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6|回复: 0

扑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7 2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接连爆发禽流感,在韩国、越南、泰国、印尼、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等疫区,被扑杀的病鸡已有两千多万只。
    泰国已经扑杀了1050万只鸡,有的地方还用掺了威士忌的米饭喂鸽子,把它麻倒,然后集体扑杀。
    印尼总统美加华蒂下令当局必须根据国际标准扑杀病鸡,以防疫情扩散。
台湾农委会已经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包括移动管制、扑杀、补偿、检疫等。
1月2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提出八项措施,第一项就是要坚决扑杀疫禽。
    扑杀!扑杀!!扑杀!!!在周边国家或地区一片喊杀声中,笔者在想,什么叫“扑杀”。前两天在互联网上利用百度进行搜索,“扑杀”有3万4600篇。好些文章并不是新最近才见诸媒体的,而是几年前的旧闻。可见,“扑杀”早就用开了。
翻检《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都不见“扑杀”条。《汉语大词典》和台湾的《国语辞典》收“扑杀”,书证皆出自古代文献,《汉大》的释义是“摔死”“击杀”。这个义项似不适用于成批毁灭疫禽病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第21条说: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扑杀”是扑灭禽畜瘟疫最重要的手段。
    “扑杀”是个偏正式合成词,“扑”是修饰“杀”的。“扑”可作“向前猛冲,压过去”解,引申为“奋力”——竭尽全力。因此,“扑杀”或可解释为“奋力大量弄死或消灭”,其对象主要是感染了疫病的禽畜。
    就语用实例所见,澳洲南部的维多利亚省曾打算扑杀1万5000只袋鼠;美国马里兰州曾下达全面扑杀令,扑杀来自中国大陆的鳢鱼;台湾曾是蝴蝶王国,然而由于生存环境遭破坏,人们对蝴蝶的扑杀十分猖獗,蝴蝶王国早已不复存在。台湾林务单位去年花大笔经费扑杀被视为“植物界杀手”“绿癌”的“小花蔓泽兰”。可见,鸟兽虫鱼甚至植物,都可能成为扑杀的对象。引申开去,电脑病毒也成了人们扑杀的对象,如:瑞星发放20万张急救光盘扑杀“求职信”系列变种。凡是必须迅速大量予以消灭的对象,无论动植物还是微生物都在“扑杀”之列。
    “扑杀”古已有之,现代赋予新义,看来,当代辞书应当收为条目,并增补新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7 07:25 , Processed in 0.0611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