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64|回复: 9

冷冶夫:走出DV纪录片创作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8 10: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22film.com/bus22/showthread.php?t=13647

谁也没有想到,数字化的时代会来的这么快;谁也没有想到,数字化的DV机,会在一夜之间风靡华夏大地。于是,伴随DV机一哄而起的,便是大批的DV人和大量的各式各样的DV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在央视播出,有的发行到国外,有的在民间传播,有的个人收藏……DV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就DV作品而言,确实有个"产量众多播出极少"的问题,我们崭且抛开DV人与主流媒体记者在工作经验、和对"硬件"使用上的差异,在纪录片创作上还是有一定的误区。

创作理念上:平民化个性化不是随意化

DV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崇尚个性,它要求用平民视点观察和拍摄平民生活。笔者认为,与其说DV的这种理性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纪录片采集方式,倒不如说它选择的是一种立足民间的个性化创作态度。这种态度主张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以平等的眼光、平静的心态、平和的意识、平实地纪录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存状态。这种"独立思考"的个性选材方式,打破了过去一些电视媒体把国家大事、英模人物、重大事件作为纪录片创作准则的框框,更多地溶入了"平等记录"和"客观纪实"。

比如DV作品《北京弹匠》,纪录的是一位来北京以弹棉花为生的青年汤丹振的生活故事。虽然片子在一年的纪实拍摄中,展示的内容都是弹匠每天的街头揽活、与兄嫂不和以及他的虚荣等,并没有触及到上层的政治经济等,但它着实让观众的眼球过了一把隐。象这样的纪录片,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增进了理解、勾通和相互尊重。它体现的是一种必要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表现了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尺度。也就是说民间DV人有他们自己的创作个性和情感表达方式,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事务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但是平民化、个性化绝不等于随意化。当有些民间DV人把流浪汉、三陪女、乞丐一族,甚至是同性恋者作为题材拍摄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这些题材是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吗?这些选材相对于其他的"社会底层",如:打工族、下岗职工、农民、保姆等,毕竟也是极少数。在中国,如果把DV的所谓"平民视点",都对准这些人,实际上是反映不了中国社会"底层"的。而且他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也的确"另类",与主流生活,发展着的中国社会极不和谐。尽管这些DV人是用平民的视角、平民的心态、平和的方式去拍摄制作,节目也很真实朴实,也接近人文关怀,但这并不是观众所要看到的主流,而中国社会也并非如此。所以笔者认为,选择上述题材并不是"平民视点,个性化创作"的初衷。

那么什么是"平民视点,个性化创作"呢?平民化实际上是一种创作思想和思维品质。即:用平民视点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具备大众意识,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而个性化创作的结果,也决不是在社会底层寻找"另类",而是指创作者的视野更开阔,作品更具有独创的风格,更贴近人民群众。

DV制作人(不完全是)由于大部分是基层的DV爱好者,所以从生存环境上来看,他们是徘徊于主流媒体边缘的。他们的选材往往不受时事政治的影响,也没有表达某种思想政策的压力,所以他们可以用更从容、更自由的方式来选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但我们千万不要把平民化、个性化与随意化、自由化混同起来。我们可以确信,随着DV人和DV纪录片的不断发展扩大,DV作品一定会从社会的"角落里"走出来,它的"平民视点"更贴近生活,它的"个性化创作"更富有人文关怀,它的收视更能融入社会,并最终登上大雅之堂。

题材选择上:好人好事不等于故事

纪录片要讲故事,这句话已经说了多年了。可是什么是DV纪录片中的故事,还是有些创作人员不甚了解。比如近期看到的《美丽的心愿》、《生命的踪迹》等节目,叙述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关爱残疾孩子的故事。这些片子主题的选择和立意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片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是普通的好人好事:献爱心的人如何发现了一个残疾孩子,如何领回家,如何喂饭,又如何在缺衣少米的情况下,救助了这个孩子,并使他上了学校……。严格地讲,这种纪录还只是叙述了这件好人好事的来龙去脉,而观众想看的,则是来龙去脉中的更俱情节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故事呢?以笔者拍摄过的一个好人好事为例:售货员李丽平刚生孩子不久,有一天早上出门,在楼道里检到了一个用布包裹的男婴,和一个写有"大好人,请代为收养,事后一定重谢!"的字条。李丽平将孩子抱回家收养。可是夫妻俩的工资养不起两个孩子,于是夫妻二人决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婆婆家代养。婆婆不理解,总认为儿媳检到的孩子是"野种",为此婆媳间经常为此事发生矛盾和口角。两年后,一个自称是孩子爸爸的人来到李丽平家,要求抱回自己的孩子,于是双方上诉到法院,又一场风波出现了……笔者认为,如果DV纪录的是上面的情节,那无疑是一个具有戏剧化冲突的故事,可是如果只是纪录了检孩子、养孩子这样的没有任何矛盾冲突的好人好事,那就不足以称为故事(但可以作一部非常好的新闻性专题节目)。现在的好一些的DV纪录片,已经由平叙化发展到故事化,再到"戏剧化"了,如果我们在把日常经常可以见到的好人好事作为故事纪录,恐怕收视点和可视性都会大大降低。

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部DV纪录片,反映的是一名民间艺人刘生奎,如何从县城来到城市,又如何在城市酒吧献艺并站住脚,后来又与同台献艺的兰兰相好,把自己的"绝活"教给了兰兰。可是半年后,酒吧里又来了一个戏剧学校的"漂族"阿秦。阿秦来到酒吧是给兰兰配戏的,可是一来二去,阿秦和兰兰好起来了,兰兰为了紧紧抓住年轻的阿秦,把民间艺人刘生奎教给自己的"绝活",都教给了阿秦。2个月后,酒吧老板看阿秦完全能够胜任刘生奎的工作,于是就解雇了民间艺人刘生奎,刘生奎在市里找了2天工作,又回到了酒吧……几个人的心态和发生在这几个人中的故事都极具戏剧性,不仅有好看,而且矛盾冲突尖锐。

还有一部《阮奶奶征婚》的纪录片,故事性也极强。安徽82岁的阮奶奶要找个老伴,结果遭到了儿女们的极力反对。怎么办在没有人给她介绍对象的情况下,阮奶奶大胆地来到报社,花钱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于是阮奶奶忙活起来了,今天相看这个,明天又与那个约会。为了使自己更具魅力,阮奶奶竟然来到美容院打扮起来。最后阮奶奶左挑右选,在全国各地应征的老人中,选定了一位75岁的"英俊"老伴。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太原电视台拍的节目《国际玩笑》。片中讲述的是一个青年人,在1996年的愚人节参加愚人攥稿大赛时,刊登了一篇关于联合国在世纪交替的2000年零点,要选出一名世纪婴儿的报道。尽管刊登报道文章的《中国青年报》再三说明:此报道为愚人大赛的作品,绝无此事。但这则报道还是在几年后(2000年),被某小报转载,结果生出了一批世纪婴儿。于是,这个获了愚人奖的青年人,成了"世纪巨骗"不但女朋友告吹,本人被开除了公职,而且还开始了漫长的解释工作,最后联合国也不得不出来辟谣。这部纪录片不仅故事情节曲折,而且使人啼笑皆非,寓意深刻。

拍摄理念上:纪录了过程不等于拍到了故事

有人认为,DV就是原生态的纪录。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事必录,结果剪辑出来的片子,如同一本豆腐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理论上有一个误区没有解决:那就是"原生态的纪录过程"和"纪录原生态的故事"不是一回事。所以大凡作者只纪录事件的过程或流程的片子,不但没有可视性,而且反映问题也往往浅显。反之,注意纪录故事情节的节目,不但剪辑起来省事,而且明显"打眼儿"。因为观众的最大需要:就是节目要好看。
DV长纪录片《伴》,纪录的是湖南某山区,一位76岁的刘老太太,饲养了世界第一大猪(2600斤)的故事。湖北台的创作人员,不仅把DV机的镜头对准刘老太太一天2次为大猪检食的过程,更关注饲养大猪中的一些波澜起伏的故事。特别是该片围绕这头7年的大猪卖还是不卖的焦点,反反复复展现矛盾,直至刘老太太突然病倒,大猪的生死也随之陷入困境……。这部52分钟的纪录片,故事一环扣一环,矛盾一个接一个,节目看完后,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可是有些DV节目,确在这方面犯了大忌。这些DV纪录片往往是从早上起床干什么,上午遇到了什么,中午下午干了什么,一直忙到了晚上又干了什么……某学院的学生拍了一部DV片:《何大爷学车》。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材,内容是42岁的儿子给69岁的爸爸(何大爷)买一辆小汽车,又给何大爷在驾校报了名,于是何大爷便开始了漫漫的学车路……可是这名DV爱好者在拍摄和制作这个节目的时候,摄像机主要关注的是汽车的原理和开车的方法,而且细到怎么握方向盘,怎么挂档……片子看到第8分钟了,还是这方面的内容。看后给人的感觉象是教学片。现在有很多DV初学者,都没有把"纪录过程"与"纪录故事"分开,以为纪录了大量的人物活动过程,或者纪录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是纪录片的故事化了。

我们经常讲"纪录片要用画面语言讲故事",但DV纪录的画面过程并不等于都是故事。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纪录的过程编成纪录片,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节目的节奏,观众是不会为看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过程,而不换频道的。在这里尤其要提醒一些涉足DV节目时间较短的编导:不要以为用摄像机纪录了人物或事件的过程,在把这些过程稍加选择,编在一起就是纪录片了。纪录片要看到故事,看到故事首先要拍到故事,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在纪录人或事件过程的时候,注意纪录他们中间发生的矛盾和故事,千万不要把过程和流程当作故事。

节目创作上:话筒采访的故事不等于画面语言的故事

一段时间以来,电视界曾对解说词重要还是同期采访重要,产生过一些争议。几年后,人们发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方法,决定了同期采访更重要。于是乎,同期采访开始大量地走进纪录片,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好像没有很多人出画面讲一讲就不叫纪录片了。于是媒体上播出的这种纪录片成了DV节目的样板,一些DV纪录片也开始尝试着"讲"故事。

有一部最典型的DV纪录片,表现的是农贸市场的一个管理员如何检查违法行为的。可是观众看的节目是,这个管理员在摄像机前,滔滔不决地讲"故事"。一部20分钟的DV纪录片,讲话(故事)就占了3分2的时间,观众几乎没有看到这个管理员是怎样工作的。还要一部DV作品《我的老师》,全片找了16个同学评价老师如何任何好。基本上是你说我说大家说。一个12分钟的片子,用"人头接人头"的方式"讲述"老师的故事,看后给人的感觉似乎在听广播故事。最典型的"采访故事",要算《非典日记》。那是表现去年某城市小区战胜非典的DV纪录片,整个片子几乎是解说词加人头同期采访,而且"头接头"(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讲),所有采访人说出来的故事,又都没有相应的画面,更不要说用画面语言去表达了情感,表现故事了。这样的纪录片如果用"话筒采访出来的故事"定位,一点都不为过。

同样是DV作品,北京广播学院学生拍的《纸殇》,就注意使用画面语言。这个纪录片纪录的是福建大山里的一个造纸作坊的兴衰过程。由于作者是一些学生,所以他们从大一(入学)一直拍到毕业(4年),每年都利用假期用摄像机去纪录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这个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画面语言表述的决不用采访。他们把画面语言当作第一语言使用,辅之以解说词和同期采访。我们曾试着把这部纪录片不加翻译地送给法国国际评委看,结果他们完全看懂了这个故事。

我们强调画面语言的作用,并不是不要当事人出来讲话。当事人出来讲话,有时会在DV节目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决不能所有的故事都由人去讲,决不能把DV纪录片编成各种人头的集粹和展示。笔者认为,凡是能用画面说明的,尽量用画面语言去表现。而一部纪录片,如果没有画面故事和画面细节,即使"讲述"的故事再精彩,细节描绘的再细腻,观众也没有看到。而出现在画面中的哪怕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都会给人以震撼的力量,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在纪录片革命的今天,我们已经从"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那种制片方式中前进了一大步,进入到用同期声来表现现实了。但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这个中间地段,更不能认为使用了同期声(讲话),就是纪实了,就是纪录片了。实际上,纪录片是以视觉艺术为本体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既然叫"电视片",那么就必须认清"画面语言"是纪录片的灵魂,它的故事,它的情节,都应该尽量用画面语言去表现。那种大量使用话筒采访故事的创作方法,有违于纪录片创作的根。

摄像手法上:画面晃动不等于纪实

在近期看到的大批DV节目中,与三年前相比,最大的进步就是镜头比以前更稳了,"用架子拍,"可以说被越来越多的DV纪录片制作者所认同。《姐姐》、《美好的厦门》、《大学梦》等都是画面工整的极品。

尤其需要提级的是《大学梦》,这是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的同学集资联合摄制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手中的DV机几乎没有离开过三角架,包括校园里自发组织的的一些活动,孩子们也尽量使用架子。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有一组动感很强的篝火晚会的镜头,拍的非常好。尽管这个晚会师生们欢呼雀跃,但创作者仍把工整的画面和流畅的蒙太奇剪辑,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反也有一些DV作品,选材好,故事也好,但就是镜头不稳。这里有个####机水平问题,也有对什么叫纪实的理解问题。笔者曾问过一个DV编导,好端端的一个保护侯鸟的节目,为什么镜头老是晃呢?回答说,"为了增强节目追踪拍摄的纪实性。"

可以说,这是一个创作手法上的误区。我们都知道,电视节目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要是觉得画面总是在来回抖动,看着不舒服,是肯定要换台的。做电视节目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让观众看清楚、看明白、看下去……,可是如果为了纪实而晃动镜头,只能影响节目自身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收视效果。
镜头晃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摄制人员"懒"。该用架子的时候不用架子,使该稳的镜头不稳。前不久看了四川阿坝州电视台拍的一个纪录片《桃坪古堡》,选材是上好的,内容也新鲜,可就是拍摄时很少使用架子。本来这种介绍古堡的节目,应该是很好看的:大山、古堡、民俗……,很有发挥画面语言的余地,可是由于摄制者很少使用架子,使节目的工整性和可视性受得了极大的影响。由于DV爱好者大部分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以我们不能太苛求他们,但一部能让观众看下去的DV纪录片,或者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它的影像镜头必须相对稳定,否则这部作品也就失去了观赏价值。

尽管谈了不少DV纪录片创作上的误区,但我仍认为DV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近我们的社会,走近我们的生活。DV的作品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随着DV的普及,一代高素质的DV人正在崛起,我们相信他们的作品一定会在我们这个时代产生重要的作用,并推动时代传媒业的发展!

作者介绍:
冷冶夫,中央电视台资深记者,北京广播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
作为主创人员制作了《毛泽东》、《中华之门》、《让历史告诉未来》、《活佛转世》等大型文献纪录片。80年代创作的《牧羊人》、《胖连长和他的连队》、《教书先生来了》、《押运兵》以及90年代创作的《潜伏行动》、《女子特警队》、《女特警雷敏》、《升旗生命》等纪录片在电视界引起轰动效应。20多年来,共制作播出专题片、纪录片2000多部(集),出版《电视纪实与创作》、《纪录片研究》等专业书籍19本。80年代起担任北京广播学院客座教授至今,听课学生达13万人次。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奖、大众金鹰奖等国家级大奖80多个。

冷冶夫出版专业书目录

《21世纪的电视传播理念》 冷冶夫主编。北京:长征出版社(电视理念丛书)
《21世纪的电视制作理念》 冷冶夫主编。北京:长征出版社(电视理念丛书)
《21世纪的电视经营理念》 冷冶夫主编。 北京:长征出版社(电视理念丛书)
《电视纪录片创作》 冷冶夫著。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电视理论研究》 冷冶夫主编。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电视纪实与创作》 冷冶夫,马莉著。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电视纪实与艺术》 冷冶夫,张群力著。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牧牛人>电视片解说词》 冷冶夫著。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一)
《<多颜色的人>电视片解说词集》 冷冶夫编。 沈阳:白山出版社。
(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二)
《<时代潮流军人>电视片解说词》 冷冶夫著。 沈阳:白山出版社。
(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三)
《<戎马戍边人>电视解说词》 冷冶夫著。 大连:大连出版社。
(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四)
《乌苏里江边的日本女人》 冷冶夫著。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五)
《<小人世界>儿童电视剧本选》 冷冶夫著。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六)
《写人的觉醒》 冷冶夫著。 沈阳:白山出版社。
(电视文学系列丛书之七)
《国旗之子陶维革》 冷冶夫编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共和国第一旗》 罗高林,冷冶夫著。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长路漫漫》 徐启程,冷冶夫著。 北京:长征出版社。
《生命的这一端》 冷冶夫,隋连军著。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发表于 2007-7-1 17: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启发大.顶!
发表于 2007-7-1 17: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网站不错,有这么多记录片的文章
发表于 2007-8-29 2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冶夫的DV物语

冷冶夫的DV物语



    DV的飞速发展,将使读图时代离我们愈来愈近。会使用画面镜头讲故事,将是未来的主宰!
    DV还是一种途径,社会通过这个途径,可以看到更多的人们想看的东西,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而DV机,就是最好的“等拍”工具。它的观察、它的表达、它的使用,最适合真实的记录。
    DV还是眼睛,它的发现功能和发现艺术,会使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更加趋向全面、清晰和真实。
    使用DV的时候绝不是“什么都录”,要好好把握注:拍什么,为什么拍,怎么拍,拍了以后干什么!
    行内有句老话叫做,拍过了的就是历史。DV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能使更多的人,用手中的DV来记录历史。
    当我们讲到DV的平民化、边缘化选材的时候,应该提醒广大DV爱好者的是,平民化不是随意化,边缘化不是自由化。
    道德非常重要,个性化、平民化、随意化只是一种创作方式,社会对DV的宽容,不能看作是放丛。道德底线永远都不能越过。
    在现在的影视平台上,表现个人的观察和个人的声音还是比较难的。但是DV会促使主流媒体关注这些东西。
    DV是多元的。包括它对节目的创意、拍摄和表现手法。所以使用DV的人,到处都充满了“可能和机遇”。
    时尚,也是人们对DV的一种解释。要知道时尚里面也有很多表现理想主义的东西,DV就是在把理想的东西,逐步变成现实。
    DV的发现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仅发现社会,发现自然,更兴起了普通人的对世界的关注!
    民生DV作品与主流媒体作品的最大区别就是内容。但DV没有“排它性”,它能与所有媒体和平共处,并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DV的原生态“纪录”,绝不是什么都录,DV在创作上应该是:原生态的纪录,创意性编剪。把艺术、美感都应该发挥得淋漓尽致。
    DV创作者在选择人物的时候,要注意所拍人物个性的穿透力,哪个人物的性格让你终生难忘,你就记录哪个人!
    DV作品:这些年真实的多了,性格的东西少了;生活化的多了,审美化的少了;个性化的多了,共性化的少了。
    “讲故事”只是DV创作的第一阶段,“人物性格化”是创作的第二阶段。DV创作的第三阶段,是作品“走入人的心灵”。
    创作DV作品的时候,“猎奇”实际上是一种陷阱。他掩盖了真正的故事,掩盖了人物心灵的记录,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为什么有些DV作品总是平淡的?原因就是没有把人的个性张扬出来;失去了人物的个性,节目就不会有现实和历史的穿透力。
    DV作品实际上只有两种素材:一种是客观性,一种是主观性。我们要真实地纪录客观,创造性地发挥主观。
    有些DV爱好者,太过于捍卫自己的创作观点(走过的路),这样会陷入“死板”的泥潭。创作方法永远都是多元的。
    DV创作者还要有使命感,记录了今天的现实,明天就会成为历史。所以我们手中的DV,永远都要关照一代人。
    DV人在记录他人的时候,实际上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优秀的DV爱好者应该把人性的真,人性的善和人性的美呈现给观众。
发表于 2007-9-23 18: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冶夫的DV物语?哪里弄来的啊?
发表于 2007-10-4 1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3-23 15: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冷老师的DV节目都是高清DV拍摄的.还有吊杆话筒,我们拍不起.但是纪录片水平很高
发表于 2008-3-23 15: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我找<弦>纪录片.感谢!

发表于 2008-3-26 19: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有些民间DV人把流浪汉、三陪女、乞丐一族,甚至是同性恋者作为题材拍摄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这些题材是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吗?”
什么叫做主流呢?就是“主旋律”吗?
就是歌德?歌颂工农兵?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还有“甚至是同性恋者”……
为什么要“甚至”呢?
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被社会关注的权利?
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应该享有生存权?
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习希特勒,把同性恋者统统杀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13:55 , Processed in 0.0820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