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祺 发表于 2009-4-12 15:44:14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

来源:http://www.amazon.cn/dp/bkbk902340

基本信息
作者:赵金铭 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44296/9787301144299
•条形码:9787301144299
•版本:1版
•丛书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

内容简介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汉语中介语句法研究”,主要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材料为依托,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某些重要句式、句法成分和虚词的习得状况进行描写和分析。下编为“中介语视角的汉语句法研究”,主要是针对上编中介语句法研究中讨论的问题,对汉语差比句的语义指向和类型特征、趋向补语的认知特点、介词的衍生机制、流水句的否定辖域、数量词的位置及完句成分等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和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HSK试题的拟定、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深加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金铭,1940年生,天津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秘书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组评委,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著有《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等论著。

目录

前言
上编 汉语中介语句法研究
第一章 语法偏误句的等级序列
第二章 差比句偏误的类型与共性
第三章 “得”字补语句的习得状况
第四章 趋向补语的习得状况
第一节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状况
第二节 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状况
第三节 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状况
第五章 介词的习得状况
第六章 否定词“不”和“没有”的习得状况
第一节 否定词“不”的习得状况
第二节 否定词“没有”的习得状况
第七章 程度副词的习得状况
第八章 量词的习得状况

下编 中介语视角的汉语句法研究
第九章 汉语差比句研究
第一节 汉语“比较”范畴的确立
第二节 汉语差比句的语义指向类型
第三节 汉语差比句的南北差异及其历史嬗变
第十章 趋向补语研究
第一节 “动+趋+了”和“动+了+趋”比较
第二节 “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句式
第十一章 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第
十二章 流水句中否定的辖域及其警示标志
第十三章 数量词在多层定名结构中的位置
第十四章 汉语的完句范畴后记

序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大,汉语也逐渐成为地区性或者国际性语言,因此带来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的背后是中国热,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历史、中国武术甚至中医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语言是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社会的桥梁。语言学习是有捷径的,方法对了可谓事半功倍。对于很多国家的学习者来说,汉语是一门很难学的语言。原因有三:第一,从类型学上看,汉语属于孤立语,语法形态不发达,有声调,对于其他语言背景的人来说习得较为困难;第二,汉语的书写系统不是字母文字,汉字是学习中的瓶颈,汉字难学使得很多学习者望而却步;第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比较短,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我们对汉语本身、对如何教、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都缺乏足够的研究。基础研究的薄弱导致我们的教材、教学法、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多研究一些实际问题,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核心基地,在海内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影响。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很多重要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结项,有的还在进行当中。这批科研项目汇聚了北京语言大学以及海内外学者的研究力量,其成果的发表必将在学术界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推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愿意出版这套系列丛书,作为这套丛书的作者之一,我感到十分高兴。

文摘
上编 
汉语中介语句法研究第一章 
      语法偏误句的等级序列引言语言理论是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也应有理论的指导。不过,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是间接的,它是通过运用语言理论对语言进行的描写来服务于教学的。生成语言学思想的最新发展,强调语言学的目标是使有关语言的说明尽可能简洁和概括,所有的表征式和派生过程尽可能经济,其标准是:所提出的用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设置数目应尽量少。这就是“经济原则”。而且认为,句子结构的表征中不应有羡余或多余的成分,每个成分必须充当一个角色并得到解释,即所谓“完整解释原则”(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这就是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也有人叫做“最小程序”(Minimalist Programine)。并认为,这一论点将各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归结为其虚词成分(Functional Elements)和词汇方面的差异。并预言,理论语言学研究中的这一新发展,必将会对语言习得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袁博平,1995)。基于这种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就又是对比研究方法。这是当代语言研究中最普遍、最著名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在语言学的各个学科、各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有着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宁春岩(1996)在介绍对比法的使用时,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对比是关于句子与非句子、可能与不可能、“符合语法的”或“造得好的”与“不符合语法的”或“造得不好的”等相对概念之间的对比,是关于“是与非”、“有与无”、“成立与不成立”等绝对概念之间的对比。

后记
      2000年3月“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准立项。该项目是涉及汉语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为保证课题顺利完成,我们采取跨校合作的方式,成立了一个由汉语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学者共同构成的研究团队,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于2006年初顺利结项,项目中各个章节的主体基本都作为单篇论文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等杂志正式发表。衷心感谢北京语言大学校领导和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基地项目丛书的出版工作,同时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杨立范副总编和汉语与语言学编辑部沈浦娜主任对本书出版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责任编辑欧慧英老师为本书的编辑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后,衷心希望本书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