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1|回复: 4

论“来自于”中同义介词连用现象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19: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 怡情悦性  emily
[摘要]关于“来自于”这一组合不少学者认为其中的 “自”和“于”都是表示起点的介词,存在重复累赘现象,当属
误用。本文从韵律句法学的角度,探讨了介词“于”出现的语法动因以及“来自于”后NP的特点,并从介词处理和分阶段教学两方面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来自于 来自 介词 韵律 对外汉语教学

    一、关于“来自于”的使用情况调查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第52页中在谈及介词“于”的用法时列举了一种误用现象:
“麦吉尔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中“来自于100多个国家”应该改为“来自100多个国家”,“自”和“于”两个介词不应该连用,“于”字多余。
对于这一论述的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予评论,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语言事实中“来自于”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的语料检索,共发现含“来自于”的语料872条;通过对天宇数据库资源的检索,从中我们找到了以下数据:



库名

时间

文献总篇数

“来自”所占篇数

占总文献篇数的比例

“来自于”所占篇数

占总文献篇数的比例

人民日报

1946-1973
438662
18720
4.27%
51
0.01%
1974-1997
672683
39551
5.88%
393
0.06%
1998
28706
2338
8.14%
47
0.16%
1999
33201
2743
8.26%
57
0.17%
2000
38367
3001
7.82%
53
0.14%
2001
38122
3187
8.36%
63
0.17%
人大政治

1995-2005
77959
22543
28.9%
4659
6.0%
人大经济

1995-2005
76651
21557
28.1%
5123
6.68%
人大教育

1995-2005
54613
11199
20.5%
2051
3.76%
文史类

1995-2005
48017
15606
32.5%
2755
5.74%

从语料检索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来自于”这一组合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其使用频率在不断上升。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发现,在1946-1973年这段时间里,使用的少之又少,所占比例仅为0.01%,到2001年这30几年时间里增长了将近0.17个百分点。
可见人们已经接受了“来自于”的说法。
    2.横向分析,政治、经济类的报纸出现“来自于”较其他类别的多,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来自于”的使用领域。
    由是观之,像黄本《现代汉语》单纯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来断定“来自于”这种说法不符合语法规范恐怕值得商榷。
    二、“来自”与“于”结合的语法动因
    通过检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发现“来自于”这一组合在古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只出现孤证一例:
(1)仙驭告期于中禁,晬仪来自于太霄。法从俨其音容。谆诲受于清密。(北宋·《宋朝事实》)
从这个句子看,“来自”后出现“于”的原因在于前后分句对仗的需要,当属修辞的范畴。
    那么,“来自”和“于”何以会绕开句法和语义的制约而结合在一起呢?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发现如下特点:
“来自+NP”中的NP基本上不能为单音节,只能是双音节或者多音节;“来自于+NP”中的NP则相对自由一些,基本以多音节为主,兼有为数不少双音节和单音节出现。如:
(2)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感情上的执着。
(3)艺术来自于人民,人民是艺术的母亲。
(4)我的一切来自于你。
    从韵律句法学的角度看,“来自+NP”由于汉语普通重音规律的要求,普通重音必须出现在的NP上,所以通过“重新分析”,介词“自”与动词“来”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动词结构[来+自],这样才实现了动词指派普通重音给论元NP。但是另一方面,NP如果是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自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NP为单音节,形成[2+1]的格局,那么在韵律上就存在问题了。冯胜利先生(1995)指出,如果动宾短语在韵律上二重一轻,这种组合势必形成“左重右轻”的局面,“扬抑”式结构绝不合乎普通重音的要求,因此这样的动宾短语必然不能被接受。所以句子的韵律就难以和谐。这必然要求在音节上补足NP使其复杂化以达到句子韵律和谐的目的。我们认为这一问题一般可由两种途径来解决,即词法手段与句法手段。词法手段是通过复合的方法使单音节名词双音节化并保持原有的词汇意义基本不变,如身体、道路、泥土、语言等。但词法手段对于某些词如单数人称代词就无能为力了。这就需要通过句法手段。运用句法手段,通过添加关系词或者辅助词来使这些无法复合的NP在音节上满足一个音步的要求,从而使得句子的韵律和谐匀称。这就为“于”出现在“来自”与NP之间创造了可能性。
    此外,“来”与“自”的结合很早就出现了。先秦的典籍中已经存在这一组合。如:
(5)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经·豳风》)
(6)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尚书》)
后代历朝历代也经常使用这一组合,如:
(7)末年,忽有一比丘尼,失其名,来自远方,投温为檀越。(六朝·《搜神后记》)
(8)刘文静、康鞘利等来自北蕃。(唐·《大唐创业起居注》)
(9)相承住持者,来自兴元,则主不远千里也。(北宋·《太平广记》)
可见,“来自”组合年深日久。在人们的语感中已逐渐融合成为一个词。有学者(李文莉,2003)指出,如果“V+P”在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越高,人们接受它们成为一个词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来自、选自、出自”的使用高于“始自、源自、译自”,在人们的语感中,一般已认可前者是词了。所以,“来自”作为一个已经融合的词,介词“自”的介引功能较之独立的介词已经弱化很多。于是,出于补足“来自”后基本不能跟单音节名词的缺点和增强介词的介引功能的需要以及语言运用中存在求新的特点,有着与介词“自”相似功能的“于”就出现在了“来自”与NP之间。
    三、“来自于+NP”中NP的特点考察
    1.NP的繁简变化
如前文所述,“来自于+NP”中NP以多音节为主,如:
(10)这种成功来自于他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11)我想,他的这种性格一定来自于和大自然的无数次的身心交融。
(12)餐饮业竞争来自于员工素质
从上文“来自于”的产生原因来看,似乎NP以多音节为主不符合规律。其实这里面存在一定的原因。
首先,汉语普通重音规律二次起作用。与前文论述一致,由于普通重音要落实在NP上,于是“于”就偏向“来自”,形成超音步。这势必要求原先单音节的NP复杂化以补足音节。但是,“于”的偏向并不固定,并不一定偏向“来自”,当NP为单音节时,“于”仍然偏向NP形成[2+2]的格局以达到韵律的平衡。所以,“于”处于一种相对游离的状态。“于”的偏向根据NP的音节数量来决定。
其次,尽管“来自于”的出现最初是为了补足句子的韵律,但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也在不断泛化。从前文表格的数据便可知晓。所以,“来自于”在很多情况下与“来自”在作用上并无二致。如:
(13)个税65%来自于工薪阶层。
(14)调查显示:90%数码照片来自于手机
用“来自”替换(13)与(14)中的“来自于”,句子依然协调。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并存的关系。
    2.NP的语义特征与结构特点
从现有语料来看,NP在结构和语义上具备以下特点:

“来自于”一般用于抽象概念,表示抽象的处所、范围、环境。单从NP为处所名词来讲,“来自”就多用于具体的处所方位。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来自”后能否出现“于”和后面的NP的方所性强弱也有一定的关系。方所性强的通常不出现“于”,而方所性弱的则可以加“于”。如:

15)合肥市种子公司火车站经销部门前,来自淮南、六安等地的农民争先恐后购买水稻良种。
16)全球半数盗版电影来自加拿大。
17)据大连外国语学院团委调查,该学院自费生95%来自于城市,他们既不想得奖学金,也用不着凭优异成绩找好工作。
(18)礼花依旧,又多了五光十色的音乐喷泉,来自于天南地北互相识的人们就这么亲切友好地交谈着。
从以上四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淮南”、“六安”、“加拿大”都是方所性最强的词,而“城市”、“天南地北”在方所性上就相对模糊。
    如果NP中存在介宾短语充当的定语,则一般要用“来自于”。如:
(19)这家菜市场过硬的商品质量,来自于对顾客的负责精神和严格的内部管理。
(20)美爆发的猴痘病毒来自于从非洲进口的啮齿动物。
两个分句对举时,常常使用“来自于”,而且往往以七言的形式出现,以实现韵律的上的美感。如:
(21)智慧来自于群众,力量来自于信仰。
(22)幸福来自于付出,进步来自于积累
    四、“来自于”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1.教学语法中“自”和“于”的处理
    同义介词连用在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是比较特殊的现象。如何处理两个介词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语义,这是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衔接问题。我们认为,在教学语法中可以对理论语法作适当变通,使其更具实用性。
    在理论语法中,“来自于”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来+自)+于”。这容易使学生混淆结构,不易于理解语义。所以在教学语法中,我们可以把“自”和“于”结合起来,形成“自于”组合,并给予一个“复合介词”的名称,规定其功能就相当于介词“自”,从而形成“来+自于”的组合,使结构关系简化。在教学中,可以配合大量的例子,如“源自于”、“取自于”、“转自于”、“产自于”等组合来强化“来自于”的教与学。
    2.分阶段教学
    “来自于”由“来自”发展而来,是由于韵律平衡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一直被认为是教学难点。在这一组合里,“自”和“于”都表示时间与空间的起点,而且连用,这为教与学两方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认为,这一语法点可以分阶段进行教学,不同的阶段作不同的要求。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将介词“自”与“于”用于引入时间和空间的用法列入乙级语法大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也将介词“自”和“于”列入了乙级词汇。这表示这两个介词的用法应在初级阶段后期进行教学。尤其是“自”和“于”出现在动词之后,似乎难度又有所增加。我们把“来自”与英语的“come from”进行比较,二者无论从结构上还是语义上都基本一致。所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这一组合基本没有负迁移的干扰。此外,即使母语为其他语种的学生,多半都学过英语,在学习汉语中遇到类似结构,并不会感到突兀难学。因此,就“来自”这一个案而言,可以适当将这一语法点前移,在初级阶段中期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组合的基本用法,以便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可以运用,如“我来自日本”、“我来自欧洲”等等。
    在学生掌握了“来自”的基本用法后,可以利用“来自”来引出“来自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来自于”与“来自”的用法基本一致,经常可以通用。初级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二者相同的一面。
在中高级阶段,教师可以侧重讲解“来自于”后面可以出现单音节词而“来自”则基本不可以这一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并通过大量的例句来演绎这一区别。中高级阶段要求学生对这一对组合能够运用得较为地道,对音节多少和方所性强弱有一定的把握。
    五、余论
    “来自于”这一组合是由于音节与韵律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非重复累赘。由于“来自于”的泛化使用,导致了当下很多句子中“来自于”和“来自”功能相当的现象。其实,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如“公诸于众”。“诸”是兼词,是“之”和“于”的集合体,已经具备了介词的介引功能。按照语法常规来讲,“公诸众”才是合法结构。但同样由于韵律的需要,人们又加上了介词“于”,以实现四字格,达到韵律和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这一类同义介词连用现象,我们认为可以将两个介词合并为一,称为“复合介词”,以便于教学。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汉语语感,有可以从一个侧面强化这一语法现象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文莉·从原型范畴看“V+P+N”中P的演化[J]·汉语学习,2004(4)
4.李文莉·论“V+P+N”中P由前加成分向后加成分的转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6)
5.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学学院出版社,1992
7. 刘英林·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本帖最后由 怡情悦性 于 2007-7-19 19:5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0 收起 理由
虎子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20 09: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版主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4: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一直忙于工作,很久没来了。
回来看看,特别亲切!|0)
发表于 2007-7-20 15: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怡情悦性斑竹能早日归队!
发表于 2007-9-4 16: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8:12 , Processed in 0.0833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