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林 发表于 2004-10-10 16:36:31

攀枝花话(攀枝花方言或攀枝花口音)!

-------------------------------------------------------------------------------------------
      有人说:“攀枝花是个移民城市,因此攀枝花没有代表性方言.”其实,这是不确切的说法。攀枝花并非没有自己的代表性话语、方言、口音和本地文化,只是外界不知道或很少为外界所知罢了!从城市非农业人口的来源与其数量角度讲,攀枝花市的确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攀枝花市区非农业人口多达60余万,但其中90%左右都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南腔北调,其中尤其以成都人、南充人和东北人居多。他们主要集中在攀枝花市市区即东区和西区。东区总人口为306004人,西区总人口为156348人。   但是就整个攀枝花市而言,似乎移民二字就用得欠佳了,攀枝花市总人口达110余万,本地人约有60余万,他们主要分布在仁和区(19.3万人)、米易县(19.59万人)与盐边县(19.2万人),其汉族居民多系“湖广填四川”时迁居于此。口操四川化的云南口音与云南口音,属于西南官话中的贵昆片,缺圆唇音和撮口呼,即雨读做“椅”,圆读做“颜”等等,有z、c、s和zh、ch、sh之分,n与l之别,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借词。

【1】.按本地人的标准发音:

1.整哪样(做什么)   你克哪点(你去哪儿)公(祖父)婆(祖母)   

2. 没有韵母"u,"只含"i"的发音,"u"音一律读作"i"音,比如:斤队(军队)洗携梅(许雪梅)协议今(薛玉军)乙(鱼 余)下已(下雨)    言来(原来)言世凯(袁世凯)   

3.囊过 杂过(怎么呢)   你又杂过西喏(你又怎么了)   照看 服侍 禁幽(照顾)气年 裘年(去年)      

4."头"一律发轻声,诸如:石头( tou) 田骨头(tou)   

注意:【本地人】指的是在1965年以前就已居住在攀枝花境内的民众,即"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1965年成立渡口市迁居进来的均算为外籍人口.)

【2】.【攀枝花方言】续编:

老官官(老年男子)

老婆婆(婆婆均读阴平,老年妇女)

亲妈(姐夫或妹夫的母亲)

老丈人(岳父)老丈母(岳母)   

老表(舅舅或姨妈的子女)

姑娘(娘读一声调 女儿)   

老祖(曾祖父或曾祖母)   

表叔(农村人习惯用语,称年纪比自己大十来岁的男子)

娘娘(均读一声调,称年龄与父母相仿的妇女)

奶咪咪娃儿(婴儿)

细娃儿(小娃儿)

啊过(均读四声调,那个)

舅妈 舅母 舅娘(舅舅的妻子)舅舅(均读四声调)   

小弟 弟弟(均读四声调,兄弟)

小妹 妹妹(均读四声调)

爹(发音di父亲).

山豆杰 发表于 2004-10-15 17:51:34

但是就整个攀枝花市而言,似乎移民二字就用得欠佳了,攀枝花市总人口达110余万,本地人约有60余万,他们主要分布在仁和区(19.3万人)、米易县(19.59万人)与盐边县(19.2万人),其汉族居民多系“湖广填四川”时迁居于此。口操四川化的云南口音与云南口音,属于西南官话中的贵昆片,缺圆唇音和撮口呼,即雨读做“椅”,圆读做“颜”等等,有z、c、s和zh、ch、sh之分,n与l之别,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借词。
==========================================
这里应该分清城市与地区的不同涵义,也就是适域与广域的区别。

如何区分攀枝花话,就看你是把攀枝花当成城市还是当成一个地区。当成城市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包括米易县与盐边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攀枝花话(攀枝花方言或攀枝花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