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81|回复: 3

访资深纪录片人冷冶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2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访人:贡吉玖
2005年10月26日


  冷冶夫:中央电视台著名编导、资深策划,中国多项电视奖评委、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策划人,全国百优电视工作者。

     主创作品:《毛泽东》、《中华之门》、《让历史告诉未来》、《跨世纪的报告》、《活佛转世》等大型文献纪录片(106集)。八十年代创作的《牧牛人》、《胖连长和他的连队》、《教书先生来了》、《押运兵》以及九十年代创作的《潜伏行动》、《女子特警队》等纪录片均在电视界引起轰动效应。20多年来共创作播出纪录片2000多部(集),出版《电视纪实与创作》、《电视纪录片研究》、《21世纪的电视理念》等专业书籍19本。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奖80多个,另有5部纪录片入围国际电影节。


贡吉玖:从简历上看,您从事军事纪录片创作有25年的经历了,96年就是大校军衔了,算是一名老军事记者了。您认为在你创作的多部军事题材纪录片中,哪几部你比较满意?

冷冶夫:86年的《牧牛人》,88年的《胖连长和他的连队》,90年的《押运兵》和以后创作的《潜伏行动》、《女子特警队》以及《中华之门》等。从2000年以后开始创作其他题材的节目,也有几部比较满意:《伴》、《从化古民居》、《纸殇》、《悬棺》等。

贡吉玖:您这样对军事纪录片情有独钟,是因为你当兵的时间比较长吗?

冷冶夫:当兵时间长有一定的原因,算起来快有37年兵龄了。但我对纪录片的爱好完全是来自于创作的一种激情:军营中的人,社会生活中的故事,常常会激起我的创作热情。

贡吉玖:电视军事宣传是我国电视宣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传媒格局的不断变化,电视军事宣传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人说“军事纪录片大不如前了”,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冷冶夫:我认为不是军事题材纪录片创作不如以前了,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李鹰先生创作的《黑土穴梦》、《二战珍闻录》都是非常叫好的纪录片。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军事题材纪录片不如以前了呢?那是因为近些年地方台崛起了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创作人才。他们在题材的选择上,在画面语言的应用上,在纪录片创作手法的多样性上,都有不凡的表现,并创作出了一大批高品质的作品。特别是一些“独立制片人”的作品,不但在国内国际获奖,有的还走入了国际市场。

贡吉玖:您是多年的老军事记者,您还参加了《让历史告诉未来》、《毛泽东》、《跨世纪的报告》、《中华之门》这样的大型纪录片创作,您认为今天的军事纪录片创作与过去十年或二十年的纪录片创作有什么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冷冶夫:发展进步主要在栏目中的纪录片创作上,因为栏目纪录片要受时间、内容、宣传口径等限制,所以在栏目里做一部好节目非常不易。而《人民子弟兵》《国防时空》、《中国武警》里的部分纪录片的确不错。但是在创作手段的运用上有些落后的感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地方创作的《复活军团》和《狙击英雄》。这二个节目无论从创作手法还是在镜头表现上似乎都与现在的军事纪录片相比更上一筹。而军事题材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则与过去没有多大变化(以历史题材为例):大量的历史资料,结合战争亲历者采访,加上故地重游的写意镜头等……。

贡吉玖:你在电视创作理论方面作了不少研究,写了19本关于电视理论研究方面的书,还发表了百多篇纪录片创作方面的文章,您认为当前纪录片的创作者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冷冶夫:“看点,最重要的就是看点”!我是一名纪录片创作者,更是一名普通观众。有时候我经常坐在家里看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但我看节目的时候是在想这样几个问题:
1、这部纪录片要表现什么?
2、这部纪录片表现了什么?
3、它给观众看到了什么?
4、观众能不能看得懂?
5、看懂了以后还能不能继续看下去?
6、看了好不好看?
7、它的看点在那里?
8、观众会对这个节目怎么看?

贡吉玖:您觉得八、九十年代的纪录片和现在创作的纪录片有什么区别?

冷冶夫:过去我们创作军事纪录片的时候,经常按照事情、故事的脉络发展一步一步的进入……现在这样做就不行了!我们都是把最好看的、最刺激的、最吸引人的画面情节放在最前面,在创作过程当中也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想尽办法设置悬念,结构情节,然后总体上还要尽可能多地安排观众喜欢看的“兴奋点”……也就是说怎么好看怎么干,怎么让大家提心吊胆,怎么能迅速让观众进入状态,怎么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就怎么干。

贡吉玖:军事题材纪录片的问题或者缺陷是什么?

冷冶夫:完全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一是节目总体上显得平,缺少激情,缺少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作品。二是缺少多元化的创作手段。三是画面语言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不够。四是近些年没有出现李鹰、储家骅这样的纪录片“高手”。五是纪录片受众理论研究不够。

贡吉玖:纪录片的定义与界定,始终是电视界争论的焦点。抛开不同流派对其本质属性认识的差异,不同种类的纪录片在非虚构性和原生态记录上还是具备了大量的共同点。尤其纪录片的定义,在各种教科书和学术论文上已经有诸多体现。如:纪录片是直接取材与现实生活中的、用跟拍采访等方式制作的电视片;纪录片是用非虚构的方式记录人和事及细节,并通过剪辑等现代传媒组合手段拍摄完成的电视片等。您对纪录片的定义有没有你自己的解释?

冷冶夫:我的解释不是从定义上讲的,而是从创作方面归纳的。我认为纪录片应该是这样一种定义:
1、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
2、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
3、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
4、纪录片是作者对被摄者的人生感悟
5、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对生活的态度
6、纪录片主要是用画面语言叙述老百姓的故事
7、纪录片是原生态纪录,创意性编剪
8、不要赋予纪录片太浓重的功利色彩

贡吉玖:你在业内被人称为纪录片创作上的“拼命三郎”,你怎么看?

冷冶夫:纪录片是最能代表着电视台综合实力的片种之一。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观众欣赏品味的提高,纪录片在把握时代潮流,关怀民众生活方面,已经成为当代人参与和观察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每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对电视台的声誉形象都会起到较大的影响和推进作用,客观上看也是对电视界的整体制作水平的检验。作为我个人,就想把每一部作品精心的做好。

贡吉玖:在理论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观众在观赏上有3个规律:求新好奇的规律;求知认同的规律;求趣爱美的规律。也就是说,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需要在刺激、消遣、信息、娱乐、美感中找到自己的观赏点。您说对吗?

冷冶夫:对的。纪录片说到底是艺术,艺术是供人们欣赏、娱乐、寻找刺激的东西,它是要给观众看的。当纪录片作者和部分DV爱好者把纪录片做得越来越好看的时候,人们发现纪录片的“可视性或者叫观赏性”非常重要。于是纪录片有没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议论的话题。也就是说纪录片好不好看,取决于节目中有没有好看的故事。有“看点”的故事,才会有“播点”;有“播点”,才会有“卖点”。这在业内叫做“纪录片的娱乐化创作”。
            
贡吉玖:请你谈谈看看如何才能创作出娱乐化的纪录片?

冷冶夫:有四点:一是人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如相声、小品演员等,这样的节目可以直接拍成带有娱乐倾向的片子。二是故事情节具有娱乐性,如爱犬大赛,马戏团的故事等。三是利用拍到的素材剪辑成娱乐化故事。四是还可以把严肃的题材做成娱乐化节目。第四条比较难做,我可以给您举个例子。

在去年获奖的全国第七届环保纪录片中,有一部北京电视台制作的揭露毁树的节目。内容反映的是某单位的一位领导,一心想升官。可是上级考核了几次都没有他,于是这个领导就找来算命先生给自己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没有被提拔的原因,主要是门前的那几棵大树长的不正,冲了“上风上水”。于是这个领导就开始琢磨着砍树。本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毁林题材,如果按常规创作,这个题材应该从法律的角度或者从环保的角度去作节目,可是作者没有这样做,她从纪录片的可视性出发,通过拍到的大量的搞笑的镜头,用娱乐化的手法制作了这部纪录片。节目的开头,是摄像机偷拍到了一名清洁工,她每天都要偷偷摸摸地定时在树下干些什么。当编导问她的时候,回答是“没干什么”。可是人们发现她在用一种药水慢慢地杀死这棵树。那么她为什么要毁掉这棵树呢?单位的领导知道吗?紧接着画面编辑了某人跳窗户躲避采访,另一名管理人员慌张逃跑,单位职工窃窃私语等,以及单位门前的四个大字——廉洁奉公。片子的题目也起的很搞笑叫:《灭树升官》。一个严肃的题材,就这样制作成了一部风趣幽默的娱乐化节目。观者无不为之叫绝。

贡吉玖:现在社会上对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搞“娱乐化”颇有微词,您怎么看?

冷冶夫:我不这样看,特别在纪录片领域。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内容日趋多元化,节目中的娱乐因素已经成为各类栏目、节目以及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纪录片和DV作品需要健康的娱乐,受众更需要娱乐的轻松,在纪录片届,不是娱乐纪录片多了,而是少了。所以在目前“严肃”的纪录片还占有很大比例的时候,能给观众以娱乐的纪录片还是要提倡的。但并非一切内容都是可以娱乐的。尤其是纪录片的适度娱乐,是能够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并愉悦观众的,但是我们绝不能把娱乐随意化、妖魔化。因为纪录片的好看与否不仅仅在于娱乐,还是内容为王!

娱乐是纪录片乃至DV作品的功能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最高追求。在我们把纪录片和DV节目作得“娱乐”的时候,在我们以多元化的内容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纪录片和DV作品的(也有教育功能)社会责任!

贡吉玖: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注自身,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也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长久以来,人是许多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以至于宗教等等,都把视角对准了人和人的存在。            

冷冶夫:不错,纪录片创作也应该把镜头对准人。今天的纪录片就是要以个体去表现社会,以个人去表现千万人,以具体去表现千万事,把具体延伸、扩展、深化到纷繁的社会生活之中去,以人的历史来透视社会的历史,以人的活动来体现历史意义与历史的精神。

贡吉玖:纪录片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存在出发,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价值、人的生命乃至民族的发展、文明的进程等方面的片种。所以纪录了人,就是纪录了世界。

冷冶夫:是这样。从创作角度看,以人的个体来实现表现社会整体的宣传教育功能更具实感。片子中的具体人物、具体个性、具体时间、具体环境、具体事件,事件发展过程中真实的行为和真实的心理活动,更能使观众认同和接受。

从审美角度看,将整个社会个体化更具有声明感。人是生命的存在,有人就有了生命活动,有了观念、思想、文化,有了深刻性。有血有肉的人作为被摄主体为纪录片提供了审美的价值。

从观众角度看,个体化的人具有亲近感。当艺术对象与人们的生活形态处于一种同形关系时,才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才能构架认同感,才能顺理成章地接受内容和形式,接受观点和主题以及艺术审美效果。

还有就是,以人作为展现现实社会的聚焦点,会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富于新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性情、背景、发展和结局,这种种不同的纪录片的“不可预期性”构成了个体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节目各具风格的魅力。

因此,将镜头对准人、纪录人、观众从中感受到的会很多。今天的观众已习惯于思考、观察和想象。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会给人深思熟虑和启发,其教育宣传的功能远远超过一部语重心长的教育片。

贡吉玖:你觉得中国纪录片怎样才能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打不开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冷冶夫:有三点。第一、没有比较强大的经济支撑,现在只有央视创作一部纪录片能够达到一分钟2000元(较高的算法)。而纪录片创作需要的是时间(有的纪录片要拍摄几年),和更高的技术设备。如微型摄影机、高清摄像机、水下摄影等。而这些我们用少量的经费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别说租用这些设备钱不够,就连旅差费也紧张。第二、不会使用画面语言创作纪录片,或者说画面语言使用的不够。这也与“等”拍不够,和经费紧张有关系。第三、缺少一个好看的故事。第四、制作不够精良。也就是说画面的清晰度不够,画面拍摄不工整,音乐音响、同期声的处理不到位等等。

贡吉玖:您刚才提到纪录片制作不够精良,我也这样认为:精品节目是打开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确定好了要拍摄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制作精品纪录片的问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高见?

冷冶夫:我们都知道,制作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前期非常重要。现在有些电视台对技术质量的要求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他们宁可花重金和最好的设备,保障电视剧、娱乐类节目的制作,也不把纪录片的技术要求摆在首位。有的电视台的纪录片部门连灯光和普通的吊杆话筒都没有,这样怎么能处理好同期声呢?这也是中国纪录片的技术质量在国外信誉不好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克里斯.麦可黎曾经指出:“中国纪录片要在海外寻找市场,必须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是技术质量,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技术标准。”回头看看我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失去了机会。这些不得不使我们感到痛心。因此中国纪录片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前期拍摄时,要在摄像机、灯光、录音、特殊效果镜头的配备上下功夫,更要舍得使用最好的摄影师。这样才有了拍出画面工整、色彩讲究并具有故事化的镜头的基础。后期剪接时,从非线编辑、三维动画、电脑制作、配音配乐、录音合成等,都要精心制作。

贡吉玖:是的,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西方同行人的一些做法。比如说对那些具有吸引力的画面和场景,进行重点加工;可以用稍长一些的时间对某个观赏性强的画面进行特技处理;对某部分感人的情节,进行多种艺术手段的烘托渲染;还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那些娴熟的电视技术帮助观众进行理解、记忆、和思考。对有些“过去时”的故事,甚至可以用“情景再现”、“模拟重演”等方式进行可视性在创作。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可以说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

冷冶夫:您说的对。国外纪录片在创作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就是“挖尽潜力”。比如纪录片《大白鲨》是DISCOVERY的一部以环保为主题,呼唤人类保护鲨鱼,维持生态平衡的纪录片。片子为了说明大白鲨并非主动攻击人类,作者和专家采用实验的形式,安排不同游姿的机器潜水员入海进行拍摄。仅这一项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编导人员也创作的相当认真。最后作品克服了种种拍摄上的困难,向全世界观众澄清了媒体对于大白鲨误导性的宣传。我们从这部片子中还能看出,节目中多处使用了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手段。向《彼得大帝》、《拿破仑》、《木乃伊之谜》、《叛逆的法老》、《金字塔之王》等纪录片的制作,更是世界电视制作技术技巧的大展示。我国近些年出现的《布达拉宫》、《复活军团》、《从化古民居》等,都属于这种画面工整、灯光考究、故事性强、制作精良的作品。

贡吉玖:听说您在近几年拍摄的几部纪录片,经过与国外交流,卖出了比较好的价钱,您能给我透露一点吗?

冷冶夫:这个不太好说,价格有高有低,但是收回成本没有问题。50分钟的纪录片一般能卖到1、5万美元以上,有的一部30分钟的纪录片能卖到2万美元以上,我都是通过我熟悉的影视公司卖出去的。但在卖节目的时候,有几点非常重要:是否按照国际标准保留了声道;是否保存有完整的画面素材;还要备有英文内容简介、导演介绍和解说词等。有一部叫《纸殇》的纪录片,卖了几千美元,当我们告诉对方素材还有37盘的时候,亚洲的一个片商又加了2300美元。

贡吉玖: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是一种“易碎品”,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视听文化产品,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中将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冷冶夫:是的。在去年的四川电视节上,国内电视机构向境外输出的节目量达到了5百多万美元;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也有3百多万美元的节目输出量,可见纪录片营销的前景无限。现在自然类和动物类纪录片,已经成为中国内地输出节目的主要片种,环保类和人文类也开始大面积向国外辐射,一个充满艺术芬芳和无限商机的中国纪录片大市场,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呈现在世界面前!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精品意识!

贡吉玖:中国纪录片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了解国际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打入有关国家,用什么方式拍摄纪录片更受欢迎等。

冷冶夫:美国新闻集团下属的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总经理史达民透露,我国一家影视制作机构曾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在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区拍摄了长达200个小时的素材,却不知道该如何编辑和发行。最后,史达民所在的公司将该素材改编成《大熊猫“换养”记》,讲述中国专家帮助习惯于养活一个孩子的大熊猫妈妈养第二个“儿子”的有趣故事,获得了成功。还有一名外国片商,在点评中国人制作的纪录片时说,“中国纪录片虽然在拍摄的角度、人物感情和细节的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只是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观赏性比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因此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他还称,他们购得的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剪辑、组接,增强了故事性后才在他们的频道上播出。。

我觉得尝试与国际社会合作,应该是个与国际接轨的好办法。所谓国际合作,就是在共同承担制作费用的情况下,共同制作电视纪录片。也有由外方出资,我方拍摄,利益共享的拍摄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宣传中国,都是了解和学习外国的电视纪实艺术。在这里,中西方不同的创作观念与创作方法在一起交汇;不同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模式得到碰撞。可以说,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中国纪录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不仅仅是把纪录片变成商品,更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了解的意义。

贡吉玖:您根据中国目前的现状,用哪几种合作方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冷冶夫:向我们纪录片委员会目前正在实施的“走市场、走出去”的工程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每年一届的国际纪录片观摩展,提高了全国纪录片创作人员的业务水准,学习到了纪录片不同手段的创作方式;每年一届的国际纪录片选片会又为中国纪录片直接走向国际市场打开了买卖交流的窗口;下一步(明年)的国际DV纪录片创作交流活动还会把中国的纪录片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贡吉玖: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纪录片研讨会上,我记得你对纪录片和DV创作上的误区进行了一次归纳,您能在说说吗?

冷冶夫:可以。当时我是这样归纳的:
一、创作理念上:平民化个性化不是随意化自由化
二、题材选择上:好人好事不等于故事
三、追踪拍摄上:纪录了过程不等于拍到故事
四、创作观念上:话筒采访的故事不等于画面语言的故事
五、纪录手法上:画面晃动不等于纪实
六、创作思维上:警惕纪录片创作的“导演现象”
七、受众观赏上:要关注观众的耐心
八、电视播出上:要给DV一点宽容

贡吉玖:近几年纪录片的创作越来越崇尚个性,它要求用平民视点观察和拍摄平民生活。您对纪录片和DV创作的平民化个性化有什么见解?

冷冶夫:我认为,与其说这种创作观点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纪录片采集方式,倒不如说它选择的是一种立足于民间的个性化的创作态度。这种态度主张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以平等的眼光、平静的心态、平和的意识、平实地纪录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存状态。这种“独立思考”的个性选材方式,打破了过去一些电视媒体把国家大事、英模人物、重大事件作为纪录片创作准则的框框,更多地溶入了“平等记录”和“客观纪实”。

但是平民化、个性化创作绝不等于随意化和自由化。当有些纪录片,特别是个别的DV纪录片,把流浪汉、三陪女、乞丐一族,甚至是同性恋者作为题材拍摄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这些题材是不是中国社会主流?这些选材相对于其他的“社会底层”,如:打工族、下岗职工、农民、保姆等,毕竟也是极少数。在中国,如果把所谓的“平民视点”都对准这些人,实际上是反映不了中国社会“底层”的。而且他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也的确“另类”,与主流生活,发展着的中国社会极不和谐。尽管这些纪录片作者是用平民的视角、平民的心态、平和的方式去拍摄制作,节目也很真实朴实,也接近人文关怀,但这并不是观众所要看到的主流,而中国社会也并非如此。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选择上述题材并不是“平民视点,个性化创作”的初衷。我还认为:当我们强调平民化个性化不是随意化自由化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求每部纪录片或DV作品都必须是“喉舌化”的节目。我们只有处理好他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使创作出来的纪录片好看、好播、好卖!

贡吉玖:那么什么是“平民视点,个性化创作”呢?

冷冶夫:平民化实际上是一种创作思想和思维品质。即:用平民视点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具备大众意识,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而个性化创作的结果,也决不是在社会底层寻找“另类”,而是指创作者的视野更开阔,作品更具有独创的风格,更贴近人民群众。

贡吉玖:现在,在主流媒体里制作纪录片的编导,我们不必担心他们的作品“另类”,到是个别独立制片人的作品选材令人担忧。

冷冶夫: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这些人大部分是独立的DV或纪录片爱好者,从生存环境上来看,他们是徘徊于主流媒体边缘的。他们的选材往往不受时事政治的影响,也没有表达某种思想政策的压力,所以他们可以用更从容、更自由的方式来选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我们的指导理论应该是:既不要把平民化、个性化的作品与随意化、自由化混同起来,又不能硬性地要求这些人的作品都要“讲政治”。一些民间的趣闻轶事、风土人情、家长里短的都可以成为这些人的创作的内容主体。我们可以确信,随着纪录片创作人群的不断发展扩大,纪录片作品一定会从社会的“角落里”走出来,它的“平民视点”更贴近生活,它的“个性化创作”更富有人文关怀,它的收视更能融入社会,并最终登上大雅之堂。

贡吉玖:步入新世纪,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均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纪录片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最终由于文化多元变化的内因也表现为百花齐放的景观。你看了不少国外获得大奖的纪录片,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冷冶夫:加上今年7月份看的19部,我一共才看了42部,可能认识比较浅显。我觉得,国外纪录片近几年不仅在形式上突破创新很快,而且在题材的选择上,时空结构的处理上,都会给我们以很有价值的启发。比如:他们以仪式化事件展现本国文化;拍摄题材自身有艺术价值的节目;用美学关照纪录片表意与写实;这样使欧美多元化纪录片创作更趋成熟。而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一般都是以单一情节或矛盾展开的,使用两条线创作纪录片的也有一些,但我们在观看了部分国际获奖纪录片以后会发现,多条线创作纪录片已经在国外司空见惯了。

贡吉玖:您觉得中国纪录片与国外纪录片的差距在那里?

冷冶夫:有人说差距较大,我不这样认为。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近些年发展很快,不论在故事性上还是在观赏性上都不比国外差多少,有较高纪录片水平的人也不少。我觉得主要差距在大制作上。比如国内,如果说用100万拍一部纪录片,那会使很多人惊讶;而国外用500万(人民币)拍一部纪录片,根本就不算大制作。而在中国纪录片人看来500万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向国外的《猎豹三兄弟》、《角马大迁移》是用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美元拍摄的纪录片,就更是不可想象的了。另外在技术上,由于经费的限制,国内纪录片人能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纪录片,已经是百里挑一了,更谈不上使用顶级的甚至较高档的摄录设备。向《小宇宙》、《鸟的迁移》等,更是大制作。所以我认为,不是中国人想不起来这种创作方式,而是客观条件不具备。当然也有创作理念方面的差距。

贡吉玖:我们再来谈谈DV的创作发展情况好吗?

冷冶夫:好的!

贡吉玖:据我们统计,2003年DV的增长率是30%,2004年达到了50%以上。2005年DV的增长率将超过65%。另外今年,全国已经有超过130多家地市级电视台使用DV机器制作节目。可见DV发展十分迅速。

冷冶夫:是的,仅我去年以评委身份参加的DV大赛就有11次。据比较准确的统计,去年全国在各地举行的各种花样翻新的DV大赛有60多次。每次征集的作品最少的是126部,最多的是5千多部(央视)。

贡吉玖: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DV为什么会发展的这样迅速呢?

冷冶夫:我个人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个人使用的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

受众主动参与的需求和欲望空前高涨;猎奇报料人和网络博客的崛起;大专院校和社会非正式化的小众传播;社会各种评奖活动的推动。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还有制约DV发展的很多障碍和因素。

贡吉玖:你说说看。

冷冶夫:一个是观念性的障碍。认为DV是民间的,登不了大雅之堂。比如拍会议新闻,你用DV机人家就会觉得不重视。第二个是体制性障碍。当DV作品送到电视台的时候,有时候会由于音频信号、画质等方面的原因给(在技术审查方面)枪毙了。第三是政策性障碍。如使用DV创作的人去申请制片经费,是得不到批准的。第四是利益性障碍。同样一部纪录片送到电视台播出,回报的稿费是大不一样的,有的甚至会相差8-10倍。

另外还有一些主观或者客观方面的因数影响了DV作品的播出和发展。
一、主流媒体的选材限制了DV作品的进入
二、栏目化的播出模式限制了DV作品的进入
三、DV纪录片的粗糙制作也影响了节目播出
四、价格的差距使DV人不愿把节目留在国内

贡吉玖:以您的观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冷冶夫:目前解决不了。这里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复杂。有些还需要政府部门来协调、规范、管理。

贡吉玖:现在有些DV作品太重视原生态纪录,有的几乎什么都录。前些天我看了一个叫《铁西区》的DV节目,8个多小时。还有一个叫做《上班》的片子,76分钟,几乎是全程同期声讲述。您认为这样的DV纪录片有什么发展没有?是不是大部分DV作品都是这样的?

冷冶夫:据我了解,大部分DV作品不是这样的。但是“太原生态纪录”和“太注意讲述”的节目的确不少,这可能也是创作中的一个误区。纪录片大体分为思想主题的作品,个人主题的作品和观众主题的作品。DV人一般创作的是个人主题的作品,个人主题的作品就难免有“我想怎么创作就怎么创作”的问题。所以对这样的节目,我的观点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不是“有问题的作品”,就可以任其“百花齐放”。但是我这里想强调的是,DV和所有电视节目一样是要供人们观赏的,所以 DV不能缺少文化的渗入;DV不能缺少创作的渗入;DV不能缺少艺术的渗入;DV不能不是人的艺术;DV不能没有审美;DV不能不注意观众的耐心。

贡吉玖:您的意思是,过分还原“原生态”会影响DV纪录片的质量?

冷冶夫:是的!现在必须要明确这样几点:1、原生态纪录不是什么都录;2、“讲故事”绝对不是全程讲述(采访);3、DV纪录片创作可以使用多种手段;4、DV纪录片也要讲究“节奏”,不能太拖。

贡吉玖:我知道这几年,你创作了不少DV作品,有的不但在国内获奖,还走出了国门。您的创作经验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吗?

冷冶夫:不叫什么经验,只能说是一点体会,还不一定对。我认为有这样几条把握住了节目就基本成功了一半。
1、必须拍到好看的故事。
2、选择更有生动性的素材进行编辑。
3、会用画面组合故事。
4、会用声音结构情节。
5、知道:画面语言是多义的,所以纪录片的主题是多元的。
6、知道:纪录片最终纪录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

贡吉玖:不光是这些,好像还有。

冷冶夫:还有就是一些“官腔”说法了。我过去对纪录片和DV创作曾经归纳过6条:
1、准确的选题定位是节目成功的前提条件。
2、了解观众“看点”是节目成功的重要环节。
3、经典创意能确保纪录片的受众需要。
4、精品制作能确保节目的质量要求。
5、 加强画质音质的测试可以降低节目营销的风险。
6、 强有力的推广宣传能使节目获取更大的利益。

贡吉玖:我了解到你一直在关注国内外DV创作、研究,也与DV爱好者的领军人物有较多的接触,请谈谈国外的DV情况。

冷冶夫:好。DV片段在国外被当作一种历史资料海量储存,许多有DV机器的人会时刻让它不离左右,随时随地的拍下或者感人肺腑或者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并有意识地分类保存,而且电视台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收购。“美国911事件”发生时,唯一一个清楚地拍摄下第一架飞机撞楼的镜头的就是一名业余DV爱好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人良好的摄影素质和对DV的热情,这永恒的瞬间也只能与我们失之交臂。看看西方国家里,许多DV机型过时,机体破旧,但是过时也说明历史悠久,破旧更表明使用频繁。西方媒体中许多栏目的内容和素材,都来自于大量DV发烧友平时对日常生活中亮点的积累。

贡吉玖:国外DV方面还有没有其它信息。

冷冶夫:在英国的校园里,有时候也能看到欧美国家学校的DV作品交流,令我们不大理解的是,他们评奖研讨交流的主题往往是《纪实美学》或《美感创意》等,而不是我们中国所关注的“纪实作品的故事化”。这可能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至。

贡吉玖:根据总局和协会的要求,纪录片委员会今后要对DV爱好者的创作进行更规范的引导和管理,你作为纪录片委员会DV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之一,在创作上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冷冶夫:创作上大家都在努力,我没有什么说的,有几个问题可以提出来供大家一块思考:
1、DV简单,简单是不是一种美?
2、把客观的做成美的,是不是破坏了DV的“原生态”纪录?
3、DV作品是不是必须故事化?
4、怎么看DV纪录片中的模拟重演的故事?
5、加大DV节目的观赏性,会不会影响DV纪录片的真实性?
6、DV的娱乐化趋势,会不会破坏DV纪录片的严肃性?
7、DV作品的思想性究竟有多大?如何把握?

贡吉玖:看来DV的创作群体需要解决的事情还很多,摆在DV管理部面前的任务很繁重,有许多事情要做。

冷冶夫:是的,在纪录片创作上只有“老兵新兵”之分,没有谁高谁低之分,我这几年从很多“新手”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创作手段和方法,我们这茬人看来是有些“观念老了”。我近期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宣传性的传播和传播性的宣传
2、如何把握有意识形态的画面和无意识形态的画面剪辑
3、如何不让宣传排斥纪录,也不能让纪录排斥宣传
4、如何使纪录片即富有纪实美学,又有政治美学
5、如何使纪录片创作手段由话筒故事尽快向画面故事转变
发表于 2007-7-1 17: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确实是干出来的.牛!
发表于 2007-8-29 2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多少遍都有收获!

一、创作理念上:平民化个性化不是随意化自由化
二、题材选择上:好人好事不等于故事
三、追踪拍摄上:纪录了过程不等于拍到故事
四、创作观念上:话筒采访的故事不等于画面语言的故事
五、纪录手法上:画面晃动不等于纪实
六、创作思维上:警惕纪录片创作的“导演现象”
七、受众观赏上:要关注观众的耐心
八、电视播出上:要给DV一点宽容
发表于 2008-3-23 15: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买到<弦>的纪录片

这个节目只有10分钟,特棒!随能搞到?我给3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8 16:45 , Processed in 0.1174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