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8|回复: 0

八十年代后生要灭九十年代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 2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千马
来源:时报 http://www.80hou.com/Read  2004-8-2 22:35:11      


      80后文坛小鬼:被复制的新生代
  徐小斌曾不无哀怨地说,中国的作家总是习惯于被人以集体命名的方式和盘托出,比如以前的寻根、伤痕、反思……当然少不了以六七十年代作家为主的新生代。
      而中国的文艺批评家也就习惯于做一位技术娴熟的篾匠,隔不了几天就能给你鼓捣出个大筐子。然后不管人家作家是萝卜还是青菜,统统地都往这个筐子里装。当然,这样的好处是便于集中管理。
  在八十年代生的小鬼们又蹭蹭地往外蹿的时候,会以一个什么筐子来规定他们,你我不得不进行一番正正经经假模假样的小思考。萌芽,对了,就用萌芽。《萌芽》杂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名词。如果六七十年代作家曾不无恶心地被圈在新生代这个筐子里,我在这里也可以斗胆恶俗地将80后叫做萌芽代。其实新生和萌芽没有什么不同,但名词制造得越多,似乎就能显得文坛愈热闹。人活在这个世上很多时候都在自欺欺人。
  当然,我不想给《萌芽》做广告,我对《萌芽》没感情。只是《萌芽》又为我们制造了这样一帮小作家。在《萌芽》与浙江文艺出版社日前隆重推出的“萌芽小说族”里,我们看到了80后的身影。他们不是韩寒不是春树不是郭敬明,而是面目很显陌生的小饭(《不羁的天空》)、周嘉宁(《陶城里的武士四四》)、宋静茹(《只爱陌生人》)、岑孟棒(《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以及苏德(《次马路上我要说故事》)……
  其实也没有谁规定一提80后就得是韩寒春树郭敬明,比他们强的人也多的是——比如上面那几位很可能就是。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先得承认80后的实力。《萌芽》主编赵长天如是说,这些孩子能够在这样的年龄出书,在我们那个时代是不可想像的。的确如此。如果我现在还是一个在读中学或者大一大二没怎么看过几本书的孩子,我真的能被他们的才华吓住。在和PLMM周嘉宁通电话的过程中,我就诚恳地向她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然而他们的才华更多地表现在自己“学习”的成功上,在80后的文本中,我们很难看到具有个人性的独特的价值。曾读过由周国平老同志作的序,也大概是位学生肖睿写的《一路嚎叫》。虽然号称第一部校园另类小说,但如果剔除掉亨利·米勒、凯鲁亚克等人在作品中留下的影子,也无非是讲一个“叛逆”抑或“逃离”的主题——只不过文本中多了些摇滚或者朋克的时尚因素。
  谈到亨利·米勒谈到凯鲁亚克谈到米兰·昆德拉还有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其实80后对国外大师的“学习”,也没有逃逸出新生代对国外大师“学习”的范围。即使是对国内“前辈”的学习,我们也看到,小饭似乎师承的就是新生代的余华、苏童,而且学谁像谁。而在岑孟棒的小说里,我们则读出了王小波,那篇《灰锡时代3.8》的标题差不多就是克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即使是80后中稍有点代表性的春树,作品里面所写“性”啊什么的,和七十年代后的美女作家又有什么不同?……可以从中看出,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80后和新生代们还是如出一辙。
  也许,人们对80后的关注根本原因就在于新鲜。年纪轻轻就能写出与年龄不相符的东西,颇能让人感到惊奇。像《正在发育》的蒋方舟,还没“成人”就能谙熟“早恋”、“师生恋”,也能达到炒作的作用。我们也不难看出,80后的陆续被推出,商业利益在里面推波助澜。据我所知,“萌芽小说族”便是《萌芽》“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小部分,搞杂志的同时,顺便搞搞网站,出出书——钱不要来得太容易!
  所以,尽管生在这样一个追求个性追求不同的年代,说80后只是新生代的“复制品”一点也没冤枉他们。其实,也不用说80后是萌芽代了,干脆归入到新生代中也未尝不可。“新生代”本来就有一个无限扩展的外延,伸缩功能极好。在七十年代后的美女作家纷纷被拉拢到新生代中后,再拉拢80后的一帮也是小意思。反正现在看来,80后也多少算得上新生力量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22:10 , Processed in 0.0625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