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 发表于 2009-8-23 11:40:41

十三经注疏之《论语注疏》

作者:李俊 来源:中国网 china.com.cn  2009-01-24 

《论语注疏》是十三经中的一种。在朱熹《四书》流行以前,《论语》和《孝经》是人们初入学的读物。《论语注疏》是北宋邢昺改定旧疏而成,吸收了北宋以前人的注释,如何晏等人《集解》所引诸家注解,因此这本书是几个时代注家们的共同成果,保存了不少古注。在今天各种今注今译杂陈的情况下,再来阅读这种古注,或许有些启发。今试举几例,作一个粗浅的说明。

一、古义的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有些词语渐渐在常用语中消失了,有的词语虽然没有消失,但如今它的意思已经变化了。前一种情况,我们借助学者们的研究可能会弄清楚其本来面目,但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则很有可能失之于先入为主而产生误解。如《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矣”中的“攻乎异端”很可能就被理解为“攻击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按照古注,“攻,治也。异端,谓诸子百家之书也。”显然原来意思是研读诸子之书。由此可见古注的纠偏纠误实有助益。

二、本义情境的还原。《论语》是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们和弟子的弟子们在孔子或老师去世之后,共同讨论编写流传下来的。原话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所说的,这个情境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境,有时候失掉这个语境的背景知识,我们很难理解当时的意思。如《八佾篇》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射不主皮”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古人那里,举行射礼有五个好处,一为和志,即调节人的注意力;二为和容,即修正人的仪态;三是主皮,即射的技术和结果;四为和颂,即符合当时舞蹈的节奏;五为兴武,即展示尚武的精神。“射有五善焉,不但以中皮为善,亦兼取礼乐容节也。”如果仅仅是为了射中而射,那么这个射礼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可见单单地看一句话仍然不能较好地理解原意。

三、语义的区分。有些概念在今天,我们看的较为笼统,但在古人那里,或者说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话语情境里,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如“五常”中“义”这个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确定不移的概念,尤其是孟子说过,“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但通过古注,我们发现在《论语》中,“义”尚在发展之中,如《为政篇》“见义不为,无勇也。”以及《公冶长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使民也义。”古注中说,“义,宜也”。用“宜”来解释“义”想必是强调一种时机的把握,是一个较为中性的词,但逐渐被儒家强化,尤其是孔子说过“信近于义”(《学而》)、“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以及“君子喻于义”(《里仁》)这样的话。“义”的地位逐渐上升,并进而成为“五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有意思的是后来这个概念在朋友之间非常重要,朋友是要讲义气的,但在孔子那里,维系朋友关系的伦理主要是“信”。

四、还有一点不是古注的优点,而是清人校勘的优点。本书是十三经中的一种,经过精心地校勘,这些校勘也有助于我们澄清原来比较混淆的地方。如“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公冶长》)这一段的标点很不好处理,经过阮元的校勘,举了四条证据说明此句中的“轻”字属于误入。虽然今人仍有不同意见,但这样的意见实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面,我们粗略地举证说明了这本书的优点,但它也有一些缺点,这里也作一点补充。按照训诂学的传统,古人注疏向来遵循“注不离经,疏不破注”的原则,人们对“增字解经”向来是非常忌讳的。这一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臆说与生造,但另一方面也有辞费啰唆,甚至知错不改的时候。如《述而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王肃曰:“为,作也。不图作《韶》乐至于此。此,齐。”《正义》再演绎为“言我不意度作《韶》乐乃至于此齐也”。然而这些都不如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解说来的简洁明了,他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由此可见,古注和正义也有相当泥滞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说,古注的优点还是很突出的。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读《论语》的方法。读《论语》可能不能像读其他古书。我们知道《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语录,是有话语情境的,但这个情境并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我们需要先有一个整体的意识来防范有可能产生的误解。这个意识就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因材施教的特点。《论语》中的很多观点并非是普适的,而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类人的特性而言的。举个例子来说,《论语·子张》中有这么一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由此可见,孔子对子夏与子张是区别对待的,子张平时仪容庄严,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接近,所以孔子鼓励他多结交朋友,毋要清高自矜。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是教诲子路和冉有的故事,也是同样的情境,却给不同的建议。子路做事冲动,所以孔子让他做事前先想一想,冉有有点过于沉着,所以孔子让他行动快一点。如果不能注意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那么《论语》中的有些话理解起来就会很狭隘,如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学而》)。所以,孔子因材施教的观念要贯穿在我们的阅读意识中,像孔子一样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以至于通达无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三经注疏之《论语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