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47|回复: 1

成语研究的新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 0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 鹏 慈

  汉语历史源远流长,文献汗牛充栋,因而成语极其丰富多彩,这在世界语言中是绝无仅有的。目前,成语研究也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正在蓬勃发展。本文试图从历时的研究、共时的研究、研究的多样化以及成语词典的编纂等方面,对近年来成语的研究作一个粗略的述评。
            (一)
  成语的历时研究,着重体现在成语的探源上。成语绝大多数是历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所以都有渊源可寻。但由于汉语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要给每一条成语探源寻流,并不容易。
  杨天弋《汉语成语溯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为成语的语源研究提供了不少参考性的意见和有价值的资料。李一华在《天津大学学报》(1983年第二期)、《语文研究》(1983年第四期)、《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三期)分别发表了《常用成语探源补证》、《常用成语探源》等几篇文章,对现行的几部词典(如《汉语成语词典》以及新《辞海》、《辞源》)里对成语注释中不明源流、缺少书证或书证过晚的现象做了大量补苴罅漏的工作。此类文章还有田忠侠《“出人头地”的源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五期),李智泽《对〈汉语成语词典〉几条书证的补充》(《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第三期)等。
  探明成语的源流,对正确掌握成语的语义及其了解它的发展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对成语追本求末,对以往辞书中许多辗转因袭的“语源”再作向上追源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由于古籍浩如烟海,某些成语的出处往往不见得就是它的本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成语的溯源问题,韩陈其在《〈汉语成语词典〉读后》(《徐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二期)中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作者认为“若组织人力大规模地研究古书中的成语,如《〈诗经〉成语研究》、《〈左传〉成语研究》、《〈战国策〉成语研究》……这样成语的溯源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可喜的是,与文中倡导的相似的文章,近来已略有所见。如黄懋颐《〈史记〉与汉语成语》(《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二期),汤可敬《谈谈出自〈论语〉的成语》(《益阳师专学报》,1983年第三期),张敏《〈孟子〉成语简论》(《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三期)等。
  刘洁修《〈汉语成语考实词典〉选例》(《中国语文》,1981年第六期)说明,该词典尤其注重成语探源及其流变的考证,“收词和征引之书证一般止于晚清(1910年)”,“溯源、正体、异体一般均分节排列”。这样,作者除了指明本源外,还要尽量提供成语变迁的线索,这在成语的历时研究上将独树一帜。
  关于成语语源的理论问题的探讨方面,孙良明《汉语辞书成语引源要破除传统史学观念》(《山东大学学报》,1982年第一期)一文值得重视。另外,陈增杰在《成语词典中的引证问题》(《辞书研究》,1983年第三期)一文中,对引源问题上的“着眼于从形式上引源”和“注重从意义上引源”这两种不同见解,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单纯的‘形引’或‘意引’,各有其片面性,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注意形义兼顾,寻源就能做到准确而稳妥”。
  成语的历时研究,也应当注意解放以来它的新的发展与变化。对此,潘允中《成语、典故的形成和发展》(《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第二期),给予了较为充分的阐述。作者认为这种新发展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新成语的大量产生”;“第二,是旧成语典故的获得新的意义”;“第三,成语在结构上也有新的发展。……它正在时时突破旧结构,产生新结构。”成语在新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还有待于我们不时地进行观察和归纳。
            (二)
  成语的共时研究,往往集中在成语意义的理解上。汉语成语极其丰富,因而必然存在着不少近义成语。倪宝元《成语辨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辨析成语175组,计373个。作者搜集了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规范的成语用例,以意义为纲,综合语义、色彩、用法诸方面详加辨析。对成语共时研究来说,确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由于成语意义有完整性,因此讲解成语的书籍往往只是说明某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较少注意成语语素的意义,尤其很少涉及成语中数词语素所表示的抽象义。黄岳洲《成语中数词所表示的抽象义》(《中国语文》,1980年第六期),对成语中数词单用或合用时所表示的抽象义作了细致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成语含义和结构的理解,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王克仲《“耳提面命”常解商兑》(《中国语文》,1983年第三期),许庄叔、艾萌的两篇《质疑》(《中国语文》,1984年第二期),吕长仲《“耳提面命”常解》(《中国语文》,1984年第六期)等四篇文章关于“耳提面命”这一成语的讨论,就是从成语中“提”这个语素义引起的。看来,正确解释成语的语素义,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也可以推动成语语义深入的研究。
  关于成语释义方面,蔡镜浩《成语释义琐议》(《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二期),结合成语词典部分条目释义中的问题,指出:“一、必须注意词义的时代性”;“二、必须注意字的通假”;“三、必须注意某些特殊的语法现象”。由于成语大多数出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典籍,重申这些释义中既容易疏忽又不易把握的原则,是不无意义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孙良明《关于汉语成语释义表现词性的问题》(《中国语文通讯》,1980年第五期),尖锐地指出成语释文应该准确表现成语的词性。拙作《也谈汉语成语释义表现词性的问题》(《中国语文通讯》,1982年第六期),从成语的语素意义和语法结构这两个角度,列举部分具有双重词性的成语,强调了成语释义表现词性的必要性。张宗华《熟语释义与“语性”的关系》(《辞书研究》,1983年第三期),又一次较为全面地阐明了“给熟语释义,要准确反映熟语的语性,就必须把词条的语素内容、结构形式和句法功能三者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成语释义对词性的关注,有利于对成语意义作出更为科学的解释,是成语意义研究深化的反映。
  近年来,语言学界加强了汉语成语跟其他民族语言成语比较的研究。向光忠《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中国语文》,1979年第二期),将汉语成语同英语成语、俄语成语加以类比,阐述了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论述了汉语成语独特的民族风格。另外,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孙远志《谈谈汉语成语的印尼语翻译》(《东方研究论文集》,1983年总第四期),分别研究了汉语成语的英语和印尼语翻译。上述这些文章,不仅可以使人们对汉语成语的民族特性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大大开阔了成语共时研究的视野。
            (三)
  马国凡《成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是一部颇有分量、颇有见地的理论性成语著作。史式《汉语成语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这部专著也不乏精彩的论述。继之,又有许肇本《成语知识浅谈》(北京出版社,1980年),向光忠《成语概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等成语论著的出版,概括了汉语成语的某些规律。
  成语的研究,除了理论性专著外,正在向多样化方面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对成语语音的研究,如刘钧杰《汉语与平仄》(《中国语文通讯》,1983年第六期),以《汉语成语小词典》(第三次修订本)为根据,分析所收的2890条四字成语,揭示出四字成语平仄调配的规律。
  其他还有不少从各种不同角度来研究汉语成语的。从语法角度研究的,如郝光顺《“咫尺天涯”的结构分析》(《四平师院学报》,1983年第三期),刘治平《成语中的词类活用》(《克山师专学报》,1984年第三期)等。从构成方式角度研究的,如陈毓仑《谈同义词素构成的成语》(《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一期),吴越《骈体成语——成语中的一支异军》(《语文学习》,1982年第十一期)等。从修辞角度研究的,如周易文、马林芳《成语的修辞》(《汉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二期),王佐《略谈成语中的互文现象》(《修辞学习》,1984年第三期)等。从应用角度研究的,如倪宝元《成语活用》(《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十一期),尹世超《成语的直解》(《语文研究》,1983年第三期),戴婉莹《成语活用琐议》(《语文月刊》,1984年第七期)等。范可育、高家莺《成语拼写法初探》(《文字改革》,1983年第一期),研究成语拼写法,为促进成语拼写形式的规范化作出了努力。
  袁林、沈同衡《成语典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颇有特色,既可当词典查检,又可当故事阅读。由于该书“同一成语而有几种说法的,或不同成语而同出一处的,尽可能合并写在一起”,这不仅节省了篇幅,而且对成语的常式、变式以及同源成语的研究,都有助益。
张拱贵《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1983年),阐述了成语的正音、正字、正义、正用等问题,具有“匡谬正俗”的性质,对促使成语的规范化,也有指导意义。
  倪宝元《成语例示》(北京出版社,1984年),对一千多条常用成语逐条作了“例释”和“提示”。注重功能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对成语的研究既详尽而又深入。正如姜亮夫在《成语例示•序》中所评价的:“这部书是应用全部汉语语言学规律,自立体制,有断制,有层次,自成一家言的好书。”
  从上述论文、论著可以得知,成语研究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并且也都有一定的深度,都不同程度地为成语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四)
  关于成语辞典编纂的问题,前文列举到的文章中,也或多或少有所涉猎,不再赘笔。还有如下一些论述:梁之抑《成语之释义与考订》(《中国语文》,1979年第三期);李行健谈成语词典的几篇札记,如《成语词典收词、立义和例句》(《河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四期),《当前成语释义中的一些问题》(《北京师院学报》,1983年第二期);高光烈《成语词典和成语的构成成分》(《吉林大学学报》,1983年第二期)等。这些文章都丰富了成语词典编纂的理论。
  这些年来,成语词典的出版成绩可观,如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鲁歌等《汉语常用成语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北大中文系《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务馆,1981年),常州市教育局《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常晓帆《实用成语词典》(知识出版社,1984年)等。其中《汉语成语词典》仍是迄今为止同类工具书中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当然,其他几部词典,由于编纂角度与读者对象不尽相同,也各有千秋。如《汉语成语小词典》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对象,收录成语较精干,计3559条,释文显豁明朗,并编写部分用例,通晓易懂。
  从这先后出版的成语词典,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两个发展趋向。第一,收录成语的数量在增多。《汉语成语词典》收录了5500余条;《汉语常用成语手册》收录了5400余条;《成语词典》收录了7800余条;《实用成语词典》收录了8300余条。后来《汉语成语词典(续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又收录成语3160余条,加上《汉语成语词典》已收录的5500余条,收录的成语达到8600余条。第二,引用现代汉语中成语例句的范围在扩大。《汉语常用成语手册》仅引毛泽东、鲁迅著作的用例,《成语词典》扩大到引用现代、当代其他几十位作家的用例,《实用成语词典》又扩大到引用一般报章的用例。
  最后,还须提及的是,成语词典的编纂也同样在向多样化方面发展。如有杨荫涤主编的以小朋友为对象的《绘画儿童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还有前文提到的尚未问世的《汉语成语考实词典》。据说,目前已有人正在编辑“类义性成语词典”等。
  各种类型成语词典的编纂,都不同程度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为成语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促进成语的深入研究又奠定了新的基础。


  说明:原文发表于《语文导报》1985年第7期,这次发表行文上略有修订。拙文撰写于二十余年前,其后成语研究进展的概况,可参见卢卓群《成语研究和成语词典的编纂》(《湖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卢卓群《十余年来的成语研究》(《语文建设》,1993年第7期),以及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95年),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书海出版社,2000年),苏新春主编《二十世纪汉语词汇学著作提要•论文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周荐主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著指要》(商务印书馆,2004年),温端政主编《汉语语汇学教程》(同上,2006年)等论著中的相关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09: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素成语管窥

      赵建刚    姚鹏慈
  [摘要]同素成语,是组成成分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同的语素的一组成语。笔者对其界说作了说明,进而划定了它们的范围,归纳出它们的形式类别和意义关联的类型。最后探讨了它们的成因,阐述了研究同素成语的作用。
  [关键词]成语;语素;同素成语;形式类别;意义关联类型;成因;作用

          前 言
  成语是一种定型的语素组合。
  对于不同成语存在着相同语素的这种语言现象,早在1980年代,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同源成语刍议》(姚鹏慈,1987)一文里,笔者指出:“同源成语出自同一语源,而语义又相关或相近,那就往往要保留着共有的语素,相关或相近的语义就由这些共有的语素联系起来的。”且以“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驾轻就熟/轻车熟路”为例作了说明。之后,我们在一系列论文里,像《同音成语和同形成语》(如:察言观色/察颜观色,一日之长〈zhǎng〉/一日之长〈cháng〉。姚鹏慈,1988)①、《“一字之差”成语琐议》(如:前车之鉴/前车可鉴。倪宝元、姚鹏慈,1994)②、《“同素异序”成语辨》(如:老马识途/识途老马。倪宝元、姚鹏慈,1996)③、《它们是同一条成语的不同书面形式吗?》(姚鹏慈、赵建刚,1998)、《汉语成语语义场试探》(姚鹏慈,2005),论述的话题都与同素成语相关:前三篇讨论的其实就是同素成语中的特殊类别,后两篇也与同素成语有密切的联系。
  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一书中,提出了“同语素词语族”的研究课题,指出:“若干个不同的词语单位,由于含有同样一个语素,即含有同一材料的共同意义成分,而彼此在意义上相互因应。”“这种相互因应也是词语单位间的聚合关联,使相应的词语单位形成一种聚合的组织。”我们以往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种聚合关系的存在,而且是很值得加以深究的。
  本文仅就成语的这种同素聚合关系,在以前研讨的基础上,试图展开全面系统的论述。

          一、同素成语的界说
  同素成语,是在它们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同的语素的一组(或一群)成语,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并不相等。如:满腹经纶/经纶满腹,党同伐异/党异伐同,相辅相成/相反相成,自以为是/自以为非,冷眼旁观/袖手旁观,舍己救人/舍己为人/损人利己,急不可待/急如星火/不急之务,等等。
  倘若共有的语素是多义的,那当它在表达同一语义时,称之为狭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组;当它表达不同语义时,称之为广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群。如:
  “穷”是个多义语素,表示贫困义时,穷则思变/穷而后工/民穷财尽,是狭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组;表示穷尽义时,穷形尽相/日暮途穷/黔驴技穷,是狭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组;表示用尽义时,穷兵黩武/穷思极虑/穷目远眺,是狭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组;表示彻底义时,穷原竟委/穷源溯流/皓首穷经,是狭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组;表示极为义时,穷凶极恶/穷奢极侈/穷极无聊,是狭义的同素成语,构成同素成语组。而这五个同素成语组,又构成一个大的同素成语群。
  由于人们对多义语素的义项理解不同,某些同素成语究竟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可能会有相左的观点,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同素成语总体的考察。
  诚然,同素成语中共有的语素也理应包括多音节语素,如“逍遥自得/逍遥法外、八面玲珑/娇小玲珑”中的“逍遥、玲珑”就是多音节语素。但这种情况很少,故本文论及的仅限于由四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同素成语。

          二、同素成语的范围
  在界定同素成语时,有必要划定它们的范围。这里,有下述三条是务须明确的。
  其一,同素成语组群里的成员,必须是独立的成语。因此,凡意义相等、用法相同的成语,都不是同素成语,只是等义成语。如:尔虞我诈/尔诈我虞,肩摩毂击/摩肩击毂,唇枪舌剑/舌剑唇枪,闭门谢客/杜门谢客,谈今论古/谈古说今,横征暴敛/重敛横征,衣锦还乡/衣锦荣归,天差地远/天悬地隔。
  其二,有时同一汉字在不同的成语中代表不同的语素。因而,这时不要误将它们视为同素成语。
  一种是读音相同的,如:“闪烁其辞/辞不达意”与“义不容辞/在所不辞”,不是同素成语,这里的“辞”是两个不同的语素:前者是言词义,后者是推托义。
  另一种是读音不同的,如:“恶贯满盈/罪大恶极”与“深恶痛绝/好逸恶劳”,不是同素成语,这里的“恶”是两个不同的语素:前者读è,是罪恶义;后者读wù,是厌恶义。
  其三,四个语素组成的成语,从不同的语素出发,能构成不同的同素成语组群。如:见义勇为,就分别与“见微知著/捉襟见肘”、“义无返顾/仗义执言”、“勇往直前/急流勇退”、“为非作歹/事在人为”等,构成四个不同的同素成语组群。
  概言之,构成同素成语的条件是:1、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语;2、必须具有共同的语素。构成条件明确了,同素成语的范围也就清楚明晰了。

          三、同素成语的形式类别
  依据同素成语在形式上拥有相同语素的多寡,可分为四种类别。
  其一,四素相同类。如:众寡不敌/寡不敌众,过眼云烟/烟云过眼,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小题大做/大题小做。
  其二,三素相同类。如:势不两立/誓不两立,肝胆相照/肝胆照人,坐以待旦/坐以待毙,略胜一筹/略逊一筹,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长。
  其三,二素相同类。如:疾言厉色/声色俱厉,叫苦连天/叫苦不迭,坐收渔利/渔人得利,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如胶似漆/如饥似渴/如花似玉。
  其四,一素相同类。如:相机行事/随机应变,软硬兼施/恩威并施,丰功伟绩/劳苦功高,同舟共济/积羽沉舟,狗尾续貂/蝇营狗苟/行同狗彘。
  最容易将同素成语误认为是等义成语的,是四素相同类、三素相同类的。据我们统计(姚鹏慈、赵建刚,1998),《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就将下面16组同素成语,当作同一条成语的不同书面形式的:疮痍满目/满目疮痍,中流砥柱/砥柱中流(以上四素相同);不动声色/不露声色,出人意料/出人意表,垂手可得/垂手而得,杞人忧天/杞人之忧,穷奢极侈/穷奢极欲,升堂入室/登堂入室,嗜痂之癖/嗜痂成癖,所向无敌/所向无前,徒劳无功/徒劳无益,息息相关/息息相通,胸有成竹/成竹在胸(以上三素相同);敝帚自珍/敝帚千金,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指桑骂槐/指鸡骂狗(以上二素相同)。
  对此疏漏,编纂者也有所察觉,在该词典2005版中,已将“所向无敌/所向无前”各自单列条目;在“嗜痂之癖”释义中,添加了以下表述:也用“嗜痂成癖”比喻形成乖僻嗜好。④
  同素成语的形式类别,从数量上看,一素相同类的最多,依次是二素相同类、三素相同类,而四素相同类的最少。

          四、同素成语的意义关联类型
  刘叔新指出,同素词语必然“在意义上相互因应”。(1990)
  这种意义因应关联,当作宽泛的理解,或显性的,或隐性的。在此,我们可以借助语义场理论,来加以分类的。
  凡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同素成语,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则属于显性意义关联型;而不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同素成语,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则属于隐性意义关联型。
  其一,显性意义关联型。下可分为若干个门类,主要有:相近语义目、相反语义目、相类语义目。
  第一,相近语义目。这些同素成语语义相近,同属于近义子语义场。如:富国强兵/国富兵强,满腹牢骚/牢骚满腹,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德高望重/功高望重,心惊胆战/提心吊胆,土崩瓦解/冰消瓦解,丢盔卸甲/弃甲曳兵,南柯一梦/黄粱美梦/白日做梦。
  第二,相反语义目。这些同素成语语义相反或相对,同属于反义子语义场。如:点铁成金/点金成铁,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薰莸异器/薰莸同器,调虎离山/放虎归山,门庭若市/门可罗雀,讳莫如深/直言不讳。
  第三,相类语义目。这些同素成语同属一个语义类,但不存在近义、反义等语义关系,同属于类义子语义场。广义上的相类语义,包括语义相近、相反等在内,在此是就狭义而言的。这种类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在此略举几例。
  经济语义类的,如:利欲熏心/惟利是图/薄利多销/本小利微/蝇头微利/一本万利。
  军事语义类的,如:兵强马壮/兵临城下/残兵败将/调兵遣将/招兵买马/草木皆兵。
  容貌语义类的,如:眉清目秀/眉飞色舞/愁眉苦脸/浓眉大眼/横眉怒目/须眉交白。
  情感语义类的,如:情同手足/情有独钟/情真意切/寡情薄义/两相情愿/一见钟情。
  教学语义类的,如:教学相长/教子有方/有教无类/谆谆教诲/孺子可教/言传身教。
  其二,隐性意义关联型。下可分为若干个门类,主要有:抽象词汇意义目、抽象语法意义目。
  第一,抽象词汇意义目。这些同素成语含有共同的抽象的词汇意义。如:
  一草一木/一箪一瓢/一言一行/一朝一夕/一针一线:这里的“一…—…”表示数量极少。
  七高八低/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这里的“七…八…”表示多而杂乱。
  千辛万苦/千头万绪/千军万马/千秋万代/千言万语:这里的“千…万…”表示数量非常之多。
  第二,抽象语法意义目。这些同素成语含有共同的抽象的语法意义。如:
  不寒而栗/不劳而获/不言而喻/不约而同/不胫而走:这里的“不…而…”表示虽不具有某种条件或原因而产生了某种结果。
  华而不实/苗而不秀/听而不闻/食而不化/引而不发:这里的“…而不…”表示意思上的转折。
  一哄而散/一扫而光/一挥而就/一哄而起/一蹴而就:这里的“一…而…”表示前一个动作很快产生了结果。
  此外,还有一些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譬如:
  鼠目寸光/投鼠忌器/猫鼠同眠/獐头鼠目/城狐社鼠/胆小如鼠:这些含语素“鼠”的同素成语,都具有贬斥色彩。是不是可以认为它们含有共同的文化意义呢?
  如堕烟海/如虎傅翼/如箭在弦/如雷贯耳/如数家珍/如蚁附膻:这些以语素“如”开头的同素成语,都是一种明喻格式。能不能可以承认它们含有共同的修辞意义呢?
  笔者觉得,它们也应该是一种隐性的“意义因应关联”。
  有些同素成语,它们的整体义相去甚远,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时,我们就应当关注这些同素成语的共有语素在各自的组合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融合与变异”,逐一将同素成语的整体义与语素义作比对,还是能够找到它们隐性的“在意义上相互因应”的痕迹的,正像刘叔新指出的那样,“尽管聚合起来的诸单位之间的因应关联只具有微弱的结构关系性质”。(1990)
  一般说来,如果同素成语拥有共同的表达同一语义的语素越多,那么构成显性的意义关联的概率就越高;换言之,它们处于同一个语义场(近义子语义场、反义子语义场、类义子语义场等)的可能性就越大。

          五、同素成语的成因
  同素成语多是人们在创造成语时,使用了相同的语素而形成的。
  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录了2500个常用字与1000个次常用字。这3500个字,基本上都是单音节语素。语言中的语素是很有限的,所以使用同一个语素作为共有的构成成分来构造词语,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查阅《常用构词字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带有语素“人”的四字格成语共有130个,如“人才辈出/步人后尘/惨绝人寰/暗箭伤人/人山人海/言人人殊”等等,同素成语组群相当庞大。
  在同素成语形成的过程中,还是有某些规律可寻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一,从同源成语中,产生了一批同素成语。上文阐述到“鹤长凫短/断鹤续凫”等两组,这里再补述二例。
  “扣盘扪烛/钟盘烛龠”都源自宋代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日:‘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这两条同源成语的意义,由共同语素“盘”“龠”联系起来,构成同素成语:前者比喻认识片面不正确,后者比喻由于认识片面而造成的纰漏。
  “事半功倍”表示做事费力小而收效大。源自《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之后,人们将原成语的两个语义相对的语素的位置调换了一下,产生了新成语“事倍功半”,表示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小。二者准同源,且语素完全相同,只因语序不同而构成同素成语。
  其二,按照汉语中的某些固定格式产生的成语,理所当然是同素成语了。除前文提到的“一…一…”、“不…而…”等外,常见的还有:
  “四…八…”,表示各个方面,由此形成的同素成语有: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四亭八当。
  “一…半…”,表示不多或不久,由此形成的同素成语有:一鳞半爪/一知半解/一言半语/ 一年半载/一时半刻。
  “无…无…”,分别用在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前,强调没有,由此形成的同素成语有:无影无踪/无缘无故/无拳无勇/无依无靠/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另外,还像“不可……”、“无所……”等格式也都有不少同素成语存在着。
  其三,由于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会相应产生一批同素成语。除前述的含有语素“鼠”的成语外,再补充数例。
  人们常以“龙”与“凤”配合,或者以“龙”与“虎”配合,创造成语。前者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眉凤目/龙飞凤翔/龙驹凤雏/龙章凤函/攀龙附凤;后者有:龙争虎斗/龙潭虎穴/生龙活虎/藏龙卧虎/降龙伏虎/虎踞龙盘。这样,也形成了一批同素成语。
  再像:桂子飘香/桂酒椒浆/桂子兰孙/桂枝片玉/米珠薪桂(“桂”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楚弓楚得/楚材晋用/楚囚对泣/四面楚歌/朝秦暮楚(“楚”与我国古代历史密切相关);雁来鱼去/雁逝鱼沉/寄雁传书/鱼笺雁书/来鸿去雁(“雁”在汉民族中含有书信的喻义);等等。

          六、研究同素成语的作用
  我们对于同素成语的研究,除了从宏观上能加深对汉语成语,乃至对汉语词汇体系系统性的认识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有助于分门别类地积累成语。
  汉语中的成语犹如恒河沙数,但作为其组成成分的语素却是有限的。因此,从同素成语的“同素”的形式为出发点,可以分门别类地学习成语、积累成语。除前文论及到的有关格式外,再补充几个。如:
  通过“南…北…”的同素形式,可掌握一批成语: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腔北调/南箕北斗/南鹞北鹰,等等。
  通过“…天…地”的同素形式,也可掌握一批成语:顶天立地/翻天覆地/经天纬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等等。
  借助“自…自…”的同素格式,可掌握一批成语:自暴自弃/自吹自擂/自怨自艾/自作自受/自高自大,等等。
  借助“一…之…”的同素格式,也可掌握一批成语:一臂之力/一箭之地/一孔之见/一丘之貉/一日之雅,等等。
  其二,有助于深入准确地理解成语。
  不少同素成语中的共有的语素,在不同的成语中,表达的是不同的语义。对于这个“同素”的语义分析,对人们准确地理解成语,也是不无裨益的。如:
  “见”这个语素,在下述同素成语中,表达的语义依次是:1、看见:见利忘义/见猎心喜/喜闻乐见/视而不见;2、看法:固执己见/远见卓识/门户之见/ 一得之见。
  “负”这个语素,在下述同素成语中,表达的语义依次是:1、背:负荆请罪/如牛负重;2、依仗:负隅顽抗/负险固守;3、背弃:忘恩负义/背义负信。
  “不…不…”这种同素格式,在下述同素成语中,表达的意思依次是:1、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语素前面,表示稍为强调的否定:不稼不穑/不伦不类/不蔓不枝/不愧不怍;2、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语素前面,表示“既不…也不…”:不卑不亢/不即不离/不文不武/不夷不惠;3、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语素前面,表示“如果不…就不…”:不见不散/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其三,有助于灵活生动地运用成语。
  如果掌握了一批批同素成语,那么人们在遣语造句时,还可以灵活生动地运用成语。连用同素成语,构成修辞上的同异格,不仅可以使语言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还可以使表意精确鲜明,语句结构紧凑,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试举几例:
  1、在熟悉了、了解了对象的要求和需要以后,然后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等各种因素下面,考虑题材和选择题材。(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
  作者运用了都具有语素“因”并且结构也相同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三个同素成语,准确全面地提出了选择题材的三个方面的要求。
  2、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鲁迅《这个与那个》)
  作者特意选用了“委曲求全”和“求全责备”两个都含有语素“求全”的成语,二者前后配合,互相对照,使语言明确简练,生动有力。
  3、杂文不可能有“一言兴邦”的殊荣,也不会有“一言丧邦”的罪孽。(王大海《我心中的杂文》)
  作者先后运用了两个意义相反的同素成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映衬,更深刻地揭示了事理。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们也会临时地创造一个同素成语,前后连用,也能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如:
  4、鸿渐道:“给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真是众叛亲离了。”辛楣笑道:“不是众叛亲离,是你们自己离亲叛众。”(钱钟书《围城》)
  作者创造性地将成语“众叛亲离”易位,产生了“离亲叛众”这条新“成语”,形成临时的言语性的同素成语,表达了新意。

  [附注]
  ①同音成语和同形成语,姚鹏慈,电大学报,1988年第3期。
  ②“一字之差”成语琐议,倪宝元、姚鹏慈,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③“同素异序”成语辨,倪宝元、姚鹏慈,杭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又载入《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期。说明:该文的“同素异序”,仅指四个语素相同而语序有别的成语,与本文讨论的同素成语有别。
  ④参见《近义成语辨析三说》,姚鹏慈,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向光忠,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成语中数词所表示的抽象义,黄岳洲,中国语文,1980年第6期。
  同源成语刍议,姚鹏慈,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又载入《语言文字学》,1987年第6期。
  成语九章,倪宝元,姚鹏慈,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1990年。
  它们是同一条成语的不同书面形式吗?——与《现代汉语词典》商榷,姚鹏慈、赵建刚,语文建设,1998年第9期。
  现代汉语词汇学导论,周国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汉语词汇结构论,周荐,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汉语成语语义场试探,姚鹏慈,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论语素的大小与层级、融合与变异,苏宝荣,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

  说明:原文发表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8 16:32 , Processed in 0.0626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