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58|回复: 0

类推机制作用下的新加坡华语新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17: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增娇*

  
  
新词
(New word)是指在範围时间段内,一个从前没有出现过的词在当地出现并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它可以指一个新创造的词,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旧词 [1] 。新词的创造可以借助很多语言要素和手段来实现,其中语素合成通常被看作是汉语词汇衍生的基本方式,但近年来这种情形有所变化。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新词从无到有得以产生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新词的造词法,是非常有意义的词汇学课题。
本文以新加坡华语为例,从2000年至2006年间新加坡本地时新性强、覆盖面广的重要华语书面材料中遴选出新词共2097条,并针对该研究语料对新词的创新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归纳,发现在语言类推机制的推动下,采用仿造法造出的新词共达980条,占总数的46.7%显示出相当值得关注的面貌。
  
1. 华语新词的造词法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中外学者开始呼吁建立专门研究造词法的学问,以区别于只分析既成词结构的构词法研究。 李如龙 先生将汉语历史上的造词法概括为4种:音义相生、语素合成、语法类推、修辞转化。音义相生“盛行于上古汉语”,主要针对单纯词的形成而言;语素合成指由语素结合而成词语,从中古以来已经成为汉语词汇衍生的主要方式;语法类推是“运用虚化的语法成分来构成新词”,包括“词缀的附加”和“实词的虚化”;修辞转化即“经过修辞加工的多音词或作为词用的固定词组”,其词义及词形都经过适当的修饰(李如龙,2002)。
本文主要参考 李如龙 先生的造词法体系并加以补充,考察了创制华语新词时所运用的手段。在2097条新词中,语素合成可被细分为组合法、仿拟类推法和意译法;语法类推只表现为派生造词;修辞转化主要体现为由仿词修辞和简缩法转化而来的新词;音义相生则主要表现为完全音译或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词。详见表1
1可见,和现代汉语的其他变体一样,新加坡华语新词的创新手段大都是利用原有语言的语素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组合法造词已经不再占主导地位只造出了624条新词29.8%;而采用各类仿造造词法
(即仿拟类推法、派生法和仿词法)
造出的新词共980条,占46.7%之多,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种造词法。2直观地反映了上述各种造词法所构成的新词数目及其所占的比例。
  
1
新词的造词法及举例

  

造词法及举例

造词
数量
  
百分比
  
j组合法:指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彼此间发生了概念和意义上的组合,从而得以联结成新词的方法,如“嫩肤、新生水”。
  
624
  
29.8%
语素
合成
k意译外来词:指用汉语直接翻译外来词,如“流动电视
(Mobile TV)、软本
(Soft-copy)”。
  
288
  
13.7%
  
l仿拟类推法:指根据事物某一特徵,通过模仿已有词语的模式,替换其个别语素而类推出一个或一族新词,如“抢耳(抢眼);畅游人、唱作人(~人)”。
  
740
  
35.3%
语法
类推
即用派生法附加词缀造词。如“怕输族、拇指族(~族)”。
  
211
  
10.1%
  
  
修辞
转化
j仿词法:主要体现为谐音仿造法,即运用想象力,利用语音的相同与相似创造新词语,如“疯靡、煮夫”。
  
29
  
1.4%
k简缩法:指在原词或词组基础上用尽量少的语素构成新词,如“守诺
(遵守诺言)、网咖
(网络咖啡室)”。
  
119
  
5.7%
  
  
音义
相生
j完全音译外来词:指单纯模拟外来词的音造词,如“沙斯
(SARS)、伊媚儿
(Email)”。
  
13
  
0.6%
k音意兼顾翻译外来词:包括具有谐音成分的半音半义外来词,如“多利羊
(Dolly)、啪啦啪啦舞
(Para Para)”;及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词,如“闪发
(Speed File)、骇客
(Hacker)”。
  
73
  
3.5%

  
2
新词的造词法

造词法

类推仿造造词法

组合法

简缩法

音义相

生法

完全意

译法

仿拟

类推法

仿词法

派生法



新词数目

及百分比

740

(35.3%)

29

(1.4%)

211

(10.1%)

  

624

(29.8%)

  

119

(5.7%)

  

86

(4.1%)

  

288

(13.7%)

980

(46.7%)

  
由于仿拟类推法、派生法和仿词法这三类造词法本质上都是类推机制作用于词语创新活动的结果,是运用类推仿造的手段大量地根据已存在的词为模型造词,这表明近年来华语新词在创新机制上前所未有地表现出“模式化、批量化”的特点,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
  
2. 类推机制作用下的模式化、批量化造词

2.1 由仿词修辞转化而来的造词法:谐音仿造。
在一定条件下,“修辞现象中以辞格构成的词语能够逐渐脱离语境的制约,转化为词汇现象,成为新词语产生的一种重要途径”(周洪波,1994)。由修辞转化而来的新词在新加坡华语中主要表现为谐音仿造,借用原词语的读音而表达新的内容,新旧词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较具形象感和诙谐戏谑的意味。共造出29条新词。
不少谐音词突出地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思想,或标新立异,或颠覆传统,或戏谑嘲讽,或张扬个性。比如,当人们对“风靡”一词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认为“风靡全球”、“风靡天下”这样的形容也不足以表达某种事物的流行程度时,一个程度更深、更加生动形象又不失俏皮的谐音词“疯靡”很快在华语中流传,显然更大程度上说明了事物风行的程度:
?美国职业篮球疯靡全球,球员的出众球技,比赛竞争的激烈,令所有篮球爱好者无不为它深深着迷。《联合早报》2000421
新义与原义之间,有时似乎毫无关联,如形容韩国时尚潮流的“韩流”(寒流)“韩潮”(寒潮)多数情况下却多少有一些联系,如谐音“主妇”造“煮夫”一词形容会煮菜做饭的男性。不过,这些新词的共同特点是总能让人由对原词的联想而轻松、会心地理解其意义,使语言更有情趣和新鲜感,表现出人们灵活创意和轻松幽默的一面。
  
2.2 仿拟类推和派生造词法
如果说修辞转化造词造出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新词,仿拟类推造词和派生造词则是实现大批量造词的主力军,它们生成能力极强,一共产生了951条新词之多,占45.4%。这是因为当人们意识到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後,往往会采用仿拟类推的方式比照现成的语素和固有的构词框架,一旦社会需要即大批“制造”出一个或几个符合语言规律的新词。而当原有词的格式被多次仿造,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结构和形式之後,它往往就显现出了类型化的特徵,从而能够模式化地造词。在这样的进程中,有些语素由于能产性特别高、词义逐渐虚化而转化为词缀。
一般认为,确定词缀的主要标準是语义是否虚化。由于词义虚化有个程度的问题,不少词缀语素仍带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与原实词保持着无法割断的联系。这个现象可以形象地以1来演示。
  可见,在类推机制下比照已有的构词框架造词,依照语义由实到虚的渐进转化,其界限并不那么清晰。仿拟类推造词的语素义往往较为实在、仍是新词词义的组成部分,只有那些意义已经虚化了的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词缀。仿拟类推造词可以是有限的
1
确定词缀的词义标準






  






黑~~员~者~妹

老~

~美

~者~族~秀~迷


~性

~力

~荒~盲~人……




~头

~剧


          

~手

……
 

          


……
 仿拟类推
ƒ--------------------------------„
词缀
  
  
两个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群,词缀造词则多是大批量地造词。下面以语素义由实至虚的顺序来探讨华语新词的大规模“生产”过程:
(1) 意义较为实在
这类新词数目较多。很多词群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固定的造词框架,只要有相关的事物出现,就套用这种格式仿造出新词。比如,在以“~男”这个构词模式构成的词群中,语素“男”表示的意义仍为“男性,男子”的原义,词汇意义很实在。这些新词的共同属性是都指男子,前面不同的语素分别指称不同的特徵,如“有型”、“健硕”、“有脂粉气”,造出“酷男、玉男、粉男、肌肉男”等:
?街头酷男Jack的言行举止简直就是美国黑人文化的翻版。《联合早报》200495
?陈国材正筹备推出自己的服装品牌,打造新一代上海都市玉男《联合早报》200636
?韩国女性三岁到八十,最新审美眼光推崇粉男,并冠予不食人间烟火的名号花一样男子《联合早报》2004428
?很多现在风光的韩国偶像,出身都很苦,肌肉男权相宇苦,元斌也苦。《联合早报》2005111
再比如,语素“感”原本是个不定位语素,可以表示“觉得、体会到”,也有“思想情绪反应”的意思。表示某种情感时,可以放在词的末尾,构成“自豪感、亲切感、正义感、使命感、节奏感”等数目有限的几个词。但是,华语中却出现了一大批(共92个)由“~感” 构成的新词,一些原本看起来不可能与“感”搭配语的语素也颇有创意地组合成词。现列举其中的一些:
【~感】 微粒感
漫画感
带入感
太空感
剧场感
原始感
凌乱感
迷离感
呼应感
人文感
调和感
身份感
以“漫画感”一词为例。“漫画”这个名词可以作定语直接修饰名词,但在这个语法位置(定中结构的中心语)上,“漫画”通常只能与“书”“网”“电影”“图片”等表示实在意义的名词组合。然而由于如今新加坡的漫画市场十分火热,充满想象力的奇幻画面吸引着青少年读者,连成年人也把看漫画当作休闲的享受。这种情形下,“漫画”也开始与後缀 “感”组合,以形容电影、穿着、时尚用品等具有卡通的感觉,既时尚又传神。比如:
?他认为李安虽是科幻片初哥,不过做到好莱坞的水準:选角上不错。角色精神忠于原著。直升机在追踪、绿巨人在奔跑的场面,有漫画感《联合早报》2003627
可见,“~感”这个结构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用词的构造中,显示了很强的构词能力,除了表达人的某种情感,还有了更广泛的使用範围,造出了如“迷离感,人文感”等一大批细腻、新颖、时尚的新词,频繁地被运用于刻画现代生活状态和人物心理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力】 冲刺力
透析力
市场力
防御力
感受力
驱策力
【~级】 素质级
骨灰级
阿哥级
金锚级
蚊量级
杀手级
(2) 意义尚未彻底虚化
不少新词群的共同语素能产性很高,位置固定,但意义虚化得不太彻底,处于向词缀转化的过程当中。比如,“症” 可以和许多疾病名称组合成词,如“热症、非典型肺炎症、小儿麻痹症、侏儒症”等,意义较实,指的是“症候,病象,因生病而导致的异常状态”。但是,近年来新加坡社会悄然流行起一种称之为“冷漠症”的社会现象,表现为私欲膨胀,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责任感削弱了。“冷漠症”的症候似乎无法称得上是某种具体的疾病,因此若仍把“症”释为“症候”就似乎不太準确了。由于这里的“症”意义没有完全被虚化,仍是用具有较实在意义的语素按照一定规则而创造新词,“症”这样的语素未被归入词缀中,而最多只能算是正在虚化的一类。类似的例子还有:
【黑~】黑猪肉
黑光
黑嘴
【热~】热女郎
热季
热作
热席
【~热】世杯热
赛车热
罗汉鱼热
【~秀】娱乐秀
魔术秀
模範秀
开台秀
个人秀
反串秀
【~人】唱作人
操刀人
策展人
人造人
串场人
合成人
(3) 词缀
随着使用範围的拓展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不少共同语素的实词意义就会不断地虚化,最後成为构词词缀。本文的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6年间新加坡华语中的派生构词机制丰富了不少,词缀语素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构词能力也有所提高,共产生了211个新词。
首先,“老~;~度;~化;~性;~者;~员”等传统词缀继续保持了旺盛的构词能力,一共产生了138新词。这些新词虽然是利用传统词缀组成的,但却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义上包含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乃至科技用语和专业术语等。例如:
【老~】老班
 老记
 老帅
【~度】亲密度
解晰度

辨识度
兼容度
曝光度
配合度
【~性】终极性
规限性
易感性
益智性
原真性
谋略性
【~化】摩登化
综艺化
智慧化
旅游化
公寓化
时尚化
【~者】驱动者
潮流者
购置者
背包者
解读者
自雇者
【~风】哈韩风
时尚风
运动风
嘻哈风
迷你风
奢华风
  
其次,一贯被认为是数量有限的封闭的词缀系统增添了诸如“迷”“星”“手”“族”等新的词缀。虽然语义虚化的程度有所不同,但这些後缀一经出现,便显出了较能产的造词势头,共产生了73个新词。新後缀主要来源于不定位的成词或不成词语素,但因为结合能力强,它们往往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的新词语,而且不局限于汉语造词的双音模式,构成了很多三音节的新词。例如:
【迷】韩剧迷
电玩迷
韩迷
哈迷
【族】怕输族
布波族
哈韩族
草莓族
拇指族
啃老族
  
3. 类推仿造造词法盛行的原因

汉语的类推仿造造词法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造词的数量一直较少,直到上世90年代以来才有所增加,2000年以後则得到了十分明显的增长。在任学良的《汉语造词法》中,“仿词式”造词法下只列举了9个例词(任学良,1983);在于根元主编的《1992
年汉语新词语》中,有18%的新词语由仿造法而来 [2] ;刘晓梅在考察了12本编纂于当代的新词语词典後,发现“类推仿造法造词共776条,占新词总数的7.39%(刘晓梅,2003);《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则采集了2007年在中国大陆出现的254条汉语新词语,并指出这些新词语表现出了“大量使用词语模类推构词、词族化表现明显的特徵”,其中後缀带“族”、“客”、“奴”、“友”、“门”、“吧”、“日”等的词族化的新词语已占27.55%之多(侯敏,周荐,2008)。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2000年至2006年间在新加坡华语中的类推仿造造词法所占的比例高达50.5%,明显高于以往。种模式化、批量化创造新词的特,其背後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类推仿造造词是词义丰富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地填补了概念的空位。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这必然要求人们不断地创造新词以丰富其词汇,用仿造手段造词,在保存华语既有形式的同时, 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词更富有生命力和时代的特
其次,类推仿造造词是语言的经济原则和渐变性规律在造词上的体现,这在新加坡华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多元文化的新加坡选择了有利于其种族和谐与经济进步的、实用的语言政策——多语并重而以英语为尊,多数华人的华语水平(尤读写水平)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形下,当有新事物新现象出现时,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和规则造词,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加坡人的首选,这大大减轻了记忆大量新概念的负担。
再次,类推仿造造词是大众心理因素的体现。当代人尚简务实、求新求异的心理作用于词汇的变迁,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仿造法,按照既有词语的模式高效地“制造”出大量新词,并达到既明白易懂、又新鲜别致的效果,体现了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创新需求和消费时代便捷、务实的运作方式。
  
4. 结 语

本文考察了2097个于2000年至2006年间出现于新加坡的华语新词,发现它们在创新机制上突出地表现出“模式化、批量化”的特点,类推仿造造词法已成为新词增加的主要渠道。
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超过一半的华语新词通过仿词法、仿拟类推法和派生法被创造出来,它们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语素类推出一个或一群新词,新词与被仿词之间具有形式和语义上的对应和联系,及时灵敏地反映了新现象和新事物。这种造词法体现了革新与保守的统一,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和人们务实、求新的心理,因而特别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大量使用,表现出极为强劲的生成能力。
  
参考文献
Mark Aronoff. W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 Cambridge , MA : MIT Press, 1976.
John, Ayto (ed.). The Longman Register of New Words [K], Harlow, Essex: Longman, 1989.
John, Algeo. Fifty Years among the New Words: A Dictionary of Neologisms, 1941-1991[K],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李如龙. 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
[J].《河北师範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 68-76.
刘晓梅. 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
[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 (4):59-65.
周洪波. 修辞现象的词汇化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
[J].《语言文字应用》, 1994, (1): 39-42.
 . 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任学良. 汉语造词法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侯敏、周荐主编. 2007
汉语新词语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
刘增娇女士,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本文系在作者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谨向导 师王惠 博士致以最深的谢意。

[1] .
Elizabeth M. K. (et al.),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ew Words (2nd edi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 转引自刘兰民《仿词造词法初探》,《广西社会科学》

200511, 147

来源: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语文建设通讯》第94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14:42 , Processed in 0.1082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