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89|回复: 2

死和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3 2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chinesethanatology.org/sihemeixue.htm




死和美学
作者:源子玲

    有人说:生和死是双生的兄弟,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便要面对死亡的威胁. 没有人能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的人生终点.由于对生命的热烈感情,人类的潜在意识一方面死亡怀有恐惧感另外一方面又但有回归死亡意念.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分析:人的现在意识里有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它在人的心里上就发挥主导性的功能.1

    艺术创作的心理和人类的潜在意识有关.艺术创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比常人更敏感,想象力也较丰富,以死亡作创作的起点,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法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反省有关死亡的事实和批判历史.

    西方绘画艺术里有不少与死亡有关的艺术作品例如13世纪文艺复兴画家峤多所绘的壁画-“无辜者的牺牲”, 现代绘画的领域里,描绘有关死亡着名的画家包括爱德姆克( EDWARD MUNCH )和 ( GUSTAV KLIMT) 克力姆特.

    华人的文化意识里受了传统社会伦理的影响,对死亡怀有避忌的观念.另一方面华人画家创作的意识里有自娱和分享的意识,死亡还是很冷门的题材.画家描绘死亡通常和他/她个人的心理,人生厉验和潜在意识有关.

    作者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以华人的艺术创作为主体, 探讨华人艺术家对死亡的理解和看法, 艺术作品的人文意识和美学理念和审美体现。


美学和死亡意识

    康德哲学理论是只有理性和感性的人才有审美的愉快. 审美批判不仅是视觉感官的经验,也包括主体的人文思想,道德,人文,哲学,文化历史和宗教意识等等.

    中国文化的内涵融合了禅,道和儒的思想. 所谓 [死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是受了儒家的价值观影响,是以道德人伦的价值观来衡量人的死是否对人类有正面的启发作用。儒家哲学以人为本.儒家的审美观是基于人格的表现为准.

    汉国早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画羽人图],把人物的身体绘上鸟类的羽毛装饰,象征生命的自由.先民相信人死后还是有生命的, 人死后生命不再受肉身躯体的约束,生命在死后获得了解脱. 原始绘画技巧很简单,但已掌握了的造型能力,亦能抓注物象的主要特征. 原始艺术的功用是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 [曾侯乙墓内棺漆画羽人图][1]反映古人先民人对死亡的乐观看法.



曾侯乙墓内棺漆画羽人图


    在医学家的观点认为死亡是人从疾病和痛苦中的永远解脱,死亡是是回归到宁静, 就像新生婴儿那样没有牵挂. 近代科学家认为“真”和 “美” 是密不可分的.以禅的角度来看,死是回归到生命的原点


死是美的最高境界

    禅在中国因为和儒家思想结合 形成了旷放,忧时忧国的特色.
    文学和艺术作品反映好人遭受到不幸和死亡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反抗意识,是悲剧艺术的特征.

    在中国文学和艺术史上反影现实的艺术悲剧,已经有很长远的历史. 例如罗贯中的着作- [三国演义]里许多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启发读者对历史的反省和批判。反映艺术悲剧的特色.

中国油画画家朱乃正的油画作品-《国魂》

    艺术悲剧里面的死是为了完成‘美’的最高境界.古代楚国屈原通过‘屈原赋’和‘离骚’表达自身对楚王的忠心和他忧国爱民情怀, 最终[附清白于死志],为了完成崇高的爱国理想,他投江自尽. 屈原的作品特色和他的一生,完全符合了是悲剧艺术的完美结局.

    中国着名油画画家朱乃正的油画作品-《国魂》[2] ,反映屈原不死的精神.画家从死去的人的历史中,探讨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死亡的诠释


    中国人复杂多面性的死亡观念里把死和轮回和因果和封建的伦理思想结合一起,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到另外一个神秘地方.死神的地位崇高,形象当然是男的.在天上掌管人的寿命的长短的是寿星,另外一为位是地府掌管鬼魂的是阎罗王,他不会自己去勾魂,派遣使者去.


浙江农民画家张亚春所画的- 《死神的使者》

    列如浙江农民画家张亚春所画的- 《死神的使者》[3],以拟人法勾画鬼神化身,反影画家死亡的丰富想象力.

    华人的传统思想向来避忌提‘死’并把‘死’和鬼神联想起来当成不吉利. 中国民间所流行的宗教是道教[杂而多端],综合了巫教,中华仙学,佛教和多神崇拜信仰.道家执着于生, 眷念人间的幸福,因而对害怕怀有恐惧, 长生不老.永生 或称‘成仙’是道家的理想.[佛倡无生,道求不死] 是人们对两种不同思想的概括说法.

    中国民间艺术中,由于文化传承中的继承性关系,它带有历史发展中的美术表现形态的痕迹, 它的内容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民间艺术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喜庆,丰收,礼仪,民间传说等, 死或与死有关的题材除了在原始巫教时代出现过.后来人们因为生活富裕和安定, 开始担心失去生命.由于人类对生命的热烈感情, 人们心理上抗拒死亡. 死被认为是不吉利,鲜少关于死亡题材的美术作品. 由封建时代到明清时期, 民间艺术都是表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愿望和憧憬,1950年过后, 民间艺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题材方面开始注人了个人色彩, 内容和色彩方面也较多变化了.例如近代中国农民画,不同区域的农民画,有不同的地方色彩.农民工作之馀作画,是为了自娱,内容方面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思想和情绪有关.


《死后灵魂休息处》[4]- 是浙江省西女农民画家朱娟红的画作

    《死后灵魂休息处》[5]- 是浙江省西女农民画家朱娟红的画作.她以深沉灰暗的色调,诠释内心对死亡的联想.在画家的意识里, 人死后,灵魂就会离开这个世界到一个的地方.那儿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灵魂.生和死的距离是永恒的. 死亡的阴影永远存在内心是个事实.

    浙江一代的人民多以捕鱼为生.艺术的内涵里有真实,才符合美学的要求. 现代绘画艺术的所谓 ‘真’,并不是在于形象像不像,而是在于表现在作品中的情和志,是否有关系到创作者内心的真实,一幅感人的作品往往是和画家内在的意识有关. 浙江沿海地区的渔民到大海去捕鱼,经常要面对生命危险, 死亡是渔民的隐忧. 这幅画予人生命无常和悲哀的感觉.

    [死后灵魂休息处]-这幅画, 于人感觉沉郁的色调和恐惧的情绪内涵,另人联想德国现代画大师-爱德华.孟克的 [呐喊]的这幅画.


死和‘乐’


杜婷婷所画的- 《骨辩道德经》

    台南出生的现代女画家杜婷婷所画的- 《骨辩道德经》[6] 反影画家对生死问题的反省.她通过绘画,融入类似宗教典故的人物,动物植物和山水图式的场景结构,形成时而枯寂,时而欢愉的桃花园境界. 6

    [骨辩道德经]反映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一直以来华人的传统思想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很深.佛教不重生死 把生和死看成虚幻,认为真实是在于人的心灵.禅的观念是无我的超越的境界.而道家执着于生死观念.

    [骨辩道德经]画中人物和骨碌人画得小小,目的是突显山水的气势. 画中有身穿白袍的人物, 很逍遥自在的样子,也有骨碌人.画的题材和庄子的髑髅寓言故事有关. 庄子的髑髅寓言故事; 妻子死了,惠子往吊祭,庄子[则方萁踞,鼓盆而歌],把妻子者死当成‘乐’.庄子看到空髑髅, 髑髅对他说: [死无君于上,又无臣于下,又无四时之分, 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为过也.] , 庄子透过髑髅寓言直接歌颂死,把死当成‘至乐’.

    中国传统美学里佛教和道教的观念是融合一体的,而杜婷婷的画并不是单一东方理念.她以西洋画的绘画构成手法和鲜艳的压克力颜彩,把一个象征 ‘生命极终’的灰暗课题以幽默轻松的情景取代之.把东西美学结合的优点表露无遗.


死是回归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分析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 艺术家的死亡意识经常是和精神的永恒和不朽连在一起的。他们在创作中以诗意的阐释来表现自我迷恋死亡的情结。 马来西亚女画家丝薇李吴所画的-[最后的光]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


    她画 《最后的光》[7]目的是提醒自己死亡并不可怕. 在画里,她写了一首诗, 内容是说: 人一旦死去,灵魂就会得到安宁, 生命的无奈和虚妄在死亡的那一刻消灭, 离开心爱的亲人, 死亡也不算是件坏, 灵魂回归到永恒的宁静,.她在诗的后段表示希望她死后,爱她的人不要悲伤,以鲜花来覆盖她的遗体,以微笑代替眼泪…

    对画家来说: 生命是痛苦的,而死亡是痛苦的解脱,人生的终极是一份‘悲美’.

批判现实主义的死亡绘画

    杨曼生是马来西亚现代绘画的先锋画家.他是一个勇于革新画家.他这幅: 《死后发财》[8]里画了一个髑髅人背着一个大包袱上面贴着祭拜用的金纸 .这幅画在意识内涵和绘画手法画法都很直接大胆.表面是描绘去已经变成空髑髅的死人, 实际是画家通过绘画形象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也是画家对社会过于重视金钱物质主义的一个批判.

杨曼生的作品-《死后发财》

    杨曼生以死人作为社会批判, 黑暗的背景和灰白色髑髅予人恐惧和不安的感觉. 金冥纸的色彩凸显画面的戏剧性效果. 人们都认为髑髅人是丑陋的, 画家透过绘画技法把它变成绘画的结构上一个象征符号,以激发观者的联想. 画家把真实带进虚构的境界里,以启发观画者的联想和反应的情绪.艺术价值是在于它的启发性,而画家自身也因为把自己对生和死的内在情绪发泻了出来,在精神上他已经战胜了死亡.


揭露历史的残酷事实



旅美华裔画家李自建所画的-《南京大屠杀》


    当人类招受到种种的不幸和灾难的时候,,人类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问题的时候,人的自我意识开始提升.人开始意识到人类在死神的面前是那么的脆弱无助, 人类保护自己生命的力量是有限的.
文学和艺术里的死亡意境反影了艺术家透视人的生命和现实的问题, 艺术家以历史的经验和知识来明鉴现实,对历史的残酷, 作出反省后,以特定的艺术手法来诠释个人的感想和反思。

    旅美华裔画家李自建所画的-《南京大屠杀》[9] 是其中一个例子.画中有位小孩坐在堆叠成山的死尸上嚎哭,那个小孩是代表星云法师小时候.画家是因为受了星云法师小时候的一段厉验的感动而创作了这幅巨画. 星云法师小时候经历南京大屠杀,他在堆叠成山的死尸里找寻父亲的尸体. 的这段悲惨厉验,让他年幼就开始思考生与死问题, 启发了他对怜悯众生的情怀.

    李自建的画反影一个时代的悲剧,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真象,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画家以象征灾难的死亡作为主题的目的是激发人们类对灾难的事实的联想和反省历史.死亡题材和美的形式结合,予人强烈的震撼感觉,让人对画的内涵留下深刻的印象. 画家的意愿是通过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内涵把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提升出来, 唤醒人类内心对爱与和平的向往.

    [南京大屠杀] 这幅画在马来西亚国家画廊展出时很轰动, 参观者人数之从为厉年来最多的一次.


死亡美学的教化作用

    以死亡为主题,在华人的观念里面比较特殊.对画家来说如果每有真实的感情,是很难表现的主题. 凡是能感动人的作品,真实的感情是很重要的.画家本身感觉美,才能把这美的讯息传达给别人. 关于这一点,东西方的理论是一致的

    西方的哲学认知为特点,或者是以超验的宗教世界为指归,这两种境界都是以主客体的分裂为特征;例如例如 13世纪欧洲意大利文艺大师乔多所绘的一幅描写死亡的壁画- 《屠杀无辜者》 1305年. 画家的目的是描绘某一个特定的故事情景,让观者了解画里的故事内容,画家描绘人物的创新的手法,代表那个时代的艺术特色.李自建的[南京大屠杀]融合民族意识, 感性和理性一体体,而乔的[屠杀无辜者],所呈现的审美内涵倾向于知性和理性.

    东方审美批判反映人文思想和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在社会教育上。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蔡元倍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教育,认为
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则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不管这里面有多少消极的成份,但是这种文化心理却使得中国人在遭遇危厄与痛苦时,能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解脱

    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


    美学的作用是把人类的死亡残酷和冰冷的一面消除. 美学里没有承诺,但是通过艺术诠释死亡,可以启发人们对人性的反省和思考, 死亡在审美的意识里是一个真实的境界,是生命精神性的延续.


    艺术家描绘死亡的作品,启发人们对死亡的联想而省思,死是生命的终极,和生一样是最重要,死亡美学的重点是把死的崇高意义烘托出来。当科学家正在研究;人死后是否有生命? 心灵学者也在寻找人死后转世的资料.东西方文学作品中描写死亡的多数和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想, 感情,意愿 和理想因果.原本死亡是个严肃, 也可以说很闷的课题, 美学可以提高人们探讨死亡的兴趣.



有关参考资料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 北京 商务图书馆  1986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原导原] 北京 商务图书馆 1986
[中央美术学院四十年教师优秀作品展]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P. 115)
Liao Kaiming Chinese Modern Folk Painting, Beijing (P. 127)Science Press 1994
Liao Kaiming Chinese Modern Folk Paint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P. 136)
“Two Decades of Art- From the Heart 1978-1999”, Xavier Goh Khen Wah (P 59)
杜婷婷1999 年个展, 台北 新潮华人艺术杂志第11期 1999 (P 163)
槟城艺术协会金禧特刊 槟城艺术协会 (2003年)
刘道广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
朱光潜,宗白华 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 台北木释出版社 1985



本文作者简介

源子玲, 艺术硕士, 目前为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她于1989年创办槟榔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至今.她于1993年发起亚洲女性艺术创作展在北京中央美院画廊举行后联合世界各国女画家发起世界国际女艺术家理事会, 源子玲被选为世界总会长.源子玲被曾经受邀担任世界各国主办的世界女性艺术研讨会的主讲者,报刊的女性专栏作家.

源子玲先后在世界各地举行15次个人画展,联展不少过100次, 作品被马来西亚国家画廊,丹麦文化中心, 阿布达比文化基金馆等典藏.出版的个人绘画专集共有6 本.

--------------------------------------------------------------------------------
[1] 图片载自”中华博物广州古博达网络-www.gg.art.com
[2] [中央美术学院四十年教师优秀作品展]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P. 115)
[3] Liao Kaiming Chinese Modern Folk Paint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P. 127)
[4] Liao Kaiming Chinese Modern Folk Paint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P. 136)
[5] Liao Kaiming Chinese Modern Folk Painting,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4 (P. 136)
[6]杜婷婷1999 年个展, 台北 新潮华人艺术杂志第11期 1999 (P 163)
[7]“Two Decades of Art- From the Heart 1978-1999”, Xavier Goh Khen Wah (P 59)
[8]槟城艺术协会金禧特刊 槟城艺术协会 (2003年)
[9] 图象载自http://www.asianart-bank.com
发表于 2008-4-14 14: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向来是每一个人类的一个极大且又无法避开的课题,同时由于没多少人有死亡的经验,因此其本身充满了神秘感,故死亡题材的艺术品对人类有着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以及震撼力。

在南美一些国家有以死亡为主题的节日,小孩子会吃到造成白色骷髅头的糖果。如果中国人能把对死亡的恐惧弱化到这个地步,或者才是正确的态度。
发表于 2008-5-1 17: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只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方式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12:25 , Processed in 0.0646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