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 发表于 2004-11-15 23:07:37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简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7

来源:http://www.fjrtvu.edu.cn/b_hyywx/hyxcx/kcjxzl.htm

第一章 导论

本书第一章的第四节与第五节,分别介绍了国外与国内语用学发展概况,资料较多,叙述较细。第四节“国外语用学发展概况”用心在为汉语界的读者提供一点方便,外语界较熟悉这方面情况的读者可以略读,甚至跳过去不读。第五节介绍国内语用学发展概况,“刘勰的语用观”部分,外语界读者可详读,汉语界读者则可略读;“作为独立学科的语用学研究起步的十年”以后的部分,外语界和汉语界的读者可分别作出详览或略读处理,不必逐一追章索句。


第二章 语境干涉

对语境实质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下面这一命题:语用学实质上就是人文网络言语学。 语境干涉——对语音、句式的干涉,对说话人(使用策略)的干涉——就是社会人文网络干涉我们说话,这是一开口就要发生的事,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察觉出来。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会理解为什么语用学可以叫做人文网络言语学。

从很多方面可以论证出语用学是对语言符号局限性的补偿。因此,必须重视语言符号局限性的说明。

这一章突出了语境句与零语境句的对立,明确这样两个术语的对立的好处是,(1)迅速抓住语法和语用学的区别;(2)几乎就抓住了语用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附着(于人)符号束的参与

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

为什么它们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呢?因为有的(如伴随物)具有超载意义;有的(面相身势)可以补充信息量的不足,鉴别信息的真假,调理话不对题,澄清模糊不清的方式,甚至可以代替话语在谈话的一切层次上发挥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在面相身势体系中最顽固地被保留了下来);有的(如声气息)是将意向含义渗透到话语里去的极重要的手段。

第四章 智力干涉

从言语事实中发现,语用推理走纯粹形式化的路子走不通,于是人的智力就必须进入语用推理之中。听话人不断寻找并抓住合适感觉的过程,这也就是所谓的智力干涉。

要得到话语的特殊含义或一般含义,可以用逻辑的、直觉的、认知的、语言的(句法的)、非语言的(其他符号的),诸般综合手段,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参照语境,通过智力干涉,找出真实的话语含义,这就是语用推理的基本出发点。

语用推理模式只能大——把握几项基本的出发点,不能小——毋需细致的纯粹的形式化手段。这几个大的出发点是:简单自然、混成符号束同时工作、语境干涉推理、智力干涉推理。

第五章 语用原则与策略

本章花了很大的气力去讨论五花八门的、有趣又繁杂的语用策略。为什么呢?因为不这样就对下面这样的结论不信服:

五花八门的策略,与其说为了交际成功,倒不如说就是接受了社会人文网络(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等)对人的干涉。

明白这一点就是接近了语用学的实质:语用功能理论系统完全建立在语言符号关系之外,换句话说,完全建立在人对语言干涉的基础之上!用“功能不完备原理”去解释,就是说,语用功能理论系统完全是靠语言系统之外的人及社会这两个系统补充而成的。


第六章 语用的体现关系

语用学不在符号层次上操作,为什么本章要不厌其详地介绍句法、文学、翻译、甚至禅宗公案呢?

为了说明语用学“三带-理论”的渗透事实。“三带-理论”解释了语用分析可以在句法、文学与翻译等方面体现出来,也在语言运用的某些特殊场合(如禅宗公案)中体现出来,不妨这样认为,这种关系也就是语用分析介入了其他学科,比如说,介入了句法,介入了文学,介入了翻译,介入了禅宗公案,等等。 如果这样做成功了,就会体味到语用学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有生气的、有生命力的学科。


第七章 宽式语用学的一个例子:会话分析

本章只需注意(1)为什么要研究对话;(2)对话的结构形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对话的连贯机制。

第八章语用学:人文网络言语学

这一章很短,但却令人割舍不下。结论再明白不过了,我们不再重复。只是建议读者:钱钟书等人关于符号系统与意识形态“相互重叠”的论述非常有意思,反复琢磨,真有一种洞穿的体味。

只要你一说话,这个人文网络就跑出来纠缠你,它也要“说话”,并且还真能操纵你!前面七章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会儿,你只需要做结论了。

--------------------------------------------------------------------------------------------------------
作者简介
      钱冠连,(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文化所研究员。1939年生于湖北仙桃市沙湖镇。主要著作:《美学语言学》等3部;语言学论文:“语用学:人文网络言语学”等3O余篇;散文:“智慧地死亡”等20万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