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4|回复: 3

麦耘:漢語語音史上詞彙擴散現象一例── 捲舌噝音使i/j消變的過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1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聲韻論叢(第九輯)》,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11月

作者:廣州中山大学中文系    麥  耘
来源:http://ling.ccnu.edu.cn/message/yyxlwx/myMC_Diffusion.doc





   自來研究語音史,都要講語音演變的規律;要講音變規律,便不能不提“新語法學派”。這個學派有一條著名的定律是:音變有規則,而且音變規則無例外。前一句是説,一個特定的音變總是在特定語言的特定發展階段上,在特定的條件下發生的  ;第二句是説,如果一個音變在某一特定條件下發生,那么所有符合這條件的詞就都會參加這一音變。這種觀念的確立,是19世紀西方語言學、特别是歷史語音學獲得巨大發展的基礎。中國的音韻學界從20世紀初接受西方的語言學理論以來,也一直奉之為圭臬。
不過語音演變中常能看到一些參差不齊的現象,並不都能用上述定律去説明。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對語音演變的新解釋,這就是“詞彙擴散”( lexical  diffusion ) 的理論 (參看王士元1979,沈鍾偉1995)。這種理論認為,音變是在被這個音變所涉及的詞彙 (在漢語中就是“字”) 當中逐步擴散的。如下圖所示:                       u                            v                            c                                              圖例:

                W1                                                                W1                            u=未變狀態
                W2                                                                W2                                v=變異狀態
                W3                                W3~W3                                        c=已變狀態
                W4                                W4~W4                                                      W=詞的未變形式
                W5                W5                                                                              W =詞的已變形式
                W6                W6                                                                                   ~=一詞兩讀

    在某一個共時階段中,一個音變所涉及的詞可能表現為三種不同的狀態:有的詞已變 ( c狀態,如W1 W2 ),有的詞還未變 ( u狀態,如W5 W6 ),有的詞正處在變化之中 ( v狀態,如W3 W4 )。所謂在變化之中,體現為一詞有兩種讀法,即既可讀未變時的音,又可讀已變後的音,舊音與新音共存。變異狀態 (即兩讀狀態) 是未變和已變之間的橋梁:一個詞除了原有的讀法外,又有了新的讀法,那就是開始變化了;當它兩讀之中的舊音消失,只讀新音時,變化就完成了。
词彙擴散論與新語法學派的觀點其實也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新語法學派講究音變的條件,詞彙擴散論也是把一個音變在詞彙中的擴散限制在音變規則所指定的範圍内。從詞彙擴散的角度説,如果一個音變能貫徹到底,那么逐步擴散的最後結果,也會是没有例外的。但是,如果取音變的歷時過程正在進行的一個共時截面來看,就會看到有的詞 (字) 已變、有的詞 (字) 未變、有的詞 (字) 兩讀的情况;又如果一個音變的歷時過程因種種原因尚未完成就中斷了,或者變到半途時有别一個音變插了進來,那么在原本同樣條件下的詞 (字) 就可能呈現出不同的演變結果。這與新語法學派就不同,照後者的觀念,同樣條件下的詞 (字) 要變就同時一起變,所以不可能有例外。
    兩種理論之間還有另一個區别。新語法學派認為音變在語音上是漸變的,譬如某種語言中的變成,就得→→→→這樣一點點地變,在説這種語言的人們 (或者説是説這種語言的社會)感覺不到的情况下慢慢變過來的。 這跟前面説的觀點是互相聯繫的,因為既然是有關的所有詞一起變,語音上變得太大就會影響交際。詞彙擴散論則認為語音是突變的,是從一個音位變到另一個音位。由于是一部分詞、一部分詞地變,而且有兩讀的階段,所以音位上的突變對交際的影響就能够被限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内。
筆者傾向于贊同詞彙擴散理論。 不過筆者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儘管語音演變未必是漸變的,但也不會一下變得相去甚遠;在一個音變中,起點的音和終點的音在音質上或聽感上應有某些相似性。譬如一個語音系統中有a , o , u這三個音位,這個音系中的一些字從a變o的可能性就比變u的可能性大,或者是先從a變o,再從o變u。不過這仍是從音位到音位的變化,而不是人們感覺不到的變化。

    本文準備討論的是在漢語語音史上,捲舌噝音 (帶擦音成分的捲舌音) 聲母影響其後面的硬腭-舌面元音或半元音 ( i或j,以及較後出現的或  ),使之發生消變。這裏説的捲舌噝音,首先是指《切韻》的莊組聲母,其次是指在《切韻》之後與莊組合流的章組 (加上日母)和知組聲母。
    在討論本題之前,先要討論下面這個問題:《切韻》的莊組聲母是否捲舌音?莊、章組合流後的照組及《中原音韻》中照、知組合流後的這組聲母是否捲舌音?不少學者反對把這些聲母擬為捲舌音,主要理由是:它們出現在i元音或j介音前面,而捲舌聲母加i或j是一種拼不出來的“怪音”(參看陸志韋1947a)。這樣看問題的學者一般把莊組擬為舌尖面混合音 等,《切韻》後的照組擬為等,對《中原音韻》的聲母也作相近的處理,目的是讓它們跟i/j拼合得順口些。
    現在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是發音方面,二是語音發展方面。
    從發音上説。發漢語 (北京話) 的捲舌音時,舌尖向上翹至齒齦與硬腭的接合部,而舌面並不真正捲起,僅是向下降;而i/j則是跟c (硬腭-舌面中音) 相對應的半元音和元音 (王福堂1994) ,發音時把舌面中部向上貼近硬腭的後部。這兩種發音動作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即在舌尖翹起時,舌面不下降,而是同時向上貼近硬腭。按筆者自己的感覺,發這樣的音時某些肌肉會特别緊張一些。可以説這種音不順口,却不能説這種音不會有。
    事實上,現代漢語中確有這一類音存在。客家方言有一部分次方言有捲舌聲母,一部分没有,凡有的,其捲舌聲母都可與i/j相拼 (袁家驊等1983中所記大埔話是一例 )。據劉冬冰(1996),開封話有“遮者折,車撤,舍社射蛇,惹熱”等音節,捲舌聲母也跟i (=j ) 介音相拼合  。京劇的“上口字”如“知喫失日”等也是捲舌聲母拼i韻母  。王力(1985)説:“依漢語的習慣,捲舌音是不能和韻頭i相拼的。”(p174) 這話起碼是不符合現代漢語的事實。
至于從語音發展的角度來考慮漢語史上捲舌音問題的觀點,吾師星橋(新魁)先生早經提出,他在討論《中原音韻》莊、章、知組及日母音值的時候説:“王力先生認為近代齊齒呼韻母和撮口呼韻母音的消失是受[]等的影響的。既然在[]的影響下歸于消失,[]應有與拼合的機會纔能施加這種影響。”(李1983:p64) 這裏説的雖然是近代,對《切韻》實在也適用。
前面説過,捲舌聲母拼i/j時,某些肌肉會特别緊張,或者説不大順口,所以一些學者認為這種拼合有矛盾是有道理的。筆者認為,正因為如此,出于“經濟原則”(principle of economy),捲舌聲母從《切韻》以前開始,中經《中原音韻》,直到清代的漫長時間裏,一步步把漢語中的一大批/及/ 消磨掉了。可以把這一音變表示為如下公式 ( PV指硬腭-舌面元音或半元音,Sr指捲舌噝音):
    +PV → -PV / Sr                           (規則1 )
捲舌的噝音聲母不僅僅是這一音變的條件,還應該説,這種聲母與硬腭-舌面元音或半元音 (以下用i/j代表) 的矛盾是這一音變的動力,而這一音變過程就是矛盾的解决過程。如果因為捲舌聲母與i/j相拼有困難就否認這種音在漢語史上曾經存在,那么這一類聲母 (開始是莊組聲母,後來加上章、知組和日母) 後面的i/j消變的原因何在,就將會成為一個不解之謎了。
把《切韻》的莊組聲母擬為 等 (以及把《中原音韻》的莊、章、知組及日母擬為等或等),是從共時音系的角度,為使擬出的音更為順口而作的選擇;而擬為捲舌噝音 等,則是從語音歷時發展的角度,為使語音的變化 ( i/j先是在莊組聲母後面、後來在章知組聲母後面消變) 獲得合理的解釋而作的選擇。筆者認為後一選擇比前一選擇更明智一些。


    《切韻》有一個臻韻系,只有莊組聲母字;《切韻》又有真韻系,則基本上没有莊組聲母字。筆者認為,臻韻系是受了聲母的影響從真韻系中脱離出來的一部分字,也就是説,它們是規則1所表示的音變的先驅者。
    這是《切韻》音系中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這兩個韻系是互補的 (以“王三”為準):臻韻系有平聲臻韻和入聲櫛韻 (没有上、去聲),都只有莊組聲母字;真韻系的平聲真韻没有莊組聲母字,去聲震韻有,入聲質韻也有,但跟櫛韻又没形成對立 。因此有許多研究者把這兩個韻系構擬為同一個韻母。不過,揆之情理,它們的讀音應該有比較明顯的差别,陸法言纔會分為兩個韻系。還有一件:這事不僅與這兩個韻系有關,且牽涉到殷韻系。按殷韻系的聲韻配合結構本無舌齒音聲母,但殷韻系的上聲隱韻却有一個莊組小韻,而真韻系的上聲軫韻又正好没有莊組字,也是互補的  。音韻學界公認隱韻莊組字就是臻韻相對的上聲。
    下面是“王三”的有關小韻 (實際上就是臻攝的全部莊組聲母小韻) 的音韻地位及其反切,並附注筆者的擬音 :
                                    莊母                         初母                         崇母                         生母
        平聲  臻韻                臻 側詵反                                                榛 仕臻反                 莘 踈臻反
                                                                                                                        
        上聲  隱韻                                                齔 初謹反       
                                                                        
        去聲  震韻                                                櫬 初遴反       
                                                                         
        入聲  櫛韻                櫛 阻瑟反                                                                                 瑟 所櫛反
             質韻                                         桼刂 初栗反                齒出 仕乙反              
                                                                                                
這是整部《切韻》中莊組三等韻表現不整齊的唯一一處。這正是規則1的突破口,就是説,捲舌噝音使i/j消變的過程,首先從/韻母開始。這也是條件音變的一種:在大條件之下再以次一級的條件來確定演變的次序。可以説有一個被規則1所包含的小規則:
     →  / S                            (規則1’ )
同是規則1’ ,在這個特定的發展階段内,又以聲調的不同分3種不同的狀况:去聲震韻未變,仍為韻母,上聲隱韻是i元音已變、j介音還在,平聲臻韻則已經變為。這也是條件音變。從這裏還可以看得到語音漸變的鏈條:
        ()→→
當然,這是讀音接近的韻母之間音位性的變換,而不是人們感覺不到的、純發音上的漸變。
入聲的情况比較參差:兩個小韻仍讀,兩個小韻已讀。要説演變先後的條件是不同的聲母,就比較牽强,因為從語音上很難説明為什么不送氣的清塞擦音和擦音聲母會比送氣的清塞擦音和濁音聲母先變。筆者寧肯相信這是→的音變擴散到一半時呈現的狀况。
在隋、唐間的一些語音資料中,臻、真韻系的分合情况與《切韻》並不相同。據謝紀鋒(1992),唐初顏師古(581-645)的《漢書》注中臻韻字用真韻字作切下字 (入聲櫛韻字不出現,情况不清楚)。這表明在顏氏口中,臻韻與真韻的韻母相同,是,變化没有發生。
《切韻》(601) 是當時通語的正音字典。在《切韻》寫定前十多年,為此書制定綱紀時,“蕭(該)、顏(之推)多所决定。”(《切韻•序》) 所以《切韻》應該基本上反映作為當時最負盛名的學者之一的顏之推(531-約590) 對正統語音的看法。不過《切韻》又是由陸法言(562-?)實際編撰的,它首先是陸氏對正音系統進行分析的結果。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顏師古是顏之推的孫子。顏之推説:“吾家兒女,雖在孩稚,便漸督正之。一言訛替,以為己罪矣。”(《顏氏家訓•音辭》) 儘管這還不足以説明這祖孫倆的語音完全一致,但顏師古所用以為古籍注音的是一種正音,是没問題的。
由此推出的結論是:臻韻在當時的通語中有兩讀,一讀,與真韻一樣,一讀,已經發生變化。
《切韻》各韻排序的原則,是按讀音的遠近以類相從。在平聲中,臻韻緊跟真韻,後面是文韻和殷韻。照筆者的擬音,臻韻應該與殷韻相次纔是。筆者的解釋是:臻韻有兩讀,一讀作,陸氏據此使之獨立成韻,另一讀與真韻一樣為,是未變化時的讀法,比較正統 (舊時文人的傳統,總是把較守舊的讀音視為正統的讀音),陸氏據此把臻韻次于真韻之後。入聲的排序則是: “質、物、櫛、迄”  (“物迄”是“文殷”的入聲),與平聲不侔。這似乎暗示陸氏認為櫛韻只有已變化的、與迄韻 ( 韻母) 接近的一讀,而没有與質韻 (韻母) 相同的一讀,或者雖有也是不必加以重視的。不知是不是巧合,顏師古的注音提供了臻韻讀為真韻的證據,但没提供有關櫛韻的信息。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認為臻韻在與真韻分離的過程中,經歷了舊音與新音共存的兩讀階段。
    《廣韻》的櫛韻與“王三”不完全相同:多了一個小韻“齒出,崱瑟切”,而質韻仍有“齒出,仕叱切”。這就是説,《廣韻》的質、櫛兩韻有對立。宋初重修《廣韻》時所據的祖本是無名氏《原本廣韻》,可能是晚唐的作品。《原本廣韻》今見收于《四庫全書•經部》,其質、櫛兩韻也有此對立。這顯示“齒出”字在從到的演變過程中,曾有過兩讀的階段。這時質、櫛兩韻莊組字就呈現出第壹節圖示的詞彙擴散現象:“桼刂”處于未變狀態“齒出”則處于變異狀態,而“櫛、瑟”處于已變狀態c。


從元代韻書《蒙古字韻》(1269以後) 和《中原音韻》(1341) 可看到,中古三等韻的莊組字已經全部失去了/,就是説,當Sr=莊組聲母時,規則1在元代以前的某個時候已經實現了。
到這時,規則1又有了新的對象。至少從北宋開始,章組和日母由舌面前音變為捲舌噝音  ,在此之後,知組也由捲舌塞音變為捲舌噝音,即 ( Sj指舌面前音,Tr指捲舌塞音):
    Sj → Sr                                          (規則2 )
    Tr → Sr                                          (規則3 )
這兩項演變到《蒙古字韻》和《中原音韻》時已完成,兩書中的捲舌噝音不僅包括《切韻》莊組,還包括章組、日母和知組。這些新出現的捲舌噝音使規則1繼續運行。
規則1中還包含一個較小的規則,即韻母在捲舌噝音聲母後變為  韻母 ( # 表示音節界限,在這裏表示無韻尾):
     → / Sr    #                                (規則1” )
在《蒙古字韻》的八思巴字標音中,“dzhi菑,tšhi差,tšhi漦,šhi釃”(用照那斯圖、楊耐思1987的轉寫) 等中的就是 。下面把這類音節寫作S。《蒙古字韻》這類音節只涉及中古的莊組聲母。
在新出現的Sr中首先進行的音變是規則1” 。在《中原音韻》“支思韻”裏,S類音節比《蒙古字韻》要多,所多的是中古章組聲母大部分字、日母字,以及3個知組字“胝祉徵”。與之相對立,在“齊微韻”裏有Sri類音節,包括中古知組聲母絕大部分字和7個章組字“侈製制世勢逝誓” 。日母字全都變了,章組字變得多,知組字變得少,説明規則1” 是在規則2和規則3之間啟動的。
現在的問題是:變與不變的界限並不完全劃在章組、日母與知組之間。有少數知組字已變,又有少數章組字未變,其中還有較早時同音而在《中原音韻》出現對立的情况 (如知母“胝 : 知”,昌母“齒h: 侈”,禪母“是 : 逝”等)。有一些可以作另外的解釋  ,有一些就只能看作是不整齊的發展。從詞彙擴散的角度來看,可以作這樣的理解:当規則1” 在章組字中的擴散尚未最後完成時,規則3發生了,于是規則1” 又開始在某些知組字中起作用。
明末清初方以智(1611-1671)《通雅•切韻聲原》的韻圖也有S和S的對立,並且入聲字也加入了規則1” 的行列。有兩點值得注意:(1) 中古澄母字“持”列于th陽平,同是澄母字的“遲”則列于陽平,是發展有先後;(2)“質”字既列于t 入聲又列于入聲,“日”字既列于 入聲又列于 入聲,是有兩讀。
李漁(1611-1680)《笠翁詞韻》有“支紙寘”韻 (韻母) 和“奇起氣”韻 ( i韻母),後者平聲已無Sr聲母字,上聲有2個,去聲則有比較多,而這些字絕大多數都重見于“支紙寘”韻的上、去聲中(看麥耘1987)  。從中可看到平聲字的全部和上聲字的多數已完成變化 (達到了c狀態),去聲字的多數和上聲字的少數有兩讀 ( v狀態),只有個别字没發生變化 ( u狀態)。聲調作為一個語音條件與變化的先後次序有關,但落實到具體的字仍是詞彙擴散式的。
方、李兩人同時,而他們書中所反映的規則1” 演變的現象卻不完全相同,哪些字已變、哪些字未變,略有出入。這固然可以考慮是否與方音影響有關 (方安徽人,李浙江人而長于江蘇),但從另一角度説,字音的不確定又可能是表現了有關的字正處于變異狀態之中。
繼規則1” 啟動之後 (不是完成之後),規則1全面開展。除規則1” 所涉及的韻母外,哪些韻母先變,哪些後變,筆者所見的資料尚不足,本文暫不作討論。唯從徐孝《重訂司馬温公等韻圖經》(1606)中可知,在明代後期的順天 (今北京) 方音中  ,規則1已基本完成,剩下韻母還同捲舌聲母相拼,成為這一演變的殿後軍 (參看陸志韋1947a)。現代漢語方言 (包括一些北方方言) 中,捲舌聲母與/和/結合的情况還時能見到,不過以現代北京音為標準的共同語音已經没有這種音節。在共同語的範圍内,規則1已經在近代時期的某一個時候走完了它在語音史上的全部里程。


現在對本文的研究作一個小結。規則1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實現分為兩個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中古階段,對象是莊組聲母字。這一階段以規則1’ 為起始點,即最先在真韻系進行,後普及于所有莊組三等韻字。在進入近代之前,莊組聲母後的/已全部消變,無一例外。
第二階段是近代階段,對象是新變為Sr的章組、日母和知組字。首先進行的是規則1” ,就是先從韻母變起,接下來在所有這類字中鋪開。到現代漢語共同語中,捲舌聲母後就完全没有了/和/ ,也是無一例外。
從這一演變的結果來看,可以説是證明了新語法學派“音變有規則”理論的正確性。但是,對其具體過程所作的探討却又使人相信,這一演變的過程是按詞彙擴散的方式進行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有平衡和不平衡這樣兩個方面。打個比方説,一個人站立著的時候是平衡的,當他一邁開步子,平衡就被打破了;而當邁出的腿踏穩了,他也就獲得了新的平衡。 再次邁腿,平衡又再次打破。他總是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向前走,而且也只有這樣纔能够走得動。平衡是事物發展的本質特徵,不平衡同樣也是事物發展的本質特徵,事物就是在兩者的交相作用中發展的,而且每一次新的平衡都是通過不平衡的過程獲得的。語音演變也是如此,整齊和無例外是平衡,而詞彙擴散的過程則是不平衡的。新語法學派正確地指出了語音發展的平衡性,但不願意看到其不平衡的一面,或者總要把不平衡現象歸因于特殊的、外部的因素。對“無例外”的過分强調使之陷入了片面性。事實上,“無例外”只是音變規則徹底完成的結果(或者説是對這種結果所作的事後的──不是發生音變當時的──描述),而不是音變規則的實現過程和方式的特點。
不過,與其説詞彙擴散理論是對新語法學派的否定,毋寧説前者是對後者的重大修正。 筆者認為可以這樣説:語音演變是有規則的,而規則實現的過程以及方式是──至少應該説“常常是”──在詞彙 (字) 的層面逐步擴散的。本文的研究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只有運用了詞彙擴散理論,“音變有規則”這一定律纔能得到更為正確、更為準確以及更有普遍意義的説明。

參  考  文  獻
稻葉志郎
    1988  《京劇音韻探索》,學林出版社,上海
董同龢
    1948  《上古音韻表稿》,《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8本,上海
李星橋(新魁)
1980  〈論近代漢語共同語的標準音〉,《語文研究》1,太原
    1983  《〈中原音韻〉音系研究》,中州書畫社,鄭州
廖榮蓉
1994  〈國外的漢語語音研究〉,《海外中國語言學研究》,語文出版社,北京
劉冬冰
1996  〈汴梁方音與《中原音韻》音系〉,《語言研究》增刊, 武漢
陸志韋
    1947a  《古音説略》,《燕京學報》專號20,北平
1947b  〈記徐孝《重訂司馬温公等韻圖經》〉,《燕京學報》32,北平
麥  耘
1987  〈《笠翁詞韻》音系研究〉,《中山大學學報》1987:1,廣州
寧繼福
    1985  《中原音韻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長春
沈鍾偉
1995  〈詞彙擴散理論〉,《漢語研究在海外》,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王福堂
1994  〈舌面中音應該具有什麽樣的音值〉,《語言研究》27,武漢
王士元 William S-Y. Wang
    1979  “Language change: a lexical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8. 中譯本:〈語言變化的詞彙透視〉,《語言研究》3,武漢
謝紀鋒
1992  〈《漢書》顏氏音切韻母系統的特點〉,《語言研究》23,武漢
袁家驊等
    1983  《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
照那斯圖  楊耐思
    1987  《蒙古字韻校本》,民族出版社,北


[ 本贴由 孙兰荃 于 2005-8-10  18:25 最后编辑 ]

相关帖子

发表于 2005-1-28 00: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斜体字无法阅读!

发表于 2005-1-28 2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请用论坛右上角的放大功能就可以阅读了
可以放大50倍呢
发表于 2005-8-12 22: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斜体可消除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4 04:29 , Processed in 0.0630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