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1|回复: 0

略谈汉字楷化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6 1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晓黎、靳永
--------------------------------------------------------------------------------


   一、汉字楷化的内容?
    所谓楷化,就是文字由古文字阶段演进到今文字阶段,逐渐形成楷书规范的发展变化。它主要有三个阶段,包含两个层次。汉字从古文字发生隶变,演进成隶书,是它的第一个阶段;从隶书演进为楷书,是它的第二个阶段,出现了《玉篇》等以楷书为字头编纂的字书。其后就走上了楷化的第三个阶段,即楷书的标准化、规范化阶段,直到宋代雕版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应用。?
    由古文字的图画式的笔画发展到隶书的点画的形成,再进而发展到楷书点画的形成,从而有楷书的确立,这可以看作楷化的一个层面。文字是成系统的,如果把楷书放在文字系统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楷化,文字的分化、同化、讹变等关系,或者说文字学家研究的文字的俗字、别字、讹字等之间的关系,就牵涉到文字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楷化,就进入到了楷化问题的第二个层面。当然第一个层面是我们要重点探讨的。?
   楷化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层面的问题是有逻辑关联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个层面其实就是楷书的形成和楷书的标准化问题,正好与三个阶段有些重合。这是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造成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传统的文字学研究里,古文字学是重点。不仅清代以前的学术如此,就是现当代的文字学研究,也是目光集中在隶变以前的文字体系中。这是由学术传统决定的,同时与学者对近代文字研究的轻视有关。这种学术眼光的偏狭造成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朱德熙先生曾经指出:“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过去太着重于古文字的研究,总认为后代文字变化不大,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从宏观上讲,可以这样说……但是仔细一看,变化还是不小。就说从汉代到现在,许多字都经历了很复杂的演变过程,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古文字的研究不是不重要,但近代文字的研究尤其重要……我们应花足够的力量去研究近代文字的历史。”
    〔1〕这里所说的近代文字,主要是指《说文解字》上所记录的秦篆以后的文字,即隶变以后的文字。?
    文字从古文字体系转向今文字体系,是汉字演进上的大关节。以往的文字学研究把中心放在“隶变”研究上,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隶变之后,文字还是在不断地发展。只不过这过
程非常漫长,它的“渐变”非有心人不容易看得清楚。隶变完成后,汉字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圆弧的笔画变成波挑,象形的意味大大减轻。这以后变化还在继续,汉字走上了楷化的
路途。楷化其实在隶变中孕育、发生,又和隶变的过程一起生长,后来独自成长,一直到宋代雕版印刷术发明,楷体字成为可以雕版印刷的标准字体,楷化才算大致完成了它的工作。这其实就是现行汉字逐渐形成和稳定的过程。这里面有语言文字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运动的结果,有大众传写趋于简易的需要,有官方的规定和制约,有书法家的刻意追求和示范作用,有字书编纂者的引导……?
    研究文字的楷化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文字自身,一是文字体系。我们考察文字的进化,其实大多数时候只是注意到了文字自身层面上的演化,对整个体系的演进反而不怎么注意。微观层面的楷化,主要是指点画的形成。原来在古文字系统里的文字的构件,主要是仿照象形意味的圆弧。点画只是辅助性的,例如表示指事符号等。而到了隶变之后的文字系统里,点画就由附庸的地位一跃而成为主要的成分。文字构件的点画化是文字系统脱离古文字体系进入今文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要探讨楷化问题,点画的形成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但整个文字体系的关照也是不可缺少的,过去写篆书、刻印章的人常常费心思研究本字、借字、俗字、通假字等问题,虽然这已经是传统的文字学内容不能函盖的,但在研究楷化的问题上,同样应该予以重视。?
    研究楷化问题的起点,应该从“隶变”说起。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言,隶变里已经包含了楷化的因子。我们把考察楷化的起点放在隶变上,有意识地扩大研究的时间跨度,是为了把文字发展演变的历程看得更清楚一些。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汉字依靠手写,某种写法能够固定下来,积淀成为后来“书法”的规则,是非常缓慢的事情,非得有足够的历史跨度作参照,否则不能看得清楚。?
    二、楷化的标准?
    楷化从某个角度来说差不多等于文字的“讹变”,在这过程中文字结构的有理性逐渐丧失。比如唐代的张参在《五经文字》中指出:“衡,从角从大。从鱼,讹。”《说文解字·角部》:“衡,牛触,横大木。从角、大,行声。”根据段玉裁的注解,“衡”字从角从大会意,张参因此特意指出“从鱼,讹”,看来唐代的人已经这样来写了。但今天,从鱼作的“衡”字已经成为正字。这个讹化的过程就是它的结构有理性丧失的过程,同时也是走向规化的过程。?
   文字在传写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变异,文字使用的不同观念——复古或革新,也使文字在楷化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歧异。事实上自从文字大规模的使用以来,就存在文字规范化的问题,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范化的标准。《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代的字书《仓颉》、《训纂》等,就隐约含有借字书进行规范化的意味,它们记录的都可以看作当时人们承认的正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书同文字,更是前所未有的文字规范化运动。经学史上人们所艳称的三体石经,是当时政府有意识的文字规范化举措。当文字的发展路途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楷书,并需要有楷书字典来进行规范时,以楷书文字作字头的字书就出现了。这是楷书规范化历史上的大事和重要标志。此后唐代颜元孙编辑的《干禄字书》、张参编辑的《五经文字》以及稍后唐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北宋张友的《复古编》、辽代行均的《龙龛手鉴》等字书都有自己的正字规范。我们有选择的研讨一下这些字书的正字规范,对楷书规范化的标准问题的探讨,不无裨益。?
    颜之推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名的论点,他主张文字应用上的“通变”思想。他说:“吾昔看《说文》,嗤薄世字,从正则惧人不识,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所见渐广,更知通变,救前之执,将欲半焉。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牍,幸不违俗也。”〔2〕颜之推所面临的矛盾大概是每个文字学家都会遇到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语
言文字应用有“尚古”的倾向,大量的古文字在所谓“隶古定”之后,照常在汉字中出现,而且因为它的来头大,在汉字圈子里的地位还不低,不属于讹字、别字。顾野王《玉篇》里就把《说文解字》里的许多小篆乃至“古文”的形体进行“隶古定”,将它们作为字头,也就是正字。张参在《五经文字》的“序例”里说:“《说文》体包古今,先得六书之要。有不备者,
求之《字林》。其或古体难明,众情惊懵者,则以《石经》之余比例为助。《石经》湮没,所存者寡,通以经典及《释文》,相承隶省,引而申之,不敢专也。”唐玄度所审立的正字规范是“古今异体,隶变不同。如总据《说文》,即古体惊俗;若依近代文字,或传写乖讹。今与校勘官商校是非,取其适中。”他们所立的正字规范里,很明显具有“佞古”的意味,对《说文解字》等字书所代表的文字规范亦步亦趋。“籀文”里的文字,也隶定后保留了下来,比如是旁的籀文。《说文解字》里的小篆,经过隶定楷化,理所当然又理直气壮地出现在《玉篇》里,比如,一望而知是似字小篆的隶定和楷化。?
    但在这些标准里,已经含有了随俗为变、与时俱进的思想。他们并不固执地排斥文字的发展和演变,并不一味守着规矩一毫也不放松。比如在这些字书里都有“并正”字,有“同”字,有“亦作”字,有“或作”字,甚至还收进了“俗”字,等等。他们承认文字是不断发展演进的,重视文字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有人对唐代石刻拓本进行考察、统计,发现初唐碑志中,千字以上的碑文中,俗字和“通”字的比例往往达到10左右。[3]唐代尚且如此,朝、隋代的情形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况都使文字学家在考虑制定楷书规范的时候,不得不采取颜之推所谓“通变”的态度。这既使汉字的发展保持了稳定性,又表现出生机和活力。?
    三、推动楷书规范化的诸因素?
    推动楷书规范化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文字发展趋于简易的需求;外因主要有三:一是书法家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政府强制性的规范化要求。三是
印刷术的发明和大规模运用。其中内因是规范化的关键。?
    (一)书法家的示范引导?
    过去相传有一句话说:“书家手下无错字”,是很有意思的。书法家大都精通文字学,明
白文字一点一画的来历,下笔自然原原本本,有根据。我们常常说到唐楷,意思是说唐代的楷书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初唐的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薛稷等人的楷书作品,奠定了后来楷书的规范,是后世学习书法必须临摹的对象。中唐的颜真卿更是万事师表的对象,他所书写的《干禄字书》,本身又是正字的规范。这些杰出的书法家深明文字的发生、发展,熟谙字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作品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规范性。即使他们在书写中带有某种较强的个人性,但后人长期的摹写、使用,这种个性化的成分就不知不觉沉淀、转化为全民性的书写习惯,自然也就成为新的规范化的内容了。对于这些经典书家的典范作品的临写,使得全民书写不断趋于一致,不断地向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书法家的示范引导是楷书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二)政治统治的规范化要求?
    在传统的观念里,文字拥有很高的地位,为人们所艳称的仓颉制作文字,“天雨粟,鬼夜哭”,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历代的统治者,无不把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化看作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字书的编辑往往出于政治统治者的要求:完成于南北朝的《玉篇》在唐代和宋代分别增字和重修;《干禄字书》与政府的规范化要求相呼应,“干禄”二字表明这是作官的必读;《五经文字》是奉唐代宗之命为校勘五经文字而编定等等,无不与政府文字规范化的明确要求相应。隋唐时代开始的科举考试,要求士子在考试时,使用规范的文字,这就导致了唐代盛极一时的“字样之学”,“字样之学”正是文字规范化走向自觉的标志。后来的科举考试更是踵事增华,在规范化的要求上变本加厉,士子不敢逾越雷池,人人因循规矩,这就大大促进了楷书进一步的规范化。?
    (三)印刷术的发明和大规模运用?
    唐代以前,书籍的传播依靠手写传抄,书法史上有所谓“经生体”的名目。经生体有自己
熟悉的一些简易通俗写法,规范化程度不高。自从雕版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运用后,书籍的传播依靠印刷,就避免了传抄中的个性化因素,文字的使用趋于统一。到了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书籍的流传主要依靠印刷。这使得文字的异体、或体、俗字等在印刷品中大大减少,文字的规范化程度空前提高。可以说,经过唐代的“字样之学”,楷书的规范化要求基本定型;到了宋代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运用,楷书的规范化基本上完成。以后的工作,主要就是修修补补的小工程了。?
    (四)趋于简易的内在需求?
    文字的发展,字体的演进,最根本的内在推动力是趋于简易的要求,这是文字的实用性决定的。文字的发展演变中一直存在着“正体”和“俗体”、“正体”和“变体”的矛盾,俗体
和变体常常就是简易的快写造成的“讹体”。文字由古文字演进为隶楷书,本身就是趋于简易的书写造成的。楷书在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许多俗体、变体、亦作、或体等,逐渐取得正体的地位,由不符合文字学家的正字规范到取得合法、合乎规范的地位,这就是因为人为的规范、规则在趋于简易的内在规律面前实在无能为力。《玉篇》、《五经正字》等字书里的许多简易写法,在后代的字书里纷纷“扶正”,就是很好的例证。?
    书法家的创作有一味追求美化的倾向,而美化和单纯的简化有时候是矛盾的。这时候一般的规律就是美化向简化让步,民间的通俗写法常常占据上风,而书法家的写法往往只保留在书法创作的园地里,不能进入日常的文字运用。政府的强制性规范在趋于简易的大趋势面前也常常失去威力和效应,不得不“从俗”、“从众”。所以我们说,就楷书的规范化来讲,也是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辩证法的这条铁则,同样适用于文字的变化发展。??             注释:?
〔1〕《在“汉字问题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见《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
〔2〕《颜氏家训·书证》篇,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第一版。?
〔3〕施安昌《唐代正字学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22:01 , Processed in 0.0661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