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风雪里

[作品分享]橘子洲(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6 1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簦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簦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梗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梗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求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审核的高度艺术概括。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的等问题的思考。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慨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发表于 2009-10-5 20: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教师耳朵里的橘子洲
2009-06-26 10:26:00 来源: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长沙) 

 橘子洲上可听到湘江的流水声,四季穿洲而过的风声,摇桨的人在江面上的渔歌,橘子洲更有不少流传的故事灌满我的了耳朵。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曾在橘子洲上的水陆洲完小工作过二十八年(1956年下学期—1984年上学期)。我说出来的故事,虽然因讲述水平有限,有些平淡,但我希望橘子洲旧闻能够让人们珍惜今天的新橘子洲

  银杏树与老尼姑

  水陆洲完全小学伍志飞老校长告诉我们,橘子洲原名水陆洲,又称长岛。人们一直相传,直到明代,该洲没有连接起来时分为三截,橘子洲头称为牛头洲,橘子洲中称为中洲,今湘江橘子洲大桥下及以北称水陆洲。那时,每年洪水后,洲都会增高,随着年代的推移,此洲慢慢连成一体,成了现在的橘子洲。

  橘子洲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潇湘名胜。元代时,橘子洲上的水陆洲尾建有当时与黄鹤楼齐名的拱极楼,又称江楼。楼高大约七八十尺,站立楼中,西瞻岳麓山,似在云端;俯瞰湘流,江清如镜,光浮野远,风景极佳。古有联云:“拱极楼中,五六月间无暑气;潇湘江上,二三更里有渔歌。”因此历代名人都曾到水陆洲游览,并题留下不少佳句。拱极楼坐北朝南,据水陆洲完全小学的同事戴韵玫(现已84岁)介绍,拱极楼虽毁于清朝,但水陆洲上的老人们,都说那里的两棵参天银杏大树,当时生长在拱极楼南面过道两旁的天井里,它可见证拱极楼的确切位置。

  紧挨拱极楼南面的就是著名的水陆寺,后称江神庙。据明代《长沙府志》载:此寺为六朝济应禅师创建,沿岸砌石,两岸垂柳,环境优雅。据说宋代岳飞、文天祥、真德秀等先后在水陆寺探讨国事。此寺屡毁屡建,解放初期,江神庙中一直有一位老尼姑留守在水陆洲尾这座废旧的寺庙中,知道地方政府要用寺庙办学,老尼姑才搬出此庙,与附近居民同住,后来又归到有名的开福寺中,听说这位老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辞世。

  如今,橘子洲上的江神庙,正在恢复中,希望江山胜迹,能偕太平时节风物,永久流传。

  百搭桥与老寡妇

  清朝嘉庆十二年,水陆洲设立义渡时,公建了义渡亭,义渡亭在水陆寺的南面。

  当年在水陆洲上任教,我听民间传说,嘉庆年间,橘子洲虽建有义渡,但雨雪天气,沙滩难行,使往来人民,渡河不便。有一位寡妇路经此处,有感于心,便捐献银款,利用麻石,在水陆洲的沙上,修建了宽达两米的小桥共100搭,伸入河中,百搭桥横街因此得名。她同时修建有义渡亭,供过往行人歇息,此渡是河东大西门到河西溁湾镇的必经之路。

  1951年长沙轮渡开通后,百搭桥完全拆除。我1956年来水陆洲完小工作时,伸入河中的百搭桥和供行人停歇的义渡亭已不见踪影,但同事告诉我,凭借街名,仍可追寻前人往事。一个人做好事,既难也不难,但修桥补路、造福百姓的好事,人们并不想使其湮灭在岁月的潮起潮落中。

  在橘子洲上,百搭桥地段是橘子洲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在这条宽不过四米,长不过两百米的百搭桥横街边,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主营粮食、油盐酱醋、肉食鱼虾、豆腐菜蔬、饮食南货、缝纫理发、香烛鞭炮等等,可谓吃穿住行用一应俱全,而香烛鞭炮又明显为多。因为,水陆洲除了过渡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外,到百搭桥北的庙里上香朝拜的人也从不间断,香火很旺。每年到了祭庆的日子,水陆洲还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据说那场面很是壮观,足见水陆洲当时的宗教文化十分兴盛。

  德国商人和他的中国妻子

  1904年,长沙成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各国列强和中国官僚、买办蜂拥来到橘子洲上,争夺水陆洲这块风水宝地。他们在洲上建别墅、公馆、教堂、海关、设领事馆等等。

  根据我的听闻,橘子洲头就建有德国商人韩利生建的别墅(后来做了橘洲纸厂的办公楼)。他在中国主要从事颜料生意,他的公司开在河东太平门一带,上下班有专用艇接送过河。他还在水陆洲娶了一个老婆,叫曹远霞。曹远霞与德商韩利生生了一个小孩。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通知德商韩利生回国,1951年,韩利生带着孩子离开中国,而他的中国妻子曹远霞未能同行。曹远霞最后的结果,没有人再告诉我。

  万国球坪与球赛

  橘子洲头上还有一个“万国球坪”,今天的人知道的已经不多。

  橘子洲头的万国球坪,在当年是专供旧中国驻长沙的外国人打球、跳舞、休闲、娱乐的地方。此处约占地五六亩,四周用铁丝网围着,网上挂着“华人与犬勿入”的牌子。

  万国球坪内建了洋楼、舞厅、各种小球场。那时湘江河床很低,湘江水位在洲岸以下的日子多。每当星期天或圣诞节时候,在长沙的外国人的游艇、小轮船都云集在“万国球坪”岸边,特别是美国、德国、英国的最多。他们在球坪内打球、跳舞、下棋、玩牌、饮酒划拳,吼声震天。有时球打出铁丝网,就抛铜板过来,要过路的中国人把球抛进去。

  有时也有借酒发疯的醉汉水兵出来追逐洲上种菜的中国妇女,当时在橘子洲菜地里劳动的菜农就联合起来,拿起竹竿、扁担一齐追打。外国水兵遭到洲上居民几次痛打后,就不敢再出来捣乱了。

  该坪在解放前就被拆毁,现在连痕迹都无法找到了。但可以肯定,现在的橘子洲已是全体民众的乐园,而不再是少数人花天酒地的游乐地。

  洋人领事馆与安乐窝

  橘子洲中部旧时筑有亚细亚美孚洋行,是美英德设立的主要储存和转运石油、煤油的基地。洋行的办公地址设在河西大西门一带,解放后收归我国政府。二十世纪70年代,这个洋行成了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办公之地,院内有一栋小型洋房就是当时美国人建造的。

  在离美孚洋行以北约0.5公里的地方,原有五栋两层楼的楼房,那是外国传教士和神父居住的地方。当时每个神父各居一栋,最早是意大利传教士,后交美国人接管。此楼房在1962年水陆洲修马路时拆除一栋,在橘洲公园建设前可看到四栋遗迹。

  在湘江橘子洲大桥南支桥北侧有栋绿色屋顶的方形楼房,它曾经是长沙海关,凡进出口货物都要在这里办理有关手续。该楼房前两间为岗哨房,中间有一个很宽的码头直达河边,湘江涨水季节,轮船可以直接进入,停靠码头上。

  从海关再往北大约100米处,便是水上工人文化宫。在它的西面靠河边原有一幢日本领事馆。该馆于1962年建水陆洲公园时拆除,拆除时领事馆前的地面还残留了一截日本人当时升旗的旗杆。

  在北向不远处有一栋鹅黄色的洋房,洋房周围是铁栅栏,这是当时的英国领事馆,最早是德国商人居住,后交英国人接管。馆前也竖有旗杆,是英国人升旗的地方。该洋房建于1919年,拆于1995年。

  如果说自1904年长沙开通商埠以后,大西门、小西门、太平门一带是各国列强疯狂掠夺湖湘人财富的据点,那么风水宝地——水陆洲就是他们居住享乐的大后方。

  八角楼与罗公馆

  旧中国封建军阀、地主、官僚、买办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除了把霸占的土地廉价转卖给洋人外,还在水陆洲这块宝地上营造自己的安乐窝。

  橘子洲头旧时有张家公馆,是一个张姓师长建造居住的,后成为橘洲纸厂工人住宅区。

  在洲头南面有当时军阀唐生智的公馆,因主楼建了一个八角楼亭,人们又称它为八角楼,后成为省供销社食用菌试验场和办公地,今天在新橘子洲头公园建设中得以完好保留。

  在洲中部的肖家台子有罗家公馆。

  将军庙地段有罗家公馆,是赵恒惕时代湖南军阀罗先闿的住处,后来水陆洲完小就利用罗家公馆改建而成,如今罗公馆已经拆除。

  毛泽东与小学生

  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在畅游橘子洲后留下千古传唱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长沙》,开篇就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主席的高吟,让橘子洲名扬四海。

  1959年6月24日,66岁的毛主席畅游湘江后,登上橘子洲头,在洲头的菜地里休息,与那里的群众拉家常,后来走进橘子洲头的牛头洲小学询问教学情况,并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橘子洲上这一次留下了伟人和人民贴得很近的身影,不少橘子洲上的居民会提起,自己认识的谁谁谁,曾与毛主席合过影,而当年与毛主席合影的小学生,相信现在不但已经成人,并且多半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实习生赵小乔参与编辑此文)

  文/李元英 图/徐晖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6:04 , Processed in 0.05769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