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15|回复: 0

纪录片的个性化创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8 2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史兴庆   
来源:西部电视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2002-12-26 14:48:30
  

      近几年,在我们的纪录片创作领域中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态势,一些创作者在创作中标新立异,在取材和叙事上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试图在创作观念、创作手法上进行一些突破,以打破纪录片创作领域的相对沉寂。尽管这种努力目前仍表现为一种个体的尝 试,是一种个性化创作,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不占主流,但这种创作却给纪录片创作领域注入 了激情与活力,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启迪,值得关注。这样的创作者“虽人数极少,局限 颇多,但其对纪实美学的理解,很有独到之处”(朱羽君 《现代电视纪实》p230 )。

  近两年来业内这类个性化的颇有影响的作品有张以庆的《英与白》,郭锦川、蒋樾的《 解放啦》,睢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等,本文试以这三部作品为例,分析一下纪录片个性 化创作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个性化创作与那些在内容上一味猎奇、形式上片面追求花样 翻新的创作不可同日而语,而是本着严肃态度的一种创作探求。具体说来,这种纪录片个性 化创作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讲求新颖的创意

  新颖的创意使纪录片个性化创作在内容层面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如《北京的风很大》一 片:记者在不同的场合询问不同的人“你认为,北京的风大吗”得到不同的反应与回答,很 有深意,也富有戏剧性;对这一问题的反复询问贯穿片子始终。围绕这样一个问题来创作, 这就是创意,而这一创意的实施构成了片子的内容部分。

  个性化创作还特别强调在取材过程中要有创意,而不仅仅是记录和再现生活的原生态。 《英与白》的获奖,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新颖独特的创意。《英与白》作为纪实风格 的纪录片,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大熊猫“英”和它的驯养员“白”的日常生活;1999年我 国及世界的大事记,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程、台湾发生大地震、印巴冲突等——副 题就叫做“99记事”。这两部分看似互不相干,但却通过“电视机”这一载体杂糅成有机的 一体:“99记事”通过白和英看电视(有时候是边做其他事情边听报道),即通过新闻报道 的形式体现了出来。不仅如此,两部分还形成了互补关系:英和白的生活承载着“99记事” ;“99记事”提供了一条时间线索,把英和白的生活段落贯穿了起来。“看电视”是英和白 生活中的一部分,把这一部分选择出来,加以放大,用以承载“99记事”,使电视机成为了 与英、白处于同一层面上的表现主体,这显示出作者别具一格的创意。

  注重创意要求创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创意绝不是凭空想象。创意是创作者在对生活 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找到的能揭示生活内涵的“线索”,沿着这一“线索”可以深入生活, 融入生活本身,这就是一些创意可以带来内容的原因。凭空想象的所谓创意,在实施过程中 是与生活格格不入的。在取材的过程中讲求创意,也是建立在纪实的基础之上的,再客观的 纪实也离不开主体的创造活动,创意就是这一创造活动中智慧的结晶。

  注重创意可能会对纪录片的风格产生一定影响,但作为纪录片两种风格的纪实和表现之 间,并不像真理和谬误那样只有一步之遥,而是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一中间地带的创作 ,只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就不会改变作品的总体风格。这一创作地带也成为个性化创作 者的一大“用武之地”。

手法上勇于突破

  个性化创作者凭借自己对纪录片、对纪实美学的独到理解,在创作中勇于突破一些规则 的限制,甚至勇闯一些所谓的“禁区”,如《英与白》就运用了摆拍。英和白的一些生活段 落,如英洗澡、看风景、体检等都有摆拍的成分;英看电视,更是运用了摆拍:英所在的位 置,电视的摆放、摄像机的机位、光线的运用,都作了精心的安排与布置,讲求画面的造型 效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纪实“拒绝”摆拍、而且这种“拒绝”也不因人或动物 而异的既定规则。像《英与白》这样运用摆拍,在创作手法上进行突破,不是盲目的,更不 是单纯为了追求个性,而是有其创作依据的。这是一种纪实性的摆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一 种表现性的摆拍。前者在调度好场面后,不干预拍摄过程,忠实地去记录事物发展的自然流 程,细节通过抓拍来获取, 是“大组织,小不组织”;而后者却是根据创作者的主观意愿 ,随时随地随意进行摆布,不仅干预过程,而且当一些细节不如人意时也要进行重拍,“大 组织,小也组织”。这是两种不同创作观念的体现,前者不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后者 则是违背了。在纪实创作中,表现性的摆拍应予以拒绝,但纪实性的摆拍则可以运用,而且 这种纪实的摆拍有时侯恰恰是一种创意的体现。当然这里也有一个把握“度”的问题。

  在恪守原则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创作中适当调整一些规则是必要的。纪录片创作在实践 中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求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用今天的视 角去重新审视、调整一些既定的规则。

形式上张扬个性

  个性化创作在形式上特别重视求新、求异,以此体现自己的创作个性;并形成一种形式 上的冲击力,给人以独特的视听感受。上面提到的三部片子有以下的相似之处。

  追求形式美。《北京的风很大》没有解说,除开头部分对风的解释用了字幕外,全片用 人物同期声和现场声来结构;《解放啦》则是用大段大段的叠人头的同期声来完成叙事;《 英与白》不仅片头、片尾用了字幕,而且用字幕代替了解说。像这样把一种视听元素、一种表现方式用足、运用到极致后,就产生了一种纯粹的形式美感。

  体现逆向思维。《英与白》开头部分画面全部倒立——把正常拍摄的画面倒过来用,给 人以视觉冲击。此外,我们知道,如果前期拍摄的推镜头落幅是虚的,在片子的后期剪辑中 我们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用。但在《英与白》中却有意地用了这种落幅虚了的推镜头,追求 一种由清晰到模糊的变化效果,这是创作者运用逆向思维的体现。

  此外,一些个性化创作者还常常直接运用形式传递情绪、情感。爱森斯坦有句名言“画 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这些个性化创作者不仅利用画面的内容,也大力 借助于其表现形式,在情感层面把文章做足,这一点,与我们的日常创作有所不同。例如, 我们日常创作编片子选择镜头时,一些信息量不大、表现意义不大、可有可无的所谓“冗余 镜头”一般要去掉,以保证画面的简洁流畅;而一些个性化创作者却有意保留或选用这样一 部分“冗余镜头”,通过这类镜头的有序累积——这种累积有时是连续的、有时是跳跃的— —来传递一种情绪与感觉。此外,我们在剪辑时一般要求要有适当的剪接率,以便使作品的 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保持一致;而一些个性化创作者却有意创造一种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的 不和谐,用以表达一种异样的对生活的感觉。有些个性化很强的片子看上去拖沓冗长,节奏 缓慢,甚至让人觉得压抑沉闷,这种感觉来自于他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事物的认识。当然 ,这种创作方法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运用不好也会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这样一种创作方法我们不一定要去模仿,但了解一下是有必要的。

  客观地说,纪录片的个性化创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创作者整体水平不高,好作品 还很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纪录片的个性化创作在纪录片创作中具有的开拓性意义:这类创 作往往以生活的盲区作为着力点,创作者努力透过事物为人熟知的一面,去揭示事物不为人 知的另一面,从熟视无睹中发现、挖掘典型,揭示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在 创作观念、创作手法上的一些突破与尝试,无论成败,都对纪录片的整体创作具有一定的参 照与借鉴意义。

  总之,创新是这种纪录片个性化创作的价值所在,也是其得以存在、发展的根本。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17:41 , Processed in 0.0767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