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6|回复: 0

简析苏教版小学语文1~4册课文注音利与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18: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行苏教版小学1~4册的语文课文都采用了“逐字注音”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可以把它归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
2006年北师大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并且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中明确地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因此,为实现上述目标,苏教版1~4册小学语文课文采用了“逐字注音”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的加强与巩固,以汉语拼音为工具认识汉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培养小学生说普通话。
二、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看
江苏省地域范围较广,包括的方言也比较多。就南京市来看,南京市地处江淮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方言中存在以下三点主要问题:l — n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在学生刚进入小学开始说普通话阶段,他们的普通话多多少少会受到方言中发音的影响,因此,课文“逐字注音”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会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读汉字以后,自己纠正自己不正确、不到位的发音以及一些语音缺陷。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普通话都十分的标准,因此课文“逐字注音”也有利于教师对文字的读音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时,及时发现学生不准确、不到位的发音并给予纠正。
然而,课文“逐字注音”也存在着弊端,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第一:人们在日程生活中语言的运用,并不是单个地、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的,总是把音节连成词,把词连成句子。一定时间内,人们连续地发出一连串音节,形成语流。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互相影响,或多或少地会发生语音变化,这叫做音变(马景伦 《汉语通论》)。因此,文字的注音仅仅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朗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朗读的过程中,同样会发生音变,比如:轻声、儿化、变调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这些也音变有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啊”的音变、儿化音),有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轻声)。所以我认为,“逐字注音”并不能全面帮助小学生掌握音变的问题,尤其不利于学生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掌握“啊”的音变和儿化音。虽然课文中“一”、“不”的音变标出来了,并且也把一些轻声标注出来了,但是没有很好地处理“啊”的音变和儿化音。这是一个弊端。
二、在1~4册中,课文虽然简单,但是有些课文也是适合朗诵的。朗诵与朗读相比,我认为朗诵比朗读更加艺术化。如果说朗读仅仅是把课文读通顺,读出文字中最基本的意思的话,那么朗诵则有较强的表演性,而且要读出朗诵者对字里行间意思的理解,向听众传达出朗诵者所想表达的个人情感,在对文章处理的方面,带有朗诵这一定的主观性。那么,从朗诵的角度出发,这就不仅仅要求朗诵者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还包括如何处理一些细节处的语音技巧,为文章的朗诵增色,从听的角度加强作品的美感。这依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在《狐狸和乌鸦》这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狐狸一溜烟跑走了”。如果能够在读的过程中在“烟”这个音的后面加上儿化音的处理,并且对“了”的音进行轻读处理,不仅仅能给人以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还能够表现出一种讽刺的语气,这种讽刺既是讽刺乌鸦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喜欢听奉承话而上了别人的当,也从某种角度上说明了狐狸的聪明以及狐狸的一点点狡猾。
综上所述,课文注音,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注音的优势,即:帮助小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认识字词、读准字音,及时地纠正小学生不到位、不准确的发音。发挥汉语拼音是识字工具的作用。
不论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即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要努力提高自己基本的语文素养。首先,是自身语音要准确,语音面貌要好,并且能够准确地听出学生不准的发音,也就是对语音的敏感性;其次,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字的静态注音以及课文朗读、朗诵动态的语流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做到更好地指导学生识字、朗读和说普通话,知道识字、朗读、说普通话从哪些方面指导以及怎样指导,而不是机械地理解和利用课文的注音纠正学生的发音,把课文中文字的注音当作“圣经”,而考虑不到朗读、朗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视了动态的语流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23:26 , Processed in 0.0721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