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霜叶红

中华家谱知识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2: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谱鉴定

中国人历来重视纂修家谱,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私家修谱自宋代兴起,经元、明的发展,至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入民国后仍延绵不断。在历经八、九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家谱在不同的区域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徵,这些特徵不仅体现在纂修体例上,而且在版刻、装帧等方面也得到反映。关于家谱纂修体例特徵的论述时有所见,而版刻、装帧特徵却鲜见涉及。究其原因,可以是现存家谱80%以上是清末及民是期间的刻本、木活字本、铅印本及石印本,而其中又以木活字本占绝大多数。
    从现存家谱的印刷形式上看,有刻本、钞本、稿本,也有铅印本、石印本,但更多的则是木活字本,这是因为家谱的内容不象其他古籍那样一成不变,一般家变每隔10至30年谋就须续修一次,且篇幅甚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木活字本印刷家谱显然要比刻本既便宜又省力得多。尽管木活字本是家谱版本的主流,但由于发区的不同,家谱的印刷形式仍是丰富多样的。
浙江家谱的特徵
    浙江是纂修家谱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仅上海图书馆就藏有浙江家谱5092种,占馆藏总种数的2/5以上,居各小之冠。这些家谱分布在全省的64个县市,几乎涵盖全省各处,其中收藏量最集的是沿海地区的海宁、萧山、绍兴、余姚、上虞、宁波及内地的诸暨、浦江、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淳安、衢州、江山等地。
    浙江家谱的版本最大特点是套版印刷的普遍使用。浙江是套版印刷的发源地,明代时,浙江吴兴的闵刘及、凌蒙初二家用朱墨二色(后来发展为五色)刻印了许多带有批注点评的经史子集四部书及戏曲小说,盛极一时,成为中国印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而“闵刻”、“凌刻”就成了他们套版印刷古书的专有名词。现在浙江家谱虽以木活字本为主,但打破了其他地区域多年来沿用墨印的方法,将朱墨套印普遍使用于木活字本的家谱之中,许多家谱的世系图中人与人间的关系都普遍用套印红线加以连接。
    此外,浙江木活字本家谱多四周双边,鱼尾与版心栏线的间隔明显,有较大的缝隙。且有花鱼尾出现,如上述的《余姚梅川徐氏宗谱》就是一例,这在其他地区的谱中较罕见。浙江木少研究院本家谱的体方正,除夹注用小字外,通常始终只用一种字体。
    当然,浙江省内的不同区域又有着自身的特色,如宁波地区家谱(包括鄞县、奉化、镇海等)版心处字体不仅粗,而且大而醒目;通谱不用界栏;字与字之间的字距较舒朗;谱的装帧华丽,绢面装帧,配以帛质题签,且绢质包角的,如《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宗谱》等都相当注重家谱的装帧。
又如浙江中部地区的诸暨、东阳、浦江、义乌、金华,是浙江修谱最为盛行的地区,现存家谱占浙江全省家谱半数以上,几乎每族、每支都有谱,再加上家族庞大,人口密集,有时同地同姓也不是源于一族,即便是同族,但因分支不同也会各自修谱,所以当是已形成定期修谱的习惯,有的仅隔数十年一次。为防止同姓不同宗或同族不同分支的家谱因谱名相似而混淆,同时为下次修谱提供时间上的参考。因此该地区家谱版心普遍镌有修谱年代,这就成为该地区家谱的特徵。如清宣统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诸暨]暨阳嵩山张氏宗谱》版心题“宣统辛亥年续修”就是一例。此外,世系表(行传)中的同辈的人名多以行字大小排列,即按同辈中人的出生先后顺序而不是以传统的辈份长幼排列,例如甲乙二人,按照辈分甲比乙大,照常规甲因先列于乙前,但由于乙早出生于甲,那么在谱中乙的名字就排在甲之前。衢州、江山等地区家谱的版式多呈正方形,即版框高宽几于相等。
湖南家谱的特徵
    据1997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记载,全国440家“图书馆、文化馆、文管会、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文物商店”收藏的湖南家谱共1511种,而当时未曾完全列入收录范围的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却有2255种之多。现存的湖南家谱主要集中于该省中部的长沙、湘潭、湘乡、宁乡、醴陵等地及北部的平江、岳阳、常德带,按其开本可分为大、小两种。纂修年代较早的家谱多为大本,而清光绪中后期至民国时所修则以小本为多;北部地区的家谱多为大本,而小本在中、南部地区的家谱中较为常见。中部地区的小本与北部地区的大本版刻区别,最为直观的是其开本的大小与版框高阔,可以说是相距甚远,如民国十年存著堂木活字本《宁乡志塘刘氏四修族谱》,属小本范畴。而属于大本范畴的清雍正六年延陵堂木活字本《平江吴氏重修家谱》。两者版框、开本相差近于一倍。其次是版式的差异:小本多四周双边,版心题名多墨体,粗而醒目,修谱年代及修谱次数书于版心偏左处,装订后则列于后半而版心,版心栏线与版框粗细一致,木活字本版框接口处与江苏家谱相同,有些接口相当严密,几乎看不出缝隙。谱中多使用小字,大字仅用于世系图及世系表的人名。其谱例苏式、欧式皆有,苏式谱例除世系表外,其余文字无界栏分割。世系表多为上、中、下三栏。另外,该地区谱多将世系称作“垂丝图”,将世系表称作“齿录”等。而北部地区的大本,多四周单边,一般亦无界栏,近版心处的栏线较明显,字体略大于中部家谱的小本,大字亦仅用于世系中的人名。世系表中有用欧式的,表中妻子姓氏却未与夫名并列,而与般谱同,每册谱很厚重。如上述的《平江吴氏重修家谱》每册书均超过200页。
    除此之外,湖南谱中还特别重视墓图,几乎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列了好几卷,并说细描述了墓主、墓的方位等情况描述的非常详尽。如清光绪二十五年西平堂木活字本《湘潭龙船港李氏大修族谱》中,仅墓衅占了五卷。
江苏家谱的特徵
    江苏的家谱《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记载有2065种,上海图书馆现藏1794种,遍布48个县市面上,主要分布于长东沿岸及其南部较为集中的地区的无锡、常州、镇江、江阴、宜兴、丹阳、常熟、苏州、扬州、泰兴等地。苏北地区相对较少,县市分布也较分散。江苏家谱的体例与浙江家谱略有差异,其世系表欧式多于苏式。其版刻特徵:版框一般宽15-18厘米,高20-32厘米不等;木活字本版框工口不太明显;版心的界栏很细,与木活字大多用仿宋体,产瘦长。
安徽家谱的特徵
    现存安徽家谱数量名列浙江、江苏、湖南之后,主要集中在皖南,特别是徽州地区,除此之外,皖北的桐城、合服等地也是家谱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安徽家谱版刻的最大特徵是明刻本的数量处于绝对首位。上海图书巨额现藏明刻本家谱共322种,而其中近300种皆是安徽家谱。《中国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宗谱》著录的明刻本家谱中绝大多数也是安徽家谱。这与“明代嘉靖前后,歙县的刻书工艺急遽发展,出品精良”是分不开的。清代后期及民国间的安徽家谱版刻与浙江、江苏家谱有相类似之处,但也融入自己的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版框较长,多四周双边。版心的界栏线细,亦同江苏、浙江谱,世系的版式分上下二栏,同浙江家谱,但上栏比浙江家谱要窄。
    二是版心字体粗而醒目,同湖南谱,大、小字均较方正,有些大了略微偏长,大字的大小接近浙江谱,小字大小、粗细则接近湖南谱。
    三是体例特别,许多家谱世系图与世系表合二为一,两者之间只取其一,取世系表的谱多为欧式;表示第几世的字样用黑底白字的长方形花框纹相修饰;世系中表示族中人名时好在名字后冠“公”字,如:元柏公、文景公。
    四是纸张较白。
上海家谱的特徵
    上海地区的家谱,就版本而言,现存的除成陆较早的青浦、松江、嘉定、崇明等县有刻本、少量的木活字本外,市面上区及以东沿海发达地区则多铅印或钞本。
    上海崇明县一江苏南通、海门一带,因地域更为接近,历史上又原隶于江苏,故而其家谱版刻特徵也相类似。主要特点有:基本为刻本,开本较小,每册仅30-40页,很薄,这些刻本大多质量较差,版刻漫漶,大部分不分卷,世系及其简单,纸张泛黄。另外,这些地区的家谱每次修谱的版式、内容均无甚差异,加上不分卷,从而导致在后期的整理中增加了很大的麻烦,整理相当困难。
江西家谱的特徵
    江西现存家谱,《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著录556种,上海图书馆现藏526种,分布较广,所涉县市也较多,共计51个,较为集中的有东部的玉山、广丰,中部及南部的吉安、瑞金,西部的萍乡等地。由于江西谱一浙江、湖南、广东等多个省相壤,因此该省的一些地区也融入了他省谱的特点。以下是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江西东部的玉山、广丰等临近浙江西部,因此,这一地区的家谱与浙江、衢州一带的家谱在各方面基本类传。如民国四年木活字本《[玉山]怀玉贤堂韩氏宗谱》。江西中南部的家谱以民国三十二年木活字本《瑞金北关杨氏七修族谱》较具代表性,该谱四周双边,双鱼尾(较少见),字迹墨色较淡;无世系图,仅有欧式世系表,世系表每册页码是接前一册的尾数,而不是从第一页开始,如第一册世系至一百页,则第二册自101页起计,依次推类,这一点在省其它地区也有出现,小字说明的内容与被说明者名字并排书写,不再降下一格,除儿子名字另起一行外,其他说明项均不换行。
    江西西部萍乡等地家谱。萍乡紧临湖南,因此它与湖南中部的小谱已无甚区别。如民国十九年式垂堂木活字本《[萍乡]萍西东桥汤氏三修族谱》,四周双边,边框清析,近版心的栏线粗;序文、传记、墓图等文字每半页9行,行22字,长宽各约0.7厘米,世系图人名大字长宽各约1厘米,说明小字各约0.5厘米,版心书名字体粗而醒目;欧式世系表,说明项降下人名一格写。
广东家谱的特徵
    广东家谱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主要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省东部沿海一带,其北部及雷州半岛等地分布很少。《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著录702种,而上海图书馆仅收集到南海、中山、番禺、顺德、肇庆、佛山、潮州等地谱72种。
广东省家谱的特徵:
    一是版本以刻本为多,开本一般不很大,多四周双边。
    二是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仿宋体字,大小近江苏谱;另一种为宋体,或方正,或略扁,字体大小接近或稍小于浙江谱,且排列紧密。每半页一般10行11行。
    三是体例上,将不同的内容归纳为雅俗共赏的名称立卷。
    四是将橘红色的防蠹纸装订谱的封面或扉页。
四川家谱的特徵
    四川家谱(包括重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著录554种,但上海图书馆仅收藏51部,主要分布在成都周围及长江沿岸的23个县市,西部山区未。综观四川家谱,多石印本,罕见活字本。石印本的版式多四周单边,无界栏,少数为黑口,多数家谱的上下不分栏。其世系的编排有些类似于湖南家谱,如民国二十七年石印本《[内江]钟氏复周祠谱》,亦将世系图称作“垂丝图”。世系表多采用苏式,表中妻子姓氏与夫名并列,同湖南谱,但它不用表格形式将二者分隔。如,民国十二年成都天章石印社石印本《[新都]温氏佟在祠族谱》,版框不大,四周双边,黑口,世系表用苏式,表中妻子的姓氏用大字,且与其夫并列书写,与湖南谱不同的是,表既不分两栏或三栏,也不用界栏划分,而是直接将内容书于谱中,同于其他地区谱中分栏,就能在上栏中书上该被说明的人与其父的关系,而四川谱不分栏,谱中人名就反映不出这一点,所以有些想得周到些的家谱就将世系图与世系表穿插介绍,如本例中将包系图分拆成每一小支后,即附上这支支系的世系表。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家谱知识

以下十条,不过仅举大略。教家之道,千条万绪,非言语文字能罄述。然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为父兄者不可不知,欲求好子孙,末有不自贤父兄培植而来者也。教子之方,莫要于读书。必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成名。登科、发甲,固视乎命运。然超琼所识科甲中人,其家三世读书而发始达者,十居八九;若先世目不识丁,而其身崛起田间,至登甲、乙榜者,百中仅一二焉。俗语所以胡“书读三世发“之言也。兹所定族规十条,皆幼时闻于吾祖、吾父,所以教吾兄弟者之言。即族祖南村公、族叔宇喧公平日所以教族人者,亦末尝不同。故纂而存之,刊之于谱,愿与族之子弟,世世共遵守之。或有遗漏及应添立规条,异日重重刻时,固可增入。

奉祖先

    水源木本,理不可忘。但思身所自来,则由吾父而吾祖,一一追溯,虽十世、百世固不得以为远也。奉先思孝,古训昭垂,帝王且然,况大夫、士庶哉。吾家自远祖以来所立家规:凡先世考妣生日、忌辰,家中必当设祭之礼岁首、岁除、端午、中秋亦如之。新岁暨清明,必相率扫墓,古人所谓上冢也。各家无论老幼,必当亲诣墓前,行三叩首礼。虽大风雨雪,不得惮劳。此乡族所同,子孙宜永永循守。庶几因时感慕,不至忘春露、秋霜、之恩乎。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但有心知,亦可共明此理也。

孝父母

    属毛离里,怀抱恩深;择傅延师,劬劳念切。苟或不孝,禽兽何别。但不孝匪一端,如《孟子》言,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大略该之。而好货才防、私妻子,尤为乡俗通弊,不可不以为切戒。至于违犯教令,律有明条。凡子孙于父母及父母,骂者罪即绞决;殴则斩决;杀者凌迟处死。例禁森严,虽下愚亦当知畏。苟念生我、鞠我、抚我、育我之德,则服劳、致敬、就养,无方天性所流,自有不能已者,何至尚有忤逆哉。倘有不孝之子,合族须预为教戒,俾知悛改。庶免酿成枭 ,贻累族人。

和兄弟

    长枕大被,天子且然;让枣推梨。昔人称美。但人家兄弟,当幼小时无不十分友爱。其后之不睦者,大抵因 妻子、争财产而已。抑或此贫彼富,有求莫应,若秦、越人之相视 。同气参商,半皆由此。夫一父之子,即非同胎共乳,有前后嫡庶之别,亦属一气所生。骨肉至亲,尚成嫌隙,子孙尤而效之,有不破家者乎?堂从兄弟,尚宜和睦,况在同气乎?族中宜互相教戒,共笃友于,则出入怡怡,家风不陨,亦同宗之光矣。

睦宗族

    贵贵贤贤,义无偏诎亲亲长长,分有常伸.凡子姓之分支,皆祖宗之一脉.尊卑之分,轶然不淆.长幼之情,蔼然相浃。喜则相庆,忧则相吊。贫弱之一 ,富实者宜时周恤之。愚鲁之徒,贤智者 时教导之。总以相扶、相助为念。至干尊长,尤不得与卑幼戏谑,致为有识者所笑。此吾乡之陋俗,不可不切戒矣。

和乡邻

    岁时款洽,谊笃比邻;患难扶持,世称会里。我先世以忠厚传家,凡属子孙,务必谦虚乐易,与人无争。不得恃血气以凌人,逞奸诈以滋事,徒害邻里,终累身家。若有不肖子弟,恃强恃诈,或倚仗族人之势,欺侮乡党者长辈亟戒责。尤宜念睦 任恤之风,实为古道,待人务从乎厚,处世毋涉乎骄。至于修桥、补路、拯溺、救饥、恤寡、 孤、劝善、教不能诸事,凡有益于桑梓者,量力行之。生长聚族之邦,其亦共有所赖也夫。

教子弟

    子弟以读书明理上。为父兄者必延聘名师,慎择益友,俾得朝夕渐摩,学问有所成就。遇则掇科取第,不遇亦不不失为通人。光前裕后之图,计莫逾此。其有资质不能读,及力不能读者,则为农、为工、为商,即佣雇营生,亦属正业。总当责以勤俭,教以安分,令其学为好人,切不可任令游手好闲,习致败坏家声。至于富贵之家子弟,性质即 有琰刘,亦当以师为约束 ,切铁骄养溺爱,终受必家之富。所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读也。

戒习染

    习俗之坏人子弟,事不一端。其显者则嫖也、赌也、洒也、烟也、而近年尤有入会、结盟等恶习也。江湖无赖随处煽诱,年轻子弟每为所牵。轻则有玷行为,重则显干法纪,其祸不可胜言。 即 轻薄之行,狷利之语,戏谑、骂詈、欺诞 、狂佻,市井 恶少情形,为大雅所深鄙,亦 当引为切戒。至于干预词讼,习以为能,亦非立身之道,歇若不人公门之为愈乎。又隶卒贱役,例不准其子孙与考,凡族中子弟虽至贫困,应不准当差。违者黜之勿齿。

奖名节

    忠臣孝子,代有表章;潜德幽光,岂容湮没.族中如有孝子、悌弟 、义夫、节妇,确有实迹 未经旌奖者,应由族人备录行状,会众覆实,联名举报,或请匾额,或请旌表。斯亦一族与有荣焉之事,不可不知。

慎婚嫁

    玉洁冰清,固称佳偶;荆钗布裙,不失良姻。凡族姓为男配,为女择婚,必须清白之家,门户相当者,方许联姻。不得贪图财物,轻信冰人,不辨薰莸,苟且作合。万一误结朱陈,使日后儿女竟不齿于乡曲,深为可惜。嗣后,如有不分良贱,不论可否,与奴隶娼优等为姻者,合族公屏之,不复与齿。

急赋税

    践土食毛,自应输赋;急公好义,岂许逋粮。况国家惟正之供,按季征收,如额而止,先后不免。何苦延挨观望,伺候公庭 ,自取鞭扑耶?凡吾族于本户地丁漕粮各项,须依期投纳。即近年筹饷捐输,亦朝廷万不得已之举,亦不可逾延拖欠。庶催科不扰,门户晏如,岂非乐事?至佃田耕种,亦宜早纳年租。荒歉求减,必须情理相商。族中宜交相劝导,谕以急公。此所谓国课早完,自得至于乐者也。

族禁六条

    以下六条,仅就其大者言之,皆断断不可有之事.又如族中妇女,不幸夫故孀居,自宜以守节为贵.然此非可强自他人.惟既经改醮,即非本族之妇,古人所谓"出则与庙绝者"也.虽有子孙,谱中必削其名氏.续修之日,概不许刊入.其余亦概以 族禁 为准.至于乱宗一事,关系尤重.查<< 例 >> 载,"无子者,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先尽同父周亲,次及大功、小功、缌麻.如俱无,许择立远房为嗣".又有"于昭穆相当亲族内,择贤择爱,听从其便"之例.是立嗣,总以同宗为准.其乞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有"杖六十、其子归宗"之律.吾族二百余年以来,尚末闻有此弊端,自当永远为法.如有螟蛉乞养、出自异姓者,虽不能绝其往来,而其名及所后子孙,则概不入谱.嗣后修谱时,务当严守勿易.倘徇情迁就,即属不肖子孙,必遭祖宗阴殛.慎之,志之。
 
禁当差

    皂、快、壮各班,门子、禁、卒、捕投、仟作、皆统名之曰“隶”,例不准考,本族子孙不得充当。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为匪

    盗必干诛,窃亦罹罪,诱拐等事,均犯科条,辱宗甚大。族中子孙,不得有犯。违者,预行逐出,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入会

    哥老、添弟等名,及江湖放飘、结盟、拈香,皆匪徒所为,显干法纪。族中子孙,不得听其引诱,致罹重咎。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从教

    白莲、闻香、灯花等名目,屡奉严禁,皆系妖言,近年尤实繁有徒。或传自远方,或起自内地,总之不可学习、信从。族中子孙,惟宜守孔孟之规,勿为邪说所诱。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出家

    释老之宗,流传虽久,而为僧、为道,则已弃父母,何论祖宗。族中子孙,不得甘于削发、易服。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自贱

    优伶等诸乐户、生、旦、净、丑、末,均系下流,而娼妓更无论矣。族中子孙,宜世保清白,不得自甘下贱。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2: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族族规

尊祖敬宗,和家睦族,毋致因利害义,有伤风化。

祠宇整修,春秋祭祀,毋致失期废弛,有违祖训。

各宗坟墓,山林界止, 毋致缺祀失管,有被占据。

读书尚礼,交财尚义,毋致骄慢啬吝,有玷家声。

富勿自骄,贫勿自贱,毋致恃富疾病,有失大礼。

婚姻择配,朋友择交,毋致贪慕富豪,有辱宗亲。

周穷恤匮,济物利人,毋致悭吝不为,有乖礼体。

珍玩厅巧,丧家斧斤,毋致贪爱蓄藏,有遗后患。

冠婚讲礼,称家有无,毋致袭俗浮奢,有乖家礼。

房舍如式,服饰从俭,毋致僭侈繁华,有于例禁。

凡我族,如有不孝子孙玷辱祖宗,必须公同告庙出族,以全清白家风。然系万不得已之事,须郑重,慎经率。各 开后:

大不孝者,出。如骂詈父母、夺产、养之类

大不悌者,出。如骂伯叔、殴辱兄嫂、凌虐弟侄之类

为盗贼者,出。

为奴仆者,出。

为优伶者,出。

为皂录者,出。

妻女淫乱不制者,出。

盗卖祭产者,出。

盗卖荫树坟石者,出。

以上十有犯者,族长传单通知合族会集,告于祖庙,吊齐各谱,削去名字,祠墓不得与祭。但须确有实据,众论佥同,方准出族。如其传影响,总宜容隐。所谓罪疑惟轻,以存厚道。凡有过失,另当酌其轻重,以示罚。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2: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分布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敛迹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多数的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又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合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
    中国人一般都习惯地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递给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样假设,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显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徵的性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性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行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某种程度隔离的群体,这在进代上有特殊的意义。这种与近代人类进化有直接相关的同姓群体。在探讨中华中族的起源和进代等研究中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宋朝、明朝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个重要的现象:第一,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隐定的。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和行的表现。第二,中国人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第三,人群的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动方向。同时,再一次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实了中国汉族一直存在着遗传上异源的南北两大群体,其1000年来的地域分界线应在武夷山和南岭地带。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字辈

字辈,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农。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起源于宋朝,《谱牒学研究》中记载:宋太宗赵匡胤立了13个“范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加上“匡”共14字。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辈字,字辈,是人们按伦理道德取名的一个规则。多在职入学时家长请先生按辈字给孩子改个学名,即大名。字辈,它是各族祠堂的产物,或集体创作;或名人所笔,族门出个相公、举人什么的,往往为家族立派、续派;也有皇帝赐封的,孔族字辈就是明清两朝皇帝赐定。那是当今全国统一得最好的字辈,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长可短:长则五六十字,短则十多字,一般为二三十字。它虽说带封建宗族色彩,然而从文学角度来看,却是绚丽多姿的诗篇。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谱,辈字就是族谱的确良核心和纽带带。

    为区分一族众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表白宗族里世系血统顺序,专门选用全族共行的辈份文字,这就是字辈谱。它是一个家族传代的字凭,是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毛主席的名字就是按传统的字辈谱命名的。“毛”是姓,“泽”是辈派,“东”才是属于名。《毛氏族谱》里字辈是“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救圣学,风雅列文章”。“泽”是第十四代辈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00:12 , Processed in 0.0603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