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9-9-13 17:09:36

“60年新词语”之1989~1994:市场大潮席卷而来

来源:http://news.163.com/09/0907/09/5IJN2AUL00011SM9.html

市场的伟力不但唤醒了社会的活力与人们创富的欲望,也在深刻地改写着中国人的生活形态、社会结构与观念体系。一时间,商业潮汐拍岸而来,卷起千堆雪,多少英雄豪杰,为金钱竞折腰。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9/93/935A359F4DD6CD9BBF852A722FCE5118.jpg90年代时的上海外白渡桥。 经过短暂的徘徊之后,市场经济体制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终于确立下来。市场的伟力不但唤醒了社会的活力与人们创富的欲望,也在深刻地改写着中国人的生活形态、社会结构与观念体系。一时间,商业潮汐拍岸而来,卷起千堆雪,多少英雄豪杰,为金钱竞折腰。与80年代相比,人们显然更关心自己的腰包而不是对于形而上问题的思考。

新词New Word

【小霸王】

释义:小霸王学习机,小霸王公司自主研发的电脑学习工具,在游戏机的基础上增加了键盘、鼠标以及词霸学习卡等配件。

背景:在电脑尚未普及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让孩子过了把电脑瘾。

【大哥大】

释义:手机的前身。体积大,价钱贵。

背景:盛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与其说它是一种联系工具,不如说是身份的象征。

【松糕鞋】

释义:90年代的流行鞋款,松糕鞋样子笨重,但鞋底很软,重量很轻,既有高度,又很舒适。

背景:90年代中期,所有的女人都不约而同地“增高”了,大家的鞋底仿佛一夜之间膨胀了10厘米—长得像一块大砖头的厚底松糕鞋成了街头的一道时尚风景线。但在流行了几年后,松糕鞋就慢慢消失不见了。

【录像厅】

释义:电影录像带放映厅,以放映香港电影为主。

背景:在90年代,随着电影热的降温,大厅影院也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录像厅。在影碟机普及以后,录像厅迅速消亡,现在的大中城市基本已经找不到录像厅的影子了。

【下海】

释义:政府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创业经商、谋求发展,这样的行为被称作“下海”。

背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人超过1000万。

【四大天王】

释义: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后来被用来指称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位歌手。

背景:在上世纪90年代,四大天王可谓红透半边天。时至今日四人仍在娱乐圈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活动早已不限于演唱。

【包二奶】

释义:“包二奶”并非一个法律概念。婚姻法上确切用语是“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背景: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婚恋道德观。一些富裕的男人开始“包二奶”,一些女孩则“傍大款”,社会普遍宽容“个人私生活”,“笑贫不笑娼”,婚恋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状况。

【试婚】

释义:与“同居”差不多。婚前的实习期。

背景:进入90年代后,城市流行“试婚潮”。据说某小姐填写一份个人情况登记表时,在“民族”栏填“贵族”,在“婚姻状况”栏填“试婚”。现在许多白领丽人同居,却并不是在试婚,因为她们并不打算和对方结婚。

【托派】

释义:“托派”是个早已有之的说法,指前苏联的“托洛茨基派”,90年代被人们赋予新义,用以指考托福的人。

背景:90年代后,出国、学英语都是热门词。时至今日,学英语更几乎是全民运动。

语录Quotation

烂光不如卖光,卖光不如送光。

出处:形容国企改革的民谣。90年代初,山东诸城市委书记陈光一举卖掉全市272家国有(集体)企业,人称“陈卖光”。

点评:卖光送光没关系,关键是产权所有人同意了吗?

别理我,烦着呢!

出处:90年代许多人都印在文化衫上的一句流行语。

点评:文化衫的流行语就如二十一世纪网友的签名档。说“烦着呢”的人其实盼望着大伙都关注他呢。

要用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彻底砸烂铁饭碗、铁交椅、铁身份。

出处:90年代初的一句流行语,坊间俗称“砸三铁”。

点评:老百姓的铁饭碗,一砸就碎,而有些人的铁饭碗则越来越结实。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

出处:90年代初风行全国的流行语,当时人们对广东的定位就是“赚大钱的地方”。

点评:真是愧对这句名言,我这个广东人至今仍发不了财。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出处:90年代的流行语,泛指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了,还要闹意见。所谓“骂娘”,是牢骚、意见,是对官员、社会有各种不满意。

点评:有饭吃,能骂娘,这是和谐社会的起点。

打工妹妹不流泪,发财要去夜总会,包吃包住又包睡,小费比工钱高几倍。

出处:90年代,夜总会普遍发展起来,到夜总会“坐台”的“小姐”多了,于是有了这首充满讽刺味道的民谣。

点评:市场不相信眼泪。

有事CALL我。

出处:90年代,配备一个BP机成为时尚,“有事CALL我”也成了当时的流行语。
点评:哪位兄弟现在还有CALL机?请告诉号码。

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9-9-13 17:10:53

90年代初生活场景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9/9E/9E263C2B22A816EFB15185D69418731F.jpg
公交车上的售票员。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A/A6/A68B4A2A28D1F7D5071B5F231008090E.jpg
生产流水线上的外来工。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C/C4/C495B2B524D87F9ABFB07DAFAA99518B.jpg
1990年,深圳老东门附近的公用电话是最主要的通讯工具。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C/4C30AE86DA8C35FB8B06391014A78CD1.jpg
1993年春节前夕,大量外来建设者挤上火车回家过年。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B/B4/B463D87915187FAFF1EE1440181DBAD9.jpg
1994年,在深圳蛇口四海公园里唱卡拉OK的外来青工。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6/D660BAE53B1184EEA175E09A59A1C3FD.jpg
“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 —90年代初的河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60年新词语”之1989~1994:市场大潮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