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16|回复: 4

南阳方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0 08: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bbs.nyhot.net/dispbbs.asp ... ;ID=7654&page=1

南阳方言,属河南方言小片数种方言中的一种,其或以形象,或以意会,皆不失字之原义者,如“狂语”曰“吹”,“视”曰“瞅”,“佯视以物”曰“晃”,“性急”曰“毛躁”,“初起”曰“开头”,“开始”曰“压根”,“讨厌”曰“割翼”,“脏”曰“埋迹”等,虽为俗语而实有意义可寻者,此为方言的一大特色。其第二大特色,乃为一音可变数字,如六、禄、陆、绿等,此等文字之读音与京音和普通话相去甚远,诸如此类,不可枚举。南阳为周秦之际经济文化重镇,秦统一了六国文字,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因而许多古音古字古词得以保留于民间至今。南阳又是华中与南楚相沟通之地,文人墨客云集,故而使得相当一部分古词汇在当地民间得以保留,方言中既有浓郁的荆楚风味,也有鲜活的儒学色彩,其生活用语、歇后语、民谣的幽默风趣以及所体现的远古文化的质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俗 语

一、 方言俗语的地位及分区

南阳方言分布在南阳辖区内的各个角落,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带有华北方言普遍的语音特征。首先,在声母方面,塞音、塞擦音多存在清音不送气与清音送气之分而无清音浊音之分。大致古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平声字读为送气清声母。其次,在韵母方面,能充当韵尾的辅音较少。古塞音韵尾-p、-t、-k逐渐消失,古鼻音韵尾-m、-n、-只保留-n、-而没有-m。第三,声调方面,调类数目比较少,没有入声。古平、上、去、入四声中,平、上、去三个声调发展变化情形大致为:古平声字以声母清浊为条件分为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仍归上声,全浊声母字则合并到去声中去,古去声字仍是去声。古入声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中去。古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古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古清声母入声字则分派到平、上、去各调类中去。

南阳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南阳文化总体上可归入夏代文化,《史记 ·货殖列传》中就有“南阳,夏人之居也”的记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也在南阳发现了多处夏代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和地方实物材料还证明,南阳是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承担着商代文化向东转移的桥梁作用。夏商时期,南阳作为夏文化腹地,其方言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代表性语言。西周时期的南阳境内设封了许多小国以维护统治,方言分歧从此开始,但差别不是很大。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急剧变革的大动荡时期,这种变革,在古代的南阳,表现得特别突出。南阳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交接的战略要地,南方楚国崛起的锋芒直指中原,以图王室。这一时期,南阳地方诸国先后为楚所灭,沦为楚地。这样,列国中的吴、越、楚诸国的语言与中原各国的语言有了交融的机会。南方吴楚语言与中原语言本已具有巨大的差异,在交融的过程中南阳本地方言难免不受外语之影响。战国时代,南阳为楚、秦、韩争夺之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尽占南阳全境,并在宛地设置南阳郡,自此南阳的文化进入了历史上鼎盛时期。后秦统一中国,设郡36个,南阳居其一。至东汉,由于刘秀及其手下的二十八宿多出自南阳,其在国内经济文化的地位更加显赫。东汉末年的封侯置国,造成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南阳曾一度被瓜分,从而造成了南阳方言千差万别的分歧局面。

唐代以后,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北移,导致语言发展中全民族共同语不断加强,方言分化差异逐步削弱,仅仅表现在南言和北音的差异上。南阳居于中原腹地,河北江南过渡地带文化心理积淀的丰厚性使得南阳方言一直在北方方言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与北方方言保持了较强的一致性。
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南阳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语音和词汇的差别方面。语法的差别不大。目前南阳的13个县市区中,根据其方言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三个方言区,即东部区、西部区和中部区。东部区主要指南阳东南部的桐柏、唐河等县,以桐柏为中心,山地多,平川少,南与湖北接壤,东与信阳比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其中有汉、蒙、回、藏、维、苗、壮、侗、瑶、白、土家等17个民族。西部区主要包括西峡、淅川、内乡三县及镇平、邓州西部,属浅山丘陵地区,南接湖北,西接陕西,面积约8600平方公里,人口约170万,此区以内乡为中心。中部区主要包括宛城、卧龙、方城、社旗、南召、新野、唐河西部、镇平、邓州东部等,此区以平原为主,南与湖北接壤,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此区以南阳市城区为中心。以上三个区的语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词汇方面。下面从生活用语、交往用语、指代用语等几个方面与普通话的比较中加以论述。

二、 南阳方言俗语与普通话比较

生活用语五更:黎明;寥天地:露天;夜个:昨天;见天:每天;后傍:下午;前傍:上午;前音儿:前天;眼气:眼馋、羡慕;瓷实:结实、殷实;细发:仔细;人尖子儿:长得漂亮、俊俏;风发:感冒;埋迹:肮脏;不美气:有病、不合适;打平伙:几个人凑钱吃一顿;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腰粗:喻家庭财产丰厚;旮旯: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卖野眼:东张西望;样门儿:正好;晃晃:逛;麻达:麻烦;黑不溜鳅:黑得难看;怯火:畏惧、害怕、胆小;紧紧巴巴:勉强;老:常常;皮实:泼辣;临了:最后;叫唤:喊叫、吵闹。
交往用语脸青:不讲情面;胡必枣:不讲道理;肉拧头:办事不利索;冒撂:说大话;没有足足:不知足;领娃:女人生孩子;暮囊:没本事;害娃子:妇女怀孕;急里麻察:慌乱;贵贱:无论如何;伤脸:使人丢面子;瞎话:谎言;嚷:批评;磨牙:纠缠、唠叨;串门子:在近邻户闲坐;戳祸:惹祸;压根:从来;样美:正好;啪啪:说说。

指代用语 在南阳民间的指代用语一般分人称指代用语、家禽指代用语、家畜指代用语、植物指代用语和其他物品的指代用语等。
人称指代用语懒货:懒惰的人;尖:不吃亏的人;二毬:傻子;熊包:软弱者;老实腾儿:憨厚老实之人;嘴倌:光说不做者,能说会道者;背锅子:驼背之人;猴屁股:坐不住的人;毛孩:小男孩;毛女:小女孩;屋里人:妻子;外头人:丈夫;二杆子:愚蠢;冒失:粗野、鲁莽之人;贼:小偷;娃儿:男孩;妞:女孩;掌柜的:丈夫;媱妈:后妈;先生:教师、医生;溜光锤:不务实者;半吊子:直率、倔强、爱使性的人;菜:笨、笨拙;教师儿:武功高强之人;糠包菜:无能之人;稀屎:小胆子。
家禽、家畜类指代用语虼蚤:跳蚤;猪唠唠:猪;狼巴子:狼;叫驴:公驴;草驴:母驴;二马子:小公马;老犍子:阉过的公牛;伢猪:公猪;草猪:母猪;长虫:蛇;老鸹:乌鸦;哈蟆:青蛙;癞肚:癞哈蟆;蚂蚱:蝗虫;抱鸡娃:孵小鸡;大油:猪油;刀螂:螳螂;改劁子:阉过的母猪或公猪;屎壳螂:蜣螂;小虫:麻雀;夜猫儿:猫头鹰。

植物类指代用语 济里狗:蒺藜;包谷:玉米;包谷瓤:玉米心儿;水萝卜:红萝卜;红薯母儿:发过芽、育过苗的红薯;花籽:棉籽;灰子:梅子;落生儿:落花生;倭瓜:南瓜;北瓜:南瓜;大麻籽:蓖麻。
其他物品指代用语贼星:流星;冷子:冰雹;屎布:尿布;呈子:状子;洋油:煤油;坑:池塘;门面:商店铺子;胰子:香皂;大氅:棉大衣;后园:厕所;布袋:容量为50千克以上的长袋子;碓古舀儿:石臼;电把:手电筒;袼败:用细麻和面糊制成的做鞋底的原料;粿子:糕点的统称;黄香:松香;马扎儿:小凳子;末子:碎土,碎屑;灶火:厨房;瘴子:雾;蒸馍:馒头。

在以上我们对南阳方言的举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南阳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南阳在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南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错综复杂的关系。南阳方言词汇丰富多彩,表情达意准确生动,是南阳历史、文化、民俗的活化石,极富表现力。有许多南阳方言词在古书中就能找到。如“不识厌儿”(不知足,贪得无厌的意思),从《左传》中即可找到。如《左传》隐公元年:“(祭仲)对曰:姜氏何厌之有?”厌,就是足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姜氏有什么可以感到满足的?即姜氏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南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同实异名、同名异实、义项交叉三种情况。
同实异名同一种客观事项或对象,南阳方言与别的地方的说法存在着不同。例如,薯:红薯(南阳)、白薯(北京)、红苕(四川)、蕃薯(广东)、地瓜(山东)等。南阳、北京、四川着眼于薯的颜色,故分别叫做红薯、白薯、红苕。广东着眼于薯的来源,故有蕃薯之称。山东着眼于薯生长的地方及其形状,故称其为地瓜。

同名异实在南阳方言与别的地方话语比较中,同一名词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不同的情形是存在的。例如,“炒面”一词,在南阳方言中指炒熟的面粉,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则指面条的一种做法,大致相当于炒面条。炒面——炒熟的面粉,常常是南阳民间远行所不可缺少的干粮,至今还流行着这么一句歇后语:“刮大风喃炒面——张不开嘴。”该歇后语的意思是不好意思开口、难为情或有口难辩。此语到外地人耳中则可能产生不理解:刮大风照样可以吃炒面,有什么张不开嘴的?岂不知这个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指炒的面粉。把面粉炒成黄褐色,香气四溢,色香味俱全,便于贮藏和携带。但由于是粉状,食用时,出口气就可能吹得炒面飞扬,更不用说刮着大风吃炒面了,所以才会有此说。再如油馍,南阳民间一般是指把面团加油盐后烙成的圆饼,多用未发酵的面做成。这是旧时南阳民间广泛食用的一种食品,因为当时民众生活比较艰苦,来客人时,没有现成的白面馒头,只好临时和面,因来不及发酵,所以多用死面。而现在城市称做油条的食品,油炸,发面,条状,在南阳民间亦叫油馍,虽然二者因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不同而在南阳民间不会混淆,这说明南阳方言有同名异实这一特征存在。

在南阳方言中义项交叉的现象也普通存在。与普通话相比,有些方言词义项多,除了具有普通话词语所有的义项之外,还有另外的义项。有些方言词义项少,普通话有若干个义项,而方言词只有其中部分义项。例如,甜,它除了具有“像糖或蜜的味道,幸福舒适”的义项外,还有一个与“咸”相对的义项:盐含量少。南阳民间若有人说这饭太甜了,不是指糖放得多了,而是指盐放得太少了。
南阳方言中还有些特别的词语,在其他地方的词语中是没有可直接对释的,同为南阳方言中的某些词汇包含着很强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例如,南阳方言中的“没腔”一词,普通话中就没有相对应的词语可进行对释,只能解释为“没意思”、“尴尬”等。但这种解释又失去了南阳方言“没腔”的口气、语调、情味等。又如南阳方言“喃”,其含义可解释为吃,但它还包含着“贪婪地、大口地、豪爽地、潇洒地吃”的含义,有着吃者对食物的兴趣、吃时神态、说话者对吃者的或怜或嗔,或喜或讥的感情评价。

“瓦”在南阳方言中,除了名词表示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动词表示盖瓦之类的工作活动之外,还表示跑的姿势,“他瓦着腰跑”,身体前倾,腿脚也极力朝前,腰部微曲,其状如瓦的形体。它可以和其他词如“开”组合在一起成为“瓦开”一词。“瓦开”既指跑的形象神态,又指跑的速度,透露出跑者的神态、速度、形象等信息。普通话中就没有与此相对应的解释。该方言广泛存在于南阳地区的西部邓州、淅川等地。“老掌柜”也是南阳民间广泛使用的一个词,它表示对父亲的称呼,但不是当面称,而是背地称,多流行于城区。“掌柜”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旧时称商店老板或总管商店事务的人。”老掌柜一词的风行也再一次印证了前文所述南阳民间具有经商的传统。商风盛,店铺自然就多,商家子女背地称父亲为“老掌柜”便顺理成章了。一般人的子女或有想成为商人富贵家庭的愿望,或人云亦云,被商家同化,也沿用了这一称呼。“老掌柜”这个背称,有父亲的含义,也有自豪的情感,但无父亲的书面语体意义。这个方言词的通行范围以及通行的阶层也有一定的局限。这个词在普通话中是没有合适词汇与之对释的。 “就窝儿”也是南阳方言中使用得较多的一个词汇,它具有“顺便”、“直接”和“马上”的含义。例如,“如果你来南阳,就窝儿(顺便)到卧龙岗玩玩。”又如,“他一接到通知,就窝儿(马上)去报道了。”在普通话中是没有“就窝儿”这个词的。

南阳方言词汇是一个宝库,我们要研究整理南阳方言,为南阳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部分南阳方言:
老爷儿 太阳
响晴天 晴朗的天气
月黑头天 没有月亮的晚上
炸雷 声音特别响的雷
猛雨 来势猛,雨点大的雨
罗面雨 细雨
透墒雨 使墒情充足的雨
冷子 冰雹
溜冰 雨淞
坷垃 小土块
潭窝 河中的深水潭
冰凌 冰
乌笃水 不开或不太凉的水
辽(1iao)天地 野地
扫帚星 彗星
闻(manr) 院子外边
灶伙 厨房
茅缸 厕所
年时(shi)个 去年
半响儿 上午或下午的一半时间。
荫凭(cianr) 前天
夜儿(yer) 昨天
后一儿 后天
前半儿 上午
后半儿 下午
晌午错 过了中午的时候
老天晌午 正中午的时候
喝了汤 吃过晚饭的时候
年根儿起 临近春节的时候.
麦口起 将要收麦的时候。
年下 春节。
每早儿(zaor) 过去,以前。
一蹦(beng)子 有较长的一会儿时间。
早晚 不论什么时间。
花婶 父辈中年龄最小者的配偶。
婆子 丈夫的母亲。
丈母娘 岳母。
老公公 丈夫的父亲。
老丈人 岳父。
皮鳖塞 浪当挥霍
楞头青 行为鲁莽,强词夺理的人
半吊子 脾气不好或智力不全的人
犟筋 好认死理的人。
尖拔橛儿 吝啬的人.
小挤末(mo) 爱占小便宜的人
捣鸡毛 爱搬弄是非的人
溜光锤 好开玩笑、行为滑稽的人
娄叉干 办事鲁莽的人
妈儿 ①女性乳房;②奶乳

月子 分娩
呼歇顶 囟门
额颅盖 前额
脑油窝 头后部与颈相连的凹陷处
旮旯肢儿 腋
槌头 拳头
赤巴脚 光脚
椅床儿 没有背靠的小椅子
墩儿 坐具的通称
胰(yi)子 香皂
雨界 雨伞
铺衬 破布片
套子 棉絮
仰角(yan jue) 衙门子,车护尾(yi)
扎鞭 赶牲口用的鞭子
扁食 饺子
布鳞 细而长略带血的伤口
风发(Fa) 感冒
红事儿 婚事
白事儿 丧事
老了 老年人去世
老犍儿 阉过的公牛
忙牛 没阉过的公牛
磨牛 母牛
叫驴 公驴
草驴 母驴
牙狗 公狗
草豚儿 母猪娃
郎猪 专供交配用的公猪
羯子 阉过的公羊
水羊 母羊
搬藏 田鼠

小虫儿 麻雀
癞毒 蟾蜍
虫蚁儿 飞禽的总称
出串 蚯蚓
毛妮菜 田柴草
面条儿棵 米瓦罐
掐不齐 鸡眼草

狗尿苔 鬼笔
葫芦橛儿 蘑菇


煞戏 剧终
藏马(ma)虎 捉迷藏
咋 怎么?
囊(nang) 指一定的方向
沾 行
整 做、干、治、办、管
拍话 谈话
寻(sin) ①无代价讨取;②娶
(读如mei)妹 ①滞留;②拴
(读如gang)刚 激发,煽动
(读如jiang)刚 刚才
(读如gai)该 在
觅(mi) 雇用
喷 吹嘘
(读如qiang)强 强制。强的变调
嚷 批评
使 累
(读如shun5)瞬 刁难别人寻开心
(读如jVe)噘 骂人
辖气 任性,闹别扭
恼丧 烦恼,懊丧
圆成 解释,调和
施为 ①以强力制服;②做,拾
支搁 耽误
眼气 羡慕,眼馋
作假 指一个人不实在
麦即(zi) 贬低侮辱别人
嘎即(zi) 嘲弄,挖苦
栽摸(mo) 揣摩,估量
可气 合适
塞奶 挖苦别人;把事情办坏
恶索(wu suo) 讨厌,古语
嘭圈(peng quan) 弄糟,失败
展刮(zhan gua) ①奉承;②平整,光滑
刷刮 干净利索,衣着整洁
爪哩(zhua li) 干啥?
豆是 就是
白正 辩论
轻势 撒娇
连利 利索,敏捷
肉(rou) 办事慢,行动迟缓
抬起 藏起来
不耳哧 不答理
不失闲儿 闲不住
鬼弄 偷偷摸摸把东西拿走
打渣子 开玩笑
磨人 小孩任性缠磨大人
丢跑手 逃跑
疙就(ge jiu) 蹲下
疙咂 背后议论人
揭挑 揭人短处
疙意 讨厌
认卯儿 勉强同意
不盱顾 没注意
捣腰磨气 拨弄是非
争竟 因礼意不周而抱怨
(xie)协豁 大声喊叫
囊(nang) 好
(读如lou)娄 不自量力,鲁莽
(读如leng)楞 卖弄,得意
悬(xuan) 危险
秦(cin) 阴险,狠毒
(读如tie)贴 健康
瓤差 软弱,胆怯,没本事
没囊(mu nang) 愚,笨拙
棱正 完好
猴势 爬上爬下不安生
抠索 办事小气不大方
日冒 冒失,不稳重
出坦 日子好过,舒服
鬼诈 卖弄
叫起儿 稍微
俏毛儿 活泼,俏皮
稀忽儿 几乎,差点儿
干崩崩 非常干
甜骨(gu)浓浓 有甜味或甜味不正
黑骨(gu)洞洞 光线暗淡,非常黑
圆不周周 非常圆
拿捏 拘束,不自然
支乎 办事不认真
忽沓 因天热劳累大口喘气
扯摆 胡扯八道
侧(zhai)棱 故意显示得意
相洋儿 便宜
(读如xie)歇 很。如“他歇会说”
为说 怪不得
左是 总是
严肯儿 正好
高低儿 到底,终于
起根儿 开始时
些儿 时态助词
圪唧 厌恶语气助词
构秫 高粱
包谷 玉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5-9 15:14:28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8: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四圣

中华“四圣”张仲景、诸葛亮、张衡、范蠡的故里、南阳作家群、南阳汉画像石、南阳玉雕、楚长城、恐龙蛋化石群、中国13位院士的故里……这一切,又充分昭示着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事实上,这些年南阳几所高校的升格,无一不是借助“人文南阳”这一厚重的“文化牌”。借“智圣”诸葛亮打造位于卧龙岗上的南阳师院品牌;借“科圣”张衡打造位于白河之滨的南阳理工学院品牌;借“医圣”张仲景打造南阳医专品牌;现在南阳正在借“商圣”范蠡打造河南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由此可以看出,人文南阳不仅为这块盆地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产业,也为打造这里的文化中心、教育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南阳教育产业的勃然兴起,又在延袭着南阳楚汉文化的血脉,传承着足以让当地人自豪的“南阳精神”和南阳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8: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说南阳话

南阳方言,属河南方言小片数种方言中的一种,其或以形象,或以意会,皆不失字之原义者,如“狂语”曰“吹”,“视”曰“瞅”,“佯视以物”曰“晃”,“性急”曰“毛躁”,“初起”曰“开头”,“开始”曰“压根”,“讨厌”曰“割翼”,“脏”曰“埋迹”等,虽为俗语而实有意义可寻者,此为方言的一大特色。其第二大特色,乃为一音可变数字,如六、禄、陆、绿等,此等文字之读音与京音和普通话相去甚远,诸如此类,不可枚举。南阳为周秦之际经济文化重镇,秦统一了六国文字,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因而许多古音古字古词得以保留于民间至今。南阳又是华中与南楚相沟通之地,文人墨客云集,故而使得相当一部分古词汇在当地民间得以保留,方言中既有浓郁的荆楚风味,也有鲜活的儒学色彩,其生活用语、歇后语、民谣的幽默风趣以及所体现的远古文化的质朴,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俗 语

   一、 方言俗语的地位及分区

  南阳方言分布在南阳辖区内的各个角落,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带有华北方言普遍的语音特征。首先,在声母方面,塞音、塞擦音多存在清音不送气与清音送气之分而无清音浊音之分。大致古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平声字读为送气清声母。其次,在韵母方面,能充当韵尾的辅音较少。古塞音韵尾 -p、-t、-k 逐渐消失,古鼻音韵尾-m、-n、- 只保留-n、- 而没有-m。第三,声调方面,调类数目比较少,没有入声。古平、上、去、入四声中,平、上、去三个声调发展变化情形大致为:古平声字以声母清浊为条件分为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仍归上声,全浊声母字则合并到去声中去,古去声字仍是去声。古入声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中去。古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古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古清声母入声字则分派到平、上、去各调类中去。

  南阳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南阳文化总体上可归入夏代文化,《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南阳,夏人之居也”的记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也在南阳发现了多处夏代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和地方实物材料还证明,南阳是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承担着商代文化向东转移的桥梁作用。夏商时期,南阳作为夏文化腹地,其方言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代表性语言。西周时期的南阳境内设封了许多小国以维护统治,方言分歧从此开始,但差别不是很大。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急剧变革的大动荡时期,这种变革,在古代的南阳,表现得特别突出。南阳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交接的战略要地,南方楚国崛起的锋芒直指中原,以图王室。这一时期,南阳地方诸国先后为楚所灭,沦为楚地。这样,列国中的吴、越、楚诸国的语言与中原各国的语言有了交融的机会。南方吴楚语言与中原语言本已具有巨大的差异,在交融的过程中南阳本地方言难免不受外语之影响。战国时代,南阳为楚、秦、韩争夺之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尽占南阳全境,并在宛地设置南阳郡,自此南阳的文化进入了历史上鼎盛时期。后秦统一中国,设郡36个,南阳居其一。至东汉,由于刘秀及其手下的二十八宿多出自南阳,其在国内经济文化的地位更加显赫。东汉末年的封侯置国,造成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南阳曾一度被瓜分,从而造成了南阳方言千差万别的分歧局面。

  唐代以后,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北移,导致语言发展中全民族共同语不断加强,方言分化差异逐步削弱,仅仅表现在南言和北音的差异上。南阳居于中原腹地,河北江南过渡地带文化心理积淀的丰厚性使得南阳方言一直在北方方言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与北方方言保持了较强的一致性。

  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南阳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语音和词汇的差别方面。语法的差别不大。目前南阳的13个县市区中,根据其方言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三个方言区,即东部区、西部区和中部区。东部区主要指南阳东南部的桐柏、唐河等县,以桐柏为中心,山地多,平川少,南与湖北接壤,东与信阳比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其中有汉、蒙、回、藏、维、苗、壮、侗、瑶、白、土家等17个民族。西部区主要包括西峡、淅川、内乡三县及镇平、邓州西部,属浅山丘陵地区,南接湖北,西接陕西,面积约8600平方公里,人口约170万,此区以内乡为中心。中部区主要包括宛城、卧龙、方城、社旗、南召、新野、唐河西部、镇平、邓州东部等,此区以平原为主,南与湖北接壤,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此区以南阳市城区为中心。以上三个区的语言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词汇方面。下面从生活用语、交往用语、指代用语等几个方面与普通话的比较中加以论述。

  二、 南阳方言俗语与普通话比较

   生活用语五更:黎明;寥天地:露天;夜个:昨天;见天:每天;后傍:下午;前傍:上午;前音儿:前天;眼气:眼馋、羡慕;瓷实:结实、殷实;细发:仔细;人尖子儿:长得漂亮、俊俏;风发:感冒;埋迹:肮脏;不美气:有病、不合适;打平伙:几个人凑钱吃一顿;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腰粗:喻家庭财产丰厚;旮旯: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卖野眼:东张西望;样门儿:正好;晃晃:逛;麻达:麻烦;黑不溜鳅:黑得难看;怯火:畏惧、害怕、胆小;紧紧巴巴:勉强;老:常常;皮实:泼辣;临了:最后;叫唤:喊叫、吵闹。

   交往用语脸青:不讲情面;胡必枣:不讲道理;肉拧头:办事不利索;冒撂:说大话;没有足足:不知足;领娃:女人生孩子;暮囊:没本事;害娃子:妇女怀孕;急里麻察:慌乱;贵贱:无论如何;伤脸:使人丢面子;瞎话:谎言;嚷:批评;磨牙:纠缠、唠叨;串门子:在近邻户闲坐;戳祸:惹祸;压根:从来;样美:正好;啪啪:说说。

   指代用语 在南阳民间的指代用语一般分人称指代用语、家禽指代用语、家畜指代用语、植物指代用语和其他物品的指代用语等。

   人称指代用语懒货:懒惰的人;尖:不吃亏的人;二毬:傻子;熊包:软弱者;老实腾儿:憨厚老实之人;嘴倌:光说不做者,能说会道者;背锅子:驼背之人;猴屁股:坐不住的人;毛孩:小男孩;毛女:小女孩;屋里人:妻子;外头人:丈夫;二杆子:愚蠢;冒失:粗野、鲁莽之人;贼:小偷;娃儿:男孩;妞:女孩;掌柜的:丈夫;媱妈:后妈;先生:教师、医生;溜光锤:不务实者;半吊子:直率、倔强、爱使性的人;菜:笨、笨拙;教师儿:武功高强之人;糠包菜:无能之人;稀屎:小胆子。

   家禽、家畜类指代用语虼蚤:跳蚤;猪唠唠:猪;狼巴子:狼;叫驴:公驴;草驴:母驴;二马子:小公马;老犍子:阉过的公牛;伢猪:公猪;草猪:母猪;长虫:蛇;老鸹:乌鸦;哈蟆:青蛙;癞肚:癞哈蟆;蚂蚱:蝗虫;抱鸡娃:孵小鸡;大油:猪油;刀螂:螳螂;改劁子:阉过的母猪或公猪;屎壳螂:蜣螂;小虫:麻雀;夜猫儿:猫头鹰。

   植物类指代用语 济里狗:蒺藜;包谷:玉米;包谷瓤:玉米心儿;水萝卜:红萝卜;红薯母儿:发过芽、育过苗的红薯;花籽:棉籽;灰子:梅子;落生儿:落花生;倭瓜:南瓜;北瓜:南瓜;大麻籽:蓖麻。

   其他物品指代用语贼星:流星;冷子:冰雹;屎布:尿布;呈子:状子;洋油:煤油;坑:池塘;门面:商店铺子;胰子:香皂;大氅:棉大衣;后园:厕所;布袋:容量为50千克以上的长袋子;碓古舀儿:石臼;电把:手电筒;袼败:用细麻和面糊制成的做鞋底的原料;粿子:糕点的统称;黄香:松香;马扎儿:小凳子;末子:碎土,碎屑;灶火:厨房;瘴子:雾;蒸馍:馒头。

  在以上我们对南阳方言的举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南阳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南阳在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南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错综复杂的关系。南阳方言词汇丰富多彩,表情达意准确生动,是南阳历史、文化、民俗的活化石,极富表现力。有许多南阳方言词在古书中就能找到。如“不识厌儿”(不知足,贪得无厌的意思),从《左传》中即可找到。如《左传》隐公元年:“(祭仲)对曰:姜氏何厌之有?”厌,就是足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姜氏有什么可以感到满足的?即姜氏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南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同实异名、同名异实、义项交叉三种情况。

  同实异名同一种客观事项或对象,南阳方言与别的地方的说法存在着不同。例如,薯:红薯(南阳)、白薯(北京)、红苕(四川)、蕃薯(广东)、地瓜(山东)等。南阳、北京、四川着眼于薯的颜色,故分别叫做红薯、白薯、红苕。广东着眼于薯的来源,故有蕃薯之称。山东着眼于薯生长的地方及其形状,故称其为地瓜。
corry       
同名异实在南阳方言与别的地方话语比较中,同一名词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不同的情形是存在的。例如,“炒面”一词,在南阳方言中指炒熟的面粉,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则指面条的一种做法,大致相当于炒面条。炒面——炒熟的面粉,常常是南阳民间远行所不可缺少的干粮,至今还流行着这么一句歇后语:“刮大风喃炒面——张不开嘴。”该歇后语的意思是不好意思开口、难为情或有口难辩。此语到外地人耳中则可能产生不理解:刮大风照样可以吃炒面,有什么张不开嘴的?岂不知这个炒面不是炒面条,而是指炒的面粉。把面粉炒成黄褐色,香气四溢,色香味俱全,便于贮藏和携带。但由于是粉状,食用时,出口气就可能吹得炒面飞扬,更不用说刮着大风吃炒面了,所以才会有此说。再如油馍,南阳民间一般是指把面团加油盐后烙成的圆饼,多用未发酵的面做成。这是旧时南阳民间广泛食用的一种食品,因为当时民众生活比较艰苦,来客人时,没有现成的白面馒头,只好临时和面,因来不及发酵,所以多用死面。而现在城市称做油条的食品,油炸,发面,条状,在南阳民间亦叫油馍,虽然二者因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不同而在南阳民间不会混淆,这说明南阳方言有同名异实这一特征存在。

  在南阳方言中义项交叉的现象也普通存在。与普通话相比,有些方言词义项多,除了具有普通话词语所有的义项之外,还有另外的义项。有些方言词义项少,普通话有若干个义项,而方言词只有其中部分义项。例如,甜,它除了具有“像糖或蜜的味道,幸福舒适”的义项外,还有一个与“咸”相对的义项:盐含量少。南阳民间若有人说这饭太甜了,不是指糖放得多了,而是指盐放得太少了。

  南阳方言中还有些特别的词语,在其他地方的词语中是没有可直接对释的,同为南阳方言中的某些词汇包含着很强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例如,南阳方言中的“没腔”一词,普通话中就没有相对应的词语可进行对释,只能解释为“没意思”、“尴尬”等。但这种解释又失去了南阳方言“没腔”的口气、语调、情味等。又如南阳方言“喃”,其含义可解释为吃,但它还包含着“贪婪地、大口地、豪爽地、潇洒地吃”的含义,有着吃者对食物的兴趣、吃时神态、说话者对吃者的或怜或嗔,或喜或讥的感情评价。

   “瓦”在南阳方言中,除了名词表示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动词表示盖瓦之类的工作活动之外,还表示跑的姿势,“他瓦着腰跑”,身体前倾,腿脚也极力朝前,腰部微曲,其状如瓦的形体。它可以和其他词如“开”组合在一起成为“瓦开”一词。“瓦开”既指跑的形象神态,又指跑的速度,透露出跑者的神态、速度、形象等信息。普通话中就没有与此相对应的解释。该方言广泛存在于南阳地区的西部邓州、淅川等地。“老掌柜”也是南阳民间广泛使用的一个词,它表示对父亲的称呼,但不是当面称,而是背地称,多流行于城区。“掌柜”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旧时称商店老板或总管商店事务的人。”老掌柜一词的风行也再一次印证了前文所述南阳民间具有经商的传统。商风盛,店铺自然就多,商家子女背地称父亲为“老掌柜”便顺理成章了。一般人的子女或有想成为商人富贵家庭的愿望,或人云亦云,被商家同化,也沿用了这一称呼。“老掌柜”这个背称,有父亲的含义,也有自豪的情感,但无父亲的书面语体意义。这个方言词的通行范围以及通行的阶层也有一定的局限。这个词在普通话中是没有合适词汇与之对释的。“就窝儿”也是南阳方言中使用得较多的一个词汇,它具有“顺便”、“直接”和 “马上”的含义。例如,“如果你来南阳,就窝儿(顺便)到卧龙岗玩玩。”又如,“他一接到通知,就窝儿(马上)去报道了。”在普通话中是没有“就窝儿”这个词的。

   南阳方言词汇是一个宝库,我们要研究整理南阳方言,为南阳民俗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应有的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8: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玉雕(图)

    南阳玉,又称"独山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通常根据颜色可将独山玉划分为五类,这五类是:
  (1)白独山玉:以乳白色为主,带有灰色色调和粉红色调,略有透明感。有透水白玉、干白玉、奶油白玉、乌白玉、芙蓉玉等品种。
  (2)绿独山玉,以绿、翠绿色为主。有绿玉、绿白玉、翠玉、青玉、天蓝玉等品种,颜色似翡翠,半透明至微透明。
  (3)紫独山玉:暗绿色质地上分布着淡紫色斑点,不透明。有紫玉、亮棕玉等品种。
  (4)黄独山玉: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黄绿色,也称橙玉。
  (5)杂色独山玉: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独山玉。有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等品种。这类独山玉最多,占独山玉的50%以上。
  上述五类中,以透水白玉、芙蓉玉、绿玉价值较高。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镇平县每年举办大型国际玉雕节,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客商,南阳玉雕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2007-4-29 8:41:24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8: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阳,著名中医药都

南阳,一座水中绿城,白河两岸景色迷人,写满了诗情画意;南阳,著名中医药都 ,医圣故里药香流芳, 演绎着健康长寿。                                       
    数万亩辛夷花,似铺天盖地,春风吹来时,摇曳多姿;满坡的山茱萸,如红霞万朵,阳光照耀下,流光溢彩。金银花、丹参……种植基地更是别具风采。“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名牌享誉中外!
    2010年的南阳,著名的中医药都,兼具医圣的凝聚力和药都的幅射力,展示出无限好风光。
     南阳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的故乡,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他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被后世奉为医经。而作为医圣故里的南阳是一个“天然药库”。其地型的多样性和气侯条件的立体性适宜多种天然植物的生长。据统计,南阳境内盛产中药材2347种,地道名优药材30种,特别是境内伏牛山区盛产的山茱萸,辛夷花以产量最大质量最好而享誉中外。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显著的疗效、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医学文献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当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观念,使得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中药的需求日益扩大。中医药是最有实力、最有优势、最有后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南阳人审时度势,利用得天独厚的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地理自然环境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价格低的优势、中医药文化积淀丰厚的优势等,可以说这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在中医药学领域具有很强的竟争力。大力推进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竟争,为南阳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2010年,南阳的医、教、研、产、加、销六大体系工程日益完善,以医圣张仲景命名的研究院、国医大学、中医药康复保健中心、研究开发中心、药用植物园、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中医药博物馆、医药工业园等十大重点工程交相辉映。山茱萸、辛夷花、丹参等十大名优中药材种植基地名扬中外。一大批中医药名牌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家医药行业50强。落后的中医药生产技术已被淘汰,使用的世界先进的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推行GAP管理规范,按照SOP质量标准,实施规范生产。成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相结合的典范,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于一体,是全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心、生产中心、成果发布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实现中医药生产总值100多亿元,利税12亿元,成为国内外知名的 “中医药都”。中药材种植实现规模效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中医药工业走向世界;中医药流通网络四通八达;中医药文化丰富多彩;中医药诊疗兴旺发达……
     药都南阳有120平方公里的城区,100万的人口,高雅精美的城市雕塑,风格各异的豪华建筑,是豫西南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着国内外医学专家、金融专家、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前来投资,共谋发展。人才、资金、技术像潮水般涌入药都南阳,南阳人汇天下商,聚海内财,富裕健康,文明礼貌!
    独山大道,滨河大道使湖光、山色、绿地连成一片;把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等灿烂历史星斗串成一线。奔腾的鸭河、白河将梅溪河、三里河、温凉河融汇贯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展销大厅把独玉、烙画、汉画、曲艺的古朴典雅融为一炉;把历史和现代化为一体,尽情展现。供你欣赏,让你品味!
    南阳是一个有着江南风景的北方城市,药都南阳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丰厚的中医药文化的氛围里唱健康歌,吟长寿诗!当你漫步南阳城区,你会觉得南阳的一草一木都亲切自然,一山一水都温馨浪漫!

南阳珠三角:跨越空间的对接
对于珠三角来说,南阳是主要的劳动力资源地之一。对于南阳来说,珠三角是最主要的产品供应地。两地之间人员、物资的交流近几年越来越频繁。在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南阳正悄悄地与沿海发达地区跨越空间对接。
    客流量5年增5倍

     今年春运期间,南阳(含邓州)与广州之间每天有4对对开列车(始发或经过)。即便是这样,南阳至广州的火车票依然十分吃紧。南阳与珠三角之间的客流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7月1日开始,南阳铁路方面在原有一趟洛阳至广州(经南阳)列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L45次普通列车,主要为南下打工族提供便利。据南阳火车站统计,目前,平均每天大约有900人乘火车从南阳前往广州。这一客流量大约是5年前的10倍。乘客绝大多数是打工者,部分是经商人员、学生。

    来自市运管处的信息显示,目前,南阳每天有七八百人乘坐汽车前往广州。这一数字大约是5年前的4倍。打工者、学生是公路乘客的主流。

    7 月1日前,南阳至广州每周只有4个航班,飞行线路是广州至洛阳至南阳再回广州。从7月1日开始,南阳至广州每天都有航班,并且变成了直航。南阳与珠三角之间的空中通道更加便捷。南阳和广州之间的民航乘客,商务需要占绝对主流。珠三角企业在南阳的代理商,南阳本地企业的管理层,珠三角企业南阳籍管理人员、白领、高级技术工人等都是民航的主要客源。

    目前,南阳与珠三角之间的日均客流量大约是5年前的6倍。

    3000学子南国竞风流

     南阳理工学院1998年毕业的学生郭建伟,如今已是广东清远国珠模具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年薪三四十万元。郭建伟是在南阳理工学院的组织下,来到珠三角发展的。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模具技术工人做起,凭借自己出色的技术,一步一步走上管理层岗位。同样是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陈颖,如今成为广东东莞安联公司经理助理,负责公司英文资料翻译及外事工作。郭建伟、陈颖只是众多南阳理工学院学子在珠三角创业的代表。

    南阳理工学院招分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从1998年开始,该院推出了“南方预就业大实习”活动,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设立办事处,瞄准珠三角把自己培养的人才推介到南方去。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至少有3000名南阳理工学院学子在珠三角一带工作和创业,他们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模具开发、计算机操作、电子类产品制造等。南阳理工学院的名气在珠三角一带甚至能赶上部分重点院校。

    打工、商品和投资

    从2001年开始,桐柏县每年都要组织近200名干部到全国各地“打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去珠三角。短短几年时间,这些“打工干部”已介绍了100多客商到桐柏考察,签订合作项目56个,引资1.2亿元。

     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在外地打工人员约有100万人,其中至少有20万人在珠三角一带打工。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年龄35岁以下、初高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城市下岗工人。主要从事服装、玩具、电子元件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年收入5000元左右。在众多打工者中,也有少数人员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专业技术,从众多打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工人。另外,还有极个别人员掌握一门技术之后在当地或回到南阳创业,成为打工者中的佼佼者。不过,南阳人在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产业相对有限。玉雕产业大约有3万人,年利润3亿元左右,这是南阳人在沿海地区从业人员最多、产值最大的产业。

    与20万南阳打工者珠三角“淘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珠三角的工业品几乎占据了南阳的半壁河山。记者走访了南阳城区的陶瓷、家具、家电、玩具、电器、服装等多个专业市场,发现这里销售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来自珠三角,个别产品甚至全部来自珠三角。目前,我市销往珠三角的产品主要是以玉器为主的工艺品,以牛肉、活猪、活鸡为主的农产品及中药材,但产品总产值与珠三角销到我市的产品总值相比微乎其微。

    同时,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长三角企业在南阳的投资要远远高于来自珠三角的投资。这说明我们在珠三角一带招商引资还有较大的空间,潜力巨大。

    专家评说对接珠三角

     南阳理工学院商学系副主任、教授韦鹏飞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专家。韦鹏飞认为,近年来,南阳与珠三角一带人员往来、商品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双向交流的加强对促进南阳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交流是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正处在产业大转型时期: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向内地转移。南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吸纳沿海企业到南阳投资,必将更大地促进南阳的发展,缩小我们与沿海地区的差异。当前,我们要做好的事情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本地和外来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对本地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做好本地区经济的战略规划,搞好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企业来南阳投资。
饮水思源


一渠清波,自河南淅川县陶岔渠首向北溢出,由方城垭口抵郑州,走中原,穿黄河,越华北,穿行1400公里后,最终融入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的云天碧水中。
  这,是若干年后的场景,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终的输水脉络。
南水北调,又一项史诗般的工程!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有兴修水利、重新安排河山的气概与智慧。从大禹劈山疏洪,到兴修都江堰、开凿京杭大运河;从人工天河红旗渠,到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这首诞生于大跃进时代的民歌,极其形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认识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雄伟魄力。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之际,在其发源地淅川县,《七日财富》两名记者历时一周,行程数百公里,踏访移民区,追寻其变迁的踪迹,含泪采写了大型报道———来自南水北调移民区的报告,本期隆重推出。
45年前,为兴建丹江口水库,20万淅川人泪别故土;如今,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水源所在地,15万淅川儿女又要别离家园———这个数字,占整个南水北调移民总数50%强。还没能从上次移民的阵痛中完全恢复过来,淅川又扛上了新一轮移民的重担!“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搬得值。”淅川移民的话质朴而真诚。
淅川和临近市县移民的背井离乡,换来了丹江口万顷清波,换来了豫鄂大地几百万亩良田得以浇灌,还将换来华北、京津干渴大地的润泽。
据专家介绍,源自淅川的中线调水主要供京津、沿京广铁路城市用水和华北环境用水,兼顾农业用水。预计整个工程完工后,向北调水年100多亿立方米,基本缓解华北和京津干渴,实现历史上罕有的“水之大治”。
但愿到那时,在北京颐和园团城湖畔徜徉的人们不要忘记,这里的碧水清波是源自千里之外的河南淅川的一个小村———陶岔;不要忘记,北去的每一滴水中,都凝结着几十万淅川移民的艰辛与凄惶。

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报告之四--
建绿色渠首 造碧水蓝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态环境,不仅需要保护,而且更需要创建。要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水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这是一篇再造秀美山川的大文章。
  长期以来,丹江口水库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不令人乐观。我市南水北调水源区涉及淅川、西峡、内乡、邓州四个县市,总土地面积6362平方公里,其中荒山荒坡面积216万亩,占22.8%。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库区周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443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 54%,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达1165万吨。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质量大大下降,造成当地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修路、办企业等大量的人为建设活动更加频繁,部分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随意破坏植被,乱堆乱放废土废渣,加重了水土流失程度,加速了丹江口水库的泥沙淤积,直接威胁到了丹江口水库的使用寿命和南水北调水源质量的保护。
  能否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优质的水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关键。为此,我市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南阳,确保一库清水“的口号,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再造渠首秀美山川。
  几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作,建成了内乡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西峡县老界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峡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四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56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林地面积5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81%,其中西峡县森林覆盖率达 76.8%,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对保障丹江口水库水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目前,西峡、淅川两县正在申请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国家级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
  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市一直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造林绿化工作放到突出位置,作为全市林业的重中之重来抓,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六大林业工程这个良好机遇,以大工程带动区域绿化,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长防林建设工程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同时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造林机制,积极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使全区域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淅川县把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确立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构筑生态屏障,发展区域经济,服务南水北调“的思路。“九五 “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飞播造林两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耕还林5.4万亩、通道绿化189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0%。西峡县则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该县被中国林科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兴林示范基地县“的机遇,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封山育林、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几年来,该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2万亩,使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396万亩。
  倾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从1994年开始,我市淅川、西峡、内乡、邓州等县市被列入国家“长治“工程范围,项目区有关县市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载体,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大力发展果药草立体种植,突出搞好小流域治理,进一步改造坡耕地,使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丹江口水库水源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3平方公里。尤其是针对水源区人多地少的特点,邓州、淅川等地主攻坡改梯和闸沟造林,做到治坡与治沟、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蓄水与排水相结合,达到小雨不下山、大雨清水流,从根本上改变了河水泥沙淤积状况。西峡县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坚持连年不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八五“以来,该县共治理小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3.8万亩,水保造林5.7万亩,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914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349平方公里,其中,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240平方公里。淅川县累计投入6700 万元,治理小流域1050平方公里,组织实施了重点水系、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使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58%,年减少土壤流失 200万吨,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
  面对农业污染问题,水源区四县市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县(市)“的发展战略,通过改善生态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使生态环境功能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变丹江口库区的环境状况,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需要我们做长期的努力。2002年5月,温家宝同志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强调:“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调水既要使北方干旱地区受益,也要保证水源地区生态不受大的影响,实现调水区和受水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水源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水源永远是一库清水。“这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6 20:05 , Processed in 0.0792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