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22|回复: 2

调类和调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7 14: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高的变化形式是平、升、曲、降,为什么会出现有些方言有十几种调类和调值?
为什么会出现调类相同,调值不同,调类不同,调值却相同的情况?
古代汉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什么不同?
感觉北方人讲话都是第二声的(用升调),这是我的理解。请各位发表看法!

[ 本贴由 尘封记忆 于 2006-4-26  12:0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3-17 1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出现调类相同,调值不同,调类不同,调值却相同的情况?


这个问题永远都会有人问。
调类和调值不是相同的概念,我是指调类不是建立在调值的基础之上的“调值的分类”,这是望文生义。调类是一种建立在中古音的读音映射基础之上的分类,中古的生活语音(我指的是语音学精度的读音)如何是没有人知道的,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所以,所谓的中古音对应关系实际上是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这样,中古音就象“god”,普通话就象是“Jesus”,而其它汉语方言就成了“human”,这个法则实际上就成了方言的调类是由普通话决定的。既然普通话是什么调则方言就是什么调,方言的调类不过是普通话施舍给方言的宿命而已,那理所当然就会“调类相同,调值不同;调类不同,调值却相同”。

[ 本贴由 皮扎诺 于 2006-3-17  19:2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3-17 19: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汉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什么不同。有些方言有十几种调类,声调的高低不都是平,升,曲,降四个调吗?感觉北方人讲话都是第二声的(用升调),这是我的理解。请各位发表看法!


至于“古代汉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什么关系?”,那就是没关系呗!是风牛马毫不相关的关系呗!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李渔:《闲情偶寄》之一:《词曲部》
7.慎用上声
    平上去入四声,惟上声一音最别。用之词曲,较他音独低,用之宾白,又较他音独高。填词者每用此声,最宜斟酌。此声利于幽静之词,不利于发扬之曲;即幽静之词,亦宜偶用、间用,切忌一句之中连用二三四字。盖曲到上声字,不求低而自低,不低则此字唱不出口。如十数字高而忽有一字之低,亦觉抑扬有致;若重复数字皆低,则不特无音,且无曲矣。至于发扬之曲,每到吃紧关头,即当用阴字,而易以阳字尚不发调,况为上声之极细者乎?予尝谓物有雌雄,字亦有雌雄。平去入三声以及阴字,乃字与声之雄飞者也;上声与阳字,乃字与声之雌伏者也。此理不明,难于制曲。初学填词者,每犯抑扬倒置之病,其故何居?正为上声之字入曲低,而入白反高耳。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呐吟哦,皆同说话,每逢此字,即作高声;且上声之字出口最高,入耳极清,因其高而且清,清而且亮,自然得意疾书。孰知唱曲之道与此相反,念来高者,唱出反氏,此文妙曲利于案头,而不利于场上之通病也。非笠翁为千古痴人,不分一毫人我,不留一点渣滓者,孰肯尽出家私底蕴,以博慷慨好义之虚名乎?  

  从这些唾手可得的千千万万古典声调描述中可以看到,古人所谓的平上去入的本义就是对声音音高的高低升降变化的描述。阴、阳、平、上、去是基于如下的汉语原义:
  “平”者,不变也,就是平行的语调变化;
  “上”者,升也,就是上升的声调变化;
  “去”者,降也,就是下降的声调变化;
  “阳”者,高也,就是声调变化发生在高音区域;
  “阴”者,低也,就是声调变化发生在低音区域。

  所以说,古人的调类是一种“调型特性的分类”,而现代汉语(大陆)语音学的调类是一种“普通话施舍给方言的名称”,现代汉语声调命名是跟古代汉语声调命名不一致的,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绝对不可以混为一谈!

  至于唐诗宋词的格律要求是建立在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的基础之上的诗歌声音美学,古人诗歌中的平仄韵律是根据作品内涵的需要而选用的声调技巧,是一种声音美与作品内涵的一致。而今人与中古诗歌同名的声调根本不存在声音美学,现代人所写诗歌所用的平仄不过是对诗歌声音美学的侮辱,是对现代人耳朵的强奸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8 16:41 , Processed in 0.0689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