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6|回复: 1

网络诗词的现状与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30 15: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叶吟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5-7-17 22:10:49   

--------------------------------------------------------------------------------
内容摘要 :互联网络成为一种便利的传播平台,是现代化、信息化的产物。当中国的古体诗词这一传统文学形式遭遇互联网络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繁荣与复兴的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体诗词在网络上发展的一些状况和现象,评价其发展的潜力,以及反思其中所存在的尴尬局面,对中国古体诗词这种传统文学完全怎样更好的凭借网络的形式而得以传承,提供了一些浅陋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  古体诗词  现状  反思

                                     导言:当诗词遭遇网络

    古体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的冠冕,但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以来,古体诗词作为儒家文化“载道”的工具而为新型知识分子所唾弃。建国以来,虽然不少革命领袖都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功底,一些诗词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诗失去了她与生俱来的“兴观群怨”的功能,沦为口号与颂歌的载体。特别是在现当代的语言背景和西方文学的冲击下,古体诗词及其创作更是举步维艰,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亡之路。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诗词遭遇了网络。网络诗词作为民间诗词的一个分支,在信息化的时代中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充分展示了其繁荣与尴尬。

    所谓网络诗词,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创作、发表和交流的古体诗词。主要表现为网站发表和聊天室即兴创作的诗词。现代人的诗词创作大体可为官方与民间两种。官方诗词多以有政府背景的诗社为平台,创作特点是重内容、轻艺术;民间诗词则是民间诗人们歌咏性情、自娱自乐的作品,而网络给了他们一个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诗词遂成为一个重要分支。回顾起来,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出现,留学生等身居异国的华人自然较国内得风气之先,“新语丝”网站将典籍文献录入计算机,开国学上网之先河,在早期华人中造成了相当的影响。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上网逐渐成为国内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时尚,因为相对宽松的发言环境,一些作者开始在上面发表原创诗词。天涯虚拟社区的诗词比兴版面成立之后,网络诗词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大道。这之后,一些专业的文学类网站的诗词论坛也悄然兴起,网络诗坛出现群雄并起的局面。

       一、网络诗词繁荣兴盛的现状

    (一)、诗词创作在网络平台上的规模特点是:参与面广、舞台众多。
    1、从作者的身份来看,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商人、公务员,无一不备。古体诗词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中的爱好者,投身到网络诗坛。物质条件简单到只要一台电脑和一条宽带。
    2、网络诗词创作的主力军是青年学生和文化阶层。这是一个特质,区别于重社会职务身份的官方诗社。文化阶层挟“有闲”与“有文”上网,产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作品。青年学生以雅好中国古典文化为动机,在网上观摩、学习、试写、讨论,产生了更多的水准不一的习作。
    3、网络诗词创作与交流的平台数不胜数。 目前,可以这么说,凡是有文学BBS的地方就能找到古体诗词栏目;无数的聊天室也成为网络诗人每天即兴吟咏、交流的场所。其中以天涯诗词比兴、榕树下的诗词曲赋、国学网、故乡网、九天文化网最为鼎盛,其次还有数十家有名的诗词论坛,其链接,基本收入了名为“古典诗词乾坤大挪移”的网页中:
http://www.sinopoem.net/zj/qiankun.asp


    二、从数量与质量上看,网络诗词创作极其繁荣,有些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1、诗词创作的绝对数量很多。以天涯诗词比兴为例,每天都有上百篇主贴发表。榕树下的诗词栏目实行了审贴制,每天发表也超过了五十篇。
    2、网络诗词爱好者投注了极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发表频繁、讨论热烈;作品的修改经常化、作者读者的交流日常化。天涯诗词比兴的每时每刻平均在线人数达数百,每天回贴量超过一千贴。
    3、网上诗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个体特点,一般是规模不大,普通会员流动性强,但是核心团队稳定,且创作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开办在玉啸论坛的“玉啸诗社”,是一个杰出代表,常驻诗人是所谓的十三楼主、十三郡主,流动会员达数百人,网上网下都有一定的影响。
    4、部分网络诗词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进而出版了一些有水准的网络诗集。目前,有很多诗词论坛都出版了自身的电子刊物及纸质期刊,选载网络诗词中的优秀作品。每年免费赠阅达三千册的《有所诗》季刊是其代表。


    三、考察网络诗词的内容与形式,发现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积极探索、百家争鸣”。
    1、内容几无不可入诗。网络诗词并不注重载道和教化的功能,大量吟咏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有些作者还力图通过古典诗词这样一种形式来表现现代诗歌和现代流行歌曲所表现的情感与内容。
    2、在网络上,各种诗词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层出不穷,响应热烈,成功者被竞相模仿。守旧派仍在创作着纳入古诗集中几可乱真的作品;革新派尝试时语时事入诗,有的甚至到了极端的程度;折衷派则力图在保持古诗词传统风味的同时歌咏今人今事。
    3、网络诗坛初步形成,在现实诗词讨论会上出现了自已的声音。其诗词创作、作者群体和理论探索都已初见端倪。2002年12月,数十位诗人、学者相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当代诗词创作研讨会”上,网络诗人段晓松(嘘堂)等人,激情澎湃地提出“当代诗词在网络”,引发了激烈论争。与会代表就所谓“学院派”、“网络派”、“江湖派”的区分,发表了诸多看法。


    四、经过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络诗词刊物和网络诗人作品集,扫描其体裁特点,有了一些整体印象。体现为:七律仍然是网络诗人们用力最多的体裁,联诗斗诗动辄次韵古人。七律已被网络诗家视为基本功,值得欣赏的作品也最多。五律次之,间有佳作。词之中长调,网上作者甚多,但佳作极少。词之小令,倒是多有耐回味者。古风作品,据说有些网络作者已经追摹到了这种体裁的感觉。七绝数量较少。网络上鲜少见到五绝,其实从古到今,写好短短二十个字的五绝特见功力。


    五、试对网络诗词与以其他平台为发表和交流诗词的方式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创作极端自由。有进入圈子的自由;发表作品的自由;阅读的自由;讨论的自由。条条框框很少。这主要是针对需要用纸质媒介和现实组织作为交流平台的各类传统方式而言。
    2、吟哦与交流的便捷性。这是网络本身的魅力。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自由。不需面对面,不需参加组织,不需纸质文本,只要一开电脑,就能进入诗词创作与交流的殿堂。就诗词而言,网络联结了广大的空间,赋与了充分的时间。套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成本很低;容易上马。
    3、另外,网络诗词还具有明显的“重情轻理”的特质,很多作品主旨并不高深。反过来说,也符合诗词艺术本身的特质,抒情兴味浓郁。相对于官方诗社作品的过分注重题材,各有利弊。


    六、一些传统学术争议在网络上延伸。
    1、关于格律的争论。2000年左右,在网络上爆发了一次关于格律的争论。以天涯虚拟社区的诗词比兴为主战场,覆盖到其他文学网站。网上的争议,和现实的争议一样,自然是没有公认的结果。但是这反映了诗词在网络上的兴盛和深入发展。
    2、旁涉古韵与今韵。网络上在进行格律的争论的同时,也对音韵进行着探讨。网络上的创作者毕竟只是缘于爱好,并不是进行专门的严谨的科学研究。其讨论对网络诗词创作的指导意义不明显。
    3、网络诗词作者对“时语入诗”有着更为自觉的追求。所谓“时语”就是传统书面语中没有的语汇或同一字面在传统书面语中没有的用法。一般公认,所指之物在旧时没有的,这类时语都不忌用。比如“火车”、“伊妹”这些东西,传统语汇中根本无词可代,想不用时语亦不可得。但只要传统语汇中有同义词且不算冷僻词语的话,就应当避免使用时语,比如“太阳”、“时间”、“害怕”、“难道”等等。
    网络诗词以其民间性和自由性,对时语入诗更为宽容,尝试和实践随处可见。天涯虚拟社区诗词比兴版2003年11月10日,网络诗人lizi自结其集为《呕吐集》,就是时语入诗的尝试,中有《鹧鸪天》一词,全词如下:
    生活原来也简单,非关梦远与灯阑。驱驰地铁东西线,俯仰薪金上下班。
    无一病,有三餐,足堪亲友报平安。炎凉世味相斟酌,为择言辞久默然。
    此词中的“地铁”、“薪金”等现代词语,在整首词中却并不显得格格不入,是一首比较成功的时语入诗的范例。

            二、反思网络诗词

    (一)、诗词为何会在网络上流行?是因为有其优势,主要是手段上和背景上的优势。概言如下:
    1、网络诗词有着独立的发展空间。网络给古体诗词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在网络中保留了相对纯净的古典领域,使得古体诗词可以不受周围的作者和现实中各种文学形式与思潮的影响,而独立地去走自己的路子。
    2、以网络作为平台,使得诗词欣赏和创作有了更广大的群众基础。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平民化的特征,使得每一个人都有了上台表现的机会,出现了大批热爱古体诗词及其创作的群体。同时,因为距离和生疏从而创造出一种美感与安全感,使那些原本因为害羞、不自信等原因而不敢表现的诗情恣肆地发挥了出来。这样,为古体诗词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群众基础。
    3、网络诗词的兴盛发展,适应了文艺世俗化、平民化的大势背景。古体诗词作为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欣赏这一节上从来不乏爱好者、精通者。而其创作和交流,在白话文运动前后,就已从贵族化,走向了平民化、世俗化。以网络为便捷的平台进行海量的创作和交流,是这种大势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张。
    4、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古体诗词。网络文学的逐渐兴起,使得属于文学一分子的古体诗词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喜爱和关注。由于网络文学的升温,也让古体诗词的创作较不寂寞。


    (二)、浅探网络诗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古体诗词艺术有其独特要求,反映在网络上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所退步。古体诗词发展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古体诗词不是随手就可以写来的,它需要很多诸如平仄、对仗一类的古典文化基础。而对于网络上的年轻作者而言,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这些基础基本上就只能归结为兴趣。就目前的网络诗词创作来看,虽然是热闹非凡,但是大多人的写作仅为尝试,且比较随意,很难有自身的功底与风格的形成。
    2、网络使得诗词爱好者们更加无所适从。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是信息的匮乏,而是信息大爆炸前面的迷茫。网络诗词浩如烟海,龙蛇混杂。对于初学者,在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鉴赏能力的情况下,去阅读和学习这些古体诗词,往往无所适从,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就是从网络进行古体诗词学习所不得不面临的又一尴尬境地。
    3、网络诗词创作者有着明显的现实困窘。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是充任着放松和发展兴趣的地方,在很多时候,它不得不让位于现实生活。古体诗词不能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本身,作者一旦因为现实的压力而无法保障上网的时间时,其写作兴致就慢慢消磨,逐渐从古体诗词的领域中淡了出去。目前,网络诗词创作的作者群,几乎每过一年,就会更换一批,但是写作的水平和内容却没有很大的改变,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
    4、当代诗词创作本身所具有“循旧与创新”的矛盾,在网络上更为突出。网络诗词创作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所引起的争论,仍是围绕新旧范畴在进行,一方面是如何“循旧”,一方面是如何“创新”。网络上有“实验体”一说,即用古体的句法来写新诗。天涯虚拟社区的诗词比兴中,有这样一首题为《七绝•题画竹》的“实验体”诗词的帖子,全诗如下:
几株竹子的苗苗,
请你倾心地照料。
可不要看它很小,
风吹,会唱起歌谣。
    此诗完全按照七绝的平仄格律,并符合平水韵的惯例,但是,从中我们却不能体会到半点古体诗词所独有的魅力。而古体诗词作为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去介绍她和欣赏她,要比如何去改变她更有价值。


    (三)、浅议网络诗词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精神的保存。
    1、网络诗词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极其广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学的多样化、自由化、大众化创建了很好的条件,古体诗词与创作也搭乘这一强劲东风,开始了自身的复辟与中兴。展望网络诗坛的将来,随着上网的诗词好手的不断增加,可以设想,网络原创诗词的水平和影响力都将与日俱增,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2、网络诗词的实践,是传承中华文化,传承古典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量的仰慕者从这里入门;爱好者在这里找到了平台;诗人在这里找到了知音。日益世俗的现实生活已经让诗词原创者、爱好者们很难找到交流的场所,而网络能让这些人聚集到一起。不管怎么说,能聚集十个写古体诗的人,那至少有两三个可以互为读者了。更为重要的是,平民化、自由化的网络诗词起到了进一步降低门槛,普及诗词传统文化的作用。
    3、关于古典文化精神内核在网络上的保存。这种内核极其丰富,涉及中国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根深蒂固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实难条陈备述。在当代,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人们欣赏和进行古体诗词创作,更多的是为了去体验其中的味道,去感受一种美。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用最新的传播手段去介绍她、欣赏她和继承她,很值得关注。作为古体诗词,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从过去贵族化的文学形式变成一种世俗化普及化的文学形式,那么在这种演变和推进的过程中,怎么样去保留古典文化所独具的美,独有的韵味,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课题。

           结语:肯定与期望

    展望网络古体诗词创作的将来,个人认为,这一形式首先是可以完全肯定的。网络诗词是一种“在野”的创作,它没有被强加的政治任务,其功利色彩比现实生活要淡薄得多,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诗词的生命力,足以继承李杜诗骚以来的优秀传统,关注社会人生,追求艺术上的不断完善。然而,网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繁荣而浮燥的时代。天台先生在其《网络诗词八病》一文中所抨击的“燥、假、僵、唬、生、油、浮、散”的毛病,就是繁荣的代价。网络诗坛对古体诗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但这些年轻人大多国学功底比较弱,很多人都不是文学专业出身,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这就造成了网络诗坛的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避免网络古体诗词创作的盲目性和散乱性,最好能有专业的诗词协会或者组织介入,加以指导。这样,中国古体诗词这种传统文学完全可以凭借网络的形式而得以传承。


参考资料: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
http://www.linkwan.com/gb/broadmarket/article/cnnic13.html
2、天台《网络诗词八病》http://xiulu.com/bbs/572/messages/4815.html
3、平生不识帝释天《网络给古典文学提供的现代空间》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0&idWriter=0&Key=0&idArticle=12770&strItem=no02
4、我是和尚我怕谁《网络诗词中的一些现象》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0&idWriter=0&Key=0&idArticle=29417&strItem=no02
5、九天文化网《诗词曲联》论坛
http://yehun.com/bbs/index.asp?boardid=15

2003年12月初稿
发表于 2016-5-14 06: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诗词在网上诗词论坛发表,给传统诗词爱好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因而形成了一股网络诗词热潮。由于发表诗词的人水平有差别,作品就必然良莠不齐。好在各个论坛都有版主发表评论,引导诗友们逐步提高。所以说,网络诗词是很有前途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20:31 , Processed in 0.0663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