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 发表于 2009-7-21 13:49:56

广电总局“方言禁令”引争议

来源:http://yule.sohu.com/20090721/n265368817.shtml

毛主席、周总理等伟人不能在电视剧里再说乡音了。广电总局日前再次对方言说“不”,表示将对电视剧中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纠正者不得播出。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使用方言拍摄的电视剧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的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

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更要使用普通话。

  央视影视部和北京台相关领导,均表示已听说此事并将严格执行。央视影视部主任汪国辉透露:“国庆六十周年央视将有一部重头献礼剧《解放》。据悉,这部电视剧长达50多集,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伟人为主角,剧中全部使用普通话。”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方言的运用常常出现在喜剧电影中,其轻松调侃的风格与轻松的剧情相得益彰,更容易达到搞笑夸张的效果;另一方面,当许多电影镜头越来越贴近当代社会特定地域内的小人物生活时,方言辅助电影还原了一种纪实的、“原生态”的真实特色。支持这一观点的是《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其中,方言被作为一个创意元素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喜欢方言的观众占56.3%。

  尽管方言在电影中的运用使得语言的魅力得到充分挖掘,丰富了电影的对白语言,但是,一部分人并不主张“强化”方言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认为,如果方言到处乱飞,不但观众对方言的新鲜感会降低,汉语的纯洁性也会受到影响,方言不是电影成功与否的决定要素,不是票房的法宝。

霜叶红 发表于 2009-7-21 13:52:02

电视剧一律用普通话有必要吗?
来源:http://yule.sohu.com/20090717/n265298944.shtml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作者:殷建光 纪卓瑶 张海英

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强调,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语言先要能听懂

  如果非得符合当时的现实不可,那电视剧就无法看了。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这就像今人硬用古人的语言表演给现代人看,谁还有兴趣呢?影视语言首先应该让公众能听懂。

  全用普通话没必要

  虽然方言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但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并深植于当地老百姓之中,这就决定了方言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存在,方言电视剧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全用普通话没必要。

  要鼓励而不是强制

  语言的应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的确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不可否认,电视等媒介有责任有义务推广普通话,但电视剧语言统一使用普通话,我看采用鼓励的方法可能更好。

霜叶红 发表于 2009-7-21 13:54:28

广电总局,莫要谈方言色变
作者:李煜 来源:http://opinion.voc.com.cn/article/200907/200907200830078113.html2009-07-20 08:30:07 

    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称,目前,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的电视剧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违反了总局的相关规定,在作品传播上也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
    有报道称近来热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以及湖南经视热播的自拍剧《今生今世》、《校园恰恰恰》则是广电总局继2005年对方言剧发出“禁令”后再度出手的原因。

    笔者看过其中的《我的兄弟叫顺溜》,并未发现有如该发言人所称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更没觉察有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该剧方言使用有限,主体依然是普通话,全剧并不存在听不懂的地方。这部电视剧能够得到热播,其中原因之一未必没有方言这项。观众看腻了几十年清一色的普通话电视剧,剧中的方言是调味剂,为之添彩。

    方言是跟标准语言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地域性是其最大特色。方言相对于普通话更显生动,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方言所具有的情味,言外之意更是普通话所不能比拟的,演员说方言自然会受到观众热捧。所谓的“在作品传播上也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则应属事实,只不过这种影响却是积极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强了。
    不知该发言人是否思考过“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的电视剧的数量有所增加”的原因,无疑,市场是最重要的因素,有市场才会有人去尝试。允许影视剧中出现方言,适当增加剧中方言并不违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精神。

    普通话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已是任何方言不能超越的,从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推普成效不言而喻,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成为共识。当代社会,虽不能每个人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但已鲜有人听不懂普通话。

    而方言则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境况。掌握最地道方言的老人正在逝去,新生代却在逐步远离方言,国家强调推行普通话并非是要消灭方言,事实上方言所面临的危机正逐步加深。终有一天,方言也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经济上说方言消失或许是件好事,但从文化、民族的角度来讲,则是对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电总局是否当考虑松动一下政策,稍许满足下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http://opinion.voc.com.cn/article/200907/200907200830078113.html

霜叶红 发表于 2009-7-21 13:56:26

本帖最后由 霜叶红 于 2009-7-21 13:58 编辑

广电总局限制电视剧方言 广东制播方摇头叹难行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章琰 2009年07月17日15:39

http://photocdn.sohu.com/20090717/Img265294826.jpg
《我的团长我的团》使用了大量方言
http://photocdn.sohu.com/20090717/Img265294827.jpg
“三营长”一口湖北腔深得观众喜爱
http://photocdn.sohu.com/20090717/Img265294828.jpg《72家房客》剧照

  羊城晚报讯 《我的团长我的团》天南地北的方言凑一块,《我的兄弟叫顺溜》三营长孙逊一口湖北腔非常出彩……最近热播的多部影视剧中,越来越多角色说起了方言。但广电总局却要对此“动刀”。前天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指出,“投入制作的电视剧一般情况应以普通话为主;对电视剧中不该使用、大量使用、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要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纠正者不得播出。”
  朱虹强调,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要使用普通话。

  不少业内人士对这一规定纷纷表示质疑,特别在粤语大行其道的广东,这一规定更是让制片方和播出方感到头痛。

  电视台:“光说普通话,老广谁看呀!”

  记者致电广东台、南方台和广州台的影视频道,其负责人均对此政策摇头表示“难实行”,而即将登陆广州台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也照常进行粤语配音。南方台总编室副主任华明认为,广东本土之所以用粤语配音电视剧,是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和文化积淀的:“关于方言的禁令,不是第一次发了,但这么多次的条例下来,也并未影响到广东粤语节目的播出。广东有这么多境外频道,本土电视台如何跟他们竞争?方言肯定是个强大的竞争工具,当年珠江经济频道能在收视上打败境外频道,就是靠方言。”广州台属下广视传媒推广部小邹直言:“用普通话版本,老广们谁看呀!”

  对于该条例,广州台经济频道成了为数不多的响应者,但响应的却不是广电总局希望的“电视剧”,而是新闻节目。据悉,该频道将于10月1日改版为普语频道,不再“讲白话”,而是“说回国语”。广州台综艺宣传冯晓莲称,这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广电总局号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广州的众多外来人口“听得懂”:“听新闻的往往是白领或年轻人,在广州有大量中坚阶层的外来人口;但对于电视剧,这条政策很难实行,毕竟愿意看电视剧的都是一些广州老住户,更乐意听粤语。”

  演员:“方言有时是个药引子”

  在《顺溜》里以一口湖北腔脱颖而出的“三营长”扮演者孙逊认为,对于天生带着地方口音的演员而言,这一条例显得有些苛刻。虽然孙逊并不乐意听到自己是“靠方言取胜”的说法,但在观众眼里,“三营长”的方言确实成了近年影视作品中成功的范例。

  孙逊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一个演员演绎得是否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方言只是其中的一个:“应该说它只是个药引子,演戏还需要自己的灵性,需要演员对角色的深入解读。我不希望人们把我当成喜剧明星,更不希望靠方言作秀。”

  对于广电总局限制方言的要求,孙逊并不担忧:“讲方言只是在《顺溜》里面出现,之前我从未用过方言,之后也不可能再用方言。演戏要演得好有很多方式,方言只是其中的一种。”相比起讲着流利普通话的孙逊,本身就带一口河南腔的王宝强、东北腔的张国强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不少网友戏言:“以后有地方口音的演员,看来演不了戏了,即便要演,剧组也得给他们重新配音了。”孙逊也认为,对于这些“战友”而言,这一条例显得有些苛刻。

  制作方:“收视率才是验金石”
  正在制作的电视剧里,《72家房客》算得上纯方言制作。珠影一级导演、《72家房客》总导演林书锦直言,这条例对剧组拍摄“影响不大”:“条例归条例,只要剧目不求在中央台播出,该怎么拍就怎么拍。”

  林书锦认为,电视剧制作的导向应该是市场,收视率才是真正的验金石,条例只能管思想和方向,而不应该管剧目的制作形式:“在广东,老广们就是爱看粤语剧,甚至《潜伏》在南方台播出时,收视也很一般。”

  至于“领袖人物要用普通话”说法,林书锦说:“毛泽东、刘少奇说湖南话、周恩来说浙江话,这在塑造人物上确实有帮助,以前就整顿过,要求领袖们讲普通话,但现在,领袖们又回复了一些方言腔,因为演起来更生动!有时个别人讲方言,还能给整部剧带来一些亮色,像《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三营长,他的湖北话就很得民心。”
  

管理员 发表于 2009-7-25 09:30:21

王晶炮轰冯小刚 方言喜剧有先天性缺陷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导演王晶日前正在杭州拍喜剧《大内密探灵灵狗》,他透露,自己多年的喜剧创作靠的不是灵感,而是看弗洛伊德的书,研究人什么时候会笑。谈及冯小刚的贺岁片,他直言,冯小刚的方言喜剧有先天缺陷,在南方受众较少。

  王晶拍喜剧,捧出不少明星,早年有周星驰,近年来他还喜欢用偶像艺人,比如这次主演的古天乐,就曾在当年的《河东狮吼》被挖掘出喜剧天分了。对于培养喜剧演员的能力,王晶相当自信,甚至放言:“黄晓明放在我手上,也会很好笑。”

  被问及创作喜剧是否劳心伤神,王晶表示:“我30多年前搞喜剧时,就看弗洛伊德的书,研究人什么时候会笑,加上社会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逐渐有一套自己的方程式。”在他看来,自己多年的喜剧创作靠的不是灵感,正是方程式的叠加累计。

  谈及冯小刚喜剧,王晶说:“冯小刚有自己的创作团队,可能10个人里面有2个人的点子是可以用的,下一次换40个人里挑,万一那帮子人帮不了他,就很困难了。此外,我个人不赞成用语言取悦观众,这是最容易的,所以他的喜剧有先天性缺陷,在南方比较弱。而我更注重肢体、道具、演员等方面。”

管理员 发表于 2009-7-25 09:32:06

各地方言剧实力大比拼 大家都不爱说普通话!
来源:http://yule.sohu.com/20090410/n263310745.shtml

说到方言影视剧,它的风起云涌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从《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到《寻枪》《可可西里》《千里走单骑》,再到贾樟柯的汾阳电影:《小武》《站台》;随后有方言评书、方言小品、方言电视剧,其中涌现了大批代表性人物:东北的赵本山、四川的李伯清、湖南的大兵等等。

  如今,我们最常见的也最招人爱的,恐怕就是方言电视剧了,从《炊事班的故事》到《武林外传》,从《刘老根》到《马大帅》再到《乡村爱情》,从《吕梁英雄传》《喜耕田的故事》到《外来媳妇本地郎》,一部部方言影视剧在国内陆续走红。那就让我们来从中国版图上,看看都有哪些地方的方言剧,给它们来个实力大比拼吧。

  东北地区产量高效益好

  在方言剧中,东北属于集团军,众多的小品演员将东北方言剧共同抬上了这一类型剧的头把交椅。而东北方言剧在全国的认可程度也是最高的,估计为春晚出力不少。在前几年广电总局对方言剧进行限制的时候,唯独它们逃过一劫,由此也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

  1、《刘老根》《马大帅》系列

  剧集分析:主演都是赵本山,这个大招牌就首先保证了该剧的收视率。演员方面,除了老赵的一众徒弟外,在《刘老根》中扮演药匣子的范伟和丁香的高秀敏无疑是该剧的另外两个亮点。《刘》和《马》都是乡村剧,也符合了方言剧“沾农即火”的规律。虽然剧情上前者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后者是农民在外打工闯荡,但整体来说均在轻喜剧路线上行走且剧情和演员表演都真实到位。

  可惜的是赵本山的黄金搭档高秀敏已经去世,范伟如今连春晚都不和老赵同上了,估计再拍电视剧,老赵的第一搭档恐怕只有小沈阳了,不过这都是后话。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辽宁省委东兴县……龙泉山庄药膳部……常务经理李宝库……你咋啥大写啥呢……咋不把联合国整上呢?

  咱们这是书香门第啊,不允许有这种杀气腾腾的事情。

  都是文化人咋就压不住事儿呢?

  ——《刘老根》

  没有白酒你开啥酒吧啊?

  没受到女同志的青睐,光受到伤害。

  我这个人口碑好,你就跟我慢慢处,处不好你自己找原因。

  啥也不说了,咣咣的。

  ——《马大帅》

  2、《乡村爱情》

  剧集分析:这部电视剧是由赵本山投资参与,自然少不了赵本山的东北味儿。《乡村爱情》表面上是一部反映农村青年爱情婚姻、事业生活的轻喜剧,但事实上最出彩的,还是东北方言映衬下的乡土气息、市井气息。虽然赵本山只当了配角,但这部戏整体来说还算比较成功。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看你拿的那一把干巴花吧,噶啥去啊!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

  事情呢就这么个事情,情况呢就这么个情况。

  3、《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

  剧集分析:这个系列剧已经拍到了第二部,如此看来,导演兼主演的潘长江,在小品舞台上逐渐日薄西山之时,算是在电视剧里站稳了脚跟,有了观众缘。这部以农村环境保护为题材的电视剧里,老潘还是以“妻管严”路线见长,加上女儿潘阳的参演,也算是为该剧增加了看点。但整体来说,老潘的喜剧和戏剧套路还是没有啥太大变化,想想此前的《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很容易视觉疲劳哦。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妥了,开吃!

  爱情中的玫瑰,整好了是动力,整不好是核动力。

  哪个成功的男人后面没有一个挨打的女人啊?

  华北地区渐崛起 出精品

  在近几年,说着山西方言的影视剧取得了极好的成绩,近的有《喜耕田的故事》《走西口》远的有《吕梁英雄传》,咱可不是自家人给自家人说好话,事实摆在那里嘛,上央视一套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还又是开年大戏又是高收视率的,确实山西方言剧给咱在影视圈里长了脸。

  1、《喜耕田的故事》

  剧集分析:这个以地道山西风味著称的电视剧,无论从演员选择、语言架构以及故事情节上,都实打实展现了山西农民的精神风貌,手法写实故事生动,算是近几年难得的山西方言剧好作品。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你娘了个脚(念jue二声)后跟!

  俺可是个糊脑子哩。

  俺日哄九仙哩。

  2、《走西口》

  剧集分析:要把该剧归为山西方言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张口闭口一个“额”字,虽然这个方言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该剧在讲述山西人的奋斗史上还是很有一套的。故事情节的曲折和精彩程度,不亚于前些年的《乔家大院》,而在注重还原山西本土风情上,还要比《乔家大院》有心些,起码它用了一个“额”字嘛。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我要有半句瞎话,太阳落山额就死!

  只要是能跟你在一块啊,额就是住狗窝,额也特喜欢。

  3、《吕梁英雄传》

  剧集分析:山西事、山西人,这部讲述吕梁康家寨村民进行抗日斗争,与日本人和村中老财主康锡雪斗智斗勇的故事,保留了原著中极具特色的吕梁山村“土腥味”,具有十分鲜明浓郁的山西地域特色。当年该剧在央视播出时,也是稳居收视率前三的宝座,而且还让演鬼子翻译官的林永健一演成名,开始片约不断。更难得的是,在方言剧多以喜剧为主的大环境下,《吕梁英雄传》这样的正剧尤显新鲜。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做球甚了。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八路太狡猾!

  华南地区数量少局限强

  因为华南地区的方言,如闽南话、粤语等实在难懂,而他们的方言普通话也相对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涩,所以该地区的方言电视剧在全国来看数量很少,语言的难操作限制了其广泛发展的空间。

  1、《外来媳妇本地郎》

  剧集分析:在广东人眼中,《外来媳妇本地郎》绝对是粤语剧的经典,当然,这不包括广大优秀的港剧。该剧逼近9岁生日,是最长寿的电视剧之一,讲述广州西关一户人家的四个儿子都娶了外地媳妇,文化的差距和语言的不同造成了“南腔北调”“鸡同鸭讲”的谐趣场面。然而,该剧最受欢迎最搞笑的“二哥”却在几年前因癌症去世,让不少观众扼腕痛惜。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你班野懒到条蛇甘!(你这些人太懒了。)

  我屋企果几只化骨龙。(我家里那几个孩子。)

  我阿娇梗系靓女。(我是美女。)

  无大个头,唔好戴 大顶帽!(做事不要勉强。)

  康祈宗正衰公,手脚骑泼葱,做野盲盅盅。(康祈宗是坏人,做事糊涂。)

  西南地区特点强应用广

  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四川话。其实,四川话的应用非常广泛,影视剧节目中都常听到。如《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街坊邻居》《生活麻辣烫》《凌汤圆》《唐肥肠》《雾都夜话》《疯狂的石头》等,四川话如同川菜一样,全国各地几乎人人爱吃。

  1、《傻儿师长》

  剧集分析:8年前,由巴蜀笑星刘德一主演的电视剧《傻儿师长》红遍全国。2008年,主演辞世。人事变迁但不能否认,《傻儿师长》算是较早的四川方言剧的精品之一,而该剧的剧情也有点无厘头的风格,傻儿自有傻智,办了傻事,反而歪打正着,步步高升……一个好消息是,这个经典方言剧已经有人买下版权,准备翻拍了。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煮熟的鸭子都灰(飞)嘎了!

  如果你听到机关枪嗒、嗒、嗒,啷个办?(趴倒)笨蛋!那是点射,跑!如果你听到机关枪嗒嗒、嗒嗒嗒,啷个办?(跑)笨蛋!那是扫射,要趴倒!

  其他地区语言杂出笑果

  近两年,方言剧不再走单一路线,而是改为在一个剧集中吸收多种语言,打造五味杂陈,更有滋有味的电视剧,最成功的莫过于《武林外传》和《炊事班的故事》。

  1、《武林外传》

  剧集分析:佟掌柜的陕西普通话、白展堂的东北黑龙江味儿、郭芙蓉偶尔冒出的港台腔、吕秀才的普通话、祝无双的上海话、李大嘴的东北沈阳味儿、邢捕头的山东普通话、燕小六的天津话以及赛掌柜的河南话和钱夫人的唐山话,够多的了吧!《武林外传》语言上的丰富让剧情显得更加自然,天南海北的人走到同福客栈,当然得天南海北啥味儿都有才对。当然,该剧的剧情是没得说了,演员表演也十分到位,堪称近几年中国最佳室内情景喜剧。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照顾好我七舅姥爷!

  我看好你哟~

  额的秀才啊!额那聪明能干物美价廉的秀才啊~~~~~!

  2、《炊事班的故事》

  剧集分析:书接上回,说到经典室内喜剧《武林外传》的前身,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炊事班的故事》,两个电视剧的人马几乎相同,风格上虽然时空转换,但总体是走寓教于乐的路线。当然,《炊事班的故事》也是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了一个空军连队的炊事班中,各地语言同样是大荟萃。该剧基本很好看,但因为时空和题材的限制,缺少了其后《武林外传》那样的天马行空。

    剧集成功指数:

    经典台词

  你脑袋进大米粥了!

  你要是参赛,那咱们就是小孩儿他妈丢了——丢大人了~

  洪班长:是!连长:是嘛是?洪班长:不是!连长:嘛不是?洪班长:嘛都不是!连长:贫嘛贫?

Ostrich 发表于 2009-7-25 10:35:40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09-7-25 10:36 编辑

广电总局再发飙 指电视剧方言过滥影响收视效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7月16日16:22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广电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电视剧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违反了总局的相关规定,在作品传播上也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

  朱虹指出,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广发剧字560号)规定,进一步严格电视剧完成片的审查,投入制作的电视剧一般情况应以普通话为主。对电视剧中不该使用、大量使用、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要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纠正者不得播出。对于明显的方言电视剧和大量使用方言的电视剧,各级广播电视审查管理部门将视情况予以引导、纠正或制止,广电总局也将视情况做出播出调控。

  对于电视剧语言的使用规范,朱虹强调,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Ostrich 发表于 2009-7-25 10:40:16

方言电视剧重新露脸 14个月禁令悄然“松绑”
来源:http://yule.sohu.com/20061215/n247062981.shtml

   这个星期,一些上海观众意外地发现,荧屏上出现了一部地方方言的电视剧《惊天动地》,在这部讲述盗墓贼内幕的电视剧中,演员张嘴就是纯粹的山西、河南等地方言。自广电总局在2005年10月下达了“禁播方言剧”的通知后,上海观众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在荧屏上看到方言剧的影子。

    这次方言剧悄然开播,是否意味着方言剧已被解除禁令?广电总局电视司表示:“不提倡方言剧,但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

  方言剧禁播栏目剧走俏

  方言剧历来是深受观众推崇的电视剧类型,最让上海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年沪语版《孽债》,一度造成轰动景象。在其他地区,四川话版的《傻儿师长》、广东话版的《外地媳妇本地郎》和东北话版的《马大帅》都在当地深入人心。

  在去年年中,方言剧之风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要把动画片《猫和老鼠》改成各地方言版,引起广电总局高度重视。最终,广电总局出台了《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通知》中要求“电视剧应以普通话为主,不得使用方言。”自此,方言电视剧彻底绝迹荧屏。

  不过也有一些电视人认为,方言剧在老百姓中拥有深厚基础,不应当“一刀切”。在广电总局禁令颁布之后,不属于禁止范围之内的方言栏目剧则一路走红,像上海话版的《老娘舅》至今仍维持着很高的收视率,其他各地电视台也纷纷以栏目剧的形式大打方言牌,而且收视效果都非常不错。

  官方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在禁令颁布一年后,如今又有方言剧悄然爬上荧屏,究竟是什么原因?记者采访了《惊天动地》制片人卫先生,他认为:“我们的戏不是纯粹的方言剧,其中也有普通话,所以不属于被禁之列。”

  一些地方台的影视剧购片人士则告诉记者,今年古装戏受限,婚恋剧也遇到题材限制,电视剧市场陷入无剧可拍的困境。现在已经有不少电视人又重新盯上了方言剧,而且已经有不少方言剧开拍。而广电总局则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即地方台可以播方言剧,但不得上卫视。

  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广电总局电视司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我们不提倡方言剧,对于广播电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国家相关部门也是有要求的。但全国情况又比较复杂,各地方言在文艺作品的表现很难掌握统一尺度,个别方言和带有方言特征的人物台词也是作品本土化、生活化、性格化的一种特殊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地方特色和生动性。所以我们对于这种情况,既有原则要求,也要区别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作者:陈莉 来源:上海《青年报》 2006年12月15日10:20

Ostrich 发表于 2009-7-25 10:48:22

电视剧一律用普通话有必要吗?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作者:殷建光 纪卓瑶 张海英 http://yule.sohu.com/20090717/n265298944.shtml

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强调,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语言先要能听懂

  如果非得符合当时的现实不可,那电视剧就无法看了。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这就像今人硬用古人的语言表演给现代人看,谁还有兴趣呢?影视语言首先应该让公众能听懂。

  全用普通话没必要

  虽然方言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但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并深植于当地老百姓之中,这就决定了方言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存在,方言电视剧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全用普通话没必要。

  要鼓励而不是强制

  语言的应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的确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不可否认,电视等媒介有责任有义务推广普通话,但电视剧语言统一使用普通话,我看采用鼓励的方法可能更好。

Ostrich 发表于 2009-7-25 11:16:14

陕西方言话剧《郭双印连他的乡党》震撼古城

来源:http://yule.sohu.com/20070112/n247580195.shtml

http://photocdn.sohu.com/20070112/Img247580205.jpg
原生态陕西方言话剧《郭双印连他的乡党》演出剧照

http://photocdn.sohu.com/20070112/Img247580206.jpg

  昨(11日)晚,由西安话剧院创作排演的原生态陕西方言话剧《郭双印连他的乡党》在西安新城剧院上演,虽然古都西安正值严冬,但演出现场气氛异常热烈,观众时时爆出热烈的掌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和感人的剧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在场的观众,观众们从头到尾含着热泪看完演出,心里却感觉到一阵阵暖意。

  原生态陕西方言话剧《郭双印连他的乡党》舞台设计朴实凝重,台口一堆黄土,一架陈旧的木犁犁刃没入途中,犁把上吊着一个小竹笼,旁边一个小瓷罐。舞台左侧斜倚着锄头、木梯等农具,舞台右侧是一孔土门洞。该剧台词全部使用陕西方言,演员们说着一口韵味浓郁的陕西西府话,让人听着十分新鲜,也成为该剧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剧的背景音乐以秦腔为主,更加增强了戏剧的厚重感。

  《郭双印连他的乡党》的编剧王真以深刻的“农民情节”酣畅淋漓的地描绘了关中贫苦山村真实面貌。他以陕西省优秀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描述当医生的郭双印和他的乡党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碾子沟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穷怕了、穷疯了”是他们的主要生活内容,他们艰难而痛苦地在黄土高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与命运抗争着。村官换了一任又一任,碾子沟却越来越穷了,偌大的一个村子,帐上只有七毛六分钱。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村当干部,郭双印怀着对这块土地和乡党们的深情,自告奋勇当上村支书。他关闭了自家的诊所,断了自己的后路。他下定决心要改变碾子沟乡党们的命运。他无私无畏,为了碾子沟的脱贫致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该剧导演王小踪是中央戏剧学院影视部导演,因为对陕西情有独钟,所以投入极大的感情成功的二度演绎了这部难得的戏剧精品。他曾在陕西陇县农村下乡四年,能说一口流利的陕西西府话,为了让增加这部戏的真实感,他要求平时说惯了普通话的话剧演员们一律学习说陕西西府话,经过努力的锻炼,演员们的西府话已经说的相当地道了,尽管有些人对话剧使用方言提出异议,但王小踪导演强调,中国的话剧走向本土化、方言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该剧不是简单塑造一个党员模的个人英雄形象,而是着重描述范郭双和乡党的之间错综复杂关系,通过他跟乡亲们发生的一次次激烈的矛盾冲突,活灵活现的刻画出一个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人民干部郭双印,也形象逼真的塑造出一个尖酸刻薄、蛮横固执的梁生茂老汉,这两个人物也是支撑起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同时反衬出一些村民愚昧无知、无事生非的卑劣性格。

  《郭双印连他的乡党》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一个拄着拐杖、神秘莫测的算命瞎子老伯,他在剧中出场次数不少,但是话却很少,他的确是个“神人”,他从黄土坡上悄然走过,神秘的出现又神秘的消失,他欲言又止的话语在无形中主宰着碾子沟的人们的命运,他一出现碾子沟就要死人了,碾子沟的乡党们就又能吃长面了......

  《郭双印连他的乡党》郭双印由史峰扮演,梁生茂老汉则由杨新鸣扮演,其他演员也形象鲜明,表演精湛。整个演出环环相扣,紧张激烈,情节感人至深。著名西安话剧院的表演艺术家刘远看完演出后依然眼角湿润,中国秦腔网(qinqiang.com)对她进行了专访。刘远说道:“这个戏真是太感人了,整个演出我都是含着热泪看的,演员们的表演是非常到位。”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演农民就要像农民,我觉得演员化妆有些浓了,口红太重了,形象上和真实的农民有距离,我觉得演出这样的题材,演员们甚至可以不用化妆,越真实越好”。

  该剧的编剧王真昨天也接受了中国秦腔网(qinqiang.com)的专访,他表示今天的演出是为备战话剧《郭双印连他的乡党》入选2007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演出,目前该剧以初步确定进入国家舞台精品工程30台入闱剧目,此次演出较最早的演出版本基本上没有进行大的改变,只是对中间一些过于言辞激烈的台词进行了修改,本场演出完后主创人员会对整个剧目进行一些调整和完善,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全国的戏剧专家对该剧的最后评审,希望最终能顺利进入10台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之列。(来源:中国秦腔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广电总局“方言禁令”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