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3|回复: 0

晋语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11: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57282.htm

1986年中国社科院和澳大利亚共同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里首次把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先生提出的中国第十大汉语方言“晋语”列入,从此晋语脱离了“官话”(俗称“北方话”),成为与官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赣语、徽语、客家话、平话相并列的一大汉语方言。

晋语的使用人口近5000多万(86年是4600万),其中山西约2000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运城话和临汾话属于关中系统)、内蒙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各近1000万,陕北有300多万。晋语的最重要特征是有入声,这和北京的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很多,有学者戏称之为“北方话中的山里话”。

经过学者研究,汉代的扬雄《方言》中把西汉方言分为13类:一,秦晋;二,郑韩周;三,梁、西楚;四,齐鲁;五,赵、魏之西北;六,魏卫宋;七,陈、郑之东郊,楚之中部;八,东齐与徐;九,吴扬越;十,楚(荆楚);十一,南楚;十二,西秦;十三,燕代。

很多学者都把上面提到的“秦晋方言”(汉代普通话)作为晋语的源头(包括乔全生先生、陈庆延先生),其实这是错误的——上面的扬雄所说的“晋”只指现在的晋西南地区“晋国发祥地”,这一地区就是汉代的河东郡(汉代属于司隶,归处于秦地的中国都城长安直接管辖,与山西大部不在一个行政区内,而与秦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真正的晋语前身应该是上面提到的“赵、魏之西北方言”,今天的晋语区域除了少数地区(晋西、陕北、鄂尔多斯)属于魏国西北部的西河郡,大部分地区几乎正好和战国时的赵国吻合!赵国第一代都城在晋阳(太原,并州片),第二代都城在中牟(“河内”地区,邯新片的河南部分),第三代都城在邯郸(邯新片的河北部分),赵国灭中山国后得到河北西部地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林胡、娄烦挺进晋北、内蒙中西部设雁门郡(大同、张家口、乌兰察布一带)、云中郡(呼市、包头、晋西北),秦赵长平之战前夕晋东南原属韩国的上党郡也并入赵国(这一地区就是现在的上党片)——这和今天的晋语区版图是完全一致的!

汉代以后,除了邯郸、代郡以外,赵国土地仍处于一个行政区内——这个行政区就是汉代十二刺史部之一的“并州”,并州辖有九郡:太原郡(太原,辖山西西部)、上党郡(长治,辖晋东南)、西河郡(准格尔,辖鄂尔多斯东部、山西西部、陕北东部)、雁门郡(右玉,辖晋北、内蒙中部)、云中郡(托克托,辖呼市、晋西北)、五原郡(包头附近)、朔方郡(杭锦旗,辖内蒙西部)、定襄郡(和林格尔,由云中郡分出、辖呼市、朔州交界一带)、上郡(榆林,辖陕北),基本上就是现代的晋语区分布。

从战国的赵国到汉代的并州共有七百年,漫长的历史时期是这一地理区域产生了相同的文化和语言,所以扬雄《方言》中就有“赵、魏之西北方言”(不妨简称之为“赵方言”、“赵语”),这应该就是现代晋语的祖语。王临惠先生《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认为晋国方言(古晋语)源于晋西南的河东地区(晋国发祥地),后来经过北上占领狄人土地并经过“三家分晋”后,由于赵国远离晋国本土,久而久之赵方言从晋方言(河东晋语)里分化出来而独立形成“并州晋语”(现代晋语的远祖),而河东地区由于长期被长安直辖导致“河东晋语”被迫与秦国方言融合“秦晋方言”(现在晋西南运城、临汾仍讲类似于陕西关中话的方言)。

汉代灭亡后,出现了三国、十六国、南北朝的长期分裂、“五胡乱华”,这一时期古晋语的记载几乎为零。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人口流动也很快,扬雄所记载的13种方言大多消亡了,但古晋语仍坚强的生存着,因为有以下记录——颜师古《刊谬正俗》里记载了隋唐四大方言是吴楚方言、“山东”方言(燕方言)、“太原”方言(赵方言)、“关中”方言(秦陇蜀方言)。

晚唐、五代虽然对晋方言记录很少,对关中长安方言记录得很多,因为秦晋方言具有相似性,我们仍能看出一些晋语音系的演变,就是阳声韵的鼻韵尾大量脱落。

宋代晋语就有了自己的直接音系记录——《番汉合时掌中珠》,《掌中珠》本是西夏国统治民族党项人编的西夏国境内汉语方言与党项语的对译词典。本世纪随着西夏文的破译,里面的汉语方音也被破译出来,我看过详细资料,发现与西部晋语的白读高度对应,而且显然是一种高度不同于当时汉语共同语(《平水韵》)的一种方言。那么晋语区被西夏国统治过吗?对,西部晋语区(陕北、鄂尔多斯)长期被西夏国统治着,是西夏国的腹心地带。

晋语之所以在古代就是独立方言有以下证据:乔全生先生指出晋语平声不分阴阳(这是并州片、张呼片的特征),至少在八百年前就和官话分道扬镳;温端正先生认为晋语(指并州片、吕梁片、上党片)入声分阴阳,所以晋语独立而江淮官话(入声不分阴阳)不独立;侯精一先生更提出十点证据,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晋语古代就是独立方言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东部晋语白读古全浊声母不论平仄一律不送气,这和闽语、越南语、平话、湘语文读、胶辽官话(古“齐东野人之语”被北方官话同化后形成的官话)是一致的,和官话、吴语、粤语、客家话、赣语、徽语都不相同。

通过比较晋语与宋、元官话入声的源流、演变以及知组、精组、庄组、章组的归并,发现晋语入声韵的归并也和北京官话早在宋代就已分家,知组、精组、庄组、章组的归并最晚在元代就已分家。

还有就是晋语不分尖团的时间比北京早,明清交替之季的太原名儒傅山就已指出当时太原话开始不分尖团,而清初反映北京话的《五方元音》里北京话还是分尖团的。所以这点应该是晋语影响北京官话,而非北京官话影响晋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9:37 , Processed in 0.0632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