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95|回复: 0

县级台做好文化纪录片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5 18: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吴维珍
  日 期:2003年6月23日 21:34


 2003年4月11日至15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年会在江苏镇江召开。会议隆重举行了全国第三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由嵊州电视台选送的文化纪录片《忆右军》荣获一等奖。
  作为《忆右军》一片的编导,本人在感受成功和喜悦的同时,也对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文化纪录片进行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对文化纪录片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究意什么是文化纪录片,很多研究人士试图作出解释,但目前尚无定论。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纪录片热潮,以中央台《东方时空》为代表,以人文性、文化内涵、记录手法为主要特征,把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90年代末,随着文化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的不断加强,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更新,电视工作者便对此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目前,从中央台到许多省级台,都开设了文化纪录片专栏,文化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分支,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荧屏中。
嵊州电视台开设文化栏目《越乡》已有四五个年头,最初以关注文化动态,报道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上与其他的专题节目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2001年底,台里提出应该对这个栏目进行改版,使文化栏目更具文化品位。为此,栏目组人员觉得可以尝试着走走文化纪录片的路子,于是他们花半个月时间制作了一期15分钟的样带《瞻山解读》。“瞻山庙从最初的一个山中小祠到今日的恢宏古庙,沧桑间走过了一千多个岁月。世事变迁,一千多个岁月中,有多少次的人头攒动已化作云烟轻轻散去,有多少人的虔诚祈祷已在或轻或重的暮鼓晨钟里融汇消亡,曾有多少的故事,曲折离奇感天动地,最后又回归平静……”当这样优美的解说伴着精致的画面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谁都为之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于是,台领导决定,2002年的《越乡》就改版成为一档文化纪录片栏目,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和电视的规律,又凸显创作者的思想和感受,既写实又写意,使之成为展现越乡文化的一个特别的窗口。
第二、扎根本土文化,以区域文化特色体现节目特色。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特点。不同的文化圈往往赋予电视以不同的文化禀性。地域性是电视文化原生态特质,电视是传播地域文化的主要阵地。
县级电视台拍摄的文化纪录片,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宣传本土文化的职责,脱离了当地的文化背景,我们永远不可能创作出贴近当地观众,能为大家认可的片子。县级台文化栏目的编导,应该非常热爱并熟悉当地的文化,甚至应该是研究本土文化的专家,而这恰恰是办好文化栏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上级电视台相比,县级台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劣势,然而,在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上,上级台编导不可能和本地电视台的编导相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舍本求末,不扬其长,那么,县级台还能拿什么去和上级台竞争呢?可以想像,没有了地方文化的特色,县级电视台的文化纪录片是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的。
嵊州是一个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地方,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书圣王羲之等都曾定居嵊州;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唐代诗人都曾游历嵊州,写过许多的咏剡佳句;明代理学家朱熹以及无数的文人才子都在嵊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而今天的嵊州又是闻名中外的越剧故乡,专业越剧和民间职业剧团相得益彰,影响遍及国内外;嵊州又是著名的中国领带之乡,每年举办的中国领带越剧节使嵊州进一步得以声名远播;此外,嵊州还是著名的围棋之乡、竹编之乡,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嵊州台做好文化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为嵊州台文化纪录片栏目《越乡》办出特色创造了极好的条件。2002年一年中,《越乡》栏目始终把视角放在嵊州丰富而独具个性的本土文化上,摄制了《忆右军》、《裘氏老台门》、《越乡的桥》、《越剧第一家》、《嵊州竹编》等26个片子,其中大部分在上级电视台播出,15个片子在美国斯科拉电视协作网播出,有6个片子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成了一档受欢迎和好评的名牌栏目。
第三、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电视界的竞争及文化界的文化自觉催生出新的电视理念,“精英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致化”必将成为今后精品电视节目的一个走向。文化纪录片,更应该自觉地走在前列,让电视文化变得既有色香味,又富有营养。
嵊州电视台《越乡》栏目在2002年改版之初,就确定栏目的宗旨:“努力挖掘并弘扬越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更多的观众在赏心悦目的视听感受里重新发现越乡,了解越乡,赞美越乡,热爱越乡。”一年多来,他们一直在努力给观众以全新的视听感受,尝试着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和手段进行创作,力争期期成为精品。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越乡》栏目在解说词写作、画面拍摄、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解说词写作在我国电视专题片刚刚兴起时曾被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纪实性专题片的兴起,大量纪实手法的运用,解说词在电视作品创作中的作用和地位似乎一直处于被弱化的地位。但作为文化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其实还是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粗糙拙劣的解说词,不可能制作成高品位的文化专题片。
《忆右军》一片能在全国第三届《中华荟萃》纪录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解说词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抒怀之作,使乌衣巷义无反顾地定格在了东晋的岁月里。任凭秦淮河畔的轻歌曼舞如何地粉饰,千百年来总也改不了当年的流风余绪。”这样的解说词极自然地就把观众带进了一个十分雅致的境界里。
嵊州电视台近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文化纪录片解说词写作人才的培养,鼓励编导平时勤练笔,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他们发表和出版作品。在这样的氛围中,编导们都用心写作,出现了不少佳作。
在一年时间里,《越乡》的文稿已有10多篇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现在,解说词的优美已经成为该栏目的一个重要特色。
画面是电视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的一个明显标志,也是组成电视作品的一个重要元素。努力拍出精致的画面是每一个摄像师的追求。然而,作为精品文化栏目对画面的要求,仅仅是把画面拍稳拍漂亮,把事物的原生态摄录下来是远远不够的。钟大年先生在《纪录片论纲》一书中曾经讲到:“作为纪录片创作,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恰恰是这很重要的两点,许多纪录片拍摄者并不完全明白。其一、摄像机不是要记录生活的图像,而是要记录生活的情境。其二、记录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复制功能,它是拍摄者对客体对象的观察方式。创作者在记录的同时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屏幕形象。”
文化纪录片《忆右军》一片中有一组表现王羲之在兰亭雅聚时书写《兰亭集序》的镜头,编导采用了这样的操作方法:先在一张石凳上铺好写有《兰亭集序》的宣纸,再在其一侧放上砚台和毛笔。固定机位后,先把全景拍下来,然后拿走《兰亭集序》的宣纸,然后拿走毛笔,最后画面里只剩下砚台。当然,整个过程机器始终是开着的。到了后期制作的时候,编导又把这组镜头处理成先看到石凳上有一方砚台,然后砚台上架上了一管毛笔,一会儿,又看到了写好的《兰亭集序》。这样,画面静中有动,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因为有了编导的意图对画面的渗透,许多时候,画面的张力会大大增强,片子的内涵也就更加的丰富。
此外,后期制作的时候,文化纪录片也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充分运用画面和声音等各种元素,努力做到众元素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佳效果。
嵊州电视台《越乡》栏目非常注重后期制作这个环节,从栏目标志的设计到每一次字幕的出现,从解说词的配音到音乐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品牌的意识,力求每一个片子都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只有这样,文化栏目才会在荧屏中放出自己应有的光彩。
当然,精品节目的创作理念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精品节目的多样化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节目的精品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和欣赏水平。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这既是我们电视工作者自身的追求,同时也是广大观众对我们的期盼。只有创新,我们的文化纪录片才会永远具有生命力,才会达到更高的文化品位。


(作者单位:嵊州广播电视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03:03 , Processed in 0.0744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