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5|回复: 2

翠花,上酸菜——2001年6大流行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3 22: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www.xlmz.net-2003
越洁


资讯时代里,辞旧迎新有了新的意义。或浓或淡的事件留在了我们的生活里,增加或消减着我们的日常语汇。为避免麻烦,我们不再用“小姐”称呼饭店里的服务员;我们不敢再给某人冠以“大师”的名号,是因为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词儿几乎等同于不学无术;同时我们又热衷于把“将某某进行到底”“有多少某某可以重来”一遍又一遍嵌到标题里,像读过GRE的人一样生怕别人小觑了自己的词汇量。

1.零距离

如果说前年我们的接触模式还仅限于第某次的亲密接触,那么进入公元2001年,我们干脆把距离缩短到了零。

我们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谢霆锋的专辑中。狂野无羁的造型上封盖着大大的“零距离”——谢霆锋与歌迷没有距离。

真正让“零距离”大红大紫起来的,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梦圆 之后,一位名叫李响的足球女记者的那本震撼足坛的《零距离——与米 卢的心灵对话》。

当47年的梦想和一本书以某种奇特的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时,“零距离”就带有了“亲密、隐秘和神秘”三重色彩。

2.翠花,上酸菜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扭捏的带有几许羞涩意味的“翠花,上酸菜”一经出口,就会有人开心会意地哈哈乐。在网络风行之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已经堂而皇之地出现在KALA OK歌单上。更有意思的是,周杰伦来内地做访问时,字正腔圆地唱出的就是这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年底在青艺小剧场上演的话剧《翠花,上酸菜》,就是吸吮着网络和流行双重雨露的中戏年轻人所为,剧情和“翠花,上酸菜”并无太大关联,得剧名如此,唯一的理由就是她够流行够热闹也够无厘头。

3.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句流行词语的最大意义,是提出了公元2001年最直接也最简洁的发问方式,而不在于被多少电视电台和平面媒体引用。

最早接触这种发问方式,是那本被无数国际级大公司引为企业经典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国外看中的,国内岂能不看,一出现就一炮而红。而后三里屯热闹的RAVEPARTY上,“Who Lets the dog out”雄赳赳气昂昂地一遍又一遍地问“谁把狗放出来了?” 那感觉就像成千上万人吼着“谁动了我的奶酪”。

断喝一声“谁动了我的奶酪”,个性、勇气和愤怒扑面而来,21世纪的个性需要这样的发问方式。

4.让爱作主

一对荧屏黄金情侣搭档数年后的又一次联手。

这次联手因为徐静蕾的加盟而火光四溅:即使是最佳情侣,在中国男人集体浮躁的年代里,也要接受“第三次”浪潮的考验。

包二奶和婚外情的登堂入世,让世界人民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外国男人在婚前可以胡来,婚后就要规规矩矩。而中国男人在婚前纪录清白,婚后则“花花世界任我遨游”。中国女性集体的尊严受到了来自对方阵营严峻的挑战。

5.今年过节不收礼

想打开电视而不收听到这句广告词,就如同吃橘子不必剥开橘子皮一样。脑白金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不得不为这种保健品担上了忧:物极必反的道理侬难道不懂?

但就是这样一句广告词,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观众的心。因为她的矛头直指“过年收礼”,跟时下的反腐倡廉非常合拍。但是这则产品广告最终也没能免俗,独独把“脑白金”摘了出来。

6.我们赢了

申奥之后,“我们赢了”登上各大报纸最显要的头条位置。

作为北京好运的象征,“我们赢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将继续被喜形于色的北京人挂在嘴角眉梢。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2002年1月07日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3 22: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说明了什么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www.xlmz.net-2003
中国社科院博士 沈杰

所谓流行语,是指某个时点上产生的,首先在一定范围内风行,然后进一步传播的,以鲜活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而青年流行语则是指由青年创造,或者源于其他人创造,但都在青年中广泛流行的词语。

采用请青年评选青年流行语的方法,不完全是为了评选出“实际上”在青年中流行的语词,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些流行语,还可以从潜在或间接的角度透视出青年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因此,流行语便成为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表征。

此次青年评选出的“十大青年流行语”,突出地表现了2001年中国青年社会文化心态上的以下特征:

一、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

本次流行语的评选结果,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当今青年显著的国际问题意识。在“十大流行语”中,有3个词语与2001年某种意义上可谓最重大的国际形势有关:序位第1的“9·11”、第2的“本·拉登”和第9的“反恐”。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力,不仅整个世界的正常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口过剩、艾滋病、毒品走私、“黑客”犯罪等等,近年来十分嚣张的恐怖主义活动更是如此。

在青年所选择的有关世界局势的3个流行语中,两个占据了前两名的较高序位,表明青年不仅将较大的心理空间用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关注,而且还表明了这种关注的强烈程度。这种选择意味着,当今青年把是否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视为影响中国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外在条件。

二、“中国年”里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

“十大青年流行语”中有4个涉及了中国2001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申奥成功”、“入世”、“ W TO”和“出线”。

刚刚跨进新世纪的2001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就扮演了极其引人注目的角色: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国家足球队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圆满召开了 A PEC会议;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因此,这个极富意义的年被称作“中国年”。“中国年”的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也使青年心态中的社会关怀倾向空前增强。4个流行语与我国当年的发展成就有关,说明青年心理空间中最大的一个层面留给了对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感受,由此也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更高期待。

三、网络时代的迷恋新奇与流行文化追逐

“十大流行语”中有3个与网络或网络文化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翠花上酸菜”、“ Q Q”和“Flash”。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网民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其中18岁以下的人占15.1%,18至24岁的人占36.8%,25至30岁的人占16.1%,31至35岁的人占11.8%。可见,79.8%的网民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

网络这一高科技产品的迅速发展,带给了青年一个新奇的世界。而青年在这个新奇的世界中,又创造着更新奇的事物。尤其是在社会世俗化进程加速,流行文化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的今天,作为流行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一种被称为网络文化的东西诞生了。

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引发了一些青年对它的追逐和迷恋。他们在其中创造着、表达着、娱乐着、宣泄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5月06日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3 22: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百姓蓝皮书:10大流行语反映社会嬗变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www.xlmz.net-2003
  一项由全国2000多位青年网民参与、名为“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网上评选活动揭晓。参评者在众多候选词语中选出十大流行语排行结果是:(1)9·11;(2)本·拉登;(3)申奥成功;(4)入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线;(8)QQ;(9)反恐;(10)Flash。尽管入选的词语只有10个,但却从一种独特角度表现了2001年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第一,全球化背景下强烈的世界关怀与问题意识;第二,“中国年”里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感与发展期待;第三,网络时代的新奇迷恋与流行文化追逐。

作为一种流变着的符号表征,流行语总是最为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心理的变迁。1993年《大学生》杂志曾举办了“大学生评选大众十大流行语”活动(样本数1104),其评选结果为:(1)下海;(2)申办奥运;(3)发;(4)大哥大;(5)第二职业;(6)电脑;(7)没商量;(8)说法;(9)发烧友;(10)学雷锋。如果将这一结果与2001年的评选结果加以对照,社会及其心理变迁的程度与轨迹可以清晰地窥见一斑。

有一位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20年(1979-1999)最流行的新词汇总结为:中国特色、平反、一号文件、万元户、顶替、托福、乡镇企业、小康、国债、股票、倒爷、奖金、打工、爱滋病、炒鱿鱼、一国两制、赞助、甲A甲B、希望工程、下海、第三产业、迪斯科、回扣、跳槽、生猛海鲜、电脑、白领、兼职、大款、卡拉OK、快餐、休闲、减肥、打假、商品房、市场经济、转换机制、两个转变、东西联动、费改税、资本运作、资产重组、软着陆、降息、年薪、回归、知识经济、下岗、分流、按揭、克隆、上网。

而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流行语评选活动和有关研究的结果,人们轻易地就能挑出一些凸显这10多年社会与心理变化的流行语:

下岗;抗洪;再就业;房改;世界杯;彩票;金融危机;泰坦尼克;上网;减员分流;知识经济;性骚扰;隐私;货币分房;数字化;酷;千年虫;盗版;拍写真;打假;贺岁片;新新人类;小资;闪客;唐装;名人畅销书;手机短信;韩流;酷毙了;哇噻;帅呆了;听证会;美女作家;黑哨;下课;美眉;足彩;零距离……。

开放社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行现象、时尚现象的不断出现,并且时常形成种种社会焦点。流行语便是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流行现象,其议题和焦点的丰富性、新颖性、流变性都充分表明,当今的社会心理在总体上正朝着一种日益开放、多样、理性的方向迈进。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2年8月0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9 16:27 , Processed in 0.0660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