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6|回复: 0

纪录片的诚信危机与重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6 23: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严宏伟
日 期:2003年4月10日 23:02
来源:http://www.tvnet.com.cn/data/news/NewsDetail.asp?nid=16610

  
      大约在十年前,一批冲破说教模式的纪录片,确曾给电视屏幕吹来了一股怡人的清风,《望长城》、《深海船家》、《藏北人家》、《远去的村庄》、《最后的山神》、《沙与海》等作品不仅获得了国内观众的喜欢,也为中国纪录片赢得了世界声誉。趁此东风,纪录片栏目在各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些记者、编辑言必称纪录片,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成为时髦的流行语,大量人物专题不管是否对得上号被贴上纪录片的标签出炉,似乎纪录片之外不再有以人为对象的其他类型的电视专题节目了,纪录片虚假繁荣初露端倪。近年来,纪录片创作盛极而衰,收视率下降,栏目边缘化,热点匮乏,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力作,创作的滑坡已引起了关心纪录片的业内外人士的焦虑,我认为,诚信失落与缺席是重要原因。
  我国传统文化并不缺乏诚信的传统,不欺骗少伪饰,真实而诚恳,守信而自敛,这样才能取信于人。为人处事是这样,纪录片作为极具文化品格的艺术门类,创作时理应如此,纪录片传播的信息(人文内涵、情感等)要让受众理解、认可、接受,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创作者必须高扬诚信大旗,以真实为本,真诚面对观众。

  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空里的真人真事,记录未加操纵的现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在长期的收视过程中,观众早已形成了纪录片都是真人实事的心理惯性,如果发现纪录片造假——不管是人物、事件、环境、情节还是细节、对话、场景,观众信任的大厦将会坍塌,而要重新培育起观众对纪录片的收视兴趣,将会事倍功半,所谓毁树容易种树难,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目前的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还占有一定份额,那么它的主要卖点仍在于真实性。总体上说,在单位时间里纪录片传递的有效信息量不及新闻,视觉冲击力及情节吸引力不如影视剧,趣味性和娱乐性赶不上文艺节目,如果丢失了“具有人文精神的真实信息”这个核心竞争力,纪录片也就乏善可陈了。然而,现在不少纪录片创作者仍然以作假为能事,他们关注的不是作假这件事本身,而在于造假以后如何去弥补,想办法怎么样让人看不出造假的痕迹,用行话说就是不“穿帮”。纪录片已远离了它的本义。那么,何以如此呢?
   一、片面的情节化倾向。有些纪录片作者误以为纪录片的情节就像相声中的包袱,能够吸引观众的收视兴趣,没有情节硬要凑出一些情节来,这是造假的重要内因。其实,纪录片根本不像影视剧那样需要靠情节来结构全片、吸引观众,纪录片的情节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无情节也不以创作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有情节固然好,没有情节也无大碍。纪录片不允许创作者离开生活真实去虚构情节,它只能忠实于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生活的真实图景。创作者如能在片中记录下稍纵即逝的声像场景,通过丰富生动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事件的进程,表达编导的价值取舍,同样也能依靠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折服观众。
  二、自然主义倾向。把一种创作方法、创作风格理解为“纪实”的全部内涵,把纪实手法片面化、绝对化,忽视纪实综合手法的运用。为了所谓的真实,少讲究画面的光、影、色、线条、构图等电视的基本元素,狡辩说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我只是实录生活等等。这类作品充斥着可有可无的“追踪”、冗长乏味的“访谈”,拖泥带水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量掺水——掺入与主旨毫无关系的内容,人为地拉长篇幅,其结果同样有失生活真实,损害艺术真实。电视是视听艺术,它需要调动多种造型手段,其中包括镜头、主体和环境的各种变化,编辑中的象征、隐喻、对比、排比、平行手法的运用以及构图中光影、线条、虚实、层次的处理等。自然主义创作方法貌似接近生活真实,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况且自然主义的生活真实并不是生活的本质真实。
  三、唯美主义倾向。这又是一个极端,一些创作者片面地认为纪录片是艺术片,既然是艺术片就要拍得漂亮、编得考究,于是“摆、导、补”等伪纪实出现了,花里胡哨的特技用上了,这种以文伤质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纪录片的美学品质。内容失真,必然失去观众的信任,表现形式的做作,同样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这类作品拍摄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不尊重事件的自然流程,不尊重采访对象,不善于从多彩的生活中去捕捉真实、自然、生动的镜头,为了镜头的美感而用主观意愿去规范、框定生活,试图用华而不实的形式、技巧掩盖生活内涵的贫乏。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的基础之上,失去了真实这个前提条件,美从何而来?
  四、栏目化带来的问题。纪录片栏目化后,培养了一人批纪录片创作的快枪手,几天时间“创作”一部十多分钟的纪录片已是司空见惯,为了应付栏目播出,为了填满栏目时间,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挑、等、抢”无疑是费工费力的活儿,导演、摆布则是一条“多快好省”的捷径,其结果是假风劲吹,纪录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不断减轻。此外,各种名目的评奖也是纪录片造假的一个重要动因。纪录片往往承担着一家电视台创优的重任,而不同的奖项往往会有不同的创作要求,为了符合评奖要求,创作者想方设法揣摩评委的心理,在年终岁末的评奖前夕对作品进行会诊、修改,一部片子出现了几个版本。一旦此类作品得奖,对来年的造假又起到了恶劣的示范作用。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一部作品的叙事结构是由内容层面讲叙的故事和表达层面的表现叙事两部分构成,前者对纪录片来讲就是所要表现的对象,后者是通过屏幕影像直接表现或再现的场景。纪录片作者如何最大可能地拉近两者的距离,这不仅是对真实性的拷问,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纪录过程,纪录真实时空与细节,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活的原貌,展示原汁原昧的生活,这是纪录片最低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看来不少纪录片创作者还是应该补上这一堂基础课。

  如果说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生活及创作规则的尊崇,那么真诚更多地与创作者的主观感受相关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拍摄对象、以怎样的视角面对观众等等。真诚度与真实度成正比,但真诚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又很容易走入误区的领域。
  一、关于素材取舍。纪录片创作的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选择,无选择便无创作。题材的确定、人物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特别是在后期编辑中,面对十几比一,甚至几十比一的片比,需要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主题的要求做出各自的选择。影响素材取舍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有客观的,更有主观的(客观的非人为因素与真诚无关),或出于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需要,或因掌握的情况不全造成遗缺,也不排除因为作者主观好恶和鉴别力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取舍。选择的过程是考验创作者真诚的过程,选择是否发自内心的感受,判断有没有受其他功利性因素的影响等等,但是,不管什么原因,选择不当,取舍不当,处理不当,都会给观众带来不诚实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在内容的筛选上,有一种割舍(选择)特别难能可贵,当拍摄的镜头文质兼美,但可能会给创作对象造成伤害,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带来影响时,大胆舍弃以保持对拍摄对象的尊重,是诚信具体的表现。
  二、关于主观介入。纪录片运用纪实手法提供原生态的信息,让事件来说话,排斥创作者主观理念的明显介入,但是,也没有人会否认纪录片允许有创作者的社会倾向性。作品总有主题,有主题就免不了有主题的提炼,提炼中必然会有创作者的主体介入,问题是,不少纪录片热衷于用组织、摆布好的场景,配以“直白露”的解说来阐述或论证观点,也就是主观介入太深,忽略了观众的再创作过程,漠视了他们的理解、想象、感受等二度创作能力。观众在鉴赏纪录片时,是依据屏幕上展现的具体社会形态和真实生活情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积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消化蕴藏在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所以创作者不仅要以诚心面对事件,也应以真心善待观众,创作者的主观倾向要以电视声像为依据,更要相信观众的鉴赏能力。
  三、关于主题的表现。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过程的艺术,创作者要阐述和表现的主题,要体现在具体的进程中。但是现在有大量的纪录片主题先行,先有明确的主题,然后再去寻找资料加以诠释,拍摄内容在计划之中,结局也是预先设计好的,创作者是全知全能的,俨然是无所不知的传道者,观众只是需要启蒙的懵懂学童,看这种片子有一种请君入瓮落入圈套的感觉。这类纪录片往往通篇是真理,缺乏的是真诚,真理太多,真话太少。还有一些创作者片面强调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来表现作品的主旨,居高临下说教的必然结果是损害客观性和自然美。纪录片的收视群体相对来说知识层次较高,主动思考型居多,观众不仅想看到“是什么”,更想了解“为什么”。采用客观实录的手法展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以真实生活的逼真感发挥其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种血肉丰满、形神兼具的纪录片才是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
  四、关于创作视角。纪录片把镜头对准普通人,使生活中的小人物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视野。记录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酸甜苦辣,这类题材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不少作品也不乏同情与理解,这当然是十分可喜的。问题是创作者对待这些普通人采取的视角,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还是平等交流的平视。纪录片创作者掌握着话语权,如果他们怀着猎奇的心态,缺乏发自内心的同情之心、关怀之心、仁爱之心,这样的作品因缺少人文内涵而行之不远。表现人,不只是讲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更不是靠猎奇般的搜寻来展览人的苦难与不幸,它离不开对人的理解、同情,但这绝不应该是强者对弱者的恻隐之心,而应像朋友那样的关爱、理解和信任。
  客观地说,“真实缺席”、“真诚失落”对现阶段的纪录片创作来说并非沉疴不治的顽症,但是它们侵入纪录片肌体已有明显征兆,所以通过望闻问切多方会诊以期对症下药已迫在眉睫,如果连业内人士自己都讳疾忌医,纪录片诚信流失真到了病入膏肓之时那就悔之晚矣。
(作者单位:舟山电视台)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8:51 , Processed in 0.0750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