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62|回复: 0

ABC与“我爱纽约”——关于阿巴斯纪录片《ABC Afri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2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墨西哥跳豆子
来源:《镜头、眼睛、纪录》
2003-04-30 00:24:23


因为买东西、吃披萨和路上塞车,看晚上九点半场的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纪录片《ABC 非洲》(ABC Africa)就迟了几分钟,一路小跑着冲进去,发现电影固然已开始,空荡荡的影院却只在中央歪着一个孤单人影,深感浪费资源,恨不得将国内一班电影狂人都拉了进来。

看时的画面是阿巴斯和摄影师塞福拉.沙马第恩(Seifollah Samadian)等人到达东非国家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Kampala),受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之托,关注这里的妇女挽救孤儿计划(Women’s Effort to Save Orphans (UWESO),将镜头对准这里的艾滋病危机和无数孤儿。全国人口不过2200万的乌干达,有200万艾滋病患者,160万孩子因此成为孤儿。除了艾滋病,这里仍被连年内战侵扰。因为曾是英国殖民地,官方语言为英语,但多数平民都讲卢干达语。

随镜头领略这块土地无拘无束的狂野之美,高空莹洁,白云漫飘,绿树黄土,色彩绝妙。阿巴斯说几乎要考虑永远住在那里,我理解那是一时冲动。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此等美景之下人们如何生活。破烂的商店、理发店,污水中的乡间集市,蚊蝇飞舞的露天屠宰场……成人有着呆滞的目光、猥琐的笑容,如同驯良的沉默的群众演员。成千上万张孩子的脸或争先恐后凑在镜头前呆滞凝视,或活跃地不断变化姿态吸引镜头注意,想起我们无数拍摄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电视专题片。

于晴好阳光之下进了艾滋病人隔离区,可见漫天漫地晾晒着各色被单。办公室里高挂着罗马教皇画像,还有一标语“保持童贞”,意为永远处于童贞状态就会免于被传染艾滋病。导演曾特地拍路上一写有“生命卫士(Life Guard)”的安全套广告牌,告诫人们预防爱滋,计划生育。

每间屋子里被塞了数十人,大人小孩都面容悲苦。阿巴斯在各房间门口窥探,觉得有戏便招手叫摄影师。某间屋子里,一个小小的身体被白布包裹,装进纸箱,众人平淡冷静,没有人号啕或诧异,只是例行公事地将纸箱抬上自行车,运出营区。阿巴斯使用了DV机中静照功能,固定下濒死的男人们枯萎绝望的面容。

而宾馆楼群酒吧依然豪华,和风丽日下与任何一个欧洲城市一样光鲜。只是每到半夜必停电,导演与摄影师黑暗中爬楼聊天,一直开机,便出现了本纪录片中华彩段落之一。在一大段伸手不见五指的昏黑画面里,导演与摄影师谈论着蚊子会传播疟疾,这里的人们半生在黑暗中度过,他们初来感慨,扔在这里5年50年也就习惯了。人类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适应各种环境。随后就在纪录片中第一次看见了连续的闪电,次日清晨的画面景别角度竟与闪电亮时画面别无二致。

全片最震撼的段落是纪录一小男孩不断捡起掉落的干树枝,最后用头顶住与他同高的柴捆的过程,背景声音是其他孩子的喧闹。纪录有条不紊,孩子毫不知情,艰难地完成任务消失在小径深处。也许这精彩捕捉亦是无意得之,这种随意偶然带来的惊喜也是纪录片魅力所在——永远不知下一秒钟你的镜头里会出现什么。阿巴斯认为现实常常胜过小说,这场景的内在张力确是任何排演的剧情片都无法企及的。

此时,美国与他同龄的孩子大约沉浸在玩具堆和圣诞礼物的幻想里。人生而不平等,童年便有天壤之别。也有幸运儿不知自己的命运已与她的同胞截然不同。这是个走路刚稳的小黑女孩,能说的单词似乎只有“妈妈”和“呜呜啊啊”之类,小双小红袜,干干净净的小T恤上写着几个字母:ABC——想必阿巴斯片名灵感由此而来。一对奥地利夫妇领养了她。丈夫是医生,宽厚和善;妻子是教师,贤淑端良。他们在此漫步,拍照,留作她幼年的纪念。

更多场景沉湎在歌舞中。女人们衣衫鲜艳忘情舞蹈,一女孩白色T恤写着“I LOVE NY”(我爱纽约),“Love”由一颗红心代替。想是哪次美国志愿者所赠。另一场景是大群男孩身穿黄衣唱歌,一男孩羞怯地领唱。设计痕迹浓重,阿巴斯如电视台现场导演那样带领大家拍手,但于优美和声无损,他们与生俱来的绝佳乐感是上天所赐,可惜也赐了战乱、贫穷与灾病。但这里的音乐舞蹈是有灵魂的,天然的,来自生命本源,是美妙谐和的生命之舞,是对坚忍生命的敬畏。

结尾是摄制组与奥地利夫妇乘飞机飞离非洲,空中滚滚云团中,隐隐浮现黑孩子们直愣愣的企盼的闪亮的眼睛。

影片是阿巴斯与助手塞福拉.沙马第恩用十天时间拍出来的,也是他自1989年纪录短片《家庭作业》后第一部纪录长片。联合国选择阿巴斯是因为由他的电影看出对孩子的关切和理解——导演热衷于儿童题材也是为审查考虑,伊朗禁止描绘异性关系,也禁止女人出现在银幕上。片中阿巴斯给一个孩子看DV机,另一孩童凑过来看,却被他用手拨开。那孩子少不更事,继续凑。我却像被伤了自尊,有点怀疑起导演对儿童的感情来。当然只是个无意识的小动作,不必过于敏感。

片中采访很少,基本没有解说,用背景声、歌声及木板木棍组成的敲击乐器热情的鼓点来填充声道。除摄影师主摄,还有两台机器辅助,交叉剪接,景别角度更丰富。有美国影评人说,这纪录片是典型的阿巴斯风格,印象主义的“诗意电影”。我却觉如一篇松散的旅行日记,观光片一样浮光掠影的异域风情、视觉奇观展示,而不是对苦难的情感介入,无关痛痒。导演是局外人,观光者。当然阿巴斯一贯主张导演要与所拍东西保持距离,但作为纪录片,是否需要悲悯?也许他关注这里人们的生存状态超越了爱滋病人?

曾有位美国作家为非洲感叹:有多少苦难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又有多少与殖民主义的残忍、经济的被剥削和文化的被颠覆息息相关?那里出现悲惨消息,为何西方社会没什么反应?在非洲何处有“知识”、“秩序”和“科技”?谁最有资格讲述非洲的故事?

沉甸甸出得门来,只见雾气迷蒙,教堂的红砖尖顶与远远近近闪烁的红绿灯精妙如画。路上带着酒吧的喧闹气息走过的年轻人,估计不会有人愿意去非洲观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1 05:46 , Processed in 0.0754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