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4|回复: 1

“90后”考生横空出世 “60后”爹妈引人注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22: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06月13日 08:40:23  来源:广州日报


                           高考结束了,新时代的考生纷纷拿出数码相机记录下毕业聚会的珍贵一刻。

90后的中考生发型新潮,MP3不离身。


     “50后”家长:特殊年代耽误学业 严管孩子寄望圆大学梦

    “60后”家长:接受教育较为普遍 待子宽容易向孩子妥协  

    本届中考高考考生、家长年代考究:

    考生:按六七岁上小学,中考生年龄多为15~16岁,高考生年龄多为18~19岁,出生年龄层都在上世纪90年代;

    家长:按中国一般生育年龄为25~30岁,年龄段为39~48岁,出生年龄层几乎都在上世纪60年代。

    今年高考中考具有划时代意义,随着首批1990年出生的高考生上场,参与两大考试的考生都是“90后”,而其家长,则多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社会中坚力量。“90后”体现出他们独立、实际、感恩、娇气、大度、时尚等时代特征,而对于“90后”子女的教育和培养,“60后”考生家长更多体现出矛盾和困惑:更舍得教育投入,孩子却嫌“加餐”太累;要求孩子学得更好,孩子却认为除了读书之外也有坦途;想言传身教,却遭到孩子白眼……在平等、沟通的新型教育关系上,实际上已经形成了“60后”家长向“90后”考生妥协的趋势。刚过去的高考和正在进行中的中考,我们截取当中的典型例子,展现“90后考生”与“60后家长”的PK。

    这两天,广州58个高考和152个中考考场外,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暴雨倾泻,都站满了送考和接考的家长,其中1/3的家长在遭到孩子“不要来、不准来”的要求后仍悄悄赶到考场外。今年高考恰逢端午节假期,但受访的送考家长多数表示,就算没有假期,也会请假来陪考。“中国第一考的高考是孩子的第一桩人生大事;中考考好了,三年后的高考就没问题。”这些实际性思量,其实源自于大部分经过高考的“60后”家长们至今笃信的“一考定乾坤”。

    46岁的叶伟之是广钢一个主管,他一直庆幸自己参加高考,于是有了人生的转折。“1977年中国恢复中止了10年的高考制度,我参加了,还记得当年高考是12月,因为复习时间短,我没考上。我又参加了1978年7月的第二次高考,终于上了大专。”叶伟之说,当时就是赌口气——凭什么人家都考上自己却不行,而之后每次比较起那些还在做着保安、司机、普通办事员的同龄人,叶伟之就觉得自己当年赌对了,“一考定乾坤哦!”尽管儿子小叶不肯让老叶送考,他还是来了,远远跟在儿子后面,时刻准备没带证件或堵车、下雨时为儿子分忧,保障高考顺利。

  “新潮”家长看高考

          只是场适应性考验

    记者注意到,在自己经历过高考的“60后”家长中,多数参加过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他们与孩子正悄悄地开始达成新的高考认知方向:把高考作为人生重要的考验和面对压力的适应性训练。在广东出版行业工作的梁先生、温女士与他们的孩子梁广就是其中的代表。温女士表示,作为父母,其实也意识到高考制度是一种应试教育,可能存在着不合理,如程式化、死板、考试内容僵化等。不过,这种残酷的考试方式,实质上对于孩子也是一种考验,并锻炼他对人生压力的适应性。而高考制度也有其合理性,因为选拔人才确实还是需要有标准的。正是达成了考试观念上的统一,梁广一直很积极地面对高考。

    教育投资:请家教细水长流 择校费一掷万金

    与前一代考生家长相比,“60后”考生家长明显更懂得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广东省政法委公务员王先生生于上世纪60年代,女儿今年参加中考。他坦言,孩子的教育投资应该考虑得更长远,比如不能一窝蜂挤特长生的独木桥,结果花了大价钱学钢琴,反而孩子将原来的爱好逼成了厌恶,最后徒劳无功。因此,在女儿小学时期,王先生就发现孩子适应学校教育,但偏文科,为了纠正她这一问题,王家开始了长达9年的请家教历程,每周一次,课时费从每小时10元、25元涨至40元,“几乎没有落过一周”。钱花得确实也不少,不过,王先生觉得很值得,因为女儿多年的理科巩固下来,没有拖文科的后腿。

    谢女士则与王先生的情况有些类似,但将教育投资从正规教育变为爱好培育。谢女士发现,孩子对于绘画的兴趣很大,而且从美术教育专家处获悉孩子有画画天分。于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谢女士通过众多的关系,每周都将女儿送到一名大学美术老师处学习,一学就近10年了。150元/次的收费不便宜,还需要接来送去。不过谢女士的投资有了回报,女儿学习成绩不够好,但是绘画不错,此次中考,已经锁定了广州美术中学,专业已经过关了。“如果不是一直坚持投资,也许她只能上一般的技校了。”

    有长期的教育投资,也有一次性大投资的。越秀区何先生17岁的女儿今年高考,不过,因为是高中就读省一级中学,何先生并不是特别担心孩子的高考成绩。6年前,小何因为没有得到保荐提前录取,只能参加小升初摇珠派位,偏偏派到了区内最差的市级学校。在与女儿商量过,觉得在差的初中读,可能考上好的高中的机会很小,确保孩子的心理承受得了买学位的事实后,何先生通过关系,给女儿在现就读的中学初中部,以4万元的赞助费获得了学位。小何在三年前直升该中学。今年高考三天,何先生都在考场门口等女儿,他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女儿笑着从考场出来,就觉得6年前的4万元花得真值。

  未来选择:

    更愿意听孩子的

    “60后”家长们虽然注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做各种各样的规划,但相比起上一代的家长,却并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会更懂得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而“90后”的孩子从小成长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接收的信息甚至比父辈更丰富,也令他们自我意识从小就很强烈,而不会轻易屈从于父母。这也令“60后”的家长们无奈之下不得不将更多的选择空间交给孩子。

    陈先生的女儿今年也参加中考。学中提琴的她初中在一所收费不菲的艺术学校就读,原本已经被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录取。然而,她却告诉父母自己并不打算将来将音乐作为自己的专业,所以打算报考普通高中。“孩子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不会勉强,就当是让她多了一门爱好吧。”陈先生说,从小学到初中为让孩子学音乐投入不少,但既然孩子不愿意走这条路也会尊重她的选择。

    而另一名省一级学校初三学生的家长方先生也告诉记者,自己孩子的成绩在年级数一数二,本来希望他能报华附或者执信,但孩子却不愿意。“他不愿意寄宿。”最终,填报志愿时方先生的孩子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第一志愿报了广雅。虽然方先生和妻子有些遗憾,但却仍然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

  亲子沟通:看NBA听周杰伦唱歌

    记者连日来采访中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60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良好程度与家长本身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关系。

    事实上,“60后”家长群体的学历水平明显比“50后”家长高,高考三天,记者在七中考场和培正中学考场外随机访问到的10多名家长里,有近七成家长有大学(含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几乎都对记者表示,与孩子的沟通不错,而秘诀是“反向学习”。

    何女士是市金融机构的“60后”骨干,说起“90后”儿子应届高考生小王,她最大的心得就是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甚至向孩子学习。初中开始,何女士发现小王不太愿意与家长说话,“我们说不到一块,你就管我生活好了。”何女士想了个办法,就是当小王是朋友,每天想一个话题与孩子聊。NBA赛季,她就与孩子一起看深夜球赛,虚心学习赛制、各个球员特色等,成了半个篮球通;小王喜欢周杰伦的歌,她就一起听,一起研究歌词,甚至将其中韵味研究与孩子分享。怎么做FLASH、怎么用MP3录播歌等关于电子产品的知识都是从小王那学的。“要与他有话说,最好的办法是真心请教,自己学到了新鲜玩意儿,孩子也当了你的朋友,自然就可以沟通了。”何女士坦承,以20多岁的年龄差距来学孩子们新潮玩意真“累”,但是,值!

    望子成龙:孩子理应学得比我好

    执信中学应届高考生梁广,从父辈那里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们读的是中山大学,希望你不要考得比我们差”的要求。梁广一口答应下来:“我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比你们好,这是理所应该的,我的理想是到北京上大学。”

    记者调查发现,与“50后”家长那种因为自己没法上大学,迫切希望孩子替自己圆梦的补偿心理不同,“60后”家长因为自己得以经历高考,因此对于孩子的高考,反而以延续的方式来看待。而“90后”孩子,生活于物质充裕的年代,其家长们普遍认为现在环境好转了,“孩子理应学得比我好”。

    并不是所有的“90后”高考生中考生都认同父辈关于中考高考如何重要,要考得比上一代好等想法。五羊中学的中考男生小郑就告诉记者,他有空就给紧张他学习的妈妈灌输逆向思维:现在不读大学或念不上好大学的人,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一辈子混得不如意了,甚至有一些职中技校的学生,毕业了人家抢着要,五六千元的月薪连大学生都眼红。

    “60后”家长要求高 老师压力大

    “现在的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更关注孩子快不快乐。”说起现在这一批的家长,广州市第47中学初三班主任老师何慧清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她说,在她所带的班上,很多家长来学校开家长会第一件事并不是问孩子成绩,而是问孩子在学校朋友多不多,同学们喜不喜欢他。

    现在不少家长在跟孩子相处时也不仅仅将自己定位在传统的“家长”角色,而会更加民主,更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何老师谈起前一段填报志愿时班上曾经有一位学生想报某省重点中学,考虑到这名学生平时的成绩,老师曾建议要再谨慎一点,怕太冒险。面对老师的建议,这名学生的家长却说:“既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鼓励他大胆去自己选择,我们不要把成人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就算考不上,大不了多花点钱去择校!”

    “虽然‘60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高,但他们却并不认为高考是自己孩子未来的唯一出路。”何老师说,因为现在不少“60后”家长有条件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深造途径,“他们都觉得孩子首先要快乐地去学,所以也不会强迫孩子一定要拿第一。”

    而47中的初三级级长秦钦春也感叹,“60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要求也令老师们感到压力。“他们不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还会关注孩子成长的环境,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秦老师说,有一次开家长会,他简单通报了他所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其中一个班的成绩较另一个班弱一些。一位家长后来就专门打电话跟他说,老师最好不要过多强调成绩,也不要拿班与班进行比较,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好。“现在的家长对教育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这也无形中给老师造成压力。”

    不过,谈到“60后”家长,在初中当了10多年班主任的五羊中学老师谭老师则直言他们对孩子的保护太多。与此同时,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从小对孩子的约束也多,让孩子从小缺乏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一些家长甚至不愿让孩子当班干部,怕影响孩子学习。”

    高知家长明察秋毫,孩子受挫

    多数“60后”家长受过高层次的教育,他们能够对幼年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并非总是正面的。天秀中学的一位老师表示,有些家长“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表示,由于一言一行很难瞒过自己的家长,有些孩子的私人空间受到很大挤压,他们根本就没有个人的小秘密,自尊心不断受到打击,也就很难养成健康的心态。她举例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平时很少说话,这与他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其的影响很大。孩子的一个面部表情,家长都可以立刻领会,最后导致孩子直到进入初中学习还是不太愿意讲话。另外,优秀的家长难免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又要面对家长的严格要求,孩子很容易遭受挫折,影响孩子的心态健康。

    “60后”家长PK“50后”家长

    郑玲和郑青是一对姐弟,郑玲1957年出生,弟弟郑青则是1964年生人。两姐弟的孩子都是女儿,求学道路走得顺利:表姐读了名牌大学的本科、研究生,已经参加工作;表妹高中毕业直接考到美国的大学,还拿到一半奖学金。但郑玲和郑青的育女思路却有所区别。

  “50后”家长:

    多数没上大学 教育依靠老师

    “60后”家长:

    已是天之骄子 仍感竞争激烈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郑玲基本上就没有操心过女儿的学习。老师要求家长给小孩听写,郑玲就让孩子默写;女儿的试卷要家长签字,郑玲一般也是看过就签。“我没上过大学,怎么教她功课?小孩只要肯学,老师有责任心,不愁她学不好。”因此,从小学到高考,郑玲从未花过一分钱给孩子请补习老师。身边的朋友都羡慕郑玲夫妇。

    郑青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同龄人中的“天之骄子”。他和妻子有知识也有能力给孩子辅导功课,听写、检查作业、帮孩子复习和预习。女儿挺聪明,但郑青夫妇感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仍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了市里最好的中学;女儿果然加倍争气,不仅考了个好高中,更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18岁不到就只身飞往大洋彼岸。但女儿在美国一年的费用还要12万元人民币,郑青夫妇毫不犹豫:“她能考上,我们就一定供她读。”

  “50后”家长:

    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

    “60后”家长:

    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素质

    何女士生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未能参加高考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她把大学梦寄托到孩子身上。她努力敦促孩子用心读书,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孩子成功进入南开大学,才稍有放松。在她看来,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成家立业。自己那一代人从苦日子中熬过来,但不希望孩子重走自己的苦涩生命轨迹。何女士坚信自己有太多的同道者。“我敢保证我们这一代家长90%都这么想!”

    为了让孩子努力读书,何女士非常严厉地管束孩子,“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文化水平不高,哪懂得与孩子谈心交流,讲也讲不出什么来,只能不断给孩子讲,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受苦。”因为孩子不听话,何女士也会对孩子一阵毒打。

    郑青是典型的“60后”家长,1982年考上大学,现在是大学的中层干部。“跟我一起在乡间放牛爬树游泳的小伙伴们,考上大学的如今都留在城市,是各自单位的骨干,生活也比较富裕。而没有念大学的同学则留在乡间,跟他们的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郑青说,并不是说农村就比城市差,但接受高等教育的确提升了人的素质,让人得以见识更大的世界。他送女儿学乐器、参加学校的“培优班”,到中学给女儿择校。女儿考上高中后,郑青出了上万元钱送孩子参加夏令营,到英国游学。“良好的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并非只指大学教育。”郑青认为,培育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教育就达到了效果。(文/记者何雪华、雷燕、黄茜、徐静 图/记者高鹤涛)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22: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21:32 , Processed in 0.1158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