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06|回复: 2

当记者哭泣的时候——评《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3 16: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邢婷 来源:紫金网 2007-5-23 7:58:57

《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讲述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性,即一位新闻人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需要了解并为之感怀的人性。

当几乎所有拥有各种头衔的新闻学教授和著名记者在大学新闻课堂上兜售战地新闻曾带来的荣耀,“教授学生如何躲避子弹,如何和将军对抗”;当泛滥的新闻畅销书籍以速成的名义传授名家成名之道,或是遵从美国新闻界优秀的“扒粪”传统,猛揭白宫内幕或是五角大楼丑闻时,作者塞缪尔•G•弗里德曼,一位从事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长达三十余年的新闻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却诚实地道出:“不论是我的还是其他人的书,都不会为年轻记者提供特别的、职业上的指导。”

弗里德曼教授希望传授给年轻记者的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接触世界的方式”,而他在字里行间发出的郑重提醒,则呼吁年轻记者们更主动地关注人类命运,不遗余力地歌颂人类的成就并挖掘人性的弱点——而这正是新闻界历久弥新、值得尊重的传统。

正因如此,这位只用两个手指在打字机上敲打、始终面带俏皮笑容的老头儿说的话,听起来更显得温和而有力量。透过种种技巧的华丽外罩,他直击的是年轻记者更容易面临的道德困境;在讲述充斥着各种引语和滥觞的激情的古老命题——“做一个新闻记者意味着什么”时,他的口吻生动无比。

首先还是那个困扰过无数新闻记者的问题:当面对灾难和苦痛,记者可以触摸甚至拥抱采访对象么?当记者同采访对象一道无助甚至绝望地哭泣时,他(她)是否已丧失了新闻人最基本的从业资格?

在弗里德曼教授眼中,这无关乎对“公正”、“客观”、“中立”等规则的拷问,这些字眼再怎么严肃与冷峻,终究不能逾越人性的范畴。将记者与报道对象截然分开,使记者丧失基本的移情能力,这才是对新闻致命的损伤。

在阐述这一观点时,弗里德曼教授重又将两幅曾引起争议的新闻照片引入人们的视野。一幅是美军凝固弹袭击下火光冲天的场景中,一个赤身裸体的越南女孩哭嚎着跑在公路上;另一幅是正走向救济所的一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孩子跌倒的瞬间,不远处一只秃鹫虎视眈眈。对于所有的新闻系学生来说,这两幅照片都因记录人类灾难的瞬间而彰显作为新闻人的荣耀。然而照片背后两位摄影记者面对亟待拯救的摄影对象迥异的举动则发人深思。

拍摄越南女孩的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幼公在拍摄后立即将女孩潘金淑带上一辆小公共汽车,命令汽车飞速驶向医院,并恳求大夫立即对受伤的潘金淑进行治疗。直至女孩上了手术台,他才返回办公室冲洗照片。而拍摄非洲儿童的自由撰稿人凯文•卡特,尽管赶走了那只秃鹫,事后痛哭了几个小时,然而他并没有像同行黄幼公那样对照片主角给予及时救援。

28年后,潘金淑依然对黄幼公心存感激:“他救了我的命。”而靠那张照片一举成名的凯文•卡特却在获得普利策奖后不到4个月自杀了。

因拯救别人而拯救自己的灵魂;因疏远人性而令自己的职业蒙羞——借助两个瞬间的对比,弗里德曼教授的口吻不容置疑:如果你不能成为人,那么你就不太可能成为记者;如果你无法永葆仁慈之心,必将遭遇新闻事业的失败。

于是弗里德曼教授引导我们继续思考:为何黑人和白人对辛普森杀人案审判的评价如此不同?为何一名天主教极端主义分子会做出炸毁几个纽约堕胎诊所的疯狂举动?别忘记倾听,别忘记让自己的新闻头脑向有分歧的世界观开放,别忘记帮助读者理解驱使那些人杀人的动机,别忘记提醒读者:那些人在其它场合很可能是一位温和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弗里德曼教授如是说。

甚至在讲述政府与媒体关系时,弗里德曼教授并未一味引用同行们曾在“水门事件”、“伊朗门”、“拉链门”、“伊拉克门”等对政府失职行为进行猛烈抨击的出色表现,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些重大事件上稍稍添佐些俏皮话,将使自己成为年轻学子们狂热崇拜的偶像。是的,他没有这样做,他表现出的冷静超乎寻常。

至少,《华盛顿邮报》记者沃尔特•平卡斯的经历是弗里德曼教授得以保持冷静的重要理由。这名政治观点与克林顿政府及布什政府相左的政治记者,由于其对政府战争立场的公开责问获得杰出政治和政府采访年度奖。然而,在受邀新闻学院的讲座上,他除了批评华盛顿戕害新闻的种种卑劣做法外,同时提到了自己曾服务于政府部门的经历。在他眼中,他曾经的同事们是“真实的、立体的、有配偶和孩子的人”,他平静地回顾:“大部分时间我看到的是,用外部世界,特别是记者看不到的方法,努力工作解决复杂问题的人。”

以“常识”而论,作为应当对政府咄咄逼人的记者群体中的一员,沃尔特•平卡斯主动为政府官员辩护的做法显得如此不可思议。尽管听众的反应“礼貌而不是激情洋溢”,弗里德曼教授却坚信,沃尔特•平卡斯的演讲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因为他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同样从人性的角度考量,弗里德曼教授告诉职业记者,匿名消息来源的揭发动机从来都是高尚和低级并存。譬如“水门事件”背后的深喉费尔特并非“正义的代言人”那么简单,当年尼克松未将费尔特列为联邦调查局局长候选名单,足以成为费尔特挟私泄愤的理由。

——新闻应当带着人的体温,“每个生命,不管是著名的还是无名的,都包含基本的感情:爱或恨,雄心或懒惰,愉快或失望”。对此,弗里德曼教授建议,“关于如何保持人性,我给年轻记者的最佳忠告是顺其自然。观察,不张扬,尽力帮助别人,但不要把这些当做头等大事。……别忘了带纸巾。”在鉴别消息来源时,他则主张“智慧地、清楚地、有判断力地使用它们。”

其实,伟大的新闻作品从来都因忠实记录采访对象的命运、零距离触摸采访对象的心灵而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荣获2007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作品《一个母亲的旅程》,因讲述一位平凡的母亲与其身患癌症的幼子如何共同和病魔抗争的历程,轻易俘获了所有读者的眼泪。之所以说这是一部非凡的作品,它让我们从母亲Cyndie推着轮椅上的儿子愉快飞奔时的专注神情,从Cyndie抚慰儿子的手掌,从Cyndie明知触犯交规仍执意让时日不多的儿子享受驾驶乐趣的固执,等等一系列场景中,感受到“母爱”的卓越,感受到一位普通母亲的爱与怕。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在拍摄这组照片时,摄影记者Renée C. Byer是带着纸巾的。

又如,关于辽宁铁岭发生钢水意外脱落、导致32名工人生命被钢水融化的悲剧报道,国内仅有一家人物周刊细致地还原了冰冷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闷头干活的张福祥、喜欢吃鱼却从来都舍不得买的老康、爱开玩笑的“小河南”、带媳妇从山东来打工的小冯……它让我们感觉到这些曾为生计奔波的逝者正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无法不为他们遽然离世掬把同情的热泪。

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记者马金瑜在记录这些工人们生活片断时也曾带着纸巾。

以朋友的口吻,向后辈讲述一些“过去的事情”,弗里德曼教授不是第一位,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他那诚挚的口吻不由让人想起同样被视为“心灵信笺”的大师们的文字。譬如,诗人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与一位爱好诗歌的青年谈诗时,所提的中肯建议:“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譬如,美学家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及艺术与生活的真谛时,举重若轻地说:“慢慢走,欣赏呵”。

大师的话总是让人如沐春风,他们让后生知晓,若想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造诣,无关乎繁复、精细的技巧,而更多与内心的信仰、处世的态度以及对人性的感知有关。正因如此,可以说弗里德曼教授的这本书包含不一般的智慧和价值。

尽管业已在新闻业界与文学界取得非凡的成就,弗里德曼教授并不避讳自己从一份日销量只有45000份的小报社起摸爬滚打的经历。在他看来,对新闻怀有炽热理想的年轻人,最初的职业生涯不妨先从远离大都市、相对较小的报社开始,因为“在那些死气沉沉的地方,你会找到令人尊敬的公司”;他使年轻记者笃信渐进主义,相信勤勉的努力和经验的累积将最终使他们有机会叩响全国性大报的大门。

——这样的措辞对于那些因未能在最高媒体开始职业生涯而倍感沮丧的年轻记者来说,无疑是鼓舞人心的。

而渐进主义的过程需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弗里德曼教授强调,其间会穿插着申请工作的简历、拒绝录用的信件、枯燥的采访任务,甚至不乏编辑部的预算削减、背后伤人的同事以及暴虐的编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苦是你不该吃的”。弗里德曼教授如此谆谆教导年轻记者:“你们的职业生涯中肯定有许多不如意,但你们最初的理想会像指路明灯一样,不停息地照射,永不熄灭。”

最后,请回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回到充斥着数字化与全球化世界的喧嚣和混乱的光怪陆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事实与观点混淆,信息与娱乐的界线日渐模糊,专业知识被贬低,记者的作风屡遭质疑,大众对暴力犯罪节目的需求过甚。尽管客观环境不甚乐观,弗里德曼教授却宁愿将其看作是对新闻从业者激动人心的挑战。

书中,弗里德曼教授曾颇有意味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十年来,百老汇一直濒临死亡,以至于人们给它起了个绰号——“了不起的病人”。当时最有名的表演之一就是音乐剧《平步青云》。其中有很刺激的表演,很吸引人,一位名叫比比的舞蹈演员被选中进行这个表演,她感到非常兴奋。然而她周围的其他合唱队队员却在抱怨。她们觉得“在舞蹈中没有安全感”,“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比比对此不屑一顾:“我不想再听到有关百老汇要灭亡的话。因为我刚到这里,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对于笃信新闻事业是一个富有价值、令人尊敬的职业的年轻记者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16: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http://www.zijin.net/get/newseducation/2007_05_23_4227.shtml
《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
【美】塞缪尔•G•弗里德曼,中信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定价19.00元
发表于 2008-3-19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记者缺少的正是人性

《媒体的真相——致年轻记者》讲述的不是技巧,而是人性,即一位新闻人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需要了解并为之感怀的人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6 00:22 , Processed in 0.0624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