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3|回复: 0

“称谓”趣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9 1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故乡
作者:赵统斌



  人类从能够对话交流起,就开始使用称谓了,且因对象不同而有别。亲族关系的产生、国家的确立,使各种称谓渐至确定下来。特别是语言文字问世以后,各类不同的称谓更被作为种种礼仪规范化、秩序化、稳固化。所以,称谓往往显现着一个人的名位、等级和修养什么的。中国人对称谓十分讲究,它不仅为了标明身份,而且还用比喻和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着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的文化风尚。
  “大驾光临”、“蓬筚生辉”——尊称与谦称。
  “谦谦君子”,向来是古人理想的人生“标本”。凡属自家的一律“等而下之”,人是“鄙人”,妻是“拙荆”,子是“犬子”,书是“拙著”,居室自然是“寒舍”、“蓬筚”了。“自谦”要与“他尊”相对应,于是称谓对方便要冠之“尊贵”的字眼,所谓“贵府”、“三宝殿”、“令尊”、“令爱”、“贤婿”、“贤弟”之类,使“蓬筚生辉”的自然惟“大驾”而已矣哉。曾有这样的笑话,一秀才于某家作客,无意间惊动了“梁上君子”(老鼠),把油瓶子弄倒了。这位尊兄便大放厥词:“鄙人坐在贵屋的宝梁下面,一不小心,惊动了尊鼠,打翻了令油瓶,贵油沾了敝衣……”这种“他尊”、“自谦”的客套,不仅迂腐古板,而且不少几近虚伪。试想,明明是华贵的厅堂楼阁,却偏偏说成“寒舍”、“蓬筚”;口称“拙作”,其实心里未必不把它跟“巨著”划等号。而所谓“犬子”说白了就是“狗儿子”,那不等于承认自己是狗么?这怕也不是多么心甘情愿的事吧。
  “东床”、“西席”——比喻和借代。
  称谓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偌代。“膝下”总称父母,取儿女子膝下承欢之意。“裙钗”特指女子,以服饰借代人本身。妻之父母你“泰山”、“泰水”,妻之姐夫、妹夫谓“连襟”、“连袂”。比喻和借代的运用,造成了此类称谓典实的丰富多彩。“东床”代指女婿,言王羲之坦腹东床,无意攀亲,却桃运自来。此典广为人知,无须细述。而教师被称为“西席”,想来就知者甚少了。《称谓录》有云:“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看来汉明帝是颇有“尊师重教”思想的,尽管对老师仍有些居高临下的“命令”意味,但作为封建皇帝已属难能可贵了。另有两个出人意表的小典,颇有意趣,不能不谈。其一将不慧之子称为“爪子”,其二把长子谓之“鼻子”。“爪子”典出唐书,说是“贺知章有子,请名子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谑之曰:“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爪子’也”。“爪子”谓不慧之子,早已有之,不过趣出于唐而己。“鼻子”之说源乎“鼻祖”,是“初始”、“第一”的意思,这样称“鼻子”为“始生之子”即“长子”也就顾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荆妇”、“布袋”——文化风尚。
  称谓五花八门,短小零碎,但也决非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它之中包蕴着深刻的内涵,其社会性、地域性、时代性、传承性等各种文化信息几乎都可以从中观照出来。一个人的名字如此——“建国”、“抗美”、“宪法”、“跃进”,“文革”期间名“卫东”、“永革”的比比皆是,而今对外开放了,“娜娜”“莎莎”、“菲菲”等一些洋名字便也多起来。这些名字的沿革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就是一部共和国的简史么?怎一个名字了得!称谓亦然。古时妇女地位低下,自称“荆妇”、“箕帚妾”、“奴家”、“奴婢”等等,在自己男人眼里也无非是个围着锅台转的“内人”。小妾的名位更低自不待言。无论是作为“内人”、“室人”的正妻,还是作为“侧室”、“偏房”的小妾,均被幽闭樊笼,足不出户,根本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力和机会。反美其名曰“金屋藏娇”之类,实在荒唐得可以。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的思想,使不少无子承业的家庭采用了“招婿”的补救办法。招赘女婿而今俗称“倒插门”,古代有一趣说,称“赘婿”为“布袋”。原意是有女无子之家“恐世代自此绝,不肯嫁出,招婿以补其代,谓之‘补代’耳”。结果以讹传讹,“补代”成了“布袋”,音形义三者发生了错位。皇亲国戚、列侯公卿之称谓,名目就更加繁缛。皇帝称“万岁”,意谓福寿绵延、统治久长。皇子皇孙们自然要逊一筹,便以“千岁”呼之。而在公共场合,官宦之妻对丈夫则言必称“老爷”,“亲爱的铁蛋儿”之类,只能永远是闺阁之私了。而今观念大变,妇女的地位愈来愈高。许多“内人”、“奴婢”开始当家做主,夺取了家庭“一把手”的大权。特别是大城市,“惧内诺(懦)夫”(丈夫)和“卡夫卡娃”(妻子)正成正比例迅速增长。男子汉大丈夫常被高举“武器”的妻子威逼到床下。汉子们虽在逆境中仍然高呼“说不出来就不出来”’毕竟是虚张声势、色厉内荏而已。这种阴阳颠倒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显然亦不可取。据说某少数民族称丈夫为“爱根”(爱之根本),我看倒是颇有些人文主义思想的。
  称谓题大,罗织繁富。不过取只鳞片爪,妄谈凑趣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9 18:38 , Processed in 0.0867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