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5|回复: 0

台灣閩南語社會方言學研究回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1 2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uijin.idv.tw/disserta ... %E5/01%A4%E5%C4m%A6^%C5U.doc

第一章 台灣閩南語社會方言學研究回顧
共時方言學可以有三個分科,即:
一、        傳統方言學(traditional dialectology)
二、        地理方言學(geographical dialectology)
三、        社會方言學(sociolinguistic dialectology)
台灣閩南語方言研究始於清末、日治時期,多半屬於字辭典的編纂,實用性很強。台灣的方言調查始於中央研究院遷台以後,由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董同龢(1959,1967)、楊時逢(1957, 1971)、周法高(1964)所開創。以後由丁邦新(1980)、楊秀芳(1988, 1998…)、藍清漢(1980)、張屏生(1992, 1995)、林珠彩(1995)、陳淑娟(1995) 、洪惟仁(1997A, 1997B)、劉秀雪(1998)、李仲民(1998)……等的繼續努力,累積了相當豐富的方言文獻。這些文獻絕大多數屬於傳統方言學的作品,卻是台灣閩南語方言學的主流,其已發表的文獻數量佔所有閩南語方言調查文獻的九成以上。
台灣的方言學上另外有兩個小支流,即地理方言學和社會方言學。
地理方言學的開山祖師是台師大副教授鍾露昇(1967),後繼者有顧百里(Cornelius Kubler 1978) 、洪惟仁(1992)、潘科元(1996) 、卜溫仁(Warren A. Brewer 1998)等。其中最大的研究計畫是由中央研究院龔煌城所主持的「台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六年計畫(龔煌城1989-1996),以及由本人主持的「台灣地理方言學研究」(洪惟仁2002-)三年計畫。這一部分的研究成為本論文閩南語分區的重要根據。
隨著世界各國的都市化進展,1960年代開展的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開始注意到社會方言的變異,社會語言學專門研究同一個方言點不同社會階層的方言差異,就方言學的觀點看,也叫做「社會方言學」。
台灣的社會方言學發軔於鍾露昇(1967),鍾露昇的作品原是為了地理方言學而作,但是因為作者相當注意社會階層,對於所調查的大學生的背景身份記載得相當詳細,因而也成了台灣社會方言學的開山之作。
李壬癸(Li 1982)最先針對有關台灣泰雅語的調查研究,作者從泰雅語語群(Atayalic)的十數種方言資料,整理不同年齡在語言形式上的差異,進而推斷這些方言在某些方面正在進行著變化。他又發現這些方言都在往一個方向進行平行演變,證實了薩丕爾(Sapir 1921)的潮流論。他的研究也同時支持「詞彙擴散」理論。文章雖然只有26頁,但內容十分豐富,是台灣南島語社會方言學的古典精品。(詳參11.3.2.4的評論)
詹惠珍(1984)的碩士論文是台灣華語最先的社會方言學的調查。
1990年代以後社會方言學的調查日漸增加。丁邦新、楊秀芳 《台北市志社會志語言篇》(1991)有簡單的三代詞彙對照;然後有一些研究生開始以社會方言學調查做為論文的主題,如林珠彩(1995)對高雄小港閩南語三代間語音詞彙的調查;陳淑娟(1995)對關廟方言三代語音的調查;王芸亭、黃婷玉 (1998)對鹿港央元音的社會方言調查;林郁靜(2002)對雲林麥寮方言的調查,陳淑娟(2002)對桃園大牛欄(大牛椆)方言的調查。比較大型的研究計畫有曹逢甫、連金發「新竹地區語言分佈和語言互動的調查」(1996)和王旭、洪惟仁、曹逢甫、何大安的「台灣閩南語音韻演變趨向」計畫(1999—2002)。
可以說,雖然社會方言學的起步比較晚,但是來勢洶洶,比傳統方言學及地理方言學表現出更蓬勃的朝氣。原因可能有:傳統方言學逐漸走下坡,學者的興趣逐漸轉向新學潮;一是地理方言學涵蓋的地域廣,調查研究的難度比較高,成就較難;社會語言學的新潮流,帶動了台灣社會方言學的發展。
1.1 台灣閩南語社會方言學研究評介
以下針對社會方言學領域的閩南語部分的主要研究做一個評介。
1.1.1 鍾露昇的地理方言學兼社會方言學研究
台灣師大副教授鍾露昇的《閩南語在臺灣的分佈》(1967)年是台灣漢語地理方言學上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社會方言學的開山之作。
鍾露昇的調查方法融合了西方的傳統地理方言學方法,但是也吸取了高本漢、趙元任所開創的歷史比較語言學調查方法的精髓,就是非常重視傳統文獻的比較,不過比較的座標不是中古漢語,而是閩南語方言。為了突顯閩南語內部方言差,他對閩南語方言下過一番比較的工夫。他的調查查字表是經過縝密挑選設計的,雖然調查詞項只有27個,但是每一個調查詞項都是具有顯示方言類型意義的關鍵字,包括:
老鼠、二斤、豬肉、鵝、蜻蜓、雞、棉被、皮鞋、月亮、頭髮、糖廠、男人、女人、蕃石榴、口袋、稀飯、木屐、讀書、肥皂,水井、青蛙、茄子、骯髒、爸爸、媽媽、腳踏車、蕃茄。
從這些調查詞項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選字標準並不考慮中古音類,而是純粹以閩南語內部方言差為考慮。這一點和大陸時代以切韻為比較座標的漢語方言調查字表的製作方法大相逕庭。
過去大陸時代的方言調查都是以縣為單位,但是鍾露昇的調查點,細密程度超出縣級以下,鍾露昇認為台灣漳泉雜居,方言複雜,「以縣市為單位,顯然不夠,因此我們以區、鄉、鎮為調查點,可以做得細密一些。」
調查的年齡層也有限制,發音人限制在鍾露昇所執教的台北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及台灣輔仁大學說閩南語的學生,調查人數共448人,其中男性305人、女性143人。鍾露昇解釋說:
「一方面因為就地取材,比較方便;一方面想知道這些學生語言背景如何。他們大部分是一年級學生,離開家鄉不久,比較能保存他們的本地語音。語音的使用,常因年齡教育程度而有不同,這些學生的年齡從18歲到31歲,人數最多的是19-26歲。又因為他們大都是台灣光復前後出生的,所以可以看出一個新的語言趨勢;而且在數十年內還可以從本論文看出這一代人的語言現象。」(鍾露昇1967:10)
當時美國的社會語言學才剛起步,年齡、教育程度這些社會階層變項向來是中國傳統方言學家忽略的問題,但在鍾露昇的調查中有清楚的界定。就這一點來看,鍾露昇的成就是突出的,他的這部著作不但是地理方言學的開山之作,也可以說是社會方言學的開山之作。
鍾露昇的調查對象限於學生,所以他所調查的語料可以代表終戰後約1946年時出生的一代知識青年的閩南語口音。這一個階層比筆者所調查的戰前出生的老年層年輕,他們的口音已經開始表現出台灣優勢腔的趨勢了。譬如「豬肉」的「豬」,根據筆者的調查,泉州區的老年層(以戰前出生為老年層的話)都還唸泉腔的t,但是在鍾露昇的資料中,新竹、清水、沙鹿、鹿港這些典型的老泉區的發音人竟然都唸台灣優勢音的ti了。這個現象可能不止因為是年齡層較低的關係,跟他們的學生階層也有相關性,根據社會語言學的一般結論,勞動階級通常比較保守,知識階層則比較傾向於向標準音(norm)靠攏。
鍾露昇具有社會方言學的深刻認識,對於這一點當然了解,他在論文中說:
「將來如果能夠深入各鄉鎮,調查年齡大的,還可以得到另一個階層的閩南語。」(鍾露昇1967:10)
可惜鍾露昇沒有機會繼續進行調查,這個責任只有等後人完成了。
如前所述,鍾露昇的調查點共計174點,調查人數448人,平均每一個方言點2.57人。如果同一個方言點的發音人所回答的都是同一個形式,那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同一個方言點、不同的發音人常有不同的回答,於是面臨了方言地圖如何標記變體類型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鍾露昇採用的是統計法。鍾露昇一面將所有的回答紀錄下來,保存了最原始的資料,一方面以鄉、鎮、區為單位,把統計上佔多數的形式做為代表形式,繪入地圖內,共得27張方言分佈圖。為當代的台灣閩南語方言分佈留下寶貴的紀錄。
鍾露昇的調查不止具有地理方言學的意義,因為他非常重視社會語言學的定性定量研究,我們拿他所留下的紀錄和我們所進行的「大專青年閩南語語音認同」比較,進行了「真實時間」(real time)的音變研究(參見5.3節的詳細比較),確確實實地證明了台灣閩南語正在進行著變化。這可以說是鍾露昇當時做調查時所預料不到的成果吧!這個事實證明了,只要是科學的語言調查,它的用途是多方面的,並且具有永恆的價值。
總之,鍾露昇做為台灣漢語地理方言學和社會方言學的開山祖師,他的成就將永為後人所懷念。可惜的是鍾露昇完成了這篇論文之後,並沒有進一步做地理方言學或社會方言學的理論發展,並且發表後不久便移民美國,改行做漢語教育,不再做語言學研究,地理方言學的研究因而沉寂了一段時期。鍾露昇的學生中只有洪惟仁一人繼承衣缽,繼續做地理方言學和社會方言學的調查研究。
1.1.2 林珠彩的高雄小港三代閩南語方言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林珠彩碩士論文《台灣閩南語三代間語音詞彙的初步調查與比較:以高雄小港為例》(1995)有一半的篇幅作小港方言音韻的描寫,其餘羅列了三代之間語音、詞彙的差異,方法上承襲了丁邦新、楊秀芳(1991),雖然沒有詳細的理論解釋,但描寫更細密。雖然所採用的方法主要是描寫方言學的和比較方言學的,沒有採用社會語言學的統計方法,但就呈現一個方言的共時變異言,應該是第一篇台灣閩南語社會方言學論文。
本文是作者對家鄉高雄小港家族語言的長期觀察、問卷,紀錄了祖孫三代人之間的語言差異。該地原是偏泉腔區,因長期與偏漳的高雄方言接觸而日漸漳腔化。作者紀錄了這個變化的過程,為台灣閩南語留下一個很寶貴的紀錄。作者也觀察到dz → l及ien → en的音變,以及詞彙貧乏化的現象,這些變化是台灣閩南語的普遍現象,在所有的台灣閩南語都平行地發展著。
1.1.3 曹逢甫、連金發的新竹市語法社會方言學調查
規模比較大的台灣社會方言調查應屬「新竹地區語言分佈和語言互動的調查」(1996),其報告第一章〈新竹地區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調查研究〉,由曹逢甫執筆,屬語言社會學的調查;第二章〈新竹市區語法結構分佈調查〉屬社會方言學的調查,由連金發、鄭縈、王本瑛執筆,是台灣閩南語甚至漢語的第一份語法社會方言學的調查報告。
關於社會方言學方面,這個計畫雖然把調查項目限定在動補結構和否定結構,總共調查的句子已達110個;發音人依年齡分老(51歲以上)、中(31-50歲)、青(15-30歲)三個年齡層;依照地域分為東區、北區、香山,並調查了客家人或出外人(高雄)作為對照組。結論是新竹市閩南語的語法受到華語很大影響,而且越年輕所受影響越大,但是不同類型的補語或否定詞變化的速度不一致,有些變化得快,有些變化得慢。
連金發也根據這份調查資料發表了幾篇論文,比較完整的社會方言學調查報告是Lien (1999),該文討論「比」字的三種語音變體及四種比較結構變體和年齡、教育程度、性別、出生地等社會因素的相關性。
這個調查研究因為屬嘗試性質,在閩南語語法類型的分析、調查研究的方法上尚有改進的餘地,但在社會方言學研究史的發展上有劃期性的貢獻。
1.1.4 陳淑娟台南關廟及桃園大牛椆社會語言學調查
台灣大學陳淑娟碩士論文《關廟方言「出歸時」的研究》(1995)已經顯露了對於社會語言學的興趣。關廟方言保存了漳州方言的特色,即《十五音》聲母〈出〉字頭tsh 混同於〈時〉字頭s,作者用社會語言學的方法調查了80人,分男、女、老、青四組類格,發現老年已經有一成左右的人、青年組則將近全部:男99%、女98.67%變成s → tsh,表現了向台灣普通腔靠攏的強烈趨勢。這是一種回頭演變,在自然的演變不可能發生的事,在方言接觸中發生了。
博士論文《桃園大牛欄方言閩客接觸之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2002)對於桃園的一個客語區內的閩南語語言島大牛欄方言 進行了一個以社會語言學為主軸的方言點研究。雖說是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但廣義的所謂「社會語言學」有宏觀的社會語言學,即語言社會學(sociology of linguistics);有微觀的社會語言學,即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或社會方言學(sociolinguistic dialectology)。如題目所示,這篇論文有兩個主題,一個是「語言變化」,屬於社會方言學的調查;而「語言轉移」則是語言社會學的。
作者討論的範圍相當廣泛,除音韻的描寫外,詞彙擴散、語體轉移、語音遷就、語音變化的社會因素(年齡、性別、語言不安全感、社會網絡等與音變的相關性)等問題屬社會方言學問題;語言能力、語言使用、語言轉移與流失屬於語言社會學問題,可以說廣義的社會語言學領域所有的問題都討論到了。社會語言學是聯繫語言學和社會學的一種科際整合的學問,由語言學到社會是一個連續體,從論題來看,本論文似乎比較偏向社會學論述。
過去有許多語言學家對一個方言點做詳細的語言描寫,但是在台灣還沒有人像本論文一樣,對一個人口只有二千人的方言做這樣細緻的社會語言學的觀察描寫。作者為了觀察大牛椆人的語言互動,曾住進當地,採用人類學式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收集日常會話語料,並做了326份問卷。分析的方法也參考、引用了現代社會方言學的重要理論,並非閉門造車。
但這篇論文也有一些問題。譬如作者討論「語音變化的年齡因素」,結論認為大牛欄方言正在喪失其方言特色而向台灣優勢音的方向進行著變化。論證的方法卻只將年齡層分為老年層與中青年層兩組,顯然不足以看出語言變化的過程。另外太偏重語言社會學論述,提供、交代的實際語料略顯不足,給讀者太過抽象的感覺。
不過,無論如何,其結論是可以相信的。它將成為台灣社會語言學研究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1.1.5 林郁靜雲林麥寮社會方言學調查
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林郁靜的碩士論文《麥寮方言的調查與研究——語音及詞彙初探》(2002),卷首做了音韻描寫,卷末並附錄了大量的詞彙紀錄和照片,僅此即為傳統方言學的優秀作品。主要部分為有關語音、詞彙的社會方言學調查分析。調查人數共29人,性別分男、女2類;年齡分老、中、青、少4層,平均每一個類格至少3人。所得各個變項的調查結果均經過適當的統計處理,並繪製成曲線圖。
變體在年齡層的分佈曲線圖顯示,麥寮方言的泉腔特色隨著年齡的下降而褪色,尤其由中年到青年,顯示陡峭的曲線,少年層幾乎完全喪失了老年層的泉腔特色,雖然作者沒有詳細的理論證明這種「共時的變異」是「進行中的變化」,不過整個曲線顯示的表面時間,都顯示麥寮方言無論語音或詞彙都正在向台灣閩南語優勢腔及華語靠攏的趨勢。
這篇論文在理論格局上不夠宏偉,但在語料及數據的呈現上已經做到忠實的描寫,做為一篇碩士論文相當難能可貴。
1.1.6 台灣閩南語音韻演變趨向調查計畫
從1999起到2002年,清華大學教授曹逢甫、王旭,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何大安和本人進行了一項國科會資助的「台灣閩南語音韻演變趨向」的調查研究計畫。1999年由王旭教授主持,2000年起由本人主持。2002年7月完成了這個3年期的社會方言學調查計畫。  
這個社會方言學調查包括兩項工作,一是調查不同年齡層、性別、職業的方言變體,從而了解閩南語共時演變的實況;一是調查大專青年閩南語方言變體的認同。
計畫結束之後,我們繼續進行調查,直至2003年2月為止,我們已經完成調查的方言點有:基隆市;台北縣汐止市、三重市;桃園縣桃園市、大溪、新屋大牛椆、觀音草漯、新屋蚵殼港;新竹市;苗栗縣白沙屯;台中縣清水西勢寮社區;彰化縣鹿港;雲林縣麥寮;宜蘭縣礁溪;台東縣綠島等16個地點。所有的調查點都選擇了比較能夠顯示共時變異的方言,主要是老漳區、老泉區及新泉區。如基隆、宜蘭及桃園縣(蚵殼港除外)是漳腔區,汐止、新竹、清水、鹿港、麥寮是老泉區,其餘是新泉區。
過去的社會方言學調查都是單點調查,這個計畫則涵蓋了全台灣的不同方言區的許多方言點,就調查規模言可謂是空前的。
工作方式主要是由本人帶領助理或指導學生進行調查,也有學生獨立去進行調查工作的。這個計畫的最後報告尚未出來,雖然計畫已經結束,但是調查工作會一直繼續下去,調查點會不斷增加。
這個計畫另外進行了一個「青年語音認同調查」, 1999年就已完成了12所大學769份的閩南語語音認同問卷調查。受訪大專學生主要是閩南人,但也有客家人、外省人、及少數的原住民,只要聽得懂閩南語都在調查之列。這是繼鍾露昇(1967)以來第二次對大學生做全面的方言調查,本論文第五章即採用這兩份資料進行台灣閩南語變化「真實時間」的比較(real time comparison),證明台灣閩南語正在進行著變化。
整個計畫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閩南語的語音是如何在進行著演變,並檢測演變的趨向和青年的語音認同,和老年層所顯示的方言分佈之間的相關性,最後希望能夠對其相關性提出一個具有語言普遍性的解釋。
本計畫所收集的資料是本論文的主要論據,其詳細的調查方言和問卷設計方法,主要的變項及變體在第三、四章詳細介紹。
1.2 小結
台灣有她特殊的歷史人文條件,她受到不同來源的外來文化衝擊最多,造就了台灣語言學的多元發展。她曾經是基督教傳教最成功的地區,傳教士曾經在這個地方完成了許多羅馬字標音的字典,創造了許多閩南語文獻。她是日本統治最久的殖民地,日本殖民政府在此地完成20部辭典,10種台語雜誌,100餘冊閩南語教科書,但以閩南語為主,並且偏重在實用價值。
第二次戰後,國民政府帶來中國的語言學,有非常傳統的聲韻學,有董同龢等人帶來的結構主義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最重要的是帶來傳統方言學的調查方法,並在台灣的學術土壤上生根。
她並且深受美國學術的影響,留美回國的語言學家把新的語言學方法傳進台灣,在方言學上,鍾露昇帶來了地理方言學,也為社會方言學種下種子;八、九十年代以後,隨著留美學者的歸國任教帶動了二十世紀末年台灣社會語言學,亦即社會方言學的興起。
台灣漢語方言學的發展方向也反映了世界方言學的潮流,語言學家的注意力逐漸由地域方言轉向社會方言,雖然目前社會方言還處在發展的初步階段,但是來勢洶洶、氣勢滂薄,可以預見社會方言學將在台灣得到更蓬勃的發展。
三種不同分科的閩南語方言學,本文作者都實際參與了研究。本論文將以傳統方言學和地理方言學為基礎,但焦點則是進一步開展台灣閩南語社會方言學的研究,呈現台灣閩南語正在進行的變化,並證明台灣閩南語普通腔的浮現,及其機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8 04:04 , Processed in 0.0959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