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1|回复: 0

著名语言学专家于根元:语言地位靠经济撑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1 12: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访/文字 独孤秋秋
来源:新浪观察(2002-10-8)
2005-8-11


    编者按:于根元,北京广播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前国家语言文字研究所副所长。近日就西文东渐,汉语争议一事接受了新浪观察独家采访。
  

      新浪观察:前不久影星巩俐被媒体爆出在威尼斯电影节因其不会说英文而使颁奖典礼出现冷场而受到广泛争议和批评。之前也有一些名流因语言问题在公众场合出现的尴尬场面。而另一方面是国内全民性的学英语高潮,不论职业,不论年龄,全都拿着英文在啃,关于这些问题您怎么看?
  于根元: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推广英语学习,有些地方甚至不学就不给上岗。我们讲学习语言是不能搞一刀切的。象我们推广普通话,就是是分年龄,职业,有重点,次重点地进行推广的。学英语也是一样。那些有工作使用需求,交流需求的,有重点示范作用的,应该大力促进,而一般公务员或和英语永远也挂不上钩的,就不要在政策上,指令性地强性要求了。当然,自愿因兴趣学习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新浪观察:许多人批评现在年轻一代的汉语水平在整体大幅下降,您怎么看。
  于根元:其实这个问题提了好多年了。我记得解放初就在提了。现在也这么说,几十年来如一日。看你怎么看吧。老一代的人对年轻人部有看不惯的地方,觉得这也不如自己那也不如自己。但究竟什么是真的在体现汉语水平呢?是多摆放几门古书,会作几首古诗就叫有国语水平吗?这看你怎么看了。现在的时代变化太快,年轻人有太多要学的东西。不学就要落后,不学就要挨打呀。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语言教育是有某些有缺陷的。从整体来看,语文从小学学到中学,学下来还是没有多大进步。其实我们从这些年的外国人汉语资格考试中也可以得出许多经验。一方面,过去太强调语法。另一方面,语文其实就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它承受不了太多政治,文化,历史的责任,它是吃不消的。我们过去太强调语言要负担的东西,而忽略了语言文字本身。几年下来,年轻人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拿我们的英语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学出来的四六级也考了,不会说的不会讲的大有人在。这也是教育的问题。
  新浪观察: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共卫生间,现在一般是标识加英文,很少有汉字出现,有人说是国际化的需要。而在韩国一些国家,公共标识都用自己国家文字,不用英文,而这些国家的经济比我们发达,国际化程度也比我们高,您怎么看?
  于根元:不要完全拿外国的一些标准或例子来比照我们的情况,来要求我们这样做那样做。毕竟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有些事不完全是语言文字的事。如一些国家不准放外国电影,不准播外国广告,这种事也是有的。一些事,是那些具体做事的人,在做的时候分寸掌握得不好,考虑得不周全。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学国外,要学就学象法国,有专门的语言文字机构,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公务员的语言水平不管是法语还是外国语,都比一般人程度高,这就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这些具体的解决办法才是我们要学的。
  新浪观察:许多人士指出“汉语严重被英文挤压,地位在下降,不日将被取代”,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于根元:这是正常现象,谈不上被挤压。就全世界来说,还是英文最重要。汉语虽然从人数上来看,有大约20亿人在讲,可以说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从使用范围与英语相比较,仍然是有相当大差距的。我们看一种语言的地位,其国力的强盛是最重要的。举个形象的例子,这就和方言一样。全国各地这么多方言,因为其不同地区的综合实力,而在全国推广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早年的广东话,现在的上海话,背后都有经济在撑腰。就中国目前实力,仍是不发达国家的范畴,现在的经济实力与我们的语言地位是较相适应的,而且在日渐上升。中国经济要发展,和国际联系日渐增多,学习国外的语言从而学习他们的好东西,这是必要的。不然怎么办。还象以前那样关起门来吗?已经不可能了。说汉语将来会被取代,这是真的是杞人忧天。在中国国内,汉语仍是主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他怎么学习外语,都是从心里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有着特别的热爱的。而且我们也都清楚汉语是我们文化历史的承载,没有它我们整个民族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了。所以,汉语是有根深蒂固的基础的。  
      新浪观察:汉语的地位之争,有人已把它上升为“爱国主义”,您怎么看?     于根元:这是不对的。说得太严重了,这种思想是狭隘民族主义思想。我只想说一句:“没有国际主义,谈不上民族主义。”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太复杂化了。而且语言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在不停地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当年汉唐盛世时,多少外国人来学习汉语,中国也学习外国,而且是主动学习,象唐僧玄藏,学习外语的经书,比外国人还厉害。怎么没有人讲他不是中国人,怎么没有人讲汉语要灭亡了?事实证明唐代是汉语非常生动丰富的一个时期,汉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看语言这个问题不要看表象,更要看语言自己的实质特征。  
      新浪观察: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3 21:31 , Processed in 0.0974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