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5|回复: 0

坐上老爷车,窝心勿窝心?——加强对吴方言词语传播的监测与应用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17: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汪惠迪








【提要】北方话的“窝心”与上海话的“窝心”意思相反。用上海话的“老爷”组合而成的“老爷车”,若是短语型,所指是旧车;若是合成词,是英语vintage car的对应词。

以“老爷车”对应vintage car,译者为当代上海“老爷”增添了光彩。
上海话“窝心”和“老爷车”(vintage car)在我国台湾、港澳和新马两国常用,对吴方言词语在境海外的传播与应用应予监测、跟踪,将吴方言的应用研究向纵深推进一步。

【关键词】老爷;老爷车;窝心


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从此,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朝着亚洲第一大都会前进。进入21世纪,上海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国际化的标本。
上海甫开埠就成为一个五方杂处、华洋轇轕、中西汇合的城市。上海的性格生来就是门户开放,海纳百川。这使上海话跟港式广州话一样,堪称我国最洋化之方言。
上海话倚仗上海的特殊地位,同海内外汉语通语(官话⁄国语⁄华语⁄普通话)进行交流与互动。同我国南方诸方言相比,上海方言词语较多地为通语所吸收。
上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主政的国民政府在大陆土崩瓦解,蒋家王朝败退台湾,偏安一隅。上海的人才、技术、资金随之大量外流,大部分流散到台湾或香港,有的远至北美或南洋。上海话跟随上海人流徙、传布,与当地汉语接触、碰撞、互动,有些词语被吸收,并融入当地语言之中。
新中国建立后,关门大搞阶级斗争,直到1978年12月,中共11届3中全会才果断地否定了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国门越开越大,迄今整整30年了。
在我国大陆改革开放前,台湾、港澳、新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以及西欧、北美等华人社区,因社会政治制度相同而形成了一个语用圈,圈内华人来往自由,接触频繁,词语的交流与吸收呈现异常活跃的局面。其间,上海方言词语亦占有一席之地。
今天,上海的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未有的提升,上海人往国外跑,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往上海跑,这为上海话的传播又一次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南下新加坡谋食,漫步街头,从未听到上海话;今日,在新加坡工作、经商、学习、旅游甚至定居的上海人与日俱增。
历史上,新马华语吸收了许多上海方言词语,在华人的日常生活中或华文媒体上都可以听到或看到。比如“打烊”,在谷歌的新加坡网页上有779项,在马来西亚网页上则有3010项。且看几个新马的用例:
A组:新加坡要打造成24小时不~的活力都市|有些娱乐场所,凌晨3点就~了|星期六~时间延迟到晚上11点|吉隆坡大将书行今夜不~。
B组:新加坡全天不~|除夕夜爱心不~|好戏连场,全年不~|早报论坛~|打造了一座座阅读不~的行动书房|让您的创意不~|日夜妆自由变,让你美丽不~|慈济关怀不~。
《现汉》释“打烊”:(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上举A组各例用的是“打烊”的本义;B组各例用的是引申义,自然而贴切,鲜活而生动。
其它常用的词语有:轧戏、摆平、本事、蹩脚、二百五、拆烂污、吃豆腐、出风头、出洋相、触霉头、雌老虎、敲边鼓、大闸蟹、倒胃口、吊胃口、顶刮刮、兜圈子、发噱、房东、房客、尴尬、刮刮叫、狐狸精、黄牛、脚踏车、拉皮条、垃圾、辣手、捞油水、老板、老爷、老爷车、老油条、流氓、买账、名堂、磨洋工、娘娘腔、扒手、派用场、泡汤、敲定、清道夫、肉痛、天晓得、龌龊、窝心(捂心)、像煞有介事、噱头、寻开心、鹰架 、硬碰硬、敲竹杠、翘辫子、万金油、做手脚等等。
就一般语言用户而论,他们未必知道这些词语是从上海话中吸收的,只有祖籍是上海或三江(江苏、浙江、江西)的人才了解。新加坡有许多会馆,但是没有上海会馆,只有三江会馆,广义的上海人包括祖籍是苏、浙、赣三省的人。

下面围绕“老爷”和“窝心”两词来讨论与语用有关的问题。
“老爷”有几个义项,其名词义是通语,且已成为旧词,故不讨论。此处仅讨论形容词“老爷”,这个“老爷”是上海话。因为“老爷”已为共同语所吸收,所以普通话词典和方言词典都收录。释义是:
1、行动迟缓,冥顽不灵的东西:~马车|~汽车|~机器|~兵|~报。诸如此类的东西,皆谓之“~式气”。(汪仲贤撰述:《上海俗语图说》,1935年初版,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1999年6月,上海)
2、品质不好;体质差:~车|~货|~身体。(闵家骥等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5月,上海)
3、差、不好:~身体|~步枪。(闵家骥等:《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杭州)
4、东西质量差,容易坏。(李荣主编,许宝华、陶寰编纂:《上海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上海)
5、比喻陈旧的、式样老的(车、船等):~车|~船(《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5版,北京)
6、差的、不好的:~车|~货|~牌子。(薛理勇:《上海闲言碎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上海)
概括地说,“老爷”的意思就是“老”、“旧”或“差”。薛理勇先生说:“汉语中的‘老爷’通常用于下人对主人、小辈对长辈的称谓,应该讲‘老爷’是指有身份有地位的长者,那么人们为何又以‘老爷’来喻差的、不好的呢?”对此,薛先生在《“老爷车”释“老爷”》一文中作了说明(《上海闲言碎语》第135—136页),汪仲贤在《老爷》一文中也有解释(《上海俗语图说》第237—239页)。
形容词“老爷”遍布全世界,新马也不例外,例如:~车|~相机|~手表|~音响|~手机|~计算机|~房子|~身体。但是,“老爷车”在特定的语境中另有所指。例如:
(1)缺席新加坡车展多年的马赛地汽车今年重返展台,但吸引人的不是新车,而是6辆历史悠久的老爷车。
这是戴姆勒克赖斯勒(Daimler Chrysler)首次将马赛地老爷车带来亚洲展出,主要展示该公司过去120年在汽车界扮演的重要角色。老爷车中包括马赛地在1886年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这些老爷车之后将到亚洲其它城市展出。(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11月13日)【注:马赛地是Mercedes的音译,我国译作梅赛德斯。】

    “新加坡汽车展2004”的主题是“驾驭未来”(Drive the Future),参展商有100多个,参展的都是最新式的汽车,可是德国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集团却借此机会展出6辆历史悠久的老爷车,其一是该公司1886年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这个“老爷车”是指“年代久远、式样老旧、性能良好、专供收藏的汽车”,用“老爷车➊”表示。

一般的说法是“老爷车”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英国出版的一本《名人与老爷车》的杂志上。“老爷车”一词具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因此这个名称很快地就为各国汽车界人士认可,并迅速传开,成为对老式汽车的统一称谓。
    “老爷车”的车龄标准各国并不一致。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规定,1939年12月31日之前制造的汽车才能叫做“老爷车”(vintage car),1945年至1960年间制造的汽车则称为“经典汽车”(Classic car)。vintage car是指1917—1930年间制造的老式汽车(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212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8月,上海)。
    用“老爷车”对应英语的vintage car,这个“老爷车”是个新词。短语型的“老爷车”用“老爷车➋”表示。例如:
    (2)在印度,普通出租车主要是他们国产的大使牌老爷车。车况都很差,别说空调了, 车门能否正常开关都是问题,车上没有几个灯是完整不碎的,但是喇叭都出奇的响。
    台湾的《国语辞典》在“老爷”条下未列形容词义,不过另收“老爷车”,释义是“年代久远、性能差的车辆”。这显然是“老爷车➋”。
大陆出版的几部词典,不论是普通话词典还是方言词典,在“老爷”的形容词义项下大多以“老爷车”为例,也都是“老爷车➋”。同vintage car对应的“老爷车➊”,《应用汉语词典》(2000年1月)、《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2003年9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年5月)都未收录,连《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1月)、《当代汉语新词词典》(2003年8月)、《新词新语词典》(2005年1月)也都未收录。我国语文辞书失语现象之严重,于此可见。华语语文词典的编纂者,着眼点固然首先应放在国内,但是也不能忽略境外和海外汉语语用的实际情况,不能忽略境外和海外华人的语文生活。
以有身份有地位的“老爷”来比喻差、不好,对此,汪仲贤和薛理勇都对作了解释。始料不及的是“老爷车”(vintage car)又回归到“老爷”原来的身份和地位上来了。
用上海话问上海人或懂上海话的人:坐上“老爷车”,窝心勿窝心?答案会有两个:一是勿窝心,因为那是“老爷车➋”;一是窝心,因为那是“老爷车➊”。
同样的问题,用普通话问台湾人、香港人和新马华人,答案跟上面一样。
同样的问题,用普通话问大陆不懂上海话的人,答案只有一个:窝心,因为那是“老爷车➋”。如果是“老爷车➊”,他们是不会用“窝心”来回答的。不懂上海话的人所说的“窝心”跟上海话里的“窝心”意思正好相反。下面讨论“窝心”。

先介绍“窝心”在港台和新马的语用情况。
1、2008年5月3日下午8时30分,央视国际频道(CCTV4)“海峡两岸”节目主持人柴璐通过卫星连线的方式跟两位台湾嘉宾对话,主题是两岸用语的差异。柴璐说:其实我们在平常和一些台湾朋友交流的时候也发现,两岸在一些语言表达的用词上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就拿“窝心”这个词来说,在大陆这方面,如果用这个词的时候是表达一种心里面很不舒服,很难受的意思。可是在台湾,“窝心”的意思是却是心里面很温暖,完全相反。
2、新加坡一位华文老师说,她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看到学生将“窝心”用于“开心”义,起初以为学生用错,没想到拿到班上一说,学生七嘴八舌地告诉她,电视上都这么用。于是她留意媒体,发现作家、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真的都这么用。后来,她请教了来自台海两岸的朋友。台湾朋友说把“窝心”当“开心”用“或许是近几年的事”;大陆朋友是上海人,说上海方言里都这么说,用汉字表示,比较接近的应该是“焐心”。这位老师感叹道:“新加坡人到中国大陆去,千万不能对东道主说‘您的招待使我非常窝心’之类的话,否则,东道主真的要‘非常窝心’了!”(陈美玲:《莫名其妙的“窝心”》,《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第47页,北京)
3、2004年3月17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副刊发表了著名女作家尤今所写的一篇专栏文章《窝心》。尤今说:和旅居新加坡的一位北京文化界朋友共进晚餐,谈及语言运用问题,她突然说:“有个词,在新加坡普遍被错用。电台、电视台、报章、杂志、口头语、书面语,全都误用了它。”我好奇追问:“是哪一个词?”她说:“窝心。”我说:“窝心,不就是贴心、温馨、舒服的意思吗?”她笑了起来说:“瞧,您也误解了它的涵义。其实,窝心真正的、唯一的涵义是心情苦闷。”当晚飞车回家,第一件事是翻查词典。果然,翻了好几部,“窝心”一词都只有一个解释,仅仅一个解释而已。后来,和新加坡多位语文根基不错的教育界朋友,以及语感极强的写作界朋友讨论这个词,才惊异地发现,大家居然无一例外地把它的涵义误解为“贴心”!最后,尤今慨叹道:“始作俑者”错,人人跟,人人错。社会,可真是污化语言的“大染缸”啊!
4、马来西亚也发生过同样的争论。为此,有人特地“请教北京一位对用语深有研究的学者,认为大马人误用‘窝心’。学者还说:‘不但人们在口头语上被误用,连电台、电视台、报章、书面语,全都误用它。”事实上,《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2003年9月)在“窝心”条下有两个义项,其一就是“心里快乐舒畅”,并以▲为记,表示“仅为台湾所通用”。 马来西亚朋友希望专家学者能想出一套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雷贤淇:《“窝心”非贴心也是贴心》,马来西亚《南洋商报》2004年7月21日言论)
5、在内地,也有人为“窝心”所困扰。光明网网友就曾问“网友问字”的编者:近来发现在香港报刊杂志上“窝心”此词语频繁出现,他们通常解作“贴心”。但我觉得很纳闷,“窝心”不是解作“不顺心,受气”吗?为何在不同地区,同一词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义?编者答复说,在大陆,“窝心”是表示“受到委屈或侮辱后不能表白或发泄而心中苦闷”。在台湾的工具书上,“窝心”有两个意思,一个跟上面说的意思相同,另一个意思是“开心,舒服”。“窝心”在港台地区具有“开心”的意思,是受了方言的影响。在汉语方言中,“窝心”有“快乐、舒畅”的意思。这个意思,内地人说普通话的时候不大用。(光明网2006年12月8 日)
6、2008年7月4日是大陆和台湾关系史上的大日子。这一天,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启动,当日,从北京、上海、南京、厦门、广州五地出发的9架包机共搭载680名首批大陆游客飞往台湾。
抵台之后,大陆游客随即从台北南下展开观光行程,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旅游业界从业人员的热烈欢迎。一日,他们下榻某酒店,酒店职员在致欢迎词时说:“很高兴各位贵宾光临,酒店经理很窝心地为每位准备伴手礼一份。”谁知很多团员听了,顿时心里纳闷起来:既然为我们到来而高兴,怎么经理很“窝心”呢?(香港《文汇报》2008年7月11日台湾新闻版)
综上所述,“窝心”也有两个:“窝心➊”表示受屈或受辱,饮恨于心而不能表白;“窝心➋”表示开心、快乐、舒畅。“窝心➊”和“窝心➋”都是方言词,前者是北方方言,后者是上海方言。
北京文化界的朋友和北京一位对用语深有研究的学者去到异国他乡,下车伊始,异曲同工,说当地华人“全都误用”“窝心”,根据就是我国出版的语文词典。他们把《现汉》等工具书当作法律,据以下判,令人惊讶。
查《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词典》,都只收“窝心➊”,并注明是方言词。如上所述,《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列出两个义项,“窝心➊”和“窝心➋”,并说“窝心➋”“仅为台湾所通用”,事实是香港、新马泰也都用。
《北京方言词典》(陈刚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85年9月,北京)、《北京话词语》(傅民、高艾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8月,北京)、《北京话语词汇释》(宋孝才编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北京)、《北京土语辞典》(徐世荣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90年4月,北京)都收“窝心➊”。上举《简明吴方言词典》收“窝心➋”,《上海方言词典》收“捂心”。上举《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兼收“窝心➊”和“窝心➋”,“窝心➊”的释义跟《现汉》相同,“窝心➋”的释义是“满意;高兴”。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出版的语文词典,如《国语日报辞典》(1974年)、《重编国语辞典》(1981年)、《国语活用辞典》(1987年)、《辞海》(1996年)都兼收“窝心➊”和“窝心➋”。《国语日报辞典》的释义是:➊受了侮辱或诬害而无法表白。➋上海、苏州一带把心里快乐舒畅叫“窝心”。《重编国语辞典》的释义是:➊受侮辱或委屈,不能表白而苦闷在心。➋舒畅、欣慰的感觉。台湾出版的语文词典之所以兼收“窝心➊”和“窝心➋”是因为这两个方言词,尤其是“窝心➋”,都进入了台湾国语。
新马人民用的“窝心➋”是从台湾引进的。尤其是马来西亚,许多学生到台湾留学,学成归来,带回了台湾习用的词语。另一个现象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没有本国专家学者所编纂的华文词典,他们所用的语文词典大多是从我国大陆进口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陆的语文工具书销往新马的数量大增。以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为例,编采人员案头的语文工具书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和《应用汉语词典》,马来西亚则有许多人使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窝心”的应用之所以使新马华人在应用中造成困惑,就是因为遇到问题去查我国出版的辞书时,只有一种解释。在新马,有些华人比较执著,唯《现汉》马首是瞻,争论往往由此而起。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设想,如果《现汉》跟台湾的辞书一样收录“窝心➋”,争论也就不致产生。
无疑编纂语文词典应将着眼点放在国内,但是决不能忽略境外和海外汉字文化圈内语用的实际情况,不能忽略境外和海外华人的语用实例和语文生活,不能忽略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要。语文辞书的编纂与修订滞后和失语现象依然严重,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吴方言研究工作者或可考虑对方言词语在海内外的传播与应用进行监测、跟踪,将对吴方言的应用研究向纵深推进一步。

2008年5月初稿,2009年2月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10:05 , Processed in 0.0928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