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25|回复: 4

简体字书籍冲击台湾书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0 2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童清峰
来源:《新华网》
2005-06-07


     香港《亚洲周刊》5月1日一期报道:简体字书冲击台湾书市。
  随着两岸交流热络,中国大陆简体字版书也在台湾水涨船高。如今简体书成为公开的书市,在台湾的大学校园附近专卖店随处林立。
  最近台北市忠孝东路出现一家台湾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简体字书店————上海书店,在出版界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

  上海书店由《联合报》旗下联经出版公司经营,透过该报系在媒体的造势,引爆一股强大的购书潮。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上海书店董事长林载爵指出,上海书店开张后比预期“热闹”,除了原先设定的中老年读者,年轻人与上班族也显著增加。

  简体字书之所以吸引台湾民众,在于价廉,平均定价比台湾便宜1/3,对台湾读者具有莫大吸引力。林载爵指出,台湾图书市场年营业额高达新台币600亿元(近20亿美元),目前台湾简体字图书年营业额才新台币5亿元而已,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简体字书在台湾曾经有过一段幽暗的岁月。全台率先进口简体字书的“万卷楼”总经理梁锦兴回想上世纪60年代,大陆书被视为禁书,每次书进口都要在海关留下记录并进行约谈,有着无限感慨。他在“华文出版会议”上指出,到了90年代因应教学需求,出版业者纷纷公开或不公开通过各种方法带书进来。1992年制定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不得公开销售大陆图书,但对出版策略灵活的业者而言,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始了半地下化的销售。对此,台湾当局也睁一眼闭一眼,直到前年7月重修法令,大幅松绑两岸图书流通限制,才正式开放业者经营简体字书店。

  林载爵指出,透过大陆图书资料库的版权审查,所有在台登记的版权书上海书店都不会进口,因此不可能会有简体书跟台湾繁体书同台抢市的问题。相反,它可能会有弥补作用。

  远流出版公司负责人王荣文指出,开放简体字书进口有助纾解台湾没有能力出版的困境,过去在台湾属于小众市场的文史哲及中国古籍等冷门书因此得到弥补。另一方面,大陆书价格比较低的优势,会对台湾书造成压力,台湾书必须再提高它的品质。

   解禁书出版量飙升

  郝明义也指出华文世界一些特有现象,主要出现在生产出版和通路销售两方面。生产出版方面,因为华文主要是台湾和大陆两地,台湾自1989年解严以后,出版量大幅扩张,从一年五六千种新书,一路增加到三四万种新书,他说,这是因为1988年后社会开放、经济所得提高、政治松绑而出版量一路飙升。

  同样情况也发生在大陆。每隔一二个月就要到大陆考察的郝明义指出,大陆近年出版量也增加得非常大,本身在出版与生产上也有极大需求,甚至有很多新的事物不断涌现,还有很多过去没有出版的现在可以出版,要“补”生产的书太多。他说:“华文世界特有现象就是两边都以快速扩充、快速出版的路子在滚动,有市场机制和商业利益在刺激。”
 
    在巨大急速的生产过程当中,两岸出版通路的游戏规则也产生巨变。台湾已经经历很长的发展过程,大陆也发生类似情况,主渠道、二渠道,随着开放脚步产生非常剧烈的变化。郝明义指出:“这些通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剧烈到这种程度,也是华文世界特有的现象。”

  由于开放得比大陆早,台湾出版业在选题的精确度与速度、涉外资源的丰沛性、整体包装行销上,向来领先大陆,也是大陆学习的对象。但这几年来,这样的优势已经受到挑战。王荣文指出,大陆出版业者的出版研究明显超越台湾,“他们对各个公司的个案研究做得比台湾好”。他曾经观察到大陆业者出访时随时做笔记,回去便纳入改革中,形成新的制度。他认为,台湾原有的优势,例如经营管理,大陆已经有了,但他们有的优势,台湾却不一定有。

  郝明义则认为,资金优势台湾早就没有了,大陆出版社现金存款上亿人民币的例子太多了。印刷方面,大陆现在很多书都印得非常好,甚至装帧讲究都已超越台湾。行销优势“更谈不上”。这位台湾出版界的重量级人物指出,行销这种东西很多都是因地制宜的,不了解当地人的口味、习惯,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再谈到编辑,郝明义说:“就看什么书,如果是工具书,例如字典、百科全书,台湾根本不如大陆,还落后人家。台湾在一些轻松、娱乐方面的书或者图文书,有一点儿领先,但也说不上真正的领先,同样的领域,大陆也有很多优秀的工作者,那种领先很容易学。”
 楼主| 发表于 2005-7-22 14: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体汉字在国际社会渐渐看俏

来源:《参考消息》
2005-06-03
                          

                          东南亚繁体一夕变简体

      台湾《联合报》5月30日报道题为:东南亚现状“繁体一夕变简体”
      台湾人到东南亚旅行,常有熟悉的感觉。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古晋,有时整条街的商店招牌都写中文,而且是繁体字。

      早期中国移民,将汉字文化带往南亚;繁体字在海外华人社会传承,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台海两岸政治势力消长,东南亚的中文版图逐渐改变,不仅中文教学改用简体字,报刊字体也弃繁就简;加上日常书写习惯改变,南亚华人圈如今已是简体字天下。

                           简体汉字成主流

     台湾《联合报》5月30日报道题:与中国渊源深厚的日本,汉字早已融入文化中。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规定了“常用汉字”与“当用汉字”,要孩童从小学开始学习汉字。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阿辻哲次记得,40年前读小学,老师说:“你们现在好好学汉字,等你们儿子、孙子辈,就不用学了。”结果老师错了,他说,目前日本的外语学院中,选中文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占1/3,超过德文、法文。

     日本政府举办的汉字检定考试,如今每年参加的受测人数超过两百万。除了实用需求,汉字也是流行,阿辻哲次说,日本有8000万部手机,其中2/3可传输汉字短信,“现在年轻人,为了写短信拼命学汉字。”

     相对于日本将汉字视为民族文化资产,同样与中国文化渊源深厚的韩国,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废止汉字、推动韩文专用政策,中断汉字教育50年,直到1992年金大中执政又重新强调汉字。
    沈阳大学中文系教授郑锡元说,汉字在韩国曾是很敏感的题目,但目前韩国与汉字圈国家的贸易量占到贸易总额的一半,学汉语成为现实的需要。
    如今从仁川机场到汉城的路上,能够看到的汉字招牌,几乎都是简体字。韩国有130万人在学中文,但以简体汉字为主流。

                   从繁体字与简体字消长看两岸情势变迁

      台湾《联合报》6月1日文章题为:从繁体字与简体字消长看两岸情势变迁
      前几天的《联合报》以专题报导中文繁体字与简体字的消长形势,引人深思。
      从报导看来,相对而言,简体字在国际社会已有渐渐看俏的趋势。例如,外国人赴大陆学中文者早就远远超过来台湾;又如,原来使用繁体字的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改采了简体字,新加坡则推行“识繁写简”;再如,在“一国两制” 下,香港仍通行繁体字,但在市招用字上,细微的变化已经发生;甚至,在台湾,大陆原版的简体字书籍愈卖愈好,阅读简体字的人口显然正在增加……。

       这样的趋势,不能只视为简体字与繁体字的消长,而应警觉其实反映了两岸整体形势的对比。毕竟,早年大陆之封闭穷陋,是东南亚及外国学生之所以未“弃繁就简”的主因;如今纷纷转向,则是因大陆“改革开放”所致。一方面是因大陆的影响力正在快速增进,简体字的应用市场随之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亦是因简体字所传递的信息及知识之品质及影响力,已然大幅上升。

      联合报日昨的报导,引述一位香港意见领袖的评论说:“我们(香港)以前透过台湾了解世界;但是,现在还要靠大陆书。”这句话,道出了繁体简体的消长因果,寓意深长。

      在台湾愈来愈红火的简体字书市,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指针。愈来愈多的台湾读者买简体版的书籍,不只是因价廉,最主要的亦是因对于内容的肯定;至于字体差异所形成的阅读障碍,只消几个小时就能克服。

      其实,繁体字与简体字的消长尚不只是反映了华人社会的变化;若就国际全局来看,中文的竞争力亦显见上升趋势。就在前几天,美国重量级的参议员李伯曼和亚历山大共同领衔提案,主张立法推动美国下一代学习中文,以“确保他们在全球竞争中更能成功”;至于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中文热更是方兴未艾。当然,这股十余年以来继涨增高的中文热,主要都倒向了简体字;外国学生口中的“到北京学中文,到上海找工作”,即可见文字的消长形势与其应用领域的政经消长形势是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个趋势不变,中文极可能在本世纪内成为强势的国际语文。

      在台湾,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竞争原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题目;早年,不但将简体字打成道统的异端,甚至连文字横排亦成禁忌。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当年繁体字仍为正统,而台湾的繁体字中文信息亦俨然是华人社会相当重要的知识食粮。然而,大陆经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繁体简体的消长形势已现;令人确有一种不胜今昔的感觉。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高下虽见仁见智,但繁体字就美学观点显较优胜,计算机键入亦减低了书写的困难,所以大陆的意见领袖亦有偏爱繁体字者。值得注意的是:真正造成简体字在华人世界的上升趋势,与中文在国际社会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缘自大陆政经实力之上升。

      在台湾,一方面知识分子阅读简体字书籍的愈来愈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热心人士则仍欲将闽南语文字化,甚至将之罗马拼音化。但是,这不只是个人在主观上对文字的偏好与选择的问题,而是台湾究竟能用自己的语文来表达并实践何种程度的台湾竞争力的问题!否则,即使有一天大陆改采了繁体字,亦不能改变两岸消长的大趋势。因为,决定两岸高下的,其实并不在简体字、繁体字。

      简体字在国际社会的形势曾经不如繁体字,而简体字如今打开形势所反映的文化崛起,即使尚只是片面的及局部的而已,亦已不能等闲视之。不能只注意字体市场的消长,而必须警觉字体市场消长所反映的两岸大势的变迁!
发表于 2005-7-31 09: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臺灣人能看簡體字的約17%,能寫的可能不到1/1000;主要的問題在於,目前都是由電腦來認讀,還包括Key in的難度。臺灣並沒有對繁簡中文作硬性的規定,只是會去學簡體字的人預期不多,主要是閱讀上的適應。
 楼主| 发表于 2005-7-31 13: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

兼听则明啊。
在这方面,当地公民Artvine先生理应比我们大陆人更有发言权。
盼阁下能多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学术动向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1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体字早已打败繁体字 台湾人眼中的全球中文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6月1日


    据估计,全球至少有85个国家2500余万人在学习中文。大陆近年更是积极抢占中文教育市场,去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开幕,这项计划要陆续在全世界设立100所“孔子学院”。中国大陆在抓住商机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一并传播。
    纽约时报英文版5月22日刊登专栏作家纪思道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标题首次使用简体中文字。此一罕见举动,为全球中文热再添话题。台湾《联合报》对此予以高度关注,5月30日刊发多组文章就中文在全球的使用展开报道。——编者

    据估计,全球至少有85个国家2500余万人在学习中文。而大陆近年更是积极抢占中文教育市场,去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开幕,这项计划要陆续在全世界设立100所“孔子学院”。中国大陆输出中文教育资源,在抓住商机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一并输出。

                      台湾用中文老外有的不知道

    两年前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书的台湾留学生张静慧,曾在该校担任中文助教。她发现,中国大陆的崛起,让美国同学热衷学中文;但这些老外似乎不知道,台湾地区也使用中文。

    “他们觉得要学中文,得去北京;找工作,得去上海。”张静慧说,老外学写简体字、读着大陆教科书。这股潮流,已经很难阻挡。大陆有十多亿人口,政治经贸往来的国家遍布世界,“以流通的程度来说,简体字早就打败繁体字。”台湾的文化大学国语研习班主任王玉琴说。

    王玉琴说,大陆有计划地栽培汉语教师输出至全球各地,拿美国来说,中文学校、各大学的中文课,绝大多数都已经使用简体字教学。

                     认识简体字台湾校园办比赛

    台湾的语言中心也端出“同时教授简体字、汉语拼音”的菜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外国学生青睐。王玉琴说,外国学生来台湾学中文,多半也会要求学汉语拼音和认识简体字;过去教注音符号和繁体字的课程,已经不能满足老外的需求。再者,大陆推出“汉托”,即如同英语“托福”考试的“汉语水平考试”,外国人为了取得中文程度的证书,简体字一定得懂。

    台湾校园也吹起认识简体字的风潮。台北大学还举办认字比赛,帮助学生认识简体字。去年主办这项比赛的台北大学中文系教师李翠瑛说,读简体字书是必然趋势;更有学生扬言,“不懂简体字,就落伍啦!”

    来自马来西亚、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教书的作家黄锦树说,几乎中文系的教科书、参考书都由大陆进口,因为现在“中文领域最好的学术研究都在大陆”,所以简体字书非看不可。他还记得自己读大学时,只能偷看盗印大陆书;现在学生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台湾买到大陆书。

    台湾的大陆出版品,从禁书到开放,始终是市场先行。至于到底市场有多大,报道称,以前的估计从一年两三亿元新台币到七八亿元新台币,并没有定论,唯一确定的是,市场潜力不小。

                       台湾卖简体书业绩好过意料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成立“上海书局”展售简体字书,业绩出乎意料的好。联经乘胜追击,要改装台中、高雄的联经门市,为岛内中南部读者提供简体字书籍服务。老字号“天龙书局”也随即宣布,要开三家“台闽书城”供应大陆图书。

    海外的华文出版市场也在转变。新加坡大众书局落脚台湾,原本为了采购台湾繁体字书外销,但台湾区负责人谭白绢走一趟邻近各国的中文书店回来,立刻调整策略,将台湾出版品转印成简体字版本再销往海外。

    繁体字的边缘化危机令人忧心。“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多次倡议,应该申请将繁体中文字登录为世界人类遗产,得到不少支持。

                       美国中文教育简体当道

    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沈葆,是美国大华府地区知名的中文教育者。平常她在大学担任行政工作,到了周末,便借用公立学校教室教中文。一转眼,她教了28年,始终捍卫繁体字。

    在美国能源部工作的卢瑞平,今年5月接任美东中文学校协会会长。他和沈葆一样,坚持中文应该学繁体字。

    大华府地区是美国几个华人聚集区之一,周末上课的中文学校不少。卢瑞平说,台湾移民子女,会选择教繁体字和注音符号的中文学校;大陆移民子女则学简体字,“背景不同,这很自然。”

    大陆移民愈来愈多,卢瑞平说,大华府地区教简体字的希望中文学校、美中实验学校,六七个校区可以容纳两千多位学生,只要开班必定爆满。

    过去以繁体字发行的几家华文侨报,也出现简体字的对手报。侨报多摆在华人超市等地点供人取阅,广告是报纸唯一收入来源。大华府发行量最大的繁体字侨报,因应广告商要求,去年开始发行简体版。

    中文AP课程,最被坚持繁体字传承的家长和老师关切。全美大学理事会决定,中文将成为高中生选修的大学先修课程(AP,Advanced Placement)之一,初步决定以简体字为指定的中文字体。5月初新闻周刊(Newsweek)即报道,目前已有2400所高中将配合AP计划,在2007年提供中文先修课程。卢瑞平预测,美国学习中文的人数将大幅增加,但简体字必定成为主流。

                       日本流行学汉字写短信

    日本京都著名的清水寺,每逢过年,要由住持拿一支大毛笔,在大张宣纸上写下一个反映那当年情况的“世相汉字”。

    与中国渊源深厚的日本,汉字早已融入文化中。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规定了“常用汉字”与“当用汉字”,要孩童从小学开始学习汉字。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阿辻哲次记得,40年前读小学,老师说:“你们现在好好学汉字;等你们儿子、孙子辈,就不用学了。”结果老师错了,他说,目前日本的外语学院中,选中文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占1/3,超过德文、法文。

    日本政府举办的汉字检定考试,如今每年参加的受测人数超过两百万。除了实用需求,汉字也是流行,阿辻哲次说,日本有8000万部手机,其中2/3可传输汉字短信,“现在年轻人,为了写短信拼命学汉字。”

    相对于日本将汉字视为民族文化资产,同样与中国文化渊源深厚的韩国,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废止汉字、推动韩文专用政策,中断汉字教育50年,直到1992年金大中执政又重新强调汉字。

    在韩国有130万人在学中文,但以简体汉字为主流。

                       东南亚繁体一夕变简体

    台湾人到东南亚旅行,常有熟悉的感觉。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槟城、古晋,有时整条街的商店招牌都写中文,而且是繁体字。

    早期中国移民,将汉字文化带往南亚;繁体字在海外华人社会传承,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台海两岸政治势力消长,东南亚的中文版图逐渐改变,不仅中文教学改用简体字,报刊字体也弃繁就简;加上日常书写习惯改变,南亚华人圈如今已是简体字天下。

    来自马来西亚的作家黄锦树,正好历经过大马中文教育的“变天”。他记得,大马中文学校的华文教材,以前都是台湾当局协助编印,因此他直到小学六年级都学繁体字。到了初中,“繁体字一夕之间变成简体字”。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小学都是私立学校,过去学生清一色是华人子弟。近年来,因为华校教育水准高,加上中文热推波助澜,许多马来人、印度人子弟也送到华人学校就读,学习简体中文字和汉语拼音。

    与马来西亚相较,新加坡对于中文教育政策就更有远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新加坡教育部先后颁定小学和中学的华文文字表,从注音符号和繁体字的教育轨道,转进至简体字和汉语拼音。

    与中国大陆的经贸、文化往来很重要,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的交流更是密切,务实的新加坡人把“识繁写简”当成中文学习的原则。

    除了台湾,香港是繁体字最后的雕堡。但满街繁体字的招牌底下,细微变化正在发生。1997年以后,学讲普通话、学写简体字的人都多了。

    香港看世界的角度在转变。评论家、香港TOM集团顾问刘细良说:“我们以前透过台湾书了解世界。但现在,还要靠大陆书。”他说,大陆图书出版发展快速,有更多种类书籍可读;以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来看,香港人使用简体字的潮流,还只是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1:30 , Processed in 0.0751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