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8|回复: 3

近代汉语的唇音合口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6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代汉语的唇音合口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  杨剑桥
http://chinese.fudan.edu.cn/speechlab/thesises/cyhk.htm

一  《中原音韵》唇音字的开合口

    近代汉语的代表文献是《中原音韵》,一般认为,在《中原音韵》全部十九个韵部中,有十个韵部分开合口,这十个韵部是:江阳、齐微、皆来、真文、寒山、先天、歌戈、家麻、车遮、庚青。由于《中原音韵》没有反切注音,也不标明音值,同时,由于这十个韵部的唇音字没有开合口的对立,①那末十分自然的问题就是,这十个韵部的唇音字究竟应该列在开口之中呢还是列在合口之中?对于这个问题,杨耐思(1981)、李新魁(1983)、王力(1985)、宁继福(1985)诸先生虽然具体处理稍有不同,但都有把唇音字列在合口之中的,并替这些唇音字构拟了 u 介音。这就是说,《中原音韵》唇音字虽然在音位上没有开合口的对立,但在实际音值上仍然存在开合口的区别。兹将他们的有关构拟简单列表如下:



    《中原音韵》韵部   例字    杨耐思    李新魁    王  力    宁继福

  ——————————————————————————————————   

        江    阳        帮      paN       paN       paN       puaN

        齐    微        杯      puei      puei      puei      ----

        皆    来        败      pai       pai       pai       pai

        真    文        奔      pu«n      pun       pun       pu«n

        寒    山        班      pan       pan       pan       puan

        先    天        边      piEn      piEn      piQn      piEn

        歌    戈        波      puo       puo       pu       pu   

        家    麻        巴      pa        pa        pa        pua

        车    遮        别      piE       piE       piQ       piE  

        庚    青        崩      pu«N      pu«N      puN       pu«N



    此外,王力、宁继福替桓欢韵的唇音字也构拟了 u 介音____(半) pun,虽然这一韵部没有开合口的对立。

    对于这个问题,邵荣芬(1991)先生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十个韵部的唇音字并没有开合的对立,②而《切韵》时代唇音字不分开合,现代北京话的唇音字也不分开合,如果认为《中原音韵》唇音字有合口,则在汉语语音史演变上很难解释。例如:



               《切韵》    《中原音韵》     现代北京话

       杯         pi  ─→    puei    ─→    pei



因此,邵先生主张《中原音韵》的唇音字仍然一律置于开口之中,也就是说,《中原音韵》唇音字不但在音位上没有开合口的对立,在实际音值上也没有开合口的区别。

    以上两种意见,究竟应以何者为是?我的想法是,我们必须首先依据与《中原音韵》同时代的材料来确认《中原音韵》唇音字在实际上有无开合口的区别,然后再来设法解释唇音字从《切韵》到《中原音韵》到现代北京话的历史演变。而唇音字在实际音值上有无开合口的区别,从《中原音韵》本身已经无法探求,在这一方面,内部分析法没有用武之地,③只有从当时的其他材料设法求得。

关于当时的其他材料,首先有《蒙古字韵》。在《蒙古字韵》中,上述十一个例字的读音是:



        阳部  (帮)  baN      支部  (杯)  bue      佳部  (败)  bAj

        真部  (奔)  bun      寒部  (班)  ban  (半)  bon

        先部  (边)  beæn      歌部  (波)  bu»o      麻部  (巴) ba  (别) beæ

        庚部  (崩)  bhiN④



从《蒙古字韵》中可以看到,《中原音韵》齐微韵的“杯”、真文韵的“奔” 和歌戈韵的“波”都明显有一个 u 音在内。

    其次,在朝鲜崔世珍《四声通解》所引的《洪武正韵译训》“正音”中,上述各字的读音是:



         帮  paN    杯  pui    败  pai    奔  pun    班  pan    半  pu«n

         边  pi«n   波  pu«    巴  pa     别  pi«t   崩  pöiN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原音韵》齐微韵的“杯”、真文韵的“奔”、歌戈韵的“波”和桓欢韵的“半”都明显有一个 u 音在内。

    《蒙古字韵》成书于1269至1297年间,与《中原音韵》时代相近。《洪武正韵译训》成书于1455年,但书中所记录的“正音”乃是中国《洪武正韵》(1357)的读音,另有“俗音”与之相对,记录十五世纪时的中国读音,因此,《洪武正音译训》“正音”的时代亦与《中原音韵》相近。

    关于当时的其他材料,我们还找到了元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1292)。熊忠此书表面上仍然沿袭传统的107韵的平水韵,其反切也沿用《集韵》,但书中的韵内小注却标明了每一个字所属的“字母韵”,这种字母韵乃是当时实际语音的忠实记录。例如书中标明平水韵东韵的“公、空、东、通”等字属于“公字母韵”,“弓、穹、穷、嵩”等字属于“弓字母韵”,登韵的“肱、朋、弘”等字属于“公字母韵”,庚韵的“觥、盲、横”等字也属于“公字母韵”,这就是说,平水韵东韵的一部分、登韵的一部分和庚韵的一部分,在当时的实际语音中读音已经混同,都读为“公字母韵”。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上述唇音字在《古今韵会举要》中的情况(注音依竺家宁1987):



        帮  与“纲、康、当、仓”等同属冈字母韵(aN),不属光字母韵(uaN);

        杯  与“恢、魁、追、堆”等同属妫字母韵(uei),不属羁字母韵(ei);

        败  与“债、晒、隘”等同属盖字母韵(ai),不属乖字母韵(uai);

        奔  与“昆、敦、尊、村”等同属昆字母韵(u«n),不属根字母韵(«n);

        班  与“颜、删、潺”等同属干字母韵(an),不属关字母韵(uan);

        半  与“灌、锻、钻、换、乱”等同属贯字母韵(on);

        边  与“牵、煎、先、燕”等同属坚字母韵(ien),不属涓字母韵(yen);

        波  与“戈、窠、梭、窝、和”等同属戈字母韵(uo),不属歌字母韵(o);

        巴  与“牙、衙、叉、沙”等同属牙字母韵(a),不属瓜字母韵(ua);

        别  与“揭、跌、彻、折”等同属讦字母韵(ie/),不属厥字母韵(ye/);

        崩  与“登、能、增、恒”等同属搄字母韵(«N),不属公字母韵(uN)。



由此可以看到,《中原音韵》齐微韵的“杯”、真文韵的“奔”和歌戈韵的“波”都和其他合口字同类,不与开口字同类,它们明显带有 u 介音。

    综合以上各种材料,我认为《中原音韵》齐微、真文和歌戈三个韵部的唇音字带有 u 介音,应该列入合口一类中, 而江阳、皆来、寒山、先天、家麻、车遮六个韵部的唇音字不带 u 介音,应该归入开口一类中。

    这里还需要讨论的是桓欢和庚青二韵。

    (1)桓欢韵。在上面的对应材料中,“半”字一作 on, 一作 u«n,令人难以决断。不过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中原音韵》寒山和桓欢两韵的唇音字确有区别,例如(注音依《汉语方音字汇》):

            

   






         寒          山
         桓          欢


   班    攀    反    板    办
   搬    潘    盘    满    半

扬州

苏州

长沙

南昌

广州

厦门

福州


  pQ)   p'Q)   fQ)    pQ)   pQ)

pE    p'E   fE    pE    bE

pan   p'an  fan   pan   pan

pan   p'an  fan   pan   p'an

pan   p'an  fan   pan   pan

pan   p'an  piN   pan   pan

paN   p'aN  peiN  peiN  paiN  


  puo)   p'uo)  p'uo)   muo)   puo)

pO    p'O   bO     mO    pO

po)    p'o)   po)     mo)    po)

pn   p'n  p'n   mn   pn

pun   p'un  p'un   mun   pun

pu)a)   p'u)a)  pu)a)    mu)a)   pu)a)

puaN  p'uN  puaN   muaN  puaN






                                            

我们可以看到,桓欢韵在好几个方言中都含有 u 音,虽然这个 u 不必都来自《中原音韵》,但其由来甚早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我以为《中原音韵》桓欢韵可以拟作un。这样构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必再为扬州、广州、福州等地的 u 另找原因了。

    (2)庚青韵。奇怪的是,在上面的对音材料中,庚青韵都没有 u 音,《蒙古字韵》的 hi 实际音值为 «。《中原音韵》“崩、烹、荣”等 29 字在庚青韵和东钟韵重出,有鉴于此,一般总是将庚青和东钟的音值构拟得很相似,例如 u«N、iu«N 和 uN、iuN。但是我觉得,如果庚青和东钟音值确实很接近的话,那末重出字就不应该只是 29 字。同时, u«N 和uN, iu«N 和 iuN 确实很接近,但是重出的“倾”字呢?“倾”,在庚青韵是平声阴齐齿呼 i«N,在东钟韵是平声阴齐齿呼 iuN, 两音并不相近。因此, 我认为这种重出应当也是文白异读的现象,如同鱼模韵和尤侯韵的重出、歌戈韵和萧豪韵的重出一样,庚青韵的唇音字不妨置于开口之中,读为 p«N。





二  近代汉语唇音合口的来源



    以上我们已经替近代汉语的一部分唇音字构拟了合口成分 u ,现在要问,这个 u 到底是从何而来?

    关于中古汉语《切韵》的唇音字,赵元任(1942)、李荣(1956)都曾经主张“唇音不分开合口”,从而把高本汉设置在唇音声母后面的 u、w 都取消了。对此,笔者(1986)也曾极力赞同。现在我们讨论近代汉语唇音合口的来源, 能否改变一点原来的看法, 认为这个 u 早在《切韵》中就已经存在了呢? 看来这是值得考虑的。

    我们看《切韵》唇音字的走向,凡是开合口不分韵的韵部中,唇音字既用开口字为反切下字,也用合口字为反切下字;而凡是开合口分韵的韵部中,如果原来的主元音是后元音,那末唇音字总是跟着合口韵部走,而且除了用唇音字作为其反切下字以外,又只用合口字作为其反切下字,如果原来的主元音是前元音,那末唇音字就跟着开口韵部走。这一点,验之故宫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毫无例外。⑤验之《广韵》,《广韵》开合口分韵的韵部,在《切韵》的痕魂、咍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真谆、寒桓和歌戈,那末除了真谆两韵原来的主元音是前元音,这里不予讨论外,可以看得出,寒桓和歌戈的唇音字的反切下字如果不合上面的判断,那就大多经过了原作者的改动。而到了《集韵》中,更是把《广韵》改之未尽的地方,全都改过来了。兹列表比较如下(凡非唇音字或非合口字,以下加底线标志):

         

                《切韵》        《广韵》        《集韵》

      ————————————————————————————

        寒桓    [番去],北潘        北潘            逋[女番]   

                潘,普官            普官            铺官

                盘,薄官            薄官            蒲官

                瞒,武安            母官            谟官

        旱缓    粄,博管            博管            补满

                坢,----            普伴            普伴

                伴,薄旱            蒲旱            部满

                满,莫旱            莫旱            母伴

        翰换    半,博漫            博慢            博漫

                判,普半            普半            普半

                叛,薄半            薄半            薄半

                缦,莫半            莫半            莫半

        曷末    拨,博末            北末            疪末

                钹,普活            普活            普活

                跋,蒲拨            蒲拨            蒲拨

                末,莫割            莫拨            莫葛(拨)

        歌戈    波,博何            博禾            逋禾

                颇,滂何            滂禾            滂禾

                婆,薄何            薄波            蒲波

                摩,莫何            莫婆            眉波

        哿果    跛,布火            布火            补火

                叵,普可            普火            普火

                爸,蒲可            捕可            部可

                么,莫可            亡果            母果

        箇过    播,补箇            补过            补过

                破,普卧            普过            普过

                [九咅],----        ----            步卧

                磨,莫箇            摸卧            莫卧⑥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开合口不分韵的韵部中,唇音字确实不分开合口,唇音声母后确实没有 u 介音;而在开合口分韵而且原来的主元音是后元音的韵部中,唇音字虽然原则上没有开合口的对立,但是唇音声母后有一个 u 介音。

    同时,如果我们观察一下隋唐时代的佛经译音,那末可以发现,魂韵唇音字总是对译 un,例如“奔”pun。⑦由此可见,魂韵、灰韵的唇音声母后面早就有了一个u 音,而桓韵、戈韵,到宋代也已产生了 u 音。

    当然,对于这一现象也可以作另一种解释,即认为痕魂、咍灰、寒桓和歌戈等根本不是开合口的对立,而是不圆唇元音和圆唇元音的对立,因而替魂、灰、桓、戈分别构拟主元音 u、 等,并取消它们的合口介音 u。李新魁先生(1986)就是采取这种解释的。诚然,这种解释自有一定的道理,例如认为《切韵》的分韵原则是看主元音相同与否,主元音相同的不分韵,主元音不相同的必定分韵。但是我觉得,考虑到语音的系统性、元音的数量和语音发展史等因素,这些韵似乎还是构拟为开合口对立的韵为好。⑧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由于合口介音的影响,开合口对立的韵的主元音,其实际音值必然有所不同。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唇音声母后合口介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李方桂(1980)曾经提出,中古某些唇音后面的合口成分是在某种元音或某种情形之下产生的。潘悟云(1982)更进一步指出,“中古唇音后面的合口成分实际上是一种过渡音”,“如果主元音的舌位是非前的(即央后元音),同时韵尾的舌位是前的,那么唇音后面就会产生一个合口的成分”。我认为这一解释是符合音理并能够成立的。因为汉语唇音字的发音不管古今总是先在唇部爆破,然后再衔接后面的元音;如果这一衔接过程缓慢一点,同时后接元音是前元音,那末就可能产生过渡音 e (如 pi >pei),如果后接元音是央后元音,那末就可能产生过渡音 u (如 po>puo)。而如果后接元音是央后元音,同时韵尾的舌位靠后,那末由于韵尾的异化作用,过渡音 u 就不会产生(如 * pau>puau)。

    按照这一解释来观察《切韵》音系,那末可以发现,符合唇音声母后合口介音的产生条件的正是咍、痕、寒、歌四韵。这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泰韵也符合合口介音的产生条件,但《广韵》并未分韵。不过,泰韵来自上古的入声韵,中古只有去声,情况也许有些特殊,况且其唇音字在广州话、厦门话和福州话中都有 u 介音,如 “贝” 读 pui、pue、puei,“沛” 读p'ui、p'ue、p'uei,似乎说明泰韵的唇音声母后面后来也产生了 u 介音。



三  近代汉语唇音合口的消失及其他



    近代汉语唇音声母后的合口介音是一个过渡音,由于后代唇音声母的展唇性,这个过渡音是不稳定的,容易丢失的,而当主元音由央后元音变为前元音时,这个过渡音尤其容易丢失。

例如在徐孝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1606)中,灰韵的主元音已由 (或可拟为 A )变为 e 时,其唇音字“杯”就被置于开口呼中, u 介音丢失,而魂韵、戈韵和麻韵的主元音仍为 «、o 和 a,它们的唇音字“奔”、“波”和“巴”就仍然留在合口呼中, u 介音仍然保存。而在这之前,在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⑨中,“杯、悲、贝、裴、霈”仍然标作poei,“枚、每、妹”仍然标作 moei,这里的 o 和 e, 陆志韦(1947)认为其实际音值应是 u 和 «,也就是说,当主元音是 « 时, u 介音就仍然保存。在《西儒耳目资》中,魂韵字“奔、本”标作 puen,“盆、喷”标作 p'uen,桓韵字“半”标作 puon,“潘、盘、判”标作 p'uon,“漫、满”标作 muon 。而到了清初的《字母切韵要法》(1701)中,“悲、贝、妹、裴”列在傀摄开口(ei),“奔、本、盆、喷”列在根摄开口(«n), “半、盘、判、满、慢” 列在干摄开口(an),说明到此时,唇音合口已经大致上消失。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此时的 «n,其主元音由于受到韵尾 n 的影响,因而不是标准的 «,而是比较靠前的。因此与上文的理论并不矛盾。而“波”字,直到现代北京话,其实际音值仍然是 puo,因而也与上文的理论没有冲突。

  在结束此文的时候,我还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近代汉语唇音字的合口介音似乎自始至终从未有过与之相对立的成分,那末从音位学的观点看,这个介音似乎是可以取消的。对此,我的看法是,从共时平面看,不构成音位对立的音素,在音位归纳时确实可以取消或者合并。例如现代北京话的 a、A、A 合并为一个 a 音位,现代北京话的“波” puo 可以取消 u 而写成 po。但是,从历时平面看,不构成音位对立的音素则有两种情况,应该加以区别对待。(1)不构成音位对立的音素不但在当时是不辨字的,就是到后来也是不辨字的。对于这种音素,自然没有必要再加以描写。例如中古的开口和合口,一般已经用有无 u 加以区别,那末开口见母和合口见母就可以合并为一个 k,合口见母没有必要再添一个 w;中古开口的一、二、三、四等,已经用主元音的前后高低和 i 介音的有无来加以区别,那末开口一等的见母、开口二等的见母、开口三等的见母和开口四等的见母就可以合并为一个 k,也没有必要分别构拟不同的音值。(2)不构成音位对立的音素虽然在当时是不辨字的,但是到后来却成为辨字的。例如《中原音韵》的喉牙音二等字,已经滋生了一个过渡音 i,由于当时二等主元音与一、三、四等主元音仍然不同,这个 i 可以说是不辨字的,可是到后来,二等字的韵母与三、四等字完全混同,它与一等字的韵母的区别就主要是这个 i,这时这个 i 就成为辨字的了。那末,从语音历时演变的角度看,《中原音韵》时喉牙音二等字的这个过渡音 i,也应该描写出来才对。反过来,不构成音位对立的音素虽然在当时是不辨字的,但是如果它在早年曾经是辨字的,那末这个音素也以描写出来为宜。例如现代北京话中既然已经立有 k 和 tþ,那末“交”可以不写成 tþiau,而写成 tþau, i 可以看成是过渡音,但是考虑到早年这个 i 曾经是辨字的,那末“交”仍然以写成 tþiau 为宜。

    根据这一想法,那末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厦门话和福州话中,唇音声母后的 u 介音完全是辨字的,这个 u 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源头应该是近代汉语的唇音合口 u。不但如此,就是苏州话、长沙话、南昌话、广州话中的唇音声母后的圆唇元音,它们的来源也离不开近代汉语的唇音合口 u。

──────────────

[注释]

    ①②邵荣芬(1991)指出,《中原音韵》中唇音字唯一的开合对立的例子是歌戈韵“入声作平声”栏里的“薄”和“跋”两个小韵,但是因为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中只有“

跋”小韵,没有“薄”小韵,这是卓氏有意删改的结果,因此“薄”、“跋”的对立不应存在。

    ③例如宁继福先生认为《正语作词起例》的“网有往”是 vuaN 和 uaN 的区别,因而替江阳韵的唇音字构拟了 uaN 韵母。实际上“网有往”也可以理解成 vaN 和 uaN 的区别。

    ④《蒙古字韵》八思巴字的转写依照那斯图、杨耐思《蒙古字韵校本》。

    ⑤根据李荣(1956)的考证,咍灰两韵中, 咍韵的唇音字不可靠。

    ⑥[番去],《集韵》述古堂本作“随[女番]反”,曹楝亭本作“逋[女番]反”,是。末,《集韵》述古堂本、曹楝亭本均作“莫葛反”,《康熙字典》引作“莫拨反”,是。

    ⑦佛经译音中灰韵字甚少,已发现的几个都对译 ai ,例如“梅”mai。也许梵文中根本就没有 puai 这样的音节。

    ⑧李新魁先生后来在《中古音》(1991)中又说,《广韵》把寒和桓、歌和戈、真和谆分为两部, 是由于《广韵》与《切韵》所据方言的不同, 正如寒与桓的对立在现代北京话中是 an 与 uan 的对立,而在广州话中是 n(<an) 和 un(<n) 的对立。但是,我们根据罗伟豪先生(1991)的考察,在广州话中,《广韵》合口字的 u介音,在舌齿音声母后已经消失,而在舌根音声母后则大多保留,舌根音声母后的 u介音,青年人往往丢失,而中老年人往往保留,日常口语中往往丢失,而旧时私塾中往往保留,可以认为,广州话在早年也有 u 介音,寒与桓的对立也应当是 an 与 uan 的对立。

    ⑨《西儒耳目资》作于1626年,陆志韦认为此书的语音系统的时代介于《中原音韵》与现代北京话之间。



[参考文献]

陆志韦 1947 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所记的音,燕京学报,33期。

李  荣 1956 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

李方桂 1980 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李新魁 1983 《中原音韵》音系研究,中州书画社。

       1991 中古音,商务印书馆。

罗伟豪 1991 《广韵》的合口呼与广州话的 u 介音,语言研究,增刊。

潘悟云 1982 中古汉语的轻唇化问题,复旦大学硕士论文,未刊。

宁继福 1985 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邵荣芬 1991 《中原音韵》音系的几个问题,载《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  力 1985 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耐思 1981 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剑桥 1986 汉语轻重唇音的分化问题,扬州师院学报,2期。

照那图斯、杨耐思 1987 蒙古字韵校本,民族出版社。

赵元任 1941 Distinctions within Ancient Chines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

竺家宁 1987 韵会阴声韵音系拟测,中华学苑,33期。

       —— 韵会阳声韵字母韵研究,淡江学报,25期。
发表于 2003-11-16 1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教

水电君提供了很好的语音学资料,想必精通此道或是对此感兴趣。
我对语音学绝对外行。我曾经提议朋友合作搞一个小型人机对话试验系统,想试一试可否用智能识别法对不同口音进行连续识别,这就涉及到语音问题。虽然我要求合作者把不同口音识别为代码即可,但一个代码所代表的词如果太多,就必须查明规律。这是一个复杂的语音课题,您有什么好建议吗?小弟先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6 12: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在下對語音學是外行的;只是常常測量美女撒嬌後自己骨頭酥軟的速度罷了。
有關的專業問題,還是需要語音學專家來回答的。
发表于 2003-11-16 2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

不必客气。能找到粤语、吴语、闽南语跟普通话语音对比的资料吗?先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17:18 , Processed in 0.0737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