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4|回复: 0

[演讲]三谈“人文日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2011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3 16: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顾秉林  来源: 光明日报 2011-09-01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在2011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从今天起,你们正式成为了“清华人”。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代清华人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弘扬“人文日新”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座的很多同学在走进清华园之前,已经对百年清华的精神传统,包括校训、校风和学风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今天当同学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之际,我重点就如何践行“人文日新”的精神,与大家谈谈心。

    首先,践行“人文日新”,就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二字出自《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可以看出,“人文”概指人类一切文化创造。人文日新,就是指文化的创造、传承与涵养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断发扬、不断提升。

    早在1948年,我校的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做过一篇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讲演,谈的是过度专业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今天,这个命题依然发人深省。推动时代变革、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成为素质全面、视野宽阔的一代新人,更需要同学们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并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品位。目前中学教育的文理分科以及紧张的高考复习,都对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希望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文科学生也要对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大家都要注重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全球化的时代,弘扬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联大时所提出的,要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抱持一种“温情与敬意”,从民族历史的进步中获得教益,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文化包容的气度,才能成为心胸宽广、气魄宏大的栋梁之才。

    第二,践行“人文日新”,就要自觉提升道德情操。

    《易经》有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由此可见,古人所强调的“日新”,首先是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朱镕基学长在一次校庆来信中,曾谈到当年他们入学时,清华电机系主任章名涛教授讲过的一席话。章名涛教授说:你们来到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同学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一方面陶冶高尚情操,弘扬传统美德,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善于与人沟通、合作;另一方面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担当起清华人应有的历史责任。

    第三,弘扬“人文日新”精神,就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经典名言,出自《礼记·大学》。它告诉我们,要以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坚持革故鼎新。

    小到个人事业的成功,大到国家社会的进步,无不需要求新、创新的勇气、意识和能力。求新,更是清华学术传统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给大家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同学们走进清华,要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不仅要刻苦好学,而且要积极创造,切实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希望同学们在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做出新的努力。

    致力创新,就要独立思考。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学术品格十分重要。同学们要坚持好学深思,保持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本文略有删节。编者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22:24 , Processed in 0.0668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