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3|回复: 0

从转型到建构:世纪之交的汉字研究与汉语文字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8 16: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黄德宽
来源:www.china-language.gov.cn
2005-11-4


    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汉语文字学,是20世纪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成就最显著的学科之一。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字学各个领域发展的全面性,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已发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引人注目,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下面对近年来文字学有关领域的研究作一简略的回顾和展望。
    一、现代汉字与汉字应用研究
    在汉字简化研究方面,研究者注意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汉字简化问题,探讨了汉字简化的优化原则,对简化字字源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繁简对照和转换的整理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入。
    字形的整理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现代汉字笔形的分类整理、笔顺的规范、汉字部件的切分、部件的规范及命名等方面。此外,在一些方面也有所收获,如印刷用新旧字形的整理研究、字符理论在现代汉字构形分析的应用等方面。
    研究者对规范汉字的理论和实践也都作了相当全面的探讨,编写出版了一批规范汉字的字书,新的《规范汉字表》研制工作已启动并进入专家审定阶段。
    异体字研究方面,重新探索了异体字概念的内涵,对异体字的分类和整理更加细致深入,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评价也更趋全面客观。一些学者还对大型字书的异形字、疑难字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作为汉字异体字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这些项目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支持,可望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同时,对海峡两岸现行汉字的异同,包括字形、笔顺、字音等方面,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涉及对外汉字教学的定义、内容、方法等方面,在研究汉字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相关问题,成为汉字应用研究的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汉字检字法、汉字信息处理有关规范的研制也取得了新的成绩。适应现代汉字研究和教学需要,现代汉字学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现代汉字研究在上述各方面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是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比如,关于简化字的政策原则和具体处理繁简关系的技术问题;各种字形及其内部(笔形、部件等)的规范和整理问题;规范汉字的理论研究和规范字的确定和整理研究问题;异体字的整理研究问题;海峡两岸现行汉字和国际汉字(日本、韩国)的比较研究和信息处理问题等。这些都是现代汉字方面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总体看来,目前现代汉字研究的深入性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课题零散 、视野较窄、理论水平不高制约了现代汉字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今后在继续结合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制定、汉字规范化工作和汉字应用及教学需要开展研究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加强现代汉字的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研究课题。
    二、汉字理论研究
    由于新石器时期遗址刻划符号的不断发现,汉字起源问题的研究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上个世纪后20年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部分学者认为,远古中国域内的原始文字很可能有多种系统,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并非一元的、单线的,各个人类群体都可能有自己的文字系统,最后汇入了汉字这一滔滔大河之中。对“原始文字”有的学者进一步作了阶段划分,有“四阶段”与“二阶段”两种说法,不少学者认为至迟在二里头文化即相当于夏初汉字已经出现。
    关于汉字性质的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语素—音节文字三种代表性观点。也有学者认为根据汉字记录汉语的方式、汉字符号的形态等,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还有的学者主张先将汉字系统分成三个层面,即系统、汉字、字符,汉字系统的最底层单位是意符和音符,因而从字符层面上可以认为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文字的集合。
    汉字结构或构形方式的研究,80年代以来,有影响的代表性说法主要是裘锡圭“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新三书说 。不过许多学者仍认为,汉字最基本的构形方式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也有少数学者在此基础上依据地下资料对一些构形方式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研究,如关于形声字、会意字的研究。王宁提出汉字构形的基本元素是形位,并将汉字构形模式总结为十一种。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汉字结构类型和构形模式提出新说,这无疑也是很有价值的探索 。   
    汉字发展演变的研究,一方面在字体形态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另一方面学者们突破长期以来只注重描述形体发展的局限,开始致力于揭示汉字内在的发展变化,将建立单个汉字发展历史档案和汉字系统发展沿革谱系、描述并揭示其发展演化轨迹和发展规律作为研究的重点。构形方式系统的演进是汉字发展的重要体现,研究证明在汉字发展的不同历史层面,各构形方式的构形功能此消彼长,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动态演进的系统。
    近年来产生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比较文字学研究成果;涉及研究方法和理论问题的汉字阐释研究也有学者予以重视汉字理论研究虽然由于古文字资料的大量发现和研究视野的进一步开阔而有所进步,但是总体来看,这方面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无论重视程度还是所取得的成果都与汉语文字学整体的发展不相适应。
    汉字起源的讨论,一方面寄希望于新资料所提供的新线索,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字起源的比较研究将是寻求研究突破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研究虽有了新的进展,但作为汉字研究的重大疑难问题还将长期被关注。
关于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讨论问题所依据的材料、理论根据、研究方法等的不同造成的,在进一步研究中应注意对各种不同的意见予以合理的吸收和整合,作出更符合汉字实际和理论逻辑的阐述。
    由于历代汉字资料极为丰富,汉字结构的研究最有可能取得突破,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对汉字的结构分析,满足于依据旧说而就字论字,他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文字学理论问题;而研究语言文字学的不少学者对古文字资料和研究成果钻研和吸收不够,从而影响了理论的总结和深入探讨。全面研究分析历代文字尤其是古文字资料,是汉字结构理论研究获得新的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汉字发展历史的研究,目前已具备较为充分的条件,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汉字系统内在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断代研究两个方面。开展这项工作正确确定汉字发展研究的视点也显得尤为重要。从哪些角度、依据什么标准来衡量汉字的发展,是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前提问题。
    三、古文字研究
    大批考古文字资料的发现,使古文字研究在世纪之交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显学。
    对甲骨文新旧资料的整理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甲骨文字的考释和断代研究等也有新的收获。随着甲骨发现一百周年的到来,一批甲骨学史研究的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
    有铭铜器不断出土,使金文研究有了重要的发展,如围绕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的窖藏青铜器及其铭文,发表不少高水平的论文;收集新出金文、编撰金文索引和古文字信息化处理方面也有许多值得重视的新成果;在金文释文、考释和字编方面出版了一批新著。
    战国秦汉文字研究方面成就非常突出,新出土的战国文字资料(尤其是楚简),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重要,如郭店楚简书、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竹简等。这些资料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轰动,形成了战国文字研究热。大批秦简、汉简也相继出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近几年整理公布了一批珍贵的新出土战国秦汉文字资料; 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校读新资料的论著; 学者们多次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发表大量关于新出战国文字的研究论文;新发现带动战国秦汉文字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著作;一批反映战国秦汉文字研究成果的文字编也相继问世。   
    古文字研究的繁荣,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新资料的不断发现而影响巨大,新出古文字资料的整理研究取得很大成就;另一方面,世纪之交对百年来古文字研究的回顾和反思,促使一批综合性的资料整理研究和学术史专题研究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果。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古文字研究向多学科拓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以往。
从文字学研究的角度看,这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方面,研究者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甲骨文和金文疑难文字的考释工作进展不大,一些关系汉字发展演变和构形规律的重要现象,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战国文字研究领域,由于多学科的介入,一些学者在对出土文献文字结构分析和解释方面比较随意,导致不必要的人为混乱;文字学研究者忙于对新出资料疑难单字的考辨,对战国时期各种文字现象的理论研究和概括关注不够。
    古文字研究热潮及其对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是世纪之交汉字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现象。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的重点依然会在战国文字方面,对战国文字资料的综合整理和汇集编纂,以适应多学科的需要,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将战国文字考订的新成果进行汇编整理,权衡折中,以定是非,并进而研究战国文字构形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也是一个必须开展而又具有重大价值的课题。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实际处于攻坚阶段,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难度很大,应继续鼓励和支持一些学者在这个领域开展长期而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
    四、俗字研究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俗字研究逐步得以加强,成为文字学的一个新的亮点。敦煌卷子的研究促进了敦煌俗字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文章,还出现了敦煌俗字整理和研究的专门著作;字书俗字研究得到重视,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历代字书所收俗字的整理和研究,二是对大型字书所收汉语俗字的整理研究。近年来还整理增订了前人所编有影响的碑刻别字新编。明清刻本小说等通俗文学、医方、乐谱、农事等领域所用俗字和方言俗字也皆有学者涉及,长期不登大雅之堂的俗字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同时,近代汉字及俗字理论研究方面,发表了一批有理论建树的论文和著作,初步奠定俗字研究的理论基础,俗文字学作为文字学新的分支学科成为可能。
    俗字研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拓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课题需要学者解决。一是要加强各个历史阶段、各种文本的俗字的整理和研究;二是进一步加强历代字书保留的俗字整理研究;三是进一步加强俗字的理论研究;四是将俗字置于汉字发展史的宏观背景下来研究。
    此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研究《说文解字》为中心的传统文字学也获得发展机遇,形成了《说文》研究史上一个新的高潮。
    如果说20世纪的汉字研究使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字学较好完成了向现代学术的转型,那么,世纪之交汉字研究呈现出的新态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世纪的汉语文字学将会跨入开拓创新、科学建构自身学科体系的新阶段。

    原载《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04:01 , Processed in 0.0701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