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94|回复: 7

南秋雨.北兆山学术超郎才尽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4 1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view.news.qq.com/zt/2008/nanyubeiwang/index.htm


南秋雨北兆山都要补补心理学

作者:八喜 来源: 四川在线  http://view.QQ.com  2008年06月13日20:47    

众所周知,地震后灾民心理干预是灾后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志愿者们很可能由于欠缺相关知识而犯错,劝慰不成,反对灾民造成伤害。于是很多人都呼吁全民普及心理干预常识,但现在看来:作家是薄弱环节。也许大家都知道了,近日风头最劲的,除了“范跑跑”,便是“南秋雨,北兆山”,南秋雨勿需多讲,上海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是也;北兆山名气稍小,乃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前者近日以“死后会成菩萨”劝慰失去亲属的灾民,而后者大概心中暗忖:可不能让余秋雨一人独占风骚,于是写诗称“纵做鬼,也幸福”,此诗一出,网友立刻和余文联系,称此一诗一文为绝配,你看,同是劝慰灾民:二者一南一北;一文一诗;一前一后;一曰菩萨,一言小鬼;一指天上,一喻地下;一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一被鼓舞的气壮山河,二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于是人送:南有余秋雨,北有王兆国。

“夸”完之后,便是骂了,骂的原因,大概是说二人诗文有迎合奉承之意,相信经常上网的人已经知道相关情形,这里不赘述。但是有人不同意:第一,人家劝慰灾民,做的是实事,你们除了说风凉话,能不能来点实际的,能不能设身处地为灾民想一想,言下之意,秋雨兆国这至少是为灾民做了件实事。第二,别动不动就骂,你得看看人家说的是什么,我还觉得人家有道理呢,要辨理而不是谩骂。不信你看:

1、余秋雨转贴“他们是灾民心理康复的障碍(成都 邹琴郎)”,从帖子内容看,邹琴郎大概是灾区的医护人员获心理康复专家,他说“这次看到余秋雨教授温和劝导请愿灾民的文章,觉得是有助于心理康复的积极文本,我们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深深感谢余秋雨教授。”2、余秋雨转贴:那些灾民被说服了(德阳救援中心:康震),从帖子内容看,康震是一位灾区救援人员,大意是“余秋雨先生的柔声劝导”说服了不少灾民。3、余秋雨写博文《感谢灾区朋友》,大意是自己的劝告取得了积极的意义,还提到“医学专家们的判断”等。

这样看来,不管我们这边如何讥讽人家的人品,至少事实证明:人家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而我们,真的骂错了?

所以我决定一不乱猜人家用意,二不谩骂,而是实事求是地说说理。


请看余秋雨的劝慰方式:

1、你们的子女得到了隆重的纪念(这种礼遇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2、他们会成为菩萨(在那边有好归宿)

3、我理解你们的感受,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

4、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校舍质量的问题一定会解决,不要着急

5、你们现在这种想(做)法可以理解,但不对,如何如何会更好

6、不要在心理康复过程中不断咀嚼悲哀


王兆山劝慰方式:

1、同余秋雨的方式1:得到这样的关爱,死了也知足啊

2、有点“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意思,死怕什么,气势风骨不能丢——“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心理劝导常识:

一:对于灾后的成年人,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抒发心情

1、不要隐藏感觉,把情绪表达出来

2、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

3、有任何需要,向家人、朋友或相关单位说出来


二、对于灾民,你可以这样说

1、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2、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

3、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要表达出来,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

三、面对他们,千万不要说

1、我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秋雨先生当然很知道,而且不停地说)

2、虽然是灾难,但相比之下你得到xx是幸运的了(比如隆重的纪念)

3、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4、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做菩萨?)

5、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秋雨先生已经给出几件好事了,比如“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

6、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有问题的(校舍调查?)

7、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8、你的生活要继续下去

好了,我们讲讲科学后,至少可以证明:尽管秋雨兆国可能是出于好心,但他们这种说法实在是惹人厌,特别是惹灾民厌,根本与正确的劝导方式背道而驰。所以我很怀疑那个邹琴郎和康震是何方神圣?转贴的意思,就是在转之前,网上本来存在这么篇文章,但我用各种搜索,都没搜到余秋雨博客之外有这么篇帖子(相信了解余秋雨的人看到这会和我会心一笑)。只有一种可能解释:就是所谓转贴其实是那俩人给他写的信。

现在我可以用个比喻来概括一下是非了:一个人得了癌症,是由污染造成的,而有巫婆借治病来骗钱,于是我们第一要一如既往的要求惩治制造污染的坏人,第二要打击骗子。但你说了:人家那不一定是巫术,对病人有实际效果呢,你们是不务正业,有空还是帮忙给想个治疗方式出来吧,否则没资格说三倒是。可我是这么想的:治病要靠医生,其他人只能抓坏人和骗子。至于为治疗出主意,既然是癌症,一般也没什么好主意可出(苦难终究要由具体的个人承担)。实际上,这种事情出主意是有忌讳的。就象所谓“处方权”一样,你没有“处方权”,最好别开药(否则就像余秋雨这样)。虽然抓了坏人和骗子病人也不能起死回生;但一个正常社会也绝不能允许坏人和骗子横行,否则下次还得死人。

[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8-6-14 17: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雨近日以“死后会成菩萨”劝慰失去亲属的灾民,而兆山先生大概暗忖:可不能让余秋雨一人独占风骚,于是写诗“纵做鬼,也幸福”,此诗一出,网友立刻和余文联系,称此一诗一文为绝配,你看:二者一南一北;一文一诗;一曰菩萨,一言小鬼;一指天上,一喻地下;一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一被鼓舞的气壮山河,二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于是人送:南有余秋雨,北有王兆山…[详细] [评论]


  “夸”完之后,便是骂了,骂的原因,大概是说二人诗文有迎合奉承之意,相信经常上网的人已经知道相关情形,这里不赘述。但是有人不同意:第一,人家劝慰灾民,做的是实事,你们除了说风凉话,能不能设身处地为灾民想一想,言下之意,秋雨兆国这至少是为灾民做了件实事。第二,别动不动就骂,你得看看人家说的是什么,我就觉得人家有道理呢,要辨理而不是谩骂…[详细] [评论]


   这不,秋雨马上转贴写文告诉挺他的人:支持我没错—— 1、转贴“他们是灾民心理康复的障碍(成都 邹琴郎)”,帖子称“这次看到余秋雨教授温和劝导请愿灾民的文章,觉得是有助于心理康复的积极文本,我们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深深感谢余秋雨教授。”2、转贴:那些灾民被说服了(德阳救援中心:康震),以一位灾区救援人员口吻,称“余秋雨先生的柔声劝导”说服了不少灾民。3、余秋雨写博文《感谢灾区朋友》,大意是自己的劝告取得了积极的意义…[详见余秋雨博客] [评论]



[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8-6-14 17:2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词悼地震遇难者


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词悼地震遇难者

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

(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同欢呼。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们的子女得到了隆重的纪念(这种礼遇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2、他们会成为菩萨(在那边有好归宿);
  3、我理解你们的感受,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
  4、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
  5、不要在心理康复过程中不断咀嚼悲哀…[详细] [评论]


  1、同余秋雨的方式1:得到这样的关爱,死了也知足啊;
  2、有点"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意思"——"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详细] [评论]


  一:面对他们,千万不要说
  1、我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
  2、虽然是灾难,但相比之下你得到xx是幸运的了(比如隆重的纪念?)
  3、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做菩萨?)
  4、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二、对于灾民,你可以这样说
  1、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
  2、你现在不应去克制自己的情感,要表达出来,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详细] [评论]


   讲讲科学后,至少可以证明:尽管秋雨先生是出于好心,但这种劝导方式根本与正确方式背道而驰,是会让灾民生厌的。而邹琴郎和康震作为医护、救援人员既不懂这些常识,还说是“积极文本”,还说服很多人?而作为转贴,用各种搜索,都没搜到余秋雨博客之外有这两篇帖子…[详细] [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震灾中的哀魂写成如此欢乐,你也算古今第一人了。“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民族大爱确实在震灾中体现了,你也感受到了,为啥还不死呢?真希望你进废墟体验一把生活,我们在外面“声声入废墟”,让你“死也足”。从没见过像你这样能把别人的死写成泡吧一样惬意的…[详细] [评论]

  其实这是一种古老的帮闲术,大意如下:哎呀,至于吗,人死不能复生(或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再说大家都不是外人,你就忍一忍,诺,这里有给你的一点赔偿(或首饰花衣服一堆),快收下,以后,大家还要在一起过日子呢。这种戏码的关节:就是把道义诉求,通过庸俗化——人死不能复生或生米熟饭论(这次则独创了个啥菩萨论)——而转变为利益补偿…[详细] [评论]
   有人说了,纠缠这些有意思吗,有闲工夫还是为灾民想点好主意吧。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若有人患了绝症,一般也没什么好主意可出(苦难终究要由具体的个人承担)。实际上,这种事情出主意是有忌讳的,不是医生最好别开药(否则就像余秋雨这样)。但我们还是有事可做,比如揭穿那些谎称能治病的骗子,虽然抓了骗子病人也不能起死回生;但一个正常社会也绝不能允许骗子横行,否则下次还得死人…[详细] [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http://view.news.qq.com/zt/2008/yu/index.htm

[tr]
据北京晚报载,余秋雨一篇最新博文,引发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再到博客上去看,其实是一场围绕着余先生是否无耻的骂战。
  抛开文章而言,如果一个人读书多,文笔好,喜欢深沉思考,做过好事,会不会就是正面角色?答案未必是。
就我有限所知,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关注本国文化,对社会有过启蒙之功,但是又饱受争议者,非只余秋雨先生一个。像郭沫若、德国的尼采……
  推荐文章:[《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批评本] [骂含泪的你]
628


先将作品和人品区分开   虽然是负面评价甚多,说他矫情造作,文革余孽,作品硬伤等等,这不影响我对他写文章好看的判断;同理,写文章好看并自成一派的人,也无妨人品上出现点瑕疵。宋朝奸臣蔡京,写得一手好字,更早的王献之据说人品烂得一塌糊涂……总之,有艺术成就的人,未必做人就有成就。[详细] [评论] 即便如此,两篇谈汶川地震的作品都糟糕得邪性   《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中一段:“十三亿人在同一时间全部肃立,默哀三分钟,一位佛学大师对我说,有十几亿人护持,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会一直佑护中国。你们的孩子如果九天有灵,也一定已经安宁。”批评者讽刺说,十几亿人护持可成菩萨,成菩萨可得安宁。故有此安宁。[详细] [评论] 今日汶川非天谴,昨日唐山是天谴……   《驳“天谴论”》论汶川:“把已经死亡的五万多同胞当作了天谴的对象,实在太让我们愤怒了!天啊,你残害苍生枉为天!”而《天灾神话》论唐山:“这次在唐山出现的让万方战栗的大手笔,显然要结束一段历史。”批评者说,他翻云覆雨、前后矛盾,并且明于苛人、疏于察己…[详细] [评论]
余秋雨在博客上大量转载支持自己的文字 
通过搜索引擎,能检索到许多博主怒骂余秋雨


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
王朔:真得骂他一个傻×
韩寒:别文化了,赶紧火化吧
  余秋雨老师不单可以写美文,还能写檄文和时评。美文作用于茶余饭后;檄文对付侵犯自身名利之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而时评则会打很多提前量,前年下半年的事情,秋雨老师前年、去年、今年上半年,都不说。前领导出事四天之后,以大无畏的精神,点了某前领导的名…[详细] [评论] 余:美文作用于茶余饭后   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是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木也生得平适,鸟鸣也听得自如…《西湖梦》[详细] [评论] 秋:对付论敌,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他们年轻,凭想像以为我是一个胆小怕事、呐呐难辩的前辈书生,一听别人说有写作方法和史料上的“差错”就会羞愧难当、遮脸逃遁;他们有时又把我当作是某种神经脆弱、一触即跳的稚嫩新秀,看到掷过来的石块立即反击,在文坛上扭打成一场混战。其实呢,我们这代人什么没经历过?即便集中了天下一切羞辱的语句也羞辱不了我们。我们哪怕被说成是完全不会写作、没有半点学问也不会在意,反而会对装腔作势、满口典故的假斯文遗少们哈哈大笑…《余秋雨教授敬告全国读者书》[详细] [评论] 雨:政治时评,未雨绸缪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参加上海文化艺术界的活动了,前年下半年…他们在发言中频频提到一个名字,不带姓,只说后面两个字,显得十分亲切和熟悉,但我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所说的被学者教授们一声声亲切呼唤的名字,就是“良宇”…《我说的就是这个名字》[详细] [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告状就是主人了?就有面子?    

主人是干吗的?孩子死了都不能哭出来,也不能知道到底是为什么,甚至没有权利去问为什么,这是他妈的主人啊?举世都尊重人权的时候,你要求这些灾民为了不给国家丢面子而忍气吞声,这是面子吗?这应该是最大的不要脸。价值观扭曲的人,才会觉得让老百姓忍气吞声是种面子。[详细] [评论]  

绵阳市委跪求的事,你就只劝劝?   

几天前,曾经有绵竹市委书记当街跪求请愿家长。书记之跪求虽然不无欲阻止那“请愿”之意,但更包含着对那“请愿”的尊重,这尊重即是对作为行动的“请愿”之尊重,也是对作为权利的“请愿”之尊重。然而,余秋雨却是以自己的深明大义,无声地宣告了请愿家长之胸无大局。对比跪求的书记,这种宣告流露出了怎样可怕的道德优越感以及残酷的冷漠?[详细] [评论]

识大体与明大理的悲剧后果    

余秋雨先生可能不明白,如果这些可怜的家长们此刻识了大体、明了大理,等到那些官员和建筑商们回过神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讨回公道的问题了。因为如此大的劫难,自然有永远忙不完、也不会忙完的急务等着各级政府去料理,你们那点事,何必提起!进一步讲,这些家长们如果不再追究学校建筑的质量问题,以后还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我们这个民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重复和循环。[详细] [评论]

[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8-6-14 17: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含泪”的余秋雨为何又挨了骂
http://view.QQ.com  2008年06月11日15:53 中国网 胡印斌 

余秋雨又遭到很多人的高声责骂,骂他什么呢?睁眼说瞎话,写马屁文章糊弄老百姓。我先是看了骂文之后,才找来原文端详的。原文如次,我逐段做一些阅读理解,看能不能“同情性的理解”我素来尊重的余先生:

……为此,我要含泪向这些请愿灾民作如下劝告——


阅读理解:这个含泪比较突兀,此前没有铺垫便直接动情,从情感发生学上讲,似乎有些生硬,且看下文。


你们所遭遇的丧子之痛,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十三亿人在同一时间全部肃立,默哀三分钟,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最隆重的悼念仪式。悼念对象,就有你们的孩子。在全国哀悼日,一位佛学大师对我说,有十几亿人护持,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会一直佑护中国。我想,你们的孩子如果九天有灵,也一定已经安宁。


阅读理解:十三亿人的哀悼,既是对亡灵的护持,也是对生者的安慰。且不论是不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悼念,至少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意志对平民的悼念。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首开风气,当然可以成为安抚生者的强有力理由。


校舍建造的质量,当然必须追究,那些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和其他责任者,必须受到法律严惩。我现在想不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什么机构胆敢包庇这些人。你们请愿所说的话,其实早已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决心。但是,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阅读理解:这段话的逻辑显然已经有些问题了,太过跳脱和轻浮了。首先,十三亿人的哀悼并不是家长必须放弃追问校舍质量问题的理由,全民性的普遍慰藉,也不能代替个体无穷无尽的丧子之痛;其次,家长们计较的是政府部门应该追究责任者,而不是空泛的严惩之类的说辞,什么叫“有什么机构胆敢包庇这些人”?包庇恶人,只打黑不打保护伞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再次,面对一个个受侵害个体的痛苦,空洞的全称判断只能招致反感,“早已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决心”,谁能代表这么庞大的机构和民众发言?余秋雨吗?代言而不得体,自然会得到马屁的恶谥。)


因为,无论怎么说,这次大灾难主要还是天灾。当然也有未倒的房屋、幸存的学校,但这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论定。已经有好几位国际地震专家说,地震到了七点八级,理论上一切房屋都会倒塌,除非有特殊原因,而这次四川,是八级!


阅读理解:“天灾”之说过于武断,作为一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没有亲自实地踏勘、没有掌握权威资料、没有进行定量分析之前,贸然做出宣传味道十足的判断,十分荒谬。“好几位国际地震专家”,则透露出论据的粗疏以及变形了的世界视野。)


有了这个主因,再要论定房屋倒塌的其他原因,就麻烦得多了,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科学检测和辩论,而且要经得起国际同等级的灾测比照。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在搜救生命、挖掘遗体之后尽力保护校舍倒塌的实物证据,以便今后进行司法技术调查。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为还有更危急的事。


阅读理解:从自我设定的“主因”出发,只能推断出这样的“麻烦”的维权过程。而这些“麻烦”背后,基本上等同于劝说民众拉倒完事,不要再在追究责任上做什么文章了。因为,余先生说了,还有更危急的事情。)


堰塞湖的问题是悬在几十万人头上的凶剑,卫生防疫问题也急不可待,灾区上上下下所有的力量还在气喘吁吁地忙于救灾,人口大幅度流动,一切都处于临时状态,因此,确实很难快速腾出手来处理已经倒塌的校舍建筑质量的法律问题。我想,你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先让大家把最危急的关及几十万、几百万活着的人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怎么样?


阅读理解:什么事情?堰塞湖、卫生防疫等等。这些都是急务,家长的关于房屋质量鉴定的要求,并非急务,最好不要影响大局。然后送上一顶高帽,让大家识大体、明大理,自己家的孩子反正已经不能复活了,先让别人活下去好不好?余秋雨先生可能不明白,如果这些可怜的家长们此刻识了大体、明了大理,等到那些官员和建筑商们回过神的时候,就不用考虑讨回公道的问题了。因为如此大的劫难,自然有永远忙不完、也不会忙完的急务等着各级政府去料理,你们那点事,何必提起!进一步讲,这些家长们如果不再追究学校建筑的质量问题,以后还会有类似的悲剧发生,我们这个民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重复和循环。


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你们一定不会否认,这些天来,无论是中国的各级政府、军队、武警、医生,还是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救援者、志愿者都尽心尽力、令人感动。只有当这些里里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扰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把今后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步步完成。因此,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阅读理解:按照余先生的逻辑,家长们追究建筑质量问题的表现,肯定并不“杰出”,而且还是“横生枝节”,所以应该放弃小我,保持“动人的气氛”,融入到令人感动的“大我”中去。这样的表达,很有些“震出一个新中国”之类的宏大叙事的意味。不过,宏大则宏大矣,却并无一点人味。任何壮美的协奏曲,都是由一个个音节组成的。如果我们的思维依然停留在借灾难凝聚什么的层面,放弃或者要求放弃问责,拒绝或要求拒绝反思,那只会导致灾难层出不穷。如果我们总是沉湎于救灾营造出来的动人气氛,而根本上忘记了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气氛,那同样是本末倒置,我们宁可不要这样的动人也不要灾难。)


结语:总体上看余秋雨的文章,我个人觉得确实有些“冷”,冷静?还是冷酷?其所诉诸于情的表达,基本上没有产生应该产生的效果,比如说不幸死掉孩子的家长听了这一番话后,同样含泪制怒。而其一向所擅长的说理,因为证据资料以及现场感的匮乏,更显得隔靴搔痒,不着边际。能够在人类各种文明遗存的废墟前沉思的文化学者,在说话以前,其实是应该先到四川或者陕西甘肃灾区现场看一看那里的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在那里,摸一摸失怙的孩子的头,握一握丧子的父亲的手,听一听家破人亡的妇人的哭诉,问一问妻离子散的老者的疾苦。那样的情境,眼中的泪水可能更真实,说出来的话语也可能更审慎。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贸贸然解劝,却招致一派唇枪舌剑的抢白。


秋雨何辜?秋雨果无辜耶?眼里的泪水是什么?是对于土地对于人民的深沉的哀怜和爱恋;而不是苍白的说教,不是无力的号召。从这个意义看余秋雨的挨骂,倒也别有一番会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21:24 , Processed in 0.1151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