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56|回复: 1

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 16: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沈阳  2004-1-1 21:39:11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引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一文中结尾这样写道:“全球化”不是一个普世的福音,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也不是“历史的终结”的乌托邦,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抗拒,也不能简单地认同。在批判和反思中探索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这种反思和批判面对着巨大的困难。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前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明智和敏锐。我的问题是:全球化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本文不是回答张颐武教授的问题,而是试图根据他介绍的“解构主义”“新美学”观点分析“博客文化”特征。在展开论述之前,先对定义几个名词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所谓的新是和旧相比较而言的,“旧媒体”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指互联网。“传统媒体”主要是以文字、图片、声音和流动的画面作为它的传播的一种载体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多媒体,兼并了传统的三种媒体,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它是一个多媒体的形态。“博客文化”是指“互联网”中的一种网络发表--Weblog(中译名之一“博客”)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加以考察,它是“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美学”指把传统美学从神坛上请了下来、把大众生活中的美学理论化,高雅化,达到理念上升。因此,“新美学”有时也被称为“消费者时代大众化美学”。



[参考文献]

* 张颐武: 《全球化的文化挑战》,(  www.guanzhong.gd.cn/subwebsite/yw_web/shouwang/yuedu/jiaoshicankao/sixiangqianyan/xiaoyazai/qqhd.htm )



一、“博客文化”: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分界线



1、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困扰



    “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主要指人的思维、行为、宗教等等,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继承性。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就如同习惯对于一个人,有句名言叫做“没有习惯就是最坏的习惯”,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成了一个没有习惯的人,其实那也并不是没有文化传统,而是拥有了最坏的文化传统。如果盲目地模仿他人,不考虑他人形成此种习惯的条件和原因,所染上的也只能是恶习。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通过“礼”来展示的,在中国众多的思想学说中,儒家最重视“礼”,所以人们常常把儒家思想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在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在形成时期必然符合当时社会背景,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那种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已经消失,可是所形成的传统却依然存在着,甚至开始产生消极影响。以上的描绘,是一些非网络文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困扰的白描之一。其实,在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困扰远远不止上面的这些,这是由于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会”背景是由西方的互联网技术构筑起来的“网络文明”,当我们引入互联网技术构筑起中国的“网络文明”时,我们不可能也无法从这些“虚拟社会”中同时引进包括西方的法律体系(在网络中的应用)、引入西方人文的诸如个人隐私保护制度、自由发表(出版)等等西方的“传统文化(文明)”,因而拿来主义的中国互联网技术便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性在“网络文明”中留下了种种的遗憾。象黑客攻击、匿名造谣、恶意传播等等劣根性现象的存在,与人们常常把儒家“礼”思想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背道而驰。



2、新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特征



    在谈到中国人应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然又不可固步自封,一概排斥外来文化问题时,大家都会认为西方的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正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才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沾沾自喜。其实,任何一种文化的进步,都是要有一些符合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中国的如此,西方的也是绝不例外,问题的关键是不能企图彻底摆脱自己的传统而盲目地学习外来的文化,这也和对自己的传统继承问题一样,要有理性的分析。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的文化时,除了认为这种文化的物理状态已产生了“第四媒体”特点外,由“第四媒体”解构的中文“新文化”缺陷经常被人忽略或者避而不谈,而津津乐道地一味说“新文化”的优势。让不少“传统人类”(以中国仅仅有4%左右的人口是互联网“网民”为例,这些“传统人类”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数量巨大)有时感到很迷惑:“难道没有互联网一切都会停滞不前吗?”对此的正确回答是:“谁也不能在现在敢肯定,但是在将来,则是肯定的。”正是有了这一种对未来将构成影响的“新文化”,它首先影响年轻的“新新代”、接着影响“新新代”的上一代、再上一代,网络正如电影(视)文化一样,逐渐走向我们的每一个人,让我们必须正视它的价值观、形式到内容。而在“新文化”之前便保留的各种从价值观、形式到内容都被“传统人类”接受的优点,不论是“传统人类”还是年轻的“新新代”同样都是认同的。



    描述到此,大家肯定会发问:如果是这样,那么所谓的网络时代的“新文化”也不外如此而己?!其实不是,在技术到内容的文化表达上,一种英文叫Weblog、中文在一年前译为“博客”的“博客文化”已经形成,它的发展展示了新文化在网络时代的缺陷正在弥补中,基于网络的优势在引导人们善待网络文明。



3、博客文化从技术到内容的优势



    在我们把“博客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进行描述之后,便自然而然必须向大家介绍它作为“文化产品”的内含架构,这就是博客文化的特色或者说、它有别于现有的一些“文化产品”的优势,这里笔者以它的技术到内容作为举例加以论证。



    先说一下“博客文化”的技术优势,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笔者认为三点是最为关键:一是傻瓜化的文本数字平台,请注意这里的三个词“傻瓜化的”、“文本”及“数字平台”,它是基于http超文本时代的一种非专业人士应用;二是网站的群集与集群在技术上的简洁易用性实现,促成了信息的合理化“堆放”而且可以实现搜索,这一点看似简单,事实上绝对不是简单(技术专家告诉笔者的);三是后台支持的技术一点也没有让使用者感到担心,即安全性问题有了保障。假如没有这三点,“博客文化”的内容优势几乎不必再谈。



    “博客文化”的内容优势又是什么呢?下列几个方面是主要的:一是以“专业”或者“专注”为特色的“博客”表述,表现在于多视野、长时间、从一维到多维的网页“文本”记载,固此才有“博客”另一名称“网络日记”来源;二是它以格式固定后的不同内容形成了“臭味相投”者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或沟通是“旧媒体”不具有、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社区(例如, BBS)交流、即时信息(例如,ICQ,MSN)等不具备的,它就是“博客文化”的内容特色,这种特色兼具了社区交流的特点,却拥有社区交流无法实现的内容条理、文化含义深刻、可以引伸出一系列的不同角度表达,例如:新闻、评论、综述、对话等等;三是“孤芳自赏式”的“博客文化” 内容特色提示,“博客” 不是BBS灌水(Ad water )、它不必企求同步交流与呼应,是一种“唯我独尊”的“个性文化”作品、而与BBS等社区产生区别;四是,“博客”把之前的各种传递、交互手段都更加随意了、更加面向公众化了,因而表达的效果、影响力是以往任何时间更加具有个人网站或BBS所无法比拟的,“博客”表达已实现了媒体功能,因此,它是ICP中最有影响力的“头脑ICP”。



    因此,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博客文化”解决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融合与过渡,把两者的差异逐渐地明显出来,这就有一种机会让我们对它进行文化学的美学考察。



    [参考文献]

    *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 ,鲁能信息港, 2002-3-28 ( 详见:http://culture.luneng.com/culture/2002/0328/20020328043.htm  )



二、“博客文化”:兼容“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文化形态



    在论述完以上有关“博客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分界线,那是从文化学的时间坐标角度去评价“博客文化”的“里程碑”意义,如果我们再从文化的品味判读价值角度,实际上还可以看到“博客文化”有别于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处。



    1、文化人高雅品味:阳春白雪



    一说起《阳春白雪》,大家会联想起战国时期的楚国文人宋玉在《对楚王问》中的一段话: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巳,引商刻角,杂以流徽,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其曲弥高者,其和弥寡。。(引自汉刘向《新序》)上述的那位歌唱家在唱《阳春白雪》时,数千位听众中只有数十人能跟着唱,真可谓“曲高和寡”,其久以失传虽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总是一件憾事。而令人欣慰的是,在琵琶古曲中也有一首名为《阳春白雪》的乐曲,而且是雅俗共赏,久传不衰。...乐曲以清丽明快的旋律描绘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色。而上述小标题所提示的儒雅飘逸的气息和超凡脱俗的宗教色彩却在乐曲中很少表现,只是文人雅士的附庸风雅,牵强附会之举。



    在谈到传统文化的时候,有一个至少是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禁地”,那就是“个人出版”限制,自从中国有了互联网络之后,网络的“个人出版”限制实际上是每一分钟都在进行中,因此,传统文化的文化人高雅品味:阳春白雪便变成了一种“下里巴人”的文化人通俗品味。





    2、文化人通俗品味:下里巴人



    中国流传的“下里巴人”的成语故事,讲的就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有客人在楚国郢都唱巴人歌曲,一曲“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这可以说是有史记载的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流行歌曲”了。巴部族以白虎为图腾,以部落首领廪君(传说是白虎的化身)为祖,勇猛且善歌舞。公元前1000多年前,武王伐纣,联合八百诸侯,其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现代人谈到“下里巴人”文化 ,多数是指民间百姓稚俗品味文化,在进入了网络出版时代之后,个人网站、BBS、社区等公众自由发表而且允许“匿名发表”虚拟社区中,文化人通俗品味--下里巴人文化特色己十分受欢迎。然而,由于这些“个人出版”留下的是个人的随心所至,并没有任何机制愿意为此而会从网络文化的价值角色去为它的“存亡”而担忧,即使有、也可能会因为与浩如烟海的“匿名发表”虚拟社区中信息相比有如沧海一粟而举步艰辛,在国内知名文学原创社区“榕树下”网站经营过程、在海外资金支持的“博库(www.bookoo.com.cn )”网站几年来的几经风雨,我们便可以明白在互联网络时代,下里巴人文化寻找网络载体发展的近乎凄凉景况。



    3、博客文化:高雅与通俗的杂交体



    2003年2月15日,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com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Pyra是最早开发博客软件的公司之一。Pyra仅仅成立3年半,它开发的博客软件已经有110万注册用户,Williams估计其中有20万用户积极活跃地建设自己的博客网站。这些用户都寄居在Blogspot.com之下,类似于主机托管。一个只要具备申请邮件的互联网用户,可以在2分钟之内,就申请注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博客网站。目前,绝大多数用户是免费的,需要高级服务的用户才收费,高级用户每年交费35美元。目前其他还有一些公司提供博客软件产品和服务,针对个人应用与企业博客应用。著名的有Blogger Pro、UserLand的Radio和Trellix的软件。



   媒体认为:博客步入辉煌时代。方兴东认为:这将是博客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既昭示着Google野心勃勃的大新闻战略又迈出新的一步,也标志博客商业化道路从此铺开。Google和博客的融合将为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带来重大创新。因此,这一事件在互联网历史上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笔者认为,Google购并Pyra实验室,显示出“博客文化”的商业价值己获得了认可,而从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com的运营模式上看,“博客文化”己形成了高雅与通俗的杂交体特色,也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划出了一个界限。



    [参考文献]

    * 金建民编著:《中国十大古典名曲(第一版)》,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年12月



三、“博客文化”:融汇中西方文化优点



    1、中国网络文化的优势:用户群、文化监管



    根据CNNIC《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6月31日止,我国有6800万网民,网民总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一个10多亿人口的大国,目前仅有5.3%人口上网、比较其他一些高达50%人口上网的国家而言,中国的网民总数绝对值的确很大,另外,CNNIC统计报告还指出,5.3%人口上网人员基本上属于文化层次较高、年纪轻的一代人,这一点说明中国网络的使用者文化素质代表了中国的未来,中国网络文化的优势本质上是中国的未来一代在创造、发展。因而,造就未来中国网络文化趋势,是我们如何正确地引导、促进国内的网络文化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文化现代代发展要求的问题。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下根据中国网络管理的政策,国家在网络文化上的监管问题,从文化部5月10日公布、2003年7月1日生效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七条 互联网文化单位不得提供载有以下内容的文化产品: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整体上看,与中国的现有法律法规并没有更加大的政策限制,换句话说,网络出版的规范与有序将更加有利于中国网络文化的发展,而且更加有法可依。



    2、西方网络文化的优点:网络交流



    笔者在1999-2001年曾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分析、研究互联网在中国的带来的行为心理冲击,写了一批分析文章,结果发现:互联网这个西方网络文化让中国人着迷的应该是“网络交流”,而且是“匿名交流”这一个传统中国文化持否定态度的方式(设想一下:8分钱“匿名信”是一个多未让人讨厌的字眼!)。“网络交流”实际上带动着支撑起中国文化的未来一代中国网络文化解构与架构重建,将西方网络文化的优点汲取,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发扬光大,其中,包括本文主题:“博客文化”。



    3、“博客文化”:网络群体传播中西文化新思想的交汇处



    至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论证,进一步讨论“博客文化”到底如何融汇中西方文化优点的。



    首先,博客带给大众什么?一是,博客是知识权力时代的标志,这种标志是“媒介即信息(The Medium is Message)”时代才具备的,与政治制度无关,但政治制度会赋予博客的不同“度”的限制。二是,博客是一种新的媒介资源力量,因为它的存在,让新的媒介更加个性化、而非更加共性化,这是博客带动媒介革新的意义。二是,博客仅仅是一个新名词而已,它的精神在近40年来的西方媒体发展中一直存在。因此,不是谁创造了博客,而是博客群体在今天这个知识权力时代备受知识经济学家们青眯而已,这便是博客时代来临的源由。博客,或者不被称为博客的网虫,再或者早已成名的未来学者,它们能陪伴知识权力时代的人们寻找个性化所需的目标,这也许就是“博客带给大众什么?”的答案(之一)。



    其次,博客(Blog)有模式吗? 这个问题也许问得无喱头(周星驰式)些,但是却一点也不离谱。因为事实上有些人在创造这种新媒体表达的所谓“模式”。笔者认为:博客(Blog)不应该有模式。理由一,博客(Blog)不是媒体,是新的一种沟通、表达思想方法,要格式化或模式化,现有的思维表达还有难度。理由二,博客(Blog)表达可以千万种,无所谓什么正宗与非正宗、或者是否“真正”为定论。因为大家承认一直以来便有博客(Blog),笔者认为,博客(Blog)它与“未来学家”、“网虫”是殊途同归而已。理由三,博客(Blog)作为人的思想表达,其应用借助媒体为信息源,会被人重视,物以类聚,它的鼻祖似乎与Mail-List有千丝万捞的关系。因此,还能讲它有模式吗? 还有一些理由,正如互联网在前进,但是互联网的形象而言可以“模式化”,而互联网的表达客体却很难模式化一样,笔者认为最好博客(Blog)不要有模式,这样可能更为客观些。



    第三,关于“博客思想”与“博客精神”的差别,笔者认为“博客”必须有“博客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如何日夜不分(那种5分钟、10分钟去紧盯问题的作法)去探讨问题,而是用科学的态度、未来学家的视野、媒体即信息的触角,给个人、社区、社会、公众提出问题(那怕是一时无法解答的问题),交由共同志趣的三五成群甚至大众媒体去思考、探讨。方式、方法在“博客精神”中应该不是最为重要的。



    最后,笔者认为:国内研究“博客文化”精髓的人认为“博客:媒体的开放源代码”理念来由表面上看,博客与软件业的开放源代码运动,完全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情,如果深入博客发展的历史,透视这些活跃博客的来历,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并且分析其中的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你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实际上惊人的一致,越深入越血脉相通。这也是我们提出“博客: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这一理念的依据。比如,2002年10月23日发表文章《博客的“源代码”和它的内涵》,明确提出“博客写作区分于一般写作的要点就是:博客写作是公开‘源代码’的。”

2003年初,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推出博客网站AlwaysOn。托尼·帕金斯最近提出了博客是"媒体开放源代码运动"的观点。与我们先前的理念不谋而合。



    正是这一理念,国内的研究者结论是:博客(blog)是一个中立、开放和人性化的精选信息资源平台,博客(Blogger)们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出来。这一全面、全新的定义,才有可能将“博客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形态,让我们可以从新美学的角度加以考察。



    [参考文献]

    *文化部公布《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全文)( www.21dnn.net.cn/7378/2003-6-4/116@878976.htm  )

    * “博客:媒体的开放源代码” ( www.blogchina.com/idea/blogger  )



四、“博客文化”:当代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



   1、网络文化的新美学特征



    下面引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教授的描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的新的文化转型的进程的文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关“后新时期”的概念来描述当时的文化与八十年代的“新时期”文化的差异和断裂。而前的文化显然已经具有了不同与九十年代“后新时期”的中国全球化和市场化前期的文化的新的特点和表征。一种“新世纪文化”的形态已经隐然成形。在这种“新世纪文化”中,“后新时期”文化阶段由现代化向全球化,由生产性向消费性的转型已经趋于完成。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新的国家想象和社会想象已经通过新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所凸显出来,如申办奥运成功、中国加入WTO和上海申博成功等事件都显示出中国经济成长和中国的全球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一个“新”“富”中国的想象已经出现,中国不仅成为跨国资本和私人资本投入的空间,中国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和“世界工厂”的形象已经引起世界的瞩目,也成为新的文化想象的源头。这构成了文化方面的新的形态。



    这种新的形态首先是以媒介的全面的转型为标志的,媒介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基本成形,媒介主导的消费文化的话语形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中心话语。日常生活已经被赋予了完全新的“神圣”的审美的价值和意义。以“电视”和“网络”的支配性为表征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电视提供了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和价值的平台,如电视的猜谜节目和厨艺大赛等节目都将日常生活赋予了巨大的审美的特征。而电视广告则凸显了商品的审美价值。而电视剧则提供大量与中国大众的文化想象相关联的消费性的想象。这完全消解了审美/消费在“现代性”美学中的紧张关系。而“网络”的发展则提供了新的交流模式和信息平台。如QQ和“卓越网”的文化产品在线销售及“联众”的网上游戏都凸显了新的文化的形态的产生。而近来如手机短信为中心的流行文化形态的出现显示了一种技术带来的文化冲击。媒介的这些变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模式。一种在消费前提下的新的美学的生成已经日益明显。这种情况在转型中的九十年代还没有形成文化的支配力量。这就是所谓“新美学”的前提。

   

   [参考文献]

   * 谢冕、张颐武著:《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 《媒介变化与审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www.cctv.com/tvguide/tvcomment/wtjj/xzlz/3643.shtml )



   2、博客文化的新美学考察



   一是兼容了个性出版,解放了个人发展的束缚:“博客”作为个人网络出版,带来的文化(也许会有“网络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文化中把发表、出版作为一种荣誉而不是个人文化素质发挥的偏见进行了行动上的解放;这方面,与社区、专栏等作者的地位类似。



   二是克服了匿名出版的劣势,发展了实名出版的优势:在互联网上,匿名出版的优势是“畅所欲言”、不过其危害性仍然是中国文化或者法律环境不太接受的,原因在于“恶作剧”后果让人防不胜防;而“博客”的“实名出版”优势,尽力在克服由此带来的真实感与可信度,实际上也为网络文化的真实性提供一种保障。



   三是兼顾了大众与专业的需求,实现互联网的平等机会理念:信息鸿沟的更深层含义,是信息的接受与发表权平等,这在理论上是做得到、而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举一个网络上的专栏为例,只有“博客”才能做到让每一个拥有符合“博客”发表条件的人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实现互联网的平等机会理念。



   四是把超链技术(超链接文本)优势弥补网络出版的版权困扰,让电子出版的“环保理念”发扬光大:有人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因此“拿来主义”几乎成了“合情合理”,实际上,这种对网络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误解或者说由此引起的网络出版版权纠纷案,已经提醒网络文化参与者必须有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而“博客”的出现,从技术上为“博客”们的担忧提供了不少方便。



   五是博客是互联网的深度应用,是互联网上臭味相投的一批人交流的部落:不少人会为“什么是博客?”而感到茫然,其实,说穿了,一点都不会深奥,正如今天考有“C”级中国汽车驾驶证的人都有资格开车和驾车技术可能是都不错,是我们无法知道这些有“C”级中国汽车驾驶证的人能否得修理汽车。事实上,一直以来,大多数的网络发表者发表在上的文章、并不需要是一个网页制作的家里手,仅仅需要懂得发表操作方式,这一点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网页的“傻瓜化”表达成了可能,而“博客网站”在这方面正是一个“里程碑式”突破,让互联网上的声音形成了一个“部落”。



   六是传统媒体中的读者是“只读”、而“博客” 读者却是交互讨论式的创新:互联网的交互由于信息量的巨大、变得任何人、数据库都仅仅是一个极小的存储单位,阅读无用的网络信息事实上己是一种浪费 ,因而不要把交互讨论式作为一种克服传统媒体绝对优点去过渡渲染互联网的优势,而应该把“博客”的专业交互讨论式的创新作为克服阅读浪费的好办法(文骓一点的说法是“知识管理”)。



   3、博客文化:网络时代的新美学形态



   张颐武教授关于网络文化的新美学特征描述,为我们理解博客文化这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的“新美学形态”作了一个借鉴。笔者综合一下,主要有下列这些(相信它们不是全部):



   一是“雅俗共享”新文化形态:这是在内容方面而言,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



   二是 “个性化出版”的时代到来的标志性产物:由于“博客文化”的流行,“小众传播”时代凸现,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固此,博客被称为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三是“博客社区”产生的“博客文化”有别于其它网络文化:它的“部落”特征十分典型,而且是一个“生命力”特强的“部落”。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



   四是“博客文化”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模式和信息平台:,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



   五是“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无法区分的网络文化。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old media)→→新媒体(new media)→→自媒体(we media) 。



    [参考文献]

    * 博客中国网站 ( www.blogchina.com/new/culture/active.asp  )



   五、本文小结



   本文笔者试图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博客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把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标出了分界线的时间“碑石”,同时也是兼容“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新文化形态之一。



   第二、就目前的网络发展状态而言,它的“博客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内涵有多深?



   博客(blog)是一个中立、开放和人性化的精选信息资源平台,博客(Blogger)们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共享出来。这一全面、全新的定义,令“博客文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划时代的文化形态出现。



   第三、网络文化的“博客文化”美学形态如何理解?



   “博客文化”是“雅俗共享”新文化形态,是 “个性化出版”的时代到来的标志性产物,是“博客社区”产生的“博客文化”有别于其它网络文化,“博客文化”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模式和信息平台,是“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无法区分的网络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04-1-2 16: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阳,笔名sz1961sy, 男,现工作于北京。读过畜牧兽医、中外比较文化、中外比较法律、港澳经济等课程。 1995年10月开始上网冲浪,1997年学建网站,曾在近20个中文IT论坛担任过版主,2000年被《博库》网评为“十大版主”之一,入选《互联网周刊》“108大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8 01:01 , Processed in 0.0631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