间,因为那个时候欧阳予倩本人在这个事业上还举棋不定,他主要还是在京剧界,那么当然他以后又回到话剧,但是田汉是一门心思想搞电影,搞话剧,这些新兴的戏剧。那么他跟唐槐秋的想法一拍即合。
    初到上海的唐槐秋,由于一开始没有合适的工作,便开设了一家交际跳舞学校,吸引了不少时髦男女前来学跳交际舞。这一年12月,28岁的田汉也第一次走进了上海的舞厅,倍感新鲜和刺激,他这样描述当时的职业舞女:"有的脸上搽着白粉,有的沾着由舞女嘴上来的胭脂,有的一面走,一面扭转头来,望我们一笑,伸出一只肥白的手来,翘着小指尖,很不客气地捻着我们桌上的盒子里的朱古力糖,望嘴里一丢,又一颠一颠地跳过去了。 "                                                   

http://www.cctv.com/modulecolumn/tools/visualedit/temp/124/1198549745314_1198549745314_r.jpg舞厅一瞥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开始,跳交际舞成为一种时尚,舞厅的数量不断增加,仅上海一地,出名的舞厅就有十多家。舞女开始成为了一种新兴职业。
  在每天的轻歌曼舞中,唐槐秋迎来了回国后的第一个除夕,唐槐秋夫妇和田汉一起来到欧阳予倩的家中吃年夜饭,随行的还有一个叫谷崎润一郎的日本人。这一年的除夕聚会,使田汉与唐槐秋决定一起创办一个电影剧社。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3 12:59:26

第8集 烽火连台(上)   
CCTV.com2007年12月25日 09:48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的成立让话剧从剧院走向街头,从都市走到农村。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6918416_1198546918416_r.jpg七七事变  1937年7月8日,上海已经进入了一年中最闷热的季节,上午8点过后,在阳光的炙烤下,气温迅速上升,临近中午时分,位于西藏路上的东方饭店里开始热闹起来,最新安装的空调系统让饭店开始成为夏天的避暑胜地,剧作家洪深长期租住在东方饭店四楼靠北的一间客房里。这一天,洪深的房间里来了许多客人,他们准备召开一个有上海戏剧界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议的目的是,推选出席上海文化界撤销租界电影戏曲检查权运动会议的代表。但是到了下午三点,参加会议的人还没有到齐,正当大家漫无目的地闲谈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刚出版的报纸叫嚷道:不好了,卢沟桥打起来了。
  这个时候,剧作家田汉正和好友阳翰笙等人在南京的一家俄国餐厅里喝酒聊天,席间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39岁的田汉立即写下诗歌《闻卢沟桥开火》:
  同胞们,听见了没有?
  炮声响彻了卢沟桥。
  ……
  我们将抗战到最后一滴血。
  ……
  1937年7月7日夜里,驻扎在北平西郊卢沟桥的日本华北驻屯军,以一个士兵失踪为由,向中国守军挑起事端,随后用炮火猛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在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当天夜里,已是3个孩子父亲的田汉决定创作话剧《卢沟桥》。在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后,田汉开始闭门谢客,昼夜赶写剧本。
  田申(田汉之子):这个时候我父亲就赶快地写,突击地写,那时候天气很热,挥汗如雨,浑身是汗这样的话突击把剧本赶成了,7月16、17号的时候就把剧本赶成了。
  连日来南京气温一直高于35摄氏度,闷热的天气让蒋介石心烦气燥,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组织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国共两党在抵御外侮上亲密合作。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将领还致电蒋介石要求开赴华北抗日。
  剧本《卢沟桥》完成后,田汉提议在大华、国民、首都和新都四家影戏院轮流上演,并邀请自己的好友洪深来南京帮助他导演此剧。此时的洪深和田汉一样,在听到卢沟桥开火后,立即组织上海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了三幕话剧《保卫卢沟桥》,参加编剧的共有18人,42岁的洪深是编剧主力。接到田汉的邀请后,洪深赶往南京,导演《卢沟桥》,8月9日,是《卢沟桥》在南京大华影戏院开演的日子,但过了下午两点,演出却没有准时开始。
  刘平(《田汉传》作者):洪深就着急了,赶紧去找这个国民党中宣部的那个邵力子,然后找他最后演出证拿到了,这个戏从三点钟才开始演出。非常轰动,洪深导演特别有特点那么他就这个所有的士兵呢,都安排在观众席里边,这个戏一开幕以后这个士兵就从观众席里冲上舞台,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喊着冲啊杀的。这个整个那个观众席里面就是欢腾一片,情绪非常高昂,气氛非常热烈,所以这样的场面在当时来说影响非常大。
  南京大华影戏院首演《卢沟桥》的同时,上海学前街111号的蓬莱大戏院内,近千个座位挤满了观众,话剧《保卫卢沟桥》已经演出到了第三天,首演当天,上海戏剧界和电影界的近百位演员同台演出,盛况空前。
  胡导(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保卫卢沟桥》的时候,大家抗战情绪,要求抗战的情绪那么激烈……这个戏一演出,非抗战不可了……那时候抗战情绪很强很强。
  这时候,国共合作已经基本达成,7月15日,中共方面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两天后,国民党方面表示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8月12日,西北主力红军4万多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就在八路军成立的这天晚上,上海的蓬莱大剧院上演了最后一场《保卫卢沟桥》,第二天,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
  淞沪抗战爆发后的第八天,上海的一部分电影、话剧演员,以及一部分业余戏剧工作者,在卡尔登大剧院召开大会,当场组成了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共分十三个演剧队,分批撤离上海,准备分散到全国,用话剧宣传抗日,仅剩第十和第十二两队留在上海。其中抗敌演剧二队离开上海,直奔南京,带领这只演剧队的是刚刚导演了话剧《卢沟桥》的剧作家洪深。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8-1-3 13:00:36

第9集 烽火连台(下)   
CCTV.com2007年12月25日 09:39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抗战爆发后,以宣传抗日为目的活报剧开始在国统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迅速盛行起来。

  
  1941年2月5日,山城重庆,天刚蒙蒙亮。
  在郊外歌乐山赖家桥,剧作家洪深的寓所里,洪深的女儿洪铃刚刚醒来。她想让母亲给她倒杯水,可是连叫几声,都无人应答。窗外的天空已渐露曙色,洪铃轻手轻脚地朝父母床边走去,这时她发现母亲的嘴边一片猩红,父亲嘴边也流着白沫。被吓坏的洪铃赶紧拨通了郭沫若家的电话。
  二十多分钟后,郭沫若带着医生赶到洪深家中,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两人分别为奎宁和红汞水中毒,是自杀,女儿洪铃也服下了毒药,但剂量较小。郭沫若在书桌上发现了洪深留下的一纸遗书:"一切都无办法,政治、事业、家庭、经济,如此艰难,不如且归去。"
  一个月前,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国民党当局制造了皖南事变。蒋介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日本人是肌肤之病,共产党则是心头之患"。针对皖南事变,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诗。
  不久后,侵华日军总部增兵华北,华北日军下达了1941年的《肃正建设计划》和"剿共"政策纲要,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战争进入了严重困难时期。这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第二年。
  皖南事变后,以文艺形式进行抗敌宣传的政治部三厅,由于成员大多为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人士,因此被蒋介石取消,在三厅主管戏剧的洪深出于对政治前途的无望,再加之经济困难,与妻子一同自杀,经过抢救之后红深脱离了危险,但两人自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川。
  田申:我听说了说洪伯伯自杀了,我根本想不到的事情,这个洪深这个人是非常的 达观的心情很开阔,怎么会自杀呢 这个情况呢 所以我非常的很疑惑很不解,也很伤痛,后来知道把他救活了我就很高兴,很高兴。
  国民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举行了特别会议,决定赠送洪深医药费一千元,并聘他为政治部设计委员,以弥补收入的不足。

http://www.cctv.com/program/witness/topic/geography/C20323/20071225/images/1198545986692_1198545986692_r.jpg
  抗日战争进入第四年后,大后方的物价涨幅明显超过了法币发行量增加的幅度,1940年12月法币发行指数为560%,物价指数则上升到了1276%,国民党政府通过增加法币的发行量来弥补巨额的财政赤字,造成国统区物价飞涨,法币迅速贬值。一个大学教授的月薪实际值在1941年降到了战前的十二分之一。这一年的1月30日,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布禁止法币流通,开始发行边区货币。   这一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集镇和乡村正在流行一出名叫《王老五逛庙会》的活报剧。

  这种话剧演出形式无须固定演出场所,又能及时反映时事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就像活的报纸。因此被称为活报剧。抗战爆发后,以宣传抗日为目的活报剧开始在国统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迅速盛行起来。

  当时,最有名的活报剧是《放下你的鞭子》,从抗战初期到后期,从国统区到各抗日根据地几乎都在上演这出活报剧。剧中讲述了从东北沦陷区逃出来的父女二人,因为没有生计,流离街头,父亲只好逼着女儿在街头卖唱,女儿不愿意,父亲生气地举起鞭子要打她,这时候,人群里走出一位青年,高声喝道:放下你的鞭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见证·影像志》2007年12月----2008年01月看点: 剧变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