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key-E 发表于 2005-2-16 13:19:48

地名的雅化与俗化

选自:韩敬体编《语文应用漫话》

      一个地方的名字,由于历史久远、社会变迁、语言发展和语音演变以及人们心理习惯等因素,也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有的出于社会政治原因而改变地名,如北京,明、清时代作为国都,将元代大都改名为北京,民国时代一度改称为北平,解改以后又改为北京了。有些地方为纪念历史人物而改变地名,如山西省介休县,汉代称界休,晋代改作介休,这与春秋时代晋国人介之推隐居介山有关。广东省中山县,本为宋代置县名为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山西省的左权县、陕西省的子长县、志丹县都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改称的。北京城区有佟麟路、张自忠路和赵登禹路三条街道,名字是为纪念三位抗日将领而改称的。不少地方名称变化,是因为语音演变和人们心理变化,使地名雅化或俗化而形成的。

北京西城有个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那个地方叫官园。为什么叫官园呢?原来这里曾是与白塔寺相毗邻的大庙朝天宫后院的瓜园,“瓜园”变成了“官园”,语音上变化了,名称也雅一些了。离官园不远,过去有一眼井,水苦,称为苦水井,所在的街道自然也应叫苦水井了,然而后来名称变雅致了,改称为“福绥境”,这是现今的一个街道名称了。北京西城还有辟才胡同,原本叫做劈柴胡同,大概那里原为劈柴市场吧,但改为辟才胡同,语音变了,名称雅了,但一般人并不理解其含义了。北京有不少街道本来都是名称很通俗的,可能因为人们觉得俗气,就改为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名字了。比如大哑巴胡同、小哑巴胡同改成了大雅宝胡同、小雅宝胡同,狗尾巴胡同改称为高宜伯胡同,猪尾巴胡同改为智义伯胡同,鸡爪胡同改为吉兆胡同,老母猪斜街改作为杨梅竹斜街等等。这种情形在各地都有,如福建省长乐县的酒店(镇)雅化为首占,安溪县的湖丘雅化为虎丘,南安县的坑尾雅化为康美等等。

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写琵琶女叙述自己身世时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这里的虾蟆陵是唐代妓女聚居之处。这个名字乃是由“下马陵”讹误俗化而成。相传那里汉代为一代大儒董仲舒墓,门人过此都要下马以示尊崇,所以称作下马陵。时代久远,后人音变成虾蟆陵,好像那里与虾蟆有关了。

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著名的《过零丁洋》诗中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零丁是地名又表示诗人心理状态,遣词对仗很巧妙。其中地名“惶恐滩”也是语音讹变成的。江西赣江中游万安县境内有十八滩,其中有个黄公滩。北宋诗人苏轼曾经过此地,当时他心境很不好,因遭贬谪心情恐惧,写下一诗,将黄公滩改称惶恐滩,诗中说“山忆喜俱劳远梦,地位惶恐泣孤臣”,以后,黄公雄也就叫成“惶恐滩”了。

地名雅化、俗化的例子很多,值得社会语言学和民俗学者认真调查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名的雅化与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