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90|回复: 0

二十年来的甘肃方言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9 19: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张建军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062  )来源:http://www2.lzcu.edu.cn/dept/fyyj/news/Show.asp?id=15

提要:本文在穷尽甘肃方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二十多年来甘肃方言研究的概况,以此总结过去,摸清家底,为进一步研究甘肃方言奠定基础,开拓思路。
关键词: 甘肃    汉语方言   研究   概述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方言研究所的成立是甘肃方言研究的一次发展契机。借此总结过去,摸清家底,对我们身处甘肃的同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这二十来年研究甘肃方言的所有成果都读一遍要花费很多时间。因此,本概述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希望方家和同仁批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甘肃方言的调查研究进入了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阶段,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总体看来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力量有所增强,老一辈语言工作者继续耕耘,一些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二是研究范围、研究内容有所拓展和加深。语音、语法研究更深入、更系统,注意发现前人未发现的特征与规则。词汇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深度,重视熟语的收集整理并注意其地域文化特征;三是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国内外语言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既有共时描写,也有历时研究。
    1.1兰州方言调查、研究方面,高葆泰、张文轩、张淑敏、何天祥、刘公望等人著述较多。
    1.12 语音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高葆泰《兰州方言音系》(1985)。这是一部兰州语音的调查报告。共分十章,包括“导言”、“兰州方言的语音分析”、“兰州方言同韵字表”、“兰州方言的语音变化”、“兰州音跟北京音的发音差异情况及正音要领”、“兰州音跟北京音的对应规律”、“兰州音和北京音读照正音字表”、“兰州、北京的一些个别字音的对照”、“兰州音和北京音对照字汇”、“兰州话标音举例”。该书以详备的内容,讨论了兰州语音在声韵调三方面与北京语音的发音差异及兰州人学习普通话的正音要领,一一列出了兰州音与北京音的对应规律,为兰州人学习普通话及语言工作者的有关研究提供了方便。
    1.13词汇方面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张文轩《兰州方言中的谚语》(1984)、《兰州方言中的成语》(1986)、《兰州话中歇后语》(1994)三篇系列文章。《兰州方言中的谚语》以列举的形式全面总结了兰州谚语表现的内容,结合土风民俗,探讨了谚语中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表述语气上将兰州谚语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其常用的修辞手段。《兰州方言中的成语》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兰州成语的五种基本结构形式。《兰州话中歇后语》收集兰州话歇后语31条,从来源、构成、语义等方面逐条加以阐释,并把它们分为五种类型。这组文章从第一手资料出发,进行细致描写,深入挖掘,展示了兰州方言熟语的丰富多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1.14从语法方面看,何天祥《兰州方言里的叠字》(1984)从构成、意义、色彩、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兰州方言中常见的叠字结构;《兰州方言里的“上”与“下”》(1987)列举并分析了兰州话同一语境中“上”与“下”在意义、色彩、口气等方面的差异。刘公望《兰州方言的“给给”》(1986)讨论了兰州方言中“给”字的特殊用法。李炜《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兼谈句子给予义的表达》(1987)从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两个方面描写了兰州给予句式和其中的“给”字。《兰州方言的两种“一个”句》(1988)分析了兰州方言里两种“一个”句现象,并说明其具有的语法功能、分布特征、表达意义及出现条件。
    1.15兰州方言源流的探讨。张文轩《舌尖后音在兰州方言中分化》(1981)从兰州人把“梳子”念成“麸子”谈起,通过对大量语音事实的分析,揭示出兰州话与普通话语音上的对应规律,进而从语音演变的角度及发音原理上,深入浅出地探寻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分化的过程。《兰州方言中“下”的两种读音》(1988)就兰州方言中“下”作使动词时的读音与文白两种读音的关系作了详细描写,第一次用词汇扩散理论解释了这一音变现象,并为词汇扩散理论提供了新的音变条件。这是兰州人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第一篇研究兰州方言的学术论文。《兰州话中保存的上古词语》(1994)运用音韵学知识,引经据典,从形、音、义几个方面发掘了活字兰州人口语中的一批上古词语。这三篇文章通过方言中大量活的材料,推定古代许多重要的语言现象,探讨汉语分化和发展的过程,帮助解决一些语言史和语言理论中的问题,从而找出语言发展的带普遍性的内部规律,是兰州方言研究此领域的代表作。
    1.16研究兰州话新变化。刘伶《新兰州话简论》(1983)是研究兰州话八十年代发生新变化的代表作。该书从语音、词汇、语法几方面探讨了这种变化,认为新兰州话(即京兰腔)韵母、声调基本上与老兰州话一致,只是出现了“一字多韵”现象,即兰州话与普通话韵并用,视交际对象、场合而有所变化;词汇方面改变了老兰州话中的大部分旧词,吸收和产生了部分新词,但都读兰州语音。语法方面基本上保留了老兰州话的全部语法规则。
此外,用兰州方言词跟文学名著对照的文章有王森《〈金瓶梅词话〉中所见兰州方言词语》(1994)。
    1.2调查、研究临夏(古称河州)话,是这一时期甘肃方言研究的一个新内容。马树钧、张文轩、谢晓安、王森、陈其光、李炜、雒鹏等都有著述。
    1.21 语音主要有马树钧《河州话的语音特点》(1988)和王森《临夏方言的儿化音变》(1995)两篇文章。《河州话的语音特点》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了河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进而说明河州话的语音方面的特点。《临夏方言的儿化音变》探讨了临夏方言儿化音变的构成、分布和作用等方面,指出这种音变在词中的分布和作用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是一致的。
    1.22语法研究引人注目。马树钧《临夏话中的“名词+哈”结构》(1982)分析“名词+哈”结构出现的条件,并指出临夏话中单数第一、二人称的分化与此结构有关系。李炜《甘肃临夏一带方言的后置词“哈”“啦”》(1993)讨论了“N哈V”的格式,指出该名词代表动作、行为的受事、与事,其意义与普通话的介词“把、给”近似。马树钧《河州话代词说略》(1988)通过与普通话比较,指出河州话代词所具有的特点。 张文轩《临夏方言的叠音名词和叠音形容词》(1988)分析了临夏方言叠音名词和叠音形容词的意义和结构特征是由临夏方言自身的构词特征所决定的,并指出它们的语音变化不是偶然的,是与此方言的语音发展趋势一致的。谢晓安、张淑敏《甘肃临夏方言的疑问句》(1990)通过与普通话比较,指出语气词是构成临夏方言疑问句必不可少的要素,以及语气词是区分该方言疑问句的根据。王森《临夏方言“是”字的用法》(1991)概括了临夏话“是”字在词性、语法意义以及在句中的分布,指出与北京话有较大的差异。
    1.23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进行探讨。马树钧《汉语河州话与阿尔泰语言》(1984)选用维吾尔语和河州话(以青海循化县托坝话为代表)作比较,探讨了阿尔泰语言对河州话的影响。贾晞儒《对河湟汉语几个语法现象的分析》(1990)通过与阿尔泰语系的撒拉语、土族语、蒙古语比较,得出“名词+哈”这种句式是同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影响有一定联系。仁增旺姆《汉语河州话与藏语的句子结构比较》(1991)通过藏语安多方言夏河话和河州话进行比较,认为藏语对河州话产生历史影响的可能性非常大。指出从语言发生学的角度说,汉语河州话产生的基础是藏汉两种语言,而阿尔泰系诸语言与汉语河州话句子结构的相似属于类型学的问题。马伟《试探河州话的产生基础》(1997)通过对河州地区回族历史来源分析以及河州话和阿尔泰语的比较,指出河州话的产生基础应是汉语和阿尔泰语(主要为突厥语),它的语音词汇为汉语形式,语法则为阿尔泰语形式。陈其光《河州话的声调重音》(1997)指出,河州话单音节词的声调能区别词义,但是调类少(平入[34],上去[44]),调值相差不大,有淡化的趋势。多音节词,音高的辨仪义功能小,而轻重的差异则很显著。并将这种现象称为“声调重音”,认为它是阿尔泰语重音残存的表现。雒鹏《河州话语法—语言接触的结果》(2004)例举河州话语法特点,并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认为其具有的特征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它的接触过程先是操藏缅语的的民族与汉语的接触融合,形成了“SOV”型语言。然后,蒙古语族民族的进入,与之前形成的“SOV”型语言进一步接触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河州话语法系统,而且指出这种语法系统是不同时间层次语言接触的反映。
    纵观这一时期甘肃方言的调查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东南地区及晋方言研究相比,甘肃方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特别是词汇、语法方面还不够深入、系统。在语言接触方面对甘肃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横向比较同现代汉语、近代汉语、古代汉语、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纵向比较结合起来认识不够,还没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甘肃方言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出版了高质量的专著,在《中国语文》、《方言》、《语文建设》、《语言科学》、《民族语文》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可以说,甘肃方言研究已经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近十年来,甘肃方言研究特点是:第一,注重调查、注重事实,围绕国家和省厅级研究课题,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如张文轩《甘肃三声调、二声调方言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2002—2004),张文轩、莫超《兰州方言词典》(国家级A类课题的子课题,2004—2006),莫超、张建军《甘肃保安语研究》(国家级A类课题的子课题,2004—2006)等;第二,方法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语法研究中,注重吸收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描写的同时注重理论的运用和创新;第三,在民族语言研究跟汉语方言研究方面的沟通方面取得了进步。第四,纵向地比较,甘肃方言研究进步的速度,大大超过过去的十年。
    赵浚、张文轩《兰州方言志》(2004)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兰州方言,是近年研究该方言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十五篇,包括“语音系统”、“方言词汇”、“方言熟语”、“语法特点”、“历史演变与内部差异”、“语料标音举隅”。该书作者在调查方言、整理音系、考订字音字形、研究连读变调、考察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探讨兰州方言的形成和古今音比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为研究兰州方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是莫超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该书运用语言接触与变异的理论,采用了描写和比较的方法对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的形成、语法及其变异进行了全面的钩沉和系统描述,并通过与中原、西南官话和藏语康方言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古—普—方”大三角结合理论不能解释该流域方言特点,而必须代之以“古—方—普—少(少数民族语言)”的大四角结合理论的独到见解,这就为进一步调查、记录、研究和保护该流域乃至整个西部方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和理论支撑。作为一种专门针对该流域方言的拓荒性研究,这部专著也难免存在相应的局限性,例如其所涉及的一些方言现象在白龙江、渭河流域之间存在高度重叠性,这种现象究竟是两个流域之间相互衍射,还是第三者如羌氏、匈奴、党项或回纥等语同时浸透的结果?书中并未给与必要的回答。
    综上所述,由于学者们的辛勤笔耕,20余年间甘肃方言研究成果丰厚,许多文章调查精细,论述缜密,且极具启发性,为进一步研究甘肃方言奠定了基础,开拓了思路。但是也应看到,研究领域的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兰州方言的调查探讨多,论著多。对兰州以外地区方言研究关注少,论著少,除莫超《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等外,有影响的专著更少。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关系方面的研究是薄弱点,比如说甘肃方言中某种现象来自藏语、蒙古语、保安语、或土族语,要有充分的语言发展轨迹及历史材料的确凿证据。这些,还需要国内外及本省专家学者不断努力,使甘肃方言研究向更高水平迈进。

甘肃方言调查研究论著目录(1980——2005)
高葆泰 1980a兰州人学习普通话的正音问题,《宁夏大学学报》第3期
高葆泰 1980b 兰州音系略说,《方言》第4期
张文轩 1980 兰州话中保存的上古词语,《兰州学刊》第1期
张文轩 1981 舌尖后音在兰州方言中分化,《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  森 1981 临夏方言“是”字的用法,《方言》第3期
马树钧 1982 临夏话中的“名+哈”结构,《中国语文》第1期
高葆泰 1982 宁夏方音跟陕、甘、青方音的比较,《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高葆泰 1983 兰州语音跟北京语音的对应规律,《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
王毓兰 1983 兰州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社会科学》第4期
刘  伶 1983 新兰州话简论,《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何天祥 1984 兰州方言里的叠字,《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马企平 1984 临夏方言语法初探,《兰州学刊》第1期
高葆泰 1984 兰州方言里的叠音名词,《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张文轩 1984 兰州方言中的谚语,《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元鸿仁 1984 通渭方言中古词语探源,《兰州学刊》第6期
马树钧 1984 汉语河州话与阿尔泰语言,《民族语文》第2期
马  伟 1985 试谈河州话的产生基础,《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
雒江生 1985 陇南方言本字考,《西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王毓兰 1985 兰州方言的语汇特点,《兰州学刊》第2期
阿·伊布拉黑麦 1985 甘肃境内唐汪话记略,《民族语文》第6期
张盛裕1985 敦煌音系记略,《方言》第2期
高葆泰1985《兰州方言音系》,甘肃人民出版社
何天祥1986 兰州方言里的第三人称代词,《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泉敏弘1986 兰州方言“给”字句考,《中国语学》233期,东京
刘公望1986 兰州方言的“给给”,《中国语文》第3期
张文轩1986 兰州方言中的成语,《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李  炜1987 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兼谈句子给予义的表述,《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何天祥1987 兰州方言里的“上”与“下”,《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马树钧1988 河州话代词说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李  炜1988 兰州方言的两种“一个”句,《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张文轩1988 临夏方言的叠音名词和叠音形容词,《兰州大学学报》第3期
张文轩1988 兰州方言中“下”的两种读音,美国《中国语言学报》第16卷第2期
乔全生1988 关于《兰州方言的“给给”》,《中国语文》第5期
马树钧1988 河州话的语音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第4期
李  炜1989 兰州话、河州话两种混合语及其关系:兼谈西北的阿尔泰化,《双语双方言》(一),中山大学出版社
王  森1989 临夏话中一种特殊的“名(代)—动”句式,《中国语文天地》第6期
张文轩1989 兰州话方言新名词举隅,《兰州学刊》第4期
元鸿仁1989 陇右方言词语特点浅说,《文史知识》第9期
谢晓安、张淑敏1990 甘肃临夏方言的疑问句,《兰州大学学报》第3期
宋金兰1990 青海汉语助动词“给”与阿尔泰语言的关系,《民族语文》第2期
王  森1991a 兰州方言“是”字的用法,《方言》第3期
王  森1991b 临夏方言中的“们”,《合作民族师专学报》第1期
仁增旺姆1991 汉语河州话与藏语的句子结构比较,《民族语文》第1期
宋法仁1991  兰州方言比较谈,《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中岛幹起1992 甘肃汉语方言的特点,《汉语方言》,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第一辑
时建国1992 甘肃省武都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1期
张文轩1993 永登话的语音特点,《兰州学刊》第2期
王  森1993a 甘肃临夏话作补语的“下”,《中国语文》第5期
王  森1993b 甘肃临夏方言的两种语序,《方言》第3期
李  炜1993 甘肃临夏一带方言的后置词“哈”“啦”,《中国语文》第6期
宋金兰1993 甘青汉语选择问句的特点,《民族语文》第1期
张盛裕1993 河西走廊的汉语方言,《方言》第4期
胡文华1994 浅谈河州话,《兰州教育学院》(社科版)第1期
刘公望1994 兰州方言语气助词“一个”的分布及来源考,《汉语助词论》,民族出版社
张文轩1994 兰州话中歇后语,台湾《国文天地》第10卷第2期
王  森1994《金瓶梅词话》中所见兰州方言词语,《语言研究》第2期
一  虚1994 甘肃方言词法初探,《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雒  鹏1995 趣谈陇东方言民俗词,《丝绸之路》第6期
莫  超1995 甘肃文县话音系,《兰州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佰歧、莫超1995 文县方音辩正,《兰州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  森1995 临夏方言的儿化音变,《语言研究》第1期
李广明1996 天水方言发音的特点,《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3期
吴福祥1996《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出版社
张淑敏1996 兰州话词语组合特点,《甘肃教育学报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小敏1996 兰州方言的形容词,《兰州大学学报》社科卷第24卷
兰州大学中文系临夏方言调查研究组 1996 《临夏方言》,兰州大学出版社
王森、赵小刚1997《兰州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雒鹏年1997 甘肃方言几类实词中存在的一些语法现象,《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赵  健1997 天水方言中的尖团音问题,《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
杨永发1997 榆中方言声母考证,《兰州师专学报》(社科版)第1期
马建东1997 甘谷语中的辅音音节、复辅音及复辅音节、“元音+辅音+元音”综合音节,《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4期
魏  燕1997 西北方言调查研究论著索引,《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张淑敏1997 兰州话量词的用法,《中国语文》第2期
陈其光1997 河州话的声调重音,中国语言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
刘  伶1998《敦煌方言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莫  超1998 甘肃成县话的正反问,《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语言文学专辑
雒  鹏1998 甘肃靖远方言里的一些难字考释,《西北师范学报》(社科版)第6期
李广明1999 从天水方言看禅路录中“卜麽卜罗”“狼藉”词义—兼论汉语词“梵汉双源”现象,《唐都学刊》第1期
张淑敏1999 兰州话“着”[tƧ«·|]字研究,《社科纵横》第6期
曹志耘1998 敦煌方言的声调,《语文研究》第1期
杨永发1998a 榆中方言声调考录,《长白学刊》第6期
杨永发1998b 榆中方言的韵母,《现代教学与科研文集》
刘兰平1998 阴平方言语音概述,《兰州大学学报》语言学专集
张淑敏1998 兰州方言研究概况,《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李广明1999 从天水方言看禅路录中“卜麽卜罗”“狼藉”词义—兼论汉语词“梵汉双源”现象,《唐都学刊》第1期
张淑敏1999a 兰州话“着”[tƧ«·|]字研究,《社科纵横》第6期
张淑敏1999b 兰州话中的吸气音,《中国语文》第4期
雒  鹏1999一种只有两个声调的汉语方言—兰州红古话的声韵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李广明2000 天水方言中的舌叶音,《天水师范学报》(社科版)第1期
张文轩2000 武威方言及其“秃嘴子话”的语音特点,《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5期
雒  鹏2000 陇东方言音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王森、王蕊、王晓煜2000 东干话词语概论,《宁夏社会科学》第4期
彭清深、张祖煦2000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之纵向考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第4期
巩巧梅2001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兰州高师学报》(社科版)第3期
雒  鹏2001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王  森2001a 甘肃话中吸气音,《中国语文》第2期
王  森2001b 东干话的语序,《中国语文》第3期
王廷贤2001 天水方言的“子”尾,《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3期
张文轩2002 兰州方言的艺术奇葩—张保和兰州快板的语言特点,《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脱  傲2002 甘肃永登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现象,《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雒  鹏2002 甘肃靖远方言两字组变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5期
雒  鹏2003甘肃靖远方言儿化变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5期
雒江生2003 天水方言古词考证,《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王森、王毅2003 兰州话的“V给”句—兼及甘宁青新方言里的相关句式,《中国语文》第5期
马建东2003 天水方言声母特点,《天水师范学报》(社科版)第4期
莫  超2003a 甘肃文县中寨话的[]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莫  超2003b“洮岷花儿”语法摭谈,《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4期
王廷贤2003 天水话里的“给”字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脱  傲2004 永登方言语音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赵跟喜、赵健2004 天水方言中的尖团音问题,《社科纵横》第3期
张淑敏、林雪红、张兆勤2004 甘肃省普通话应用现状调查及已测试人群普通话水平抽样分析,《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张军民、王骁勇2004 甘肃会宁方音特点及辨证,《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3期
王廷贤、马建东、雒江生2004 《天水方言》,甘肃文化出版社
莫  超2004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浚、张文轩2004 《兰州方言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张文轩2004 兰州方言的最早文献,《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王  伟2004 兰州市普通话现状思考,《社科纵横》第1期
莫  超2004a 元曲与甘肃方言,《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第二辑),甘肃教育出版社
莫  超2004b 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中的介词,《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3期
雒  鹏2004  河州话语法—语言接触的结果,《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王毅、王晓煜、王森2004 甘宁青方言“着”字新探,邢向东主编《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成材、莫超2005甘肃方言特点举要,《甘肃高师学报》第3期
张文轩2005 兰州方言的历史演变(一),《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4期
苏建军2005通渭方言古词释略,《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5期
敏春芳2005临潭话的古语词,《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5期
黄大祥2005民勤话音系说略,《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6期
张建军2005靖远方言词语考略,《甘肃高师学报》(社科版)第6期
周  磊2005 兰银官话的分区(稿),《方言》第3期
张文轩2005三声调方言定西话的语音特点,《语言研究》第2期
莫  超2005a兰州及周边方言中的“们3”,《语言科学》第4期,2005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莫  超2005b藏语对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的渗透,《语言研究论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莫  超2005c“动宾短语+开/起”西北方言补例,《中国语文》第4期

* 本文曾在第二届西北方言与民俗研讨会上宣读(2006-7)。笔者就有关问题请教兰州大学文学院张文轩教授,特此致谢。文中疏漏概由笔者负责。

作者  张建军(1973—), 兰州城市学院中文系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音韵、方言的研究。
通信地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062
E-mail:zhangjj73@snnu.edu.cn
Tel:029-81701349(手机) 029-85315134(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7 00:37 , Processed in 0.0619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