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0|回复: 4

祁云的故事(1)——他会是十几亿中国人中的第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9 0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yntv.com.cn/web/documentary_202/locale_208/

--------------------------------------------------------------------------------


  认识祁云的人经常会向人介绍:“这是‘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祁云。“ 不认识祁云的人第一次认识或知道他的时候也会被告知:“这是‘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祁云。“

  通常介绍祁云的人总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被介绍祁云的人总是怀着复杂的表情看着咧着大嘴憨笑,满脸络腮胡而头顶亮光光的壮汉祁云,既有敬佩,又有惊异;既有疑惑,又有探究:他真的是诺大一个中国十几亿人中野生动物摄影第一?!这个来自云南的傣族?那其他人干什么去了?从事野生动物摄影的人也很多呀!翻开祁云1998年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助理记者的“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成果登记“一页,可以看到如下的记载:

  1984年至1987年 拍摄制作《云南野生动物集锦》(上、下)、《鹤类在中国》,云南电视台和各省台播出,独立摄影,导演,参与编揖、制作。荣获云南省和西南四省电视专题片一等奖。1996年,北京电视台播出数十次。

   1984年至1989年,在青藏高原和全国部分自然保护区摄制《中国野生动物》系列片数十集。独立摄影、导演,参加后期编辑工作。《黑颈鹤》在意大利国际“动物世界“片比赛中获奖。《黑颈鹤》、《黑鹳》荣获全国电视专题片评比一等奖。

   1990年至1996年,在西藏拍摄了近200小时的野生动物素材,编辑六集《西藏野生动物》系列片,中央电视台等数次播出,1997年获全国环境保护片一等奖。

   1996年至1997年摄制《珠穆郎玛礼赞》、《珠穆郎玛五姊妹的心愿》,获96全国环境保护片二等奖。到长江、黄河源头拍摄《呼唤》在中央电视台,香港亚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国内外团体纷纷捐款保护长江、黄河源头。

? 1998年拍摄《鸟的乐园――拉市海》获ˊ98杜邦杯全国环境保护新闻奖二等奖。

  1999年新拍《寻找野骆驼》、《镜头下的美丽与哀愁》分获ˊ99杜邦杯全国环境保护新闻奖一、三等奖。并得以美国杜邦公司邀请出费用,到美国、加拿大考察参观国家森林公园和探讨环保问题。

  1998年~1999年随潘德明中国环球足迹考察寻访团“驾车环球一圈,行程8万里,经20多国。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97年给云南电视台的贺函这样写道:“贵省电视台摄影记者祁云同志荣获首届‘地球奖‘,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对贵省表示祝贺。

   ‘地球奖‘是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协会‘共同设立的,今年是第一次评选,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全国新闻界仅有8人入围。

  祁云同志花费了十多年时间,在人迹罕见的青藏高原拍摄了二十多集珍贵野生动物系列片,弥补了中国影视界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外国人再也不能嘲讽中国拍不出野生动物片。祁云同志为祖国争的了荣誉,为环境新闻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的榜样。

   看到这里,那些疑惑应该冰释了吧?但是还有一个疑问悬在喉头:谁封的第一人?考证过了吗?拍片拍得艰苦,拍得多不能就说他就是第一人吧?

  溯本追源,这话出自王洋之口。王洋是谁?他的话有权威吗?王洋者,乃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主任编辑,中国家喻户晓的“动物世界“栏目的创始人。1986年,祁云在鄱阳湖拍《鹤类在中国》一片时,与王洋相遇,二人一拍即合,进行了长达10年的合作,共同创作出11集野生动物片。祁云的敬业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王洋,也深深地感动了中央电视台的许多同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多次报道祁云,特别是在“动物世界“栏目创办十周年的报道中,特别对祁云作了几分钟的报道,其中穿插了祁云拍的经典镜头和他蓄着齐胸长的胡子骑在骆驼上拍摄的图片,最后,播音员邢质彬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说:此时,我们不知道祁云同志的确切位置,他进青藏高原拍片已经半年了……。

   王洋在一份推荐意见中这样写道: 祁云同志热爱野生动物摄影这一“最危险的行当“,十余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出没于深山老林,朴实无华地贡献出全部青春,特别是:在拍摄《西藏野生动物》系列片(1990-1995)这一艰巨而漫长的工作过程中,他表现出杰出的摄影才能和勤奋的追求精神。“珠峰旗云“、“珠峰冰塔林“、“长尾叶猴“、“红斑羚“、“藏野驴“、“胡兀鹫“、“野生黄牡丹“等一系列国内乃至世界上首次拍摄到的珍贵镜头令人叫绝,令专家学者叹为观止,令普通老百姓陶醉其间。……在摄影器材简陋,工作条件艰苦,缺少赞助单位的条件下,祁云花费5年心血终于完成了《西藏野生动物》系列片这部力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为我国影视界填补了一项空白。

   王洋多次说,诺大一个12亿人的中国,唯有祁云是脚踏实地,十几年如一日拍摄野生动物的专业摄影师,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

   渐渐地,各种报刊,中国的、外国的报刊都接受了这个“第一人“的桂冠,都把这顶桂冠戴在祁云的头上,所有知道祁云事迹的人都不会再愚蠢地问第一或是第二人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浅薄问题。于是乎,他的头发又沿着头顶向四周开了一圈的“荒地“,“毁林开荒“的结果是头顶更秃、更亮,远远地就看见在发光,这是长期在青藏高原缺氧造成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的队员都有秃顶的先例。又黑、又硬、又浓密的胡子本来是因为长期孤身闯青藏高原的副产品,因为没人,也找不到能为他修理头发、胡子的地方,他因此被戏称为“野人“。而野人的标志到了大城市竟是很时髦的东西,重要的是倍受女性的青睐,于是,我们可爱的野人,可爱的第一人舍不的剃掉他的胡子。在光秃秃的亮蛋陪衬下,胡子倒透出许多潇洒和飘逸来,祁云倒也不在乎是否是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每天拿出许多时间来关注他的胡子,吃饭时很注意及时擦去沾在上面的汤水,洗脸时总是先洗这胡须再擦擦亮头顶然后对差镜子吡牙咧嘴地察看一番,看到那副能嚼醉鸡骨头的牙齿完好无损,他满意地想,还能对付。这些年全凭了这副好牙。

   问题就在这里,诺大一个中国,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与研究野生动物的机构是有的,但是,普及性保护和研究的影视介绍则很少,中国的观众热爱的“动物世界“栏目播出的节目绝大多数为外国拍的,在青海,一个外国专家轻蔑地对祁云说,你们中国人是拍不了动物片子的,因为拍野生动物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物,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祁云的心,他愤怒、他羞愧、他……,总之,为了这句话,他自己奋斗了十多年,从一开始,他没有想过要当什么“第一人“的问题,如果想了,那么他也可能当不了。他在被介绍为“中国野生动物第一人“的时候总是说,假如中国有一天能野生动物保护第一国就好了。

[ 本贴由 梦的轻波 于 2003-10-9  07:04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0-9 03: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祁云的故事(2)——卖血的探险者

--------------------------------------------------------------------------------


??青藏高原以其风光壮丽,自然环境恶劣著称,许多观众在电视看到报道进西藏演出的演员们边吸氧边表演的镜头,但这仅仅是在海拔3600米的西藏首府拉萨。

  祁云在拍西藏野生动物的5年多时间里,足迹遍布几乎每个县,把西藏纵横来回拍了数启遍,无论是八百里藏北无人区还是7000米的雪山,都留下他一次次惊险的经历和故事,其中最令人感叹的是他卖血的故事。

  祁云爱动物爱的很痴、很专心、很情深,这与他幼年失父亲有着很深的渊源。

  在云南省景谷县威远江畔的一个傣族寨子,一对年轻的傣族夫妇生下了一个很漂亮的男孩,爷爷奶奶、叔叔、孃孃都很喜爱这个浓眉大眼,结实的孩子,爷爷给他起名岩云。汉名叫祁云。

  天有不测风云,当村寨教师的年轻父亲得了胶肠痧,不治而亡,岩云的妈妈成了年轻的寡妇,奶奶痛惜长孙无父,意欲给儿媳招一个上门女婿,以免孙子受苦,但是母亲还是走了。

  按照傣族的习俗,爷爷给岩云找了一个很有名望的活佛,拜寄为干爹,以保岩云无灾无祸地长大成人。每年,岩云都要到干爹处住几天看望活佛,活佛干爹是个道行高深的僧人,他看出岩云是个善良的孩子,因为他连蚂蚁都不会踩死一只,他倍加怜爱这个善良幼小的孤儿,常常给他讲一些慈悲为怀的做人道理,爷爷、奶奶对岩云也是疼爱有加,常常讲些传说故事抚慰这个失去父母孩子的心灵。

  傣族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很好的,因为他们世世代代恪守敬畏自然的规矩,小小岩云对房前屋后芒果林中各种鸟儿很是着迷,常常爬到树上观察母鸟哺子,他渴望自己也变成小鸟,能得一点母爱。 这种心底的渴望最终变成岩云终身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爱恋是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许多人也没有想到的。但这是必然的结果。

   高中毕业后,几次就业机会因爷爷的历史问题而告吹,苦闷的他只身跑到西双版纳投靠嫁到那里的小孃。

   他很感谢父亲,因为父亲美男子的基因遗传给了他,而且他8岁就会拉二胡、吹葫芦丝,中学时又学会拉小提琴,二叔、三叔都教他,他们有一把最老的“东方红“牌小提琴。会拉小提琴的人自然是在当地属凤毛麟角。“因而轻易地考进了西双版纳州歌舞团,几年后又到群众艺术馆工作,在这里,他有机会拿起了照像机,尽管只是一架国产海鸥相机,但这在当时已是很了不起的设备了,两年后,他的个人风情摄影展在景谷县举行,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快,他被选调云南电视台新闻部。

  新闻部的工作很快使祁云感到烦燥,他心中始终想着他的动物,他想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大象和它们的森林伙伴,但云南电视台无论那一个部都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经费。当时最热的一件事就是弄个文凭,一个大学文凭,于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求学热潮,席卷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祁云也深感自己一个高中毕业生要在电视台干好需要提高一下文化水平,他选择了离昆明40公里的安宁西南林学院森保护系野生动物专业进修,学院经常带学生到各地去实地考察。

  杨元昌教授又要到滇西北考察了,祁云随着学生们跟杨教授一起到了滇西北,跟着杨教授,祁云掌握了许多动物、植物的专业知识。 在维西县考察时,一天,杨元昌教授在街上买了一个很小的,装糌粑的皮袋,他告诉学生们说,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经猴的皮制品,因为捕杀得太多,他们没有见到活体,只见到皮制品。

  中国科学院横断山脉综合考察队进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祁云也赶到迪庆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当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杨德华正在白马雪山考察金丝猴生态习性,他告诉想进山拍摄的祁云说,他在这里已经半年了,并且让所有放牛娃帮助他寻找滇金丝猴,但一直见不到踪影,所以只呆个把月是拍不到滇金丝猴的。

  祁云不甘心,因为他见过金丝猴的皮,他希望能幸运地遇见一两只,他和当地向导在可能出现猴子的地方走了一个星期,但始终没有见到滇金丝猴的踪影,它们不知躲到深山的何处躲避狂捕滥杀它们的人们。
   1986年,动物所捕获四只滇金丝猴活体,祁云闻讯赶去拍摄,后来被编到《云南野生动物集锦》片中,使世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目睹滇金丝猴美丽的芳容。当时对野生动物的摄影是新闻报道式的。但是祁云已经开始注意动物生态习性的拍摄,因为他一开始接触这一“最危险的行业“时只是在科学家们的影响下对动物习性着迷,还不能真正理解“最危险的行业“含义。尽管杨德华一再告诉他拍动物很不容易,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杨德华后来再度进白马雪山呆了半年,只是两次见到滇金丝猴,而当他回昆明时,他的妻子到车站接到的是一个好不容易找到的“女同志“。半年的野人生活使这位灵长类专家头发、胡子满头满脸,长长的,他的妻子看到他了几次都没有把他认出来。

  祁云没有想到的是,他随意拍到的那四只被捕获的滇金丝猴被编进了片子,他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进了动物们编织的“片子“中,被彻底地卷进了“最危险的行当“中去了。

  1984年,一件令祁云终身难忘的事使他觉的他有责任保护野生动物,充当它们的保护人。 滇西一片与外国接壤的密林中,猎人们在密林深处打死了一头雌马来熊,这里世界上最小种的熊,只有狗那么大,它们生活在亚热带阔叶林。它们一般在交配后就各自东西,由雌雄独自承担怀孕、生育、饲养孩子的重任,不幸的是,由于它们体型大小,对猎人的枪丝毫构不成威胁,猎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屠杀它们,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被列入了中国一级重点保护的名目中。

   被打死的雌熊正被捆住手脚,准备抬回家瓜分猎物,它那一岁多的孩子转来转去,不时地尖叫一声夹着不断的低声叫唤,它揪个空子挤到妈妈的怀中找奶吃,自然,猎人们很快中止了它的行为,也许,猎人们不制止它也吃不到妈妈的奶了,过了一会,它意识到母亲已经出了什么事,接着,小马来熊哭了起来,哭的很伤心,很无助。

   祁云很震怒,他冲过去拍摄死去的母熊,他不能容忍这种行为重演,猎人们很快识破他的内心活动,要砸他的电影摄影机,他奋力护住,总算没被砸机,接着他哀求拍拍小熊,因为小熊也要被猎人们带回家,想到小熊是活的,即便拍了也无大碍,这些人总算允许他拍了。

   于是小马来熊的哭声永远地印在了祁云的心间,它凄惨的神态永远地被记录在照片上,那怕当时它们母子不遭杀害也已老之、死之,它的骨肉、皮毛可能早已化成尖埃。但,祁云记录下它最悲惨的一瞬间令千千万万看到这张照片的人永远难忘。 也就是从这时起,祁云暗下决心,此生此世,要尽自己的能力充当所有野生动物的保护人,因为他和它们同住在一个地球上。

   十多年后的1996年,一帮生态保护志愿者组成一个记者团,进行“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采访活动。80年代祁云第一次到长江源头通天河时,最深印象不是高原反应那种吐得翻江倒海的痛苦,而是那藏野驴跟汽车赛跑的情景,他觉的这种动物高大、漂亮、好强、勇敢,那时他想,如果我有一辆车就好了,可以追逐上去把它们矫健的身影拍摄下来。这次又见到藏野驴,他们采访团有了很好的车,但藏野驴种群的数量已比第一次见到成群结队与汽车赛跑时的可爱动物少得太多,而且一见到人或车,它们不是跟汽车赛跑而是拼命逃跑,他太想留下来多拍一点,他怕下次他再来时,再也见不到它们。他决定采访团结束采访任务返回后再来拍他的藏野驴。

   但是等从长江源头拍摄任务完成回到北京,他欠下一大堆债,哪还有钱再返青藏高原?他想不出筹款的办法,最后决定卖血。

   尽管中央电视台给他进青藏高原拍片的补助已从最初的每天5元人民币提到8元、10元,但他每月只有这么一点收入,好不容易接到一个片子,经费往往只有几千元,他只好吃过期压缩干粮,喝雪水,买过期胶卷对付,他一直在使用价值400元的国产海鸥像机和适马镜头,这令许多看到他拍的照片的人根本不相信。

   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十多年一直在深山荒漠,简直没有一点点社会阅历和与人相处的经验,他就象那头哭泣的小马来熊,只能无助地哭泣,但哭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十多年的艰苦磨炼及看到太多令人伤心的动物故事,他已经不会哭泣了,唯一能想得出的办法是卖血,因为可以得到很好的价钱,如今卖血的人越来越少,买血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血的价格一路飚升。

   他年仅9岁的女儿听了他讲的哭泣的小马来熊的故事,也哭了。当她得知爸爸卖血的事后,在爸爸以一次离开家时,她悄悄地塞了一千元钱在爸爸的手里,祁云惊奇地问女儿钱的来源,因为他从来没有给过女儿一分钱的零花钱。女儿告诉他这是过年时得的压岁钱和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她舍不得用。他深深在被女儿感动了,他觉得欠女儿的太多了,他给女儿的只有埋在心中的深深的爱。

   用卖血的钱还了债,祁云含泪怀揣女儿的一千元的钱又踏上了拍摄他的动物的征程,这个卖血的探险者,孤独的苦行僧,他何曾想过一下,他去的八百里藏北无人区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不毛之地,就是健康的人偶尔去一次也大感血不够用,缺氧,何况是他的背负40多公斤的摄影器材,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他,反而不得不靠卖血来维持他对他热爱事业的探险!不得不靠女儿的零花钱来为自已热爱的事业增加动力!多么的悲壮,何等的惨烈,令人不由得想起那哭泣的小马来熊!
 楼主| 发表于 2003-10-9 03: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祁云的故事(3)——为拍黑鹳摔下山崖的多次历险

--------------------------------------------------------------------------------


??《黑鹳》是祁云拍的一部非常完整的黑鹳生态片,这是他用8个月的时间在山西卢牙山自然保护区拍的,这比起三年四进青藏高原拍《黑颈鹳》(上、下)一片算是很幸运的,但他在一悬崖拍黑鹳营巢的镜头时,不知是由于兴奋还是大意,抑或是疲劳,总之他没有注意到刚下过雨,还是把绳子拴在往常拴的树上,这天偏偏是他自己单独一人拍摄,就在他把身子再往外探之际,绳子捆的树连根拔起。他从十几米高的山崖摔了下来,立刻昏死过去,醒来时分,只见满天繁星正向他眨眼睛呢。幸而他摔在一片软土上,否则早送性命了。
   此时,他已是深尝“最危险的行业“之味多时了。
   1984年他在阿佤山与佤族同伴被困竹楼一整夜,几只被人追杀得恶向胆边生的孟加拉虎误把他们当作欲施报复计划的竹楼主人,原来这个竹楼的主人曾猎杀过虎,后来被虎屡屡吃猪和牛报复,他们再也不敢住,弃楼迁居他乡,祁云他们哪里知道个中因由,结果被老虎整夜啃楼脚,围竹楼房团团转,饲机吃人的虎吓得整夜把房子顶的椽扯下来烧火吓唬老虎,直到天亮,老虎看看没戏唱了才悻悻离去,他们这才拣了条命。
   在西双版纳,一头三条腿象的故事家喻户晓。20年前,一次猎杀野象活动中,唯有一头被打断了一条腿的小象负伤逃脱,尽管它只有三条腿。10年后,这头三条腿象长成了一头好汉,它带着一群野象回来了,并且到了当年捕猎它的地方,在这里只要见到人就把人踩死、摔死、或摔得半死,尽管祁云去拍了几次,也没有拍到这头通灵性的象,大家都劝他不要去,但是他相信这头象不会找他,也不会错认他,它的智商要比围困过他的孟加拉虎高。而且他相信这头象在他遇到困难或者危险时还会帮助和保护他,因为他是它们的朋友。
   八百里藏北无人区在可可西里,一天夜里,车被陷进了河道是的冰窟窿里,他们把手伸进冰水中拼命又捞又拉,徒劳无益,若被冰冻住,那只好等明年开春后才能找到车子,但那时可能车已变成一堆废铁,他们在无人区没有车辆是非常危险的,好在祁云野外生活经验丰富,一招不灵又想出一招,他们一边不让车子熄火被冻住,一边到山上搬来石头,终于把车弄了出来,这样的车被困或人被困,在一次两个月的拍摄中就有数百次。
   年复一年地在与野生动物们打交道多了以后,祁云已摸索出一套与他的那些不听话的演员们相处的经验,当然更多的时候,特别是藏北羌塘无人区,由于人迹罕至,动物们对人怀着新奇和好奇,一点也不怕人或车,成群结队地与他们车子相伴而行,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当一次他与一直追车几公里仍不停蹄的一群野牦牛想作更近一点的对话时,他看到一道反光,那是野牦牛眼中射出的,同时它低着头把犄角对准他,尾如利剑直刺天空,他吓得抢着机子朝车跑去,可牦牛的速度越来越快,驾驶员急忙发动车子驾车逃命,否则车子也不知是否能抵挡住疯狂野牛的攻击,这样的惊险镜头自然不会出现在电视中,因为祁云无法为自己摆拍,而且哪怕是有数架摄影机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总是无能为力的。
   在西藏拍片的六年当中,最悬的一次要数在珠穆朗玛峰冰塔林遇险。
   1999年秋季,韩国登山队被大雪困顿十余天,富有登山经验的西藏登山队组织耗牛队把他们救出,这是后话。他们车行到54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危险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向上是没有路的,他雇了三头牦牛,每行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到达一号营地和祁云一起去,崔虎高原反应极为强烈,脸和头肿得很大,嘴唇发紫,连气都喘不过来,他流着眼泪对祁云说,我快不行了,你们不要管我了。祁云感到再拖下去可能会让崔虎送命,当机立断,让牦牛工把他护送下山治疗。同时也因为雇来的牦牛工再也不愿意往上爬一步了。因为每前进一步都要拿性命作代价。
   送走了同伴,他独自吃力地将器材一点点搬到二号营地,这里已是6500米高度,早已超过生命的禁区,白天尚且能支撑,到夜晚,美、日登山队员各自取出自动加温罐头及饮料吃晚饭,而祁云无法燃烧他带的喷灯,因为缺氧,于是,只好干嚼方便面,然后抓几把雪含到口中,待融化后再咽下肚去。
   十多年前,祁云被说“中国人拍不出自己的野生动物片“这种说法激怒了,发誓一定要拍出一部自己的野生动物片子给这个当面欺侮中国人的外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为了这个目标,他吃了多少苦毫无怨言,受了多少罪心甘情愿。
   不知道有谁会比祁云更能吃苦,更能忍耐,对面的外国登山队吃着各自那100多美元的晚餐,住着温暖的帐蓬,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而形只影单的祁云,在黑暗中啃着干粮,嚼着雪,简陋的帐篷挡不住透骨的寒冷。
   祁云准备着第二天上山的登山杆、绳子、电池、电影片,他要向最高度冲刺,他要给自己创下一个新记录。
   第二天,他如愿以偿,到达7000米高度,这里,奇峰峻石、冰川绿雪,雪域高原的冰雪向他展示了无比奇妙的世界,他想,毛泽东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这话一点不错。许多后来被王洋称为经典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冰塔林的壮美吸引着他寻找他认为更加理想的角度,天暗下来的时候他才发现山上时间要比山下更晚一些,因为冰雪白茫茫欺骗了时间,也瞒住了他的眼睛,他恋恋不舍地往回走,夜幕降临了,本来就危机四伏的雪山冰塔林撕去了白天美丽的外衣,变成张着黑洞洞大口的怪物,一个不小心,祁云掉进了冰裂缝,没有谁知道它们到底有多深,多少探险者就是在同伴们一声声的呼唤和一声声掉进冰裂缝者的答应声中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的,据说日本登山队的一个女队员就是这样永远在留在了冰裂缝。幸而祁云带的铝杆横卡在了冰裂缝上,强烈的求生欲和野外生存能力使他靠着连接的铝杆爬出冰缝,等他终于摸回营地时,全体西藏登山队队员正集队准备天亮就寻找他。祁云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给自己创造了高海拨摄影的新高度,但他的气管被高压和高压缺氧下的剧烈运动挤压破裂了,他的脖子肿得很粗,说不出话来,但庆幸自己爬出了冰裂缝。
   1999年四月,他被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特聘随世界野骆驼专家及中国科学家进新疆罗布泊沙漠地区拍摄野骆驼时,因遇到了两次三天三夜的罕见沙暴和几次迷路、车坏,他们驮水驮食品的16头家骆驼仅剩6只,有10头家骆驼活活渴死,一驼工因迷路险些丧命,靠拾得的一瓶醋维持生命直至被发现获救。
   对于一次次的遇险,他总是福星高照,化险为夷,对此,他的朋友感到惊奇,而他总是洋洋得意地说:祁云是个菩萨身,有老天保佑着呢,轻易死不了,再说,我死了谁去拍那些还没有拍过的动物呢?
 楼主| 发表于 2003-10-9 0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祁云的故事(4)——他喜欢改写鸟类的历史

--------------------------------------------------------------------------------

作者/来源: 祁云  
  

         祁云是个喜欢改写鸟类历史的人。他靠无可辩驳的动物生态习性录像令科学家们修改了教科书或史志中的诸多结论。
   在西藏,他用电影摄影机分别拍摄到了鸢交配的珍贵镜头和照片,这是人类首次捕捉到的成影像的镜头,对于研究猛禽遗传、繁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动物学家们历来认为黑颈鹤是素食动物,1986年祁云在青海海拔4300米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宝滩捕捉到黑颈鹤捕鱼吃虾的珍贵镜头,纠正了黑颈鹤是素食动物的定论。
   鸟类学家一直认为胡兀鹫是在5、6月份孵化,史籍也是如此记载,1986、1994年祁云在青海和西藏两次拍到胡兀鹫秋末交配、冬季孵化的镜头,被科学家据此确认胡兀鹫是世界上唯一在冬天孵化的鸟类。
   1990年除夕之夜,祁云他们从西藏拉萨欲往察隅拍片,但大雪封山,道路中断,只好赶往西藏芒康县,它和云南省德钦县接壤是两省交界地。他们趁大雪覆盖山林之际,通过动物留在雪地上的足迹断定有滇金丝猴活动的痕迹,他们请当地老百姓辩认是否真如他们判断的那样,雪地上的落叶是滇金丝猴在冷杉树上吃树叶时落下的冷杉残叶,被确认后,他们在齐腰深的大雪覆盖的山中走了整整两天,在一片30多米高的冷杉林中,他们据残叶落渣判断金丝猴就在附近,但他们始终没有发现金丝猴群。
   滇金丝猴是一种美丽的灵长类动物,它们也是家族中鼻子最短的猴类,也被称为短鼻猴。具有很高的实用、经济价值,因而也是这群美丽生灵致命的弱点,人们对它穷追猛打,它们只好逃到深山老林中躲藏起来,而且这种不落地的聪明动物被迫练就了怎样躲避人类的本领,所以在夏天是很难找到它们的,只有在冬天才有可能寻着雪地上它们吃落的冷杉叶这一细微的线索找到它们,四周都有痕迹,而它们始终不见踪影。
   终于,到了另一座山头时,他们发现一群十多只的滇金丝猴就在他们的头顶树梢上!由于树高林密望不见天,这些美丽而聪明的人类朋友竟然纹丝不动地端坐树梢,好像在说:谅你也发现不了我!
   从对面山上,祁云的镜头整整拍摄了两天,这里的海拔4千多米,气温在零下10多度,祁云的双脚每天都是湿漉漉的,他没有感到冷,因为已经被冻得麻木了,为了不吓跑滇金丝猴,他们每天只能跑到很隐蔽的地方烧一次火,烤烤冻僵的脚和鞋袜,带来的食物只能生吃。祁云第一次看着生吃肥腊肉的当地向导,怎样也接受不了,他最后被冷的受不了,也试着吃了一点点,但一阵阵地呕吐使他再也不敢问津。这是中国首次拍到滇金丝猴野外的生态习性,也可以说是世界上首次拍到的珍贵镜头,因为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种。 祁云等了它们多少年。
   电影胶片很快带回北京冲洗出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引起了国内外动物专家对这种珍稀动物的关注。 一个月后,祁云又和芒康电视台台长蔡巴扎西一起进山,在太阳落山时,他们发现一群六七十只的滇金丝猴群,但由于电影胶片感光度低没法在昏暗的光线下进行拍摄,等到第二天,他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只留下遗恨,祁云只恨自己没有更好的摄影设备。
   祁云对这次拍摄一直很保密,他爱这种动物,他担心他把消息和寻找方法泄露出来后这些美丽的动物会变成他曾在一个小山村见到过的缝制得很丑陋的小皮袋!
   在西藏,祁云还拍摄到普遍被认为在中国快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雉鹑,《西藏野生动物》系列片中,那集雉鹑家族成员是观众们很熟悉的,雉鹑一家在冰天雪在地中孵化到雏出壳到它们一家各成员的千姿百态,让亿万观众的心随它们的命运而悬浮起落,整整三个月时间,祁云一直在冰雪中从产孵一直跟踪拍摄它们到孵化出壳,这一集是两年中二进西藏用了10个月的时间拍成的,这算是很短时间拍成的,祁云的最高纪录是在西藏一呆就是一年零八个月。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祁云把西藏用脚来回丈量了四遍!
   1999年,环球到美国的祁云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热烈欢迎,地理杂志主编宴请祁云一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都来陪同,席间,才刚吃了几口,图片部负责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停止了吃饭,来回翻看祁云拍的是百张动物照片,所有的人都凑过来边看边向祁云提问题,并不断地发出赞叹之声。
   几天后,国家地理杂志社又请祁云来到华盛顿总部大楼,告诉他欲聘他参加野骆驼拍摄工作,祁云欣然允诺后,项目负责人立马给正在英国著名世界野骆驼专家约翰.海尔,摄影师已经找到了。海尔在电话中嘟囔道:我正在给第六个应聘者面试。一直到祁云拍片回到昆明,同行们仍不相信他居然会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聘去担任摄影师,这可是全球的摄影师梦魅以求的事啊!
  这是由中国、英国、美国联合组织的寻找野骆驼的行动,已经在四年中六进中国西部大阿漠罗布泊了,四年之中,仅有约翰.海尔拍到过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项目负责人对祁云说,不要舍不得胶片,他拿出两大抽屉的胶片告诉祁云:这仅是一个专题的一部分,有的专题是从上万张照片中挑选出的。他们拿出40卷E200度的柯达专业胶卷给祁云作为见面礼,并让祁云选照相机。最终因出境等问题没有能配备,祁云心想,我不能总是拿几千元的相机丢中国人的脸,咬咬牙,借钱自己买了一部尼康F100相机和一部佳能E0S3的相机。这是目前世界上自动对焦最快的相机。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罗布泊,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169只野骆驼被发现,这也是首次拍到野骆驼野外生态习性的电视片。
   祁云的首次发现和改写动物志的事真是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0-9 03: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祁云的故事(5)——初级职称的“大师“

作者/来源: 祁云  
--------------------------------------------------------------------------------

  朋友们爱称祁云“祁大师“,这是调侃,其他人也喜欢称祁云“祁大师“,这是敬佩。 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师的职称仅是初级的,叫做“助理记者“。这是因为祁云多年来长期借调在中央电视台拍“动物世界“,没有回到云南电视台参加评职称。
   但生性温和的祁云从未把它放在心上,无论是有人崇敬、羡慕、嫉妒、中伤、诋毁他总是“呵呵“地笑着,一副傻冒样,王洋曾称他是“中国第一大傻帽“。是的,若不是这样傻帽,中国可能至今也还没有一个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
   我们这个傻帽的,初级职称的大师在《关于拍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电视教育系列片的设想》一文中这样写道:“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这一切都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今天要为子孙后代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做为野生动物专业摄影者,拍摄、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就成了我们的使命“。怀着这样的使命感,祁云有一个梦想,他的想法是搞三大部分片子:
   第一部分:拍摄《中国自然地理──青藏高原部分》6集,每集25分钟教学片,供中小学生上课和大学研究用。
   第二部分:拍摄《青藏高原珍稀动物完整生态》系列片。
   第三部分:拍摄《青藏高原典型自然保护区》系列片。 这个初级职称大师的志向是远大的,但他感到力不从心,一没有经费,二没有良好的摄影器材来实现这个梦想。但他还是一直在做这个梦。 这十多年的拍摄,他使用的器材有很多都是自己改装的,很多珍贵的照片是用过期的胶卷拍摄的。他最爱说的话就是:“假如我有一辆汽车,我有一部更好的摄像机,更长的镜头就能捕捉到动物的更加多的生态习性镜头。因为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他想用镜头警告人类动物们的恶劣生态环境是严重到了何等程度,哪怕回天乏力,留下的珍贵镜头毕竟能给子孙留下一些值得探究和回忆的东西。“
   还有一点,他感到时光的可怕,虽然他的身体还强壮,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限的,他感到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步在他的后尘,但他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能得到社会的特殊关注,诺大一个中国,可拍的和要拍的野生动物还很多很多,只靠几个人、几百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只希望自己有机会再多拍一些野生动物的片子,现在正是自己的黄金时间,他只希望不要把它浪费掉!
   他最最大的希望还是那个最简单的希望:人类不要在自己地球朋友的全部消亡后再醒悟过来,那时候,假如有那么一天的话,人类的朋友已不需要保护了,因为它们已不存在了,那么,地球将剩下人类孤零零的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19:54 , Processed in 0.0975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