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平 发表于 2009-7-26 15:15:12

河北盐山方言的动词ruai——“甩”

有个帖子介绍河北盐山方言中,“ruai——扔 ”

这个ruai其实就是“甩”。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既是语音学问题,又是词汇学问题,语音问题又牵涉到盐山方言的音系。

(一)语音:先说“甩”为什么说成了“ruai”。

    “甩”的声母是个清擦音,汉语拼音写成sh,如果口语中变成浊擦音(好象老北京人说的方言,就是那种呜噜呜噜每个字含糊不清的北京土话,就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就读成了英语z再卷舌这样一个音(就是七十年代苏联的汉语广播里,读“人”“如”等字的那个怪声母),这个音很容易就跟汉语拼音中表示来自中古“日母”的r合并成一个音了。至于盐山方言的音系中,日母的实际音值是怎么样的,我就不知道了。总之,要是盐山的日母跟北京话读音一样(从河北方言的概况来看,我猜应该如此),那么汉语拼音的ruai 就完全表示了盐山的实际读音,其演变过程就是先“浊化”,再“合并”。假如盐山的日母本来就读sh的浊音,那么演变过程就只有一步:“浊化”。当然,这所谓“浊化”是我的想法,学者的见解恐怕并不是这样的,像俞敏先生分析北京话的音位时,就认为那是脱落了辅音的结果。他的原文采用了国际音标,此处无法摘引,马虎点用汉字来表述,那大意就是说,“多少”,在北京人读来就可以是“多扰”,甚至是“多耳”,“走着瞧”也可以是“走儿瞧”。无论理论上如何分析,总之,ruai的声母r应该来自sh,所以ruai应该就是“甩”,或者来自“甩”。

(二)词义:这个问题讨论起来也很麻烦。

    “甩”是个后起的俗字,所以《汉语大字典》中的几个例句都出自共和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什么《鸡毛信》之类的,没有清朝以前的例句。其实清朝中叶的《红楼梦》就有这个字了,但是那意思只相当于“甩鞭子”的“甩”,大概就是控制住长而软的物体的一端而挥舞该物体的意思,并不具有“扔”的意思。“甩”之所以能够具有“扔”的意思,一定是由“挥舞”的结果——“甩掉了”发展出来的。“果见公子忙兜兜的从二门外跑进来,忙着跑的把枝翎子也甩掉了”(《儿女英雄传》),这个“掉”的意思是因为“甩”(挥舞)而导致被“甩”(挥舞)的物体“掉”了,“掉”是客观发生的意外结果,不是主观预期的有意行为。《儿女英雄传》里的“甩掉”后面全部带“了”,表示完成体,而且都是意外结果。没有一例是按照主观愿望扔掉的。再后来,“掉”的意思转移到“甩”字上,而且“甩掉”的后面就可以带宾语了。我猜,这个阶段可以说“快甩掉它”这样的祈使句了。最后“甩”就发展出“扔”的义项,不用“掉”也可以说了,如“邓九公合褚一官便都摘了帽子,甩了大衣”。但是参考戏曲表演动作可以想象这个“甩”还是具有“挥舞”的意思,因为他们武师们“甩衣服”不是简单地朝脚下随便那么一“扔”,而是在空中划一大圈,使衣服借惯性而飞出去。所以《儿女英雄传》里有三、四个“甩了”,其宾语全部是“衣服”或“大衣”。至少到光绪间,“甩”就成了随便怎样的“扔”,因为这时已经有了“等这个油开咧以后,拿这个鱼甩在锅里”这样的句子;显然,“甩”一条鱼是用不着挥舞的——也无法挥舞,鱼那么滑溜,能捏牢就不容易了!这个例子出自朝鲜的《华音启蒙》,是在朝鲜王朝高宗二十年相当于中国的清光绪9年刊行的。不过这个例句还需要核对一下谚文的注音,因为说不定这个俗字当时被用来记录另外一个词,比如,“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盐山方言的动词ruai——“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