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2|回复: 0

《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目录及论文提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2 07: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文学遗产    转贴自:文学遗产     

《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目录及论文提要
“《文学遗产》论坛”专辑(下)
重视中国古典文学特点的研究         周勋初(4· 4)

关于小说版本和古今贯通研究的随感      刘世德(4· 6)

重提“内藤命题”              王水照(4· 8)

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教育研究     郭英德(4· 11)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       王兆鹏(4· 14)

古曲诗歌研究中的语言艺术自觉        韩经太(4· 16)


两汉掖庭女乐考论         许继起(4·20)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考察两汉掖庭制度建设之始末,尝试从制度史的角度,分析汉代掖庭女乐的性质、功能、音乐品类,探讨其发展并得以繁盛的历史原因,阐述它对中下层贵族蓄伎之风产生的影响,揭示它在乐府音乐和乐府文学的发展、繁荣、传播中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永巷  掖庭  女乐  乐府音乐 乐府文学


论隋唐“《文选》学”兴起之原因   许逸民(4·29)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选学”之号虽成于李善,但“选学”在隋、唐之际蔚然兴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汉书》学”为“选学”开创注释路径,其次是“选学”与“类书学”构成文事之两翼,第三是隋唐科举选士的大力推动。嗣后,“选学”作用于唐、宋两代,影响及于后世千百年,绵延不绝。

关键词 《文选》学 李善 《汉书》学 类书学 科举

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     余恕诚(4·36)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主要方面回顾了20世纪李白、杜甫研究情况,并从20世纪的政治与思想文化背景、学术自身发展规律、新的理论方法与传统诗学相结合、学术上重大突破与遭遇困难寻求出路之间的辩证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两家在研究上出现差异的根源,希望古代文学研究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关键词 李杜研究 差异 根源


杜甫“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新考

——兼论唐代禅宗七祖之争       张培锋(4·46)

内容提要  杜甫诗中“双峰寺”为潭州南岳双峰寺,“七祖”为南岳怀让,本文由此对杜甫与唐代禅宗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这也有助于理解宋代以后江西诗派奉杜甫为“初祖”的原因。而唐代禅宗“祖统”观念则来自于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七祖”之争是宗法派别之争,禅宗“五家七宗”的产生正是“七祖”之争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杜甫 双峰寺 七祖禅 禅宗祖统

“诗盛元祐”说考辨        萧瑞峰 刘成国(4·54)
内容提要从创作群体、作品数量及艺术质量等方面来考察,“诗盛元祐”说难以成立。溯其根源,它是北宋后期新旧党争的产物,并且从属于南宋的“元祐叙事”。“元祐体”最初是一个文体概念,南宋末年才演变成为诗体概念,并与其他元祐诗学话语纠缠在一起,为认识元祐诗坛乃至整个宋代诗史带来了许多混乱。

关键词新旧党争 元祐叙事 元祐诗学话语 元祐体


濂洛风雅论                王利民(4·65)


内容提要 “濂洛风雅”是以理学为精神底蕴、代表“濂洛诗派”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诗作。从周敦颐、程颢到杨时、陈渊等的诗歌创作,显示为濂溪范式、明道范式和道南范式的承传延衍过程。“濂洛风雅”所表现的诗歌语言风格、诗歌审美境界以及独特文化心理意识、社会心理意识,在比较深刻的层次上反映了理学家的灵魂,它的各种范式都融入了各自的学术个性。

关键词 濂洛风雅  濂溪范式  明道范式  道南范式  阳柔



“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再探讨     孙 玫(4·75)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20年代许地山把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联系起来研究之后,关于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便又多了一种假说——“梵剧说”。主张此说的学者,观点其实并不完全一致;而最能代表此说的,则应是郑振铎的见解。几十年来,随着某些新材料的发现,“梵剧说”曾被多次提起,并引起争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跨文化、跨学科对该问题进行新的梳理和研究,否定了“梵剧说”,但却肯定了古代印度文化对戏曲形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戏曲形成  梵剧   佛教影响   跨文化研究


“合生”与唐宋伎艺            刘晓明(4·84)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合生”的文献及“合生”研究的学术史,并对“合生”的本义及其渊源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合生”的演变及其体制作了勾勒与描述,最后,阐述了“合生”与唐宋伎艺及杂剧的关系。

关键词 合生  演变  伎艺  杂剧   



高则诚生平行实新证            徐永明(4·93)


内容提要 明释来复编的《澹游集》载有《琵琶记》作者高则诚诗二首、文一篇、尺牍一通,为原来《琵琶记》的研究者所未见。本文根据这些新发现的高则诚诗文及相关材料,对高则诚的生平,尤其是晚年的若干疑点问题作了考察,以为高则诚确实有过翰林国史院典教官的授职,其卒年不是通行所谓的至正十九年,而是至正二十年(1360)夏至是年十二月的某一天。其《琵琶记》的创作时间和为朱元璋征召不起事均发生在至正二十年。

关键词 高则诚  生平  卒年  琵琶记  来复  澹游集


徐渭与唐宋派               宋克夫(4·99)


内容提要 徐渭与唐宋派作家有较为密切的交往。受唐顺之“天机自然”“本色论”等思想的影响,徐渭在学术思想上主张“主体自然”,强调诗歌创作中的自然情感,并对当时复古模拟之风进行了批判。同时,徐渭在学术思想上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人格风范上体现出的狂狷精神,和诗文创作中对个性的张扬,构成了对唐宋派的发展,并对公安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徐渭 唐宋派 交游 认同 发展



清初诗坛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蒋 寅(4·108)



内容提要 清初诗学是在对明代诗学的深刻反思中逐步确立起自己的理论目标和话语系统的。清初诗家对明代诗歌的反思集中在摹拟作风、门户之见和应酬习气三个方面,同时将批评的矛头集中在历下和竟陵两派,正是在对明代诗学流弊的清算中,清代诗学展开自己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清初诗学 明代诗学 反思



国家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总目》稿本述略   王 菡(4·121)


内容提要:国家图书馆现藏四库全书纂修馆之《总目》稿本(残),其上馆臣批改累累。本文从文字修饰、修改语句、抒发胸臆、删节冗言、更正旧说疏误、严格著录体例、文字狱等诸方面略述批改及浮笺之内容,由此可知此稿本当成于乾隆五十七年之后。在分析内容同时,兼比较浙刻本及武英殿本与馆臣批改之关系。该稿本进一步印证《总目》不断修改之过程。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馆臣  稿本



汉人拟楚辞入选《楚辞》探由          李 诚(4·129)

《望荆山》诗所反映的江淹生平仕履问题     丁福林(4·132)



韩文“何不信之有”辨误            武秀成(4·134)

司空图生平与作品系年三题           陈道贵(4·135)

陆游会稽石帆别业小考             邹志方(4·138)

变相之“变”                 富世平(4·140)

董含《三冈误略》“李笠翁”条考辨   王金花 黄 强(4·142)

评吴师道的诗论                叶志衡(4·144)



学者研究

胡云翼先生的词学贡献             曾大兴(4·147)



                札 记

元勋事迹订误                 任 群(4·19)

郑景龙所编诗歌选本考             卞东坡(4·25)

学术活动报道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三届年会召开        (4·154)

海峡两岸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4·155)

纪念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4·156)



公示 2005年度本刊审稿专家名录           (4·157)

英文目录提要                    (4·158)


               学术动态

“纪念陆游诞辰880周年

暨越中山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      渠晓云(4·1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2 09:11 , Processed in 0.0917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